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 23 章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 23 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送走周励,林海直奔后宅——自打出了正月,他媳妇怀胎已然满了七个月,因为是双胎,他比那哪一回都上心,得空就得亲眼看一看媳妇儿才肯安生。

此时杭州城里擅长妇科的大夫先后来了四个,看过之后都说太太这一回怀了双胎……最起码也有七八分把握。

双胎必定早产,除了自家用惯了的嬷嬷,产婆已然来到府里静等,不怕太太忽然发动。

却说今年林海专门请了骑射师父教一双儿女骑马,还特地烦了人,从西北马场弄了两匹温顺的小马驹。

贾敏性子活泼,小时候又跟着父亲学过骑射,虽然怀孕不能亲自试一试身手,好歹要亲眼过去瞧一瞧儿女们的英姿。

这吩咐一出口,前来禀报的大管事吓得差点要给太太跪下。

当时黛玉珝哥儿都在。

珝哥儿得了姐姐的眼色,扑到母亲腿上就不挪窝了,而黛玉则跑到书房把父亲请了过来。

夫妻俩一番打情骂俏似的“讨价还价”过后,贾敏终于同意没有老爷相伴就不出门。

贾敏怎么会不知轻重,实在是她心里有数:功德很是够用,这回生产也定会顺顺当当,无奈老爷孩子们不知道啊。

她答应时便有些不情不愿,林海看在眼里,于是他……就把媳妇儿守得更紧了。

而林海刚刚踏入夫妻俩起居的正房,就见媳妇正抱着珝哥儿教儿子认字——韩琦他媳妇刚刚生了个大胖小子,贾敏不好出门,便让侄儿贾珠和女儿黛玉带着贺礼上门道喜去了。

珝哥儿见到父亲,拍拍母亲拢住他的手,前迈一小步,规规矩矩地行了礼,之后便问向母亲,“爹娘要说体己话?那儿子告退啦。”

贾敏捏了捏儿子的小脸儿,“小鬼机灵。”

珝哥儿任由母亲摆弄,反正也不疼,又转向父亲,“儿子真走啦。”

林海不禁莞尔,“偏你话多。”

盼星盼月亮盼来的儿子,夫妻俩的态度其实都远远称不上溺爱。

珝哥儿见爹娘对望,似乎都懒得再搭理他,便笑眯眯地出了门……刚迈过门坎,便蹦蹦跳跳起来。

林海坐到妻子身边,拉了她的手问道,“怎么样?”

贾敏抬了抬腿,“肿了,想出门怕也不成了。”

媳妇已经在家闷了一个多月,林海不心疼也是假话,只是此时他不得不道,“你还得再忍些时日。”

贾敏稍微往后靠了靠,“周世兄可说了什么?”

她哪有不知道自家来客的道理?

林海也不含糊,“商量了些主意,为防万一还是别出门得好。”

贾敏也是一点就透的人物,“孙家都能想出养私兵吃大户这等主意,在江南哪还有他们不敢做的。”

实际上,前世孙家倒没把江南的同僚如何,而是直接对一位皇子出手……事情败露,才“兵败如山倒”,结局比前世的娘家更为凄惨。

不过以孙家向来不按理出牌的秉性,老爷真惹得他们愤恨,不管不顾非要出口气也不是不可能。

总归是小心为上。

林海继续道:“咱们黛玉和二小子身边我又加了人手,不许他们出杭州城便是。”

贾敏应道:“正该如此。”她抓住丈夫的手轻按在自己肚皮上,“老爷,我合计了一回,这两个小的出来,咱们家里人手虽然够用,却有捉襟见肘的一天。”

以前林家单传数代,家臣下人讲究的都是贵精不贵多,贾敏生珝哥儿的时候还出了点岔子,林海还亲自打发掉了整整两家人。

因此林海压根没犹豫:是时候招募一批新家臣了。

正好趁着对付孙家的机会,多留点心,挑几个像样的,早早带在身边或是放进府中~调~教一番。

内宅的人手则要贾敏自己生完孩子做完月子再细细挑选,她见老爷听进去了,又道,“我侄女儿元春年纪不小了。”

林海眉毛一挑,“想让她出宫嫁人了?”

“珠哥儿在江南,我二哥二嫂那边得有人看着。”贾敏冷笑一声,“我不嫌丢人,出嫁女对娘家指手画脚怎么了?我若是不管,还不知要惹出什么祸事来呢。薛家的宝钗丫头,那可是我二嫂和王家太太的亲外甥女儿和亲侄女儿,说卖就卖一点犹豫都没有。老爷,宝钗丫头才十四!就算让人家火中取栗,好歹也等人家长大一点不是?”

