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十三回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十三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宝钗惯会笑脸迎人。

跟黛玉妙玉英莲等几个官家,甚至是士绅家的小姐结交相处,那可是她平生第一回碰壁。

她头回体会到什么叫官商有别:因为大家沾亲带故,黛玉待自己亲近也客气,但在周围姐妹们看来,对她不客气她又有什么法子?

这更坚定了宝钗出人头地之心。

有朝一日,她能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高高端坐,诰命夫人们齐齐垂头拜倒在她的脚下,方不负平生志向。

宝钗存了心事,也不耽误应付宝玉。

宝玉也觉得这个姐姐十分可亲,笑容比他跟黛玉妹妹说话时也多了太多。

薛姨妈瞧着表姐弟一对儿璧人言笑晏晏,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柔和起来,“他们两个倒是投缘。”

王夫人亦笑,“宝玉跟谁都说得来。”想起小姑子一家过来的时候,她跟宝玉都受了回气,脸色便淡了些。

王夫人当着亲妹妹比较随意,这脸色变化可不就让薛姨妈瞧了出来,“这是怎么了?”

话一出口又有点后悔,姐姐跟她小姑子向来合不来,林大人一家子回京已经有些时日,姐姐为何不快那还用多说吗……

王夫人微微摇了摇头,“不过是天气变得勤了,有些不自在。”她自己也知道,因何气闷究竟说不出口,哪怕是面对一母同胞的亲妹子。

薛姨妈就着姐姐这话道:“请大夫好生调养一番。珠哥儿高中,眼见着前程似锦,姐姐好日子近在眼前。”回京便是老爷捐官有望,我们宝钗眼见着也要做贵人……这般一琢磨,她底气也足了几分。

若不是为了珠哥儿,她何必忍气吞声?

王夫人定了定神,终于忍不住笑道,“哪就是定准的事儿?”

珠哥儿自小便有主意,她这当娘的也不能左右,这一点上真不如宝玉贴心……可她的依仗却是珠哥儿。王夫人于是轻叹道:“他过些日子又要南下求学,劝也劝不住。”

薛姨妈笑道:“珠哥儿上进还不好?我倒是想蟠哥儿也上进……终究这事儿还是落在了他父亲身上。”

王夫人不由心念一动:大儿媳是个贤惠的,却不好拿捏。宝玉的媳妇儿她可要挑个省心又贴心的,这么一思量,目光便落在了满面笑容的宝钗身上。

妹妹妹夫打算让这丫头入宫……王夫人怎么瞧不明白?可一连三朝,宫中都无得宠的商家女,让妹妹妹夫碰壁也好,到时候才更好拿捏不是?

思及此处,王夫人笑容更深了些。

宝