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 22 章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 22 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太子爱~美~色,却从无逼迫之举;太子不爱财,将来富有四海的储君,为人跟贪婪毫不沾边……他只有银钱不够花的时候,才会张口找两个舅舅要“孝敬”。

想下属一直忠心,更想时不时地有贤才投奔,法子无非两样:要么给帽子,要么给银子。

母族孙家于太子而言,就是用银子来找他换帽子的人家。当然,太子身边亦少不了领着赏银替他分忧的能人。

而孙家自从老太爷致仕,族人的官职和功名多有赖太子看顾和保全,因此这孝敬孙家掏得还算甘愿。

去年私兵事发,圣上抬手就削了孙家一条财路,于是给太子的孝敬也比以往少了许多。又因为私兵一事,连累了太子……太子真是什么好处还没落着,先沾了一身腥,能对孙家有好声气儿才怪。

这不今年刚开春,孙家便先送来了十万两,又有孙家正担着兵部侍郎的大老爷两次三番讨饶劝说,太子好歹算是开了脸。

不过对于孙家的胆大妄为,太子面上不显,心里真是吃了一惊。

他从父皇的书房出来,本想去詹事府转一圈,可走到大门外忽然转身,直奔东宫后殿而去――白日里,太子妃常在后殿处置庶务。

太子进门,屏退左右,坐下来还没端起茶盏,先递了一叠银票给太子妃。

太子妃瞄了眼面额,大致算了算张数,知道这大约是两万两……说不动容也忒虚伪了,于是她面上可不就带了几分出来,“这是……”

太子妃双眸好似染了层水汽,太子心中颇为惊讶,嘴上又道,“这一年你也辛苦了。”

他那些庶母一个个的……浑身上下都是心眼儿,往来应酬时哪又能空着手?而且这群庶母只怕比外面那些官员心更黑手更狠。

太子妃微微哽咽道:“这是妾身分内之事。”

东宫一年花销绝对不止两万,去年孙家“赖账”,太子妃这儿险些揭不开锅。别提后院一群莺莺燕燕,每个都要胭脂钱,父皇再偏心照看,也是不够的!

太子妃无奈,只得动了自己的嫁妆。

而在太子眼里,太子妃容氏宽和精明,自从嫁给他便执掌起东宫庶务,就算他时不时往内宫带人,仍旧一派安宁平和……堪为贤内助。

可惜她相貌平平,生有一女后没能调养好,一直没有再次受孕,不然他们夫妻得了嫡子,朝中只怕局势立时一变。

思及此处,太子面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听完太子妃言简意赅地述说这些日子庶母们的动静,他便开口道,“我不过吃了点小亏,一个个的……就像……”闻着腥味的苍蝇,这话终究不雅,“反正她们注定白欢喜一场罢了。”

太子妃不接话,只是道,“贵妃生辰,妾身送了富春山居图。”

贵妃在一众后妃之中出身最好――生父曾经做过帝师,前朝便是钟鼎世家,本朝族中已经出过两位阁老。

贵妃乃是出名的书画双绝,闲来无事便常在自己宫中闭门写字作画。这副富春山居图可谓投其所好。

太子颔首道:“妃母定然十分欢喜。”

独子二皇子是个药罐子……因此贵妃行事向来公正,太子微微皱了眉,“富春山居图是你的嫁妆吧?”

太子妃依旧不答,只抿嘴一笑。

太子喟然长叹。

他这个太子当的!母族背着他搞出大事,他还不得不先把责任担下来,再替他们扫清首尾;媳妇儿给他看家,看来看去连自己的嫁妆都要往里填……还是去讨好自己的庶母。

太子摇了摇头,“回头我去瞧瞧二弟。”

忆起江南私兵事发,父皇便将他叫到跟前,只是让他好好想想。等父皇削了孙家的财路,他的大舅舅连着三次跑来求情,父皇又把他叫到眼前,让他再仔细琢磨琢磨。

之后便是浙江原布政使丁忧,父皇照准,他按照大舅舅的意思,荐了人选……当时并无外人,父皇看了折子,深吸了口气,又一次让他再斟酌,最后着重提点了他一句,“你是储君。孙家是你母族,更是臣子。”

第二天上朝时,父皇便准了周阁老所奏,钦点林海接任浙江布政使,碍于林海太年轻,才在前面加了个“暂代”。但其实太子知道,只要不出岔子,这“暂代”二字一年内就能去掉。

其实太子也不想对孙家言听计从,但他身边大多是清流,没了孙家只怕有一段时日……银子捉襟见肘。

不过冷一冷孙家,也是应当的。

太子妃的娘家虽然不如孙家显眼,却也……不差――真要是那种纯吃老本的糊涂人家,凭圣上当初疼爱太子的劲头,又如何会从容家挑个女孩儿嫁给他?