林海是真不怕火上浇油,“为了自家前程,儿女算得了什么。”又解释道,“人家孩子的亲爹恼火不已,却也回天乏力。其实他要是真求到我跟前,我一封书信请德妃把那丫头的名字黜了就是,可惜薛桓舍不得这条晋身之路。”

这回若是黜了名字,以后也没了待选的资格。

宝钗身为七品官的长女,就算是从二品亲舅舅和从五品亲姨夫递上来的人选,终究不是什么要紧人物。

王子腾和贾政如今都跟着太子,因此宝钗也是要嫁入东宫的。不过往太子的东宫塞人,要么是圣上金口玉言,要么就是大挑之际太子妃从德妃眼前张口要人。

要是王子腾和贾政能让圣上改主意,压根不必再送女孩儿待选;而太子妃又怎么乐意再给丈夫预备人伺候,还是她亲自到庶母跟前去求?

因此掌管宫务的德妃想把宝钗送回家,真是一点劲儿都不费。

贾敏也摇了摇头,“随他去吧。”

林海便笑问,“元春丫头你是什么章程?”

“寻个踏实的少年人嫁了吧,最好是宗室,嫁过去熬不了几年便能挣个诰命……好歹咱们也没白费回力气。”贾敏靠住丈夫道,“咱们家可无需再在后宫中添上什么助力,干干净净地做臣子才是最好。而且面子里子比起来,我当然是要里子,但面子也不能太过不去。”

媳妇儿这番话他听得万分顺心,林海又直截了当问道,“你瞧中谁了?说出来我给你办了去。”

他媳妇儿与京中几位消息灵通的太太都有些交情,有哪位给媳妇儿荐过出挑的才俊或是自家亲戚后辈,他一点都不意外。

虽然猜着丈夫不会拒绝,但亲耳听他所说,贾敏还是觉得十分贴心……脸上的笑容更柔美了几分,“老爷不怕麻烦,管人闲事?”

林海坦然道:“你娘家的事儿算什么闲事,若是多个明白孩子照看,给咱们省点心也是好事。”

二舅哥夫妻俩说不上多糊涂,但也绝不是什么明白人。照看一下这夫妻俩的儿女,不求他们报恩,只要能拦着他们爹娘别拖后腿就好——再说凭珠哥儿和元春的本事和品行,他也的确乐意多照看一下。

他故意把这番心思说给媳妇儿,也是希望媳妇儿无需对他也存有感恩之心。

贾敏听完,捶了丈夫一下,“你说不谢就不谢啦?”

老爷的官职跟娘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真不怕二哥二嫂惹出祸事而拖自家后腿。林家多年屹立不倒,靠得便是一心忠君,对皇子们始终不偏不倚。

可话说回来,自从父亲去了,娘家纵然想一心忠君,只怕都没有无视皇子们或是拉拢或是威胁的底气。

没准儿孙家已经下过二哥几次颜面,二哥和二嫂才联合王子腾两口子准备把宝钗送到太子身边,好表一表忠心?

这么说二哥没来信“劝说”自己,也是他终于有点担当了?于是她立即问道:“我二哥给你送信儿了?”

林海笑道:“是啊,说你有喜别让你担心,叮嘱我别跟孙家再生龃龉,毕竟大家都得看着太子的面子。”

贾敏闻言捂住了额头,半天才说出话来,“我二哥真没救了。”

她多想告诉老爷:她捧着水镜见到忠顺王府派个长史上门,二哥都没问上几句就立即把儿子推出来分说……自家好歹也是国公门第,二哥还是朝廷命官,就能懦弱成这副样子!

她当时都想踹上二哥一脚。

见媳妇儿愤愤不平,林海忙劝,“路总是自己选的。”抬手便给媳妇儿顺气,“还没说你瞧中谁了呢。”

贾敏果断道:“宁王次子。”

林海想了想,“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宁王是今上的堂弟,当年便没选对人,于是只落得个在家享乐的结果。不过宁王府再如何不得志,也是郡王府,门第绝非荣国府二房轻易攀得起的。

