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 20 章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 20 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薛桓从衙门到家,这一路上足够他压制多余情绪,至少到家时勉强算是平静。

他一进门,得到消息的薛姨妈便迎了上来。

见老爷微露疲惫之色,薛姨妈立即张罗起来:吩咐丫头们拿衣裳,端盆打水,煮水泡茶……等一堆琐事都安排完,才问向自家老爷,“今日衙门里事情多不多?”

其实就是在问老爷你今天忙不忙,累不累的意思。

却说薛桓三十多岁,此番也是祖孙三代加在一起头回正经当官,自然不敢托大。他开出重金延请了两位经验丰富,名声不错的师爷替他出谋划策,处置庶务。

如此一来,薛桓的公务若非他主动提起,薛姨妈几乎一无所知。因此每晚老爷归来,她总要亲自迎一迎,夫妻俩好歹得说上几句话――连续几件事都没办好,她心虚挺久了。

这一回老爷回京跑官,自家大哥王子腾也只是出言鼓励,却依旧没伸手帮衬……想想几年之前送去的数万两银子,薛姨妈也难免起了悔意:思来想去,还是一门心思听老爷的话吧。

谁料原本出门时还心情不坏的老爷此时……怎么瞧都像是有心事!

薛姨妈便又多了份小心,“老爷遇上什么事儿了?”

薛桓长叹一声,“宝钗的名字报上去了。”

薛姨妈大惊,“怎么回事?”

大选和春闱在同一年,明年宝钗不过十四。

大选虽说是满十三岁即可,但这些年待选的女子都已及笄――宝钗年纪小,阅历少,总是要吃点亏的!

因此夫妻俩早已商量好,宝钗等四年后满了十七再进京不迟。万没想到他薛桓刚刚履新,就有人给他来了个“意外之喜”。

薛桓见妻子反应不似作伪,又问了一回,“你真没把咱们宝钗的名字报上去?”

王家人急功近利,又爱自作主张,看看妻舅王子腾,再看看大姨子王夫人,就知道他所言非虚。

薛姨妈闻言只觉得满肚子委屈顿时涌上心头,一时哽咽难言……好歹记着边上还有丫头们瞧着,才勉强低声道,“老爷这是说得哪里话!老爷自从……”原本不打算分辩,可郁气冲头,她忍不住道,“老爷可是不信我了?”

我不是不信你,我是不信你娘家。

你耳根子太软,两次三番都被娘家人说动,费些银钱倒不怕,权当扔进了水坑,就怕你无意之中成全了旁人,害苦了咱们的姑娘。

薛桓其实比妻子更不满更郁闷,却终究没把这番话说出口,而是拉着妻子的手叹道,“你这是做什么?”

薛姨妈忽然回过味儿来,连忙辩解道,“老爷,我没有!宝钗也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

老爷太太说话越发不对劲儿,薛姨妈跟前的大丫头给另一个丫头使了个眼色,自己转身出门,去寻大姑娘讨个主意。

却说宝钗此时正在房里做针线,听说父亲归来她特地等了等,好让父母说些体己话,她再过去请安,谁知她还没算准时候出门,母亲的大丫头倒先找了过来。

父亲因为大舅舅和姨妈,跟母亲险些生分,这些宝钗全都看在眼里。跟黛玉妙玉等姐妹相处,又得了父亲的教导,宝钗自然更偏向父亲:商贾又如何?拿了好处总是要回报的。大舅舅其实……有些欺负人了。

舅舅家里又没有女孩儿,于是“那些主意”便只能落在自己,或是贾家表姐们身上。她乐意听从父亲的安排,却不愿成为舅舅拿来亲近贵人的“礼物”。

于是听了母亲大丫头所言,她也不着急,等到父母把话说完,再过去“彩衣娱亲”一点不迟。

而薛姨妈的大丫头再如何心急,也做不得自家大姑娘的主……家里谁不知道大姑娘是要进宫做贵人的,这时候讨好都来不及,哪还敢得罪?