话说太子的岳父正在西北带兵,官拜二品都指挥使。

自从荣国公贾代善去世,西北关外异族一直不大安生,时有劫掠突袭,太子这位岳父不仅平时练兵,也偶有临时受命,带兵出战之举。

正是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兼之太子妃为长女,弟弟们年纪不大,还都随父母远在西北。只有太子妃的祖父母和两个叔叔留京――太子妃的叔叔们官阶不高,都没资格上朝……

太子才一直跟妻族不算亲近。

此番太子打定主意,问向太子妃道,“容将军今年回京述职?”

太子妃应道:“可不是,就在秋天。”他难得问上一句父亲如何……这是孙家要不成了?太子妃暗中欣喜:孙家这就要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时候,父亲所言果然句句应验。

总往她家后院里塞人,这样的亲戚纵是手眼通天,太子妃也敬不起来。更何况孙家老太爷致仕之后,孙家也是靠着太子过日子,那凭什么在她容家人之前也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

太子太子妃各有心思暂且不提。

此刻,林海在书房里跟世兄周励闲话。

却说孙家敢在泰兴偷偷养上几百人,八成是用来“吃大户”的……沿海偶有海贼出没,临海市镇的士族豪族万一有个船沉破家,尽可算在海贼头上。

想想孙家在前朝末年靠什么起家,林海和周励一点都不相信孙家的私兵是用来自保的。

林海道:“当初听说此事,我还不信孙家会如此张狂。”

他还以为是哪位皇子在暗中培养势力,操~练~人手。将来皇子们受封,这些人手自能成为王府侍卫,到时候就是“过了明路”。

但即使是皇子们,这么做纵然勉强说得通,却也很犯忌讳。

所以在给圣上密折上奏之际,还请示了下是否将此事告知孙家。圣上默许了,林海便真给孙家递了信儿。

周励叹道:“父亲原本以为孙家是得了太子授意,冷眼瞧了许久,发现太子对孙家恼怒发作不似作伪……”

“孙家老太爷毕竟年纪大了,管不了太多。”林海摇了摇头,“不知殿下舍不舍得。”

太子不舍了孙家,以后总会遭遇他都担不起的~大~麻烦。

周励道:“难啊。”

皇子们逐渐长大,各有人手,舍了孙家太子身边就难免“青黄不接”……尤其是孙家可是太子银钱上的顶梁柱。

林海想了想,提议道,“这回浙江账面上的亏空,若是处置得当,太子自能名正言顺地舍了孙家。一下子空出那么多位置,还愁无人孝敬吗?”顿了顿又道,“总之还是先让孙家安生些。对付孙家,有的是人乐意帮忙。”

林海当道台的时候,就是布政使的副手。公中账面上有多少银两,实际亏空多少他全都心里有数。

不过一两个月的功夫,账上就多了七十万的亏空,显然孙家的确挪用了一笔,但只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孙家凭空“做”出来的。

“太子从孙家拿到的孝敬数目不会太大,”不能从太子那儿讨要,就让孙家掏腰包,林海笑道,“姜大人给了我三个人名。”

这三位大人平素好像跟孙家有点交情,实则都是真正的忠君之辈,他们全都帮得上忙。韩琦这个杭州知府亦有些眼线,打探消息十分灵便。

另外,薛桓听说此事,也连夜打发了五个积年的老帐房过来。

不管是挪用还是做假账,总是有迹可循。

只要从中挑出个“线头”,自会有高人出面相助――孙家在江南得罪的人太多了。但想让那些老狐狸出头,你总得展现点手腕。

周励望着一脸平和之色的林海,忍不住走了神。

当年春闱之际,父亲便十分看好林海这个学生,之后也是尽心扶持,十来年下来果然不负他的期望:林海学问好,品行不赖,尤其重要的是,会做人也会做官。

要知道林海同科的状元榜眼现在还在知府任上苦熬呢。

原浙江布政使丁忧,备选之人一大堆,林海可是资历最浅的一个。周励的父亲,已然从礼部尚书升任内阁大学士的周阁老,以及林海另一位座师左都御史李大人联手,力排众议,才把林海写在了举荐的折子上。

谁知递上去,圣上便准了。由此可见,父亲一点都没看错:林海还有圣心!

林海见世兄好似神游天外,连忙轻咳一声。又因为屏退了下人,他特地起身给世兄倒了杯热茶。

被热茶的香气一熏,周励回过神来,笑了笑道,“如此甚好。”

父亲是怕这个师弟年纪太轻,骤然擢升手忙脚乱,才派他前来看顾的……

林海坐回原位,正色道,“孙家断了条财路,亏空一事若也是铩羽而归,只怕会从科举一事上再动些脑筋。”

在科举上捞钱,不比硬抢慢。

周励颔首道:“怕的就是他不来。”言毕他朗声大笑,豪迈之色尽显。

做了太久的京官,四平八稳得几乎让人忘了他的锋芒……这一次也是他展示手段的好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