巧的是,宁王次子乃是嫡出,却是没了的宁王原配所出,如今宁王府当家的则是比宁王小了足足二十岁的第二任宁王妃。

这位宁王妃容貌娇艳,也很有心计,连着给宁王生了三个儿子,也笼络得宁王偏爱起自己所生的三个儿子。

作为一个出身普通的继母,为了自己儿子着想,也不会为原配的儿子聘个出身高贵的媳妇。

这门婚事只要德妃肯露个口风,这事儿也就成了八~九~分。

之所以挑中这位,当然是宁王次子在六皇子夺嫡时出了力,六皇子登基之后也颇得重用,却绝非最出风头的那批从龙功臣。

贾敏也考虑过干脆早早把元春送到六皇子身边,如同前世一般。

前世里元春最早在东宫伺候,因为告发太子而立下功劳,被六皇子也就是之后的圣上纳入后宫,晋位贵妃并得了个“贤德”的封号。

本朝妃嫔封号多是单字,双字的……已经是死人了。

元春当时可以想成她是因为极得圣宠,而让圣上破例;或是……圣上已经把她当成了个死人。

只看元春后来无子早亡,活着的时候也没能提携父兄,甚至让忠顺王府欺负到头上,也无半点反应。

作为亲姑妈,贾敏再一厢情愿也不会认定元春是前一种情况。而且六皇子也就是将来的圣上,似乎是真的不大喜欢元春。

这一世就别让元春丫头在宫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是找个好前程又不会宠妾灭妻的男人嫁了吧。

贾敏自从积攒起功德,又连着怀胎,心也跟着软了不少:自己过得顺意,绝不会阴暗且无缘无故地盼着别人过得不好。

却说林海应承了媳妇儿,当晚便修书一封,送往京城。

第二天,贾敏趁着自己肚子还没动静,赶紧把珠哥儿叫到眼前说话。

贾敏没工夫寒暄委婉,而是直接道,“元春年纪不小了,你这个做大哥的可有主意?”

贾珠真心不想妹妹再让爹娘卖上一回,他直接大礼拜上,“有劳姑母费心,全凭姑母安排。”

贾珠不愧是个明白人:若不是看在姑母面上,姑父管得着他们兄妹?!因此姑父虽然出了大力,但真正该拜谢的还是姑妈。而且姑妈对他们兄妹的关爱之心,做不得假!

贾敏看着拜倒在自己眼前的侄儿,欣慰地笑了,“既然你谢过我,我便替你妹妹安排了。我知道你们兄妹自有办法传信儿,你告诉元春,我给她挑了宁王家的二公子。若是不满意尽早告诉我。”

贾珠知道姑父与德妃娘家交好,闻言便立即道,“侄儿这就去办。”

此时此刻,薛姨妈已经带着女儿宝钗在京中住满了一个月——薛蟠再怎么闹腾央求,薛桓还是把儿子扣在了自己身边。

期间薛姨妈带着宝钗往荣国府和大哥府上走了一圈,只是再见大嫂和大姐也没了当初的亲近之心。

坐在一起说话,薛姨妈听大嫂说宝钗入东宫一事,依旧做不得准……登时脸色一变。

王夫人见状,忙道,“日子还早,不急。”

王夫人与薛姨妈的大嫂,王子腾之妻亦道,“你们大哥这就要回京述职,妹妹不用担心。”

话虽如此,可回到自家,薛姨妈抱着宝钗便忍不住泣涕横流,“我苦命的儿!”

母亲这一两年间颇受打击——她一心相待的舅母和姨妈都非她所想的那般,宝钗思及此处也是轻叹一声。

她不过十四,有父亲悉心教导,却比母亲更稳得住,此刻更劝起了母亲,“元春表姐入宫时,怕也是听天由命吧。”

薛姨妈心中更痛,“我也不知怎么回事,怎么就那么信她们的话!”

宝钗可是听父亲说过,太子身边的女子多是由孙家奉上,因此她入宫待选时若是露出有意东宫的心思,只怕立即会招人针对。

况且父亲如今已经投靠了林大人……

再看元春表姐正在德妃身边做女官,品级比父亲还高。到时候进宫时正该使些银钱见到表姐,再讨主意才是。

父亲在启程前也嘱咐过,舅舅和姨夫的话不必全都听信……

因为舅舅和姨夫主意来得突然,跟从宫中出来的教导嬷嬷没相处多久,宝钗便要“赶鸭子上架”,按照旨意进宫待选去了。

依宝钗的容貌,过初选不难……只是她在一众娘娘们审视的目光下,垂着头余光扫到了站在德妃身后的端庄女官——这位女官正冲着她微微点头。

而坐在德妃下手的贤妃忽然道:“我瞧着这丫头不错,老六那里正短两个伺候的人。”

德妃笑道:“既然妹妹瞧中了。”转头吩咐边上记录的内侍,“留下吧。”

站在德妃身后的元春眨了眨眼:该说我这表妹是运道太好,还是不好呢……

而宝钗此刻已经如坠云中,整个人都懵了:怎么会是贤妃娘娘?老六?六皇子?太子妃怎么就一言不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