大丫头闭口不言,只等大姑娘吩咐。

这丫头识趣,宝钗也高看了她一眼。等了约莫一刻钟,宝钗终于起身,扶着丫头,往父母的院子姗姗而行。

这时太阳都没落山,宝钗去请安路过薛蟠的院子,却让心血来潮的亲哥哥拦了个正着。

薛蟠这一年多学问有没有长进另说,至少身材上瘦了一大圈儿,整个人瞧着精神不少。

可惜他一开口,便现了原形。

薛蟠笑道:“妹妹,心愿达成,你可高兴?”

宝钗一怔,“什么心愿达成?”

薛蟠向来不耐烦卖关子,“你明年要进宫了。父亲忙碌这么久,不就是为你铺路?”

宝钗大惊,“什么为我铺路?”尤其是前面那句,明年进宫?父亲跟她聊过不止一回,更是早早说好等她十七那年再参加大选。

宝钗不信父亲会忽然改了主意,再想起母亲跟前大丫头禀报,父母别是为此事红了脸……她顾不得再猜想哥哥从中做了什么,只是一门心思快步往父母的院子奔去。

宝钗平素再如何沉稳,毕竟还只是个不满十四的小姑娘。

眼见着妹妹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匆匆离开,薛蟠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赶到父母所在的正房,进门一瞧,就看父亲垂头不语,而母亲正暗自抹泪……宝钗定了定神,先挤出个笑容,向父母请安。

薛桓一指身边,“过来坐。”又冲窗外道,“既然来了,你还跑什么。”

隔了一会儿,薛蟠才一脸畏惧之色地蹭了进门。

儿子几乎把“心虚”两个字写在脸上,薛桓拍了拍女儿的手,看向儿子道,“你做了什么?”

薛蟠喉结猛地一沉,小声道,“儿子不知道哪里错了。”

开口就是“哪里错了”……薛桓二话不说,抄起博古架上的花瓶就冲儿子脑门掼了过去。

薛蟠并不是白让老兵~操~练了快一年,眼见不妙,身子一歪,花瓶擦着他的肩膀飞了出去,落在地上发出了一声脆响。

正是这一声响,“惊醒”了薛姨妈和宝钗。

薛姨妈抓住儿子怒道:“你这个不省心的,究竟做了什么?”言毕又捶起自己的胸口,“我这是造了什么孽!”

知子莫若母,一看儿子这副模样,薛姨妈便笃定儿子绝对做了件大错事,女儿意外待选,说不得还是儿子“无心之举”。

宝钗则牢牢拉住父亲,双目含泪,“父亲息怒。”又转过头看向双目红肿的母亲,“母亲!”两字出口,便哽咽起来。

薛桓摇了摇头,深吸了口气,“来人,收拾一下,再煮壶凉茶来。”

如今都入了冬月,老爷要喝凉茶……丫头们听见也只得照办。

等屋里拾掇整齐,薛蟠在父亲的目光下灌了小半壶凉茶,才跪在地上小声道,“儿子把妹妹的八字送给了大舅舅派来的管事。”偷瞄了一下,发现父亲目光渐冷,又急忙道,“母亲让我听舅舅的!”

这孩子随口一句便坑了亲娘。

薛桓此时无意理会,闻言摆了摆手,“你回去想想自己错在哪里,没想明白不许出屋。”

儿子都快二十了,还一脑子浆糊……这还是好生教养了一年的结果。

薛桓彻底对儿子心灰意冷,打定主意干脆挑个门第低些的儿媳妇,让儿子成婚。早早生下孙儿,他再抱到眼前悉心教导――至于儿子,家里不差他一口粮食,但这个家说什么也轮不到他做主。

薛蟠哪里知道父亲彻底丢开了他,还庆幸幸亏今天父亲事儿多,才没怎么发作自己:闭门不出屋,好歹比挨揍强多了呀。

望着儿子的背影出了门,薛桓才冲着妻女平和道,“当着你们也没什么可避讳的。我这个七品县令得之不易,更多亏了林大人襄助。不过有了官身,宝钗便能顺顺当当地大选,而非进宫后先得伺候贵人数年,才有机会出头。”

宝钗点了点头,“父亲都是为了我。”

薛桓微微一笑,“父亲也是为了自己……说这些没意思。向贵人投诚,送个女孩儿过去,这法子倒是方便。你大舅舅身为从二品的封疆大吏,膝下却没个姑娘,只好动一动外甥女儿的主意。”

薛姨妈听着这番话却有心惊肉跳之感:以前老爷对自己娘家大哥只是不满,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说得直白!

思及此处她脸色更白了几分,扶着女儿的手也不觉用力。

宝钗望了母亲一眼,发觉她双目无神,便转过头问向父亲,“荣府的元春大姐姐呢?”

薛桓继续道:“你那个表姐在德妃娘娘宫中,她的婚事要德妃娘娘点头才成。”

偏偏荣府二房只有一个嫡女,这姑娘打不了主意,大舅哥便只能来算计他的宝钗了。

想了想他又补了一句,“你大舅舅乃是从二品大员,八成是他荐了你。否则父亲我没上报,待选的单子上如何会有你的名字。”

宝钗默然。

薛桓又道:“只是不知道你这大舅舅打算把你送给谁。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但我却不能什么也不做,默默认下此事。”

他既不厌恶利用,也不嫌弃算计,毕竟他能有今时今日,也少不得这些手段。可利用我算计我,好歹得事先让我知道!

想到这里,薛桓忍不住叹息道,“时也命也。”

宝钗止住了泪,仰头坚定道,“女儿知道了。”

薛桓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又不是山穷水尽,父亲还在呢。”

宝钗挽住父亲的胳膊,缓缓点了点头。

而薛姨妈悲从中来,抱着宝钗又闷声痛哭。薛姨妈为女儿身不由己而悲哀,当然更悲哀的是……她知道老爷和她娘家恐怕自此之后要……分道扬镳了。

不知道自己的大哥和姐姐是否还在为此洋洋自得,等着自己对他们千恩万谢?她决心远离娘家……做了决定,她忽然觉得通身都轻松不少。

这一夜,除了薛蟠,薛家夫妻加上宝钗都没睡好。

三天后便是薛桓休沐,他特地带了妻子女儿来到杭州拜访林海――除了“明公”,他暂时无人可问无人可求。

林府外书房之中,林海面对薛桓,也止不住感慨,“单子上瞧见令爱的名字,我也觉得蹊跷。不过王大人此举……恕我直言,前朝也有此旧例。”

说实话王子腾没有嫡女,但王家长房不缺庶女,旁支亦有嫡女……王子腾没选王家的姑娘,在他心里这是对妹夫多年支持的回报,只是他没料到这“回报”却把薛桓得罪个到家。

当日又惊又怒,薛桓对大舅哥横生怨怼之心,三天过来他也冷静了不少,也琢磨出来大舅哥恐怕以为此举乃是提携,他本该感激才对。

事实上薛桓对王子腾愤懑之心没消去多少,反而多了另一番感悟:大舅子若是平素也如此霸道行事,只怕这“好日子”无法持久。

亲戚得势本该是好事,薛桓暗自冷笑:只要他倒霉时别想着牵连我们就好。

薛桓在林海眼前并没刻意收敛情绪……毕竟是给了他官职的明公。

这神色变换落在林海眼中,他明白薛桓这是把王子腾恨上了。

林海倒觉得他恨得很妙,“除非让令爱守孝,不然这名字很难拿下来……”其实还能用毁去名声的招数换来这回不待选,只是薛桓肯定不会选这一条罢了。

薛桓闻言又长叹一声。

林海又道:“据我所知,王大人是投了太子。因着前些日子泰兴之事,太子对孙家颇有些不满。”

太子与母族稍微疏远,王子腾便见机冲上来投效,单论时机把握之准,林海都很是佩服:不过王大人你既然有这等本事,如何不能静下心来,再冷眼瞧上几年呢?

圣上虽然年过五旬,但仍是春秋鼎盛。

薛桓闻言立即道:“难不成他意属……”激动之下险些失言,他连忙改口,“有意将我女儿送到东宫?”

薛桓并不看好太子:原因简单至极,没了生母,年纪又长的太子就没有几个能登上大宝。

太子好~美~色,太子妃又向来大度,若是太子有意,进东宫做侍妾并不艰难。

其余皇子品行暂且不提,只说他们大多有生母看顾,想入得这些在宫中生活了半辈子的娘娘法眼,十分不易。

林海见薛桓一脸郁郁,便出言提醒道,“既然有心,何不在旁的地方多用些心思?若能让圣上赐婚,也是件光耀门楣大喜事。”

这句话无异于当头棒喝!

薛桓希望女儿出嫁后能看护下娘家,那何必眼睛总盯着圣上皇子们?

每年大选过后,都有数目不少的女孩子指给宗室,或是一流的世家以及仍旧手握实权的勋贵人家。

若能闯过大选那几道关卡,得到贵人青眼,还有让圣上赐婚的机会……

薛桓脱口而出,“明公觉得北静王如何?”

北静王这些年都韬光养晦,省得莫名其妙便丢了爵位。这样一心清静无为的王爷跟踌躇满志的皇子们可实在没得比。

林海遂答道:“好是好,你可想好了?”

北静王只是名头好听,实权恐怕不能太指望。薛桓又微微垂了头,“容我再想想。”

却说这天薛姨妈和宝钗来得挺巧,因为妙玉也在。

贾敏和薛姨妈要说话,直接把三个女孩儿打发回了黛玉的院子。

宝钗气色不佳,妙玉与黛玉互相对了个眼色,妙玉当先问道,“可有心事?”

为着不能自主,宝钗辗转反侧,此刻难免精神不济。妙玉发问,她想也没想,“心事多得睡不着。”此言一出又后悔失言,转念一想,说都说了,她干脆道,“又有什么法子?舅舅没知会我父母,便要送我明年入宫待选。”

这事儿两个小姐妹真地帮不上忙,甚至林海和贾敏……倒不至于无能为力,却不想插手,省得染了一身腥:入宫可是薛桓宝钗父女多年的夙愿。

却说薛姨妈和宝钗当着各自的姐妹抱怨,又落了几滴泪,离了林府心情却好转了不少。而薛桓从林海处得了主意,整个人也精神了稍许。

送走这一家人,黛玉继续和妙玉说着体己话。

林海则径直回了内宅,关切起身怀六甲的妻子,“如何?累着了没有?”

贾敏反手捶了丈夫一下,“她哭我听着,哪里就累着了。说句不厚道的,我还觉得挺有意思。他们觉得王大人罔顾他们的意愿,而王大人若是知道他们夫妻的心思,只怕要骂‘给脸不要脸’吧?”顿了顿她又笑道,“这里面怕是不会少了我二嫂的帮衬。我都能猜得着,二嫂肯定暗自咬牙切齿,‘既然老爷比不过,那我的女儿,乃至于外甥女都要比黛玉嫁得更好!’谁让二嫂向来好强呢。”

林海笑道:“说得你好像都是亲眼得见。”

贾敏道:“我跟我二嫂合不来都多少年了?她是想用宝钗换得元春更进一步,只是不知道元春自己乐不乐意。”

事实上元春还真不乐意。

而杭州千里之外的京城,元春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德妃娘娘的脚边,“只愿伺候娘娘!”

德妃瞧了元春半晌,才应道,“起来吧。本宫回了陈妃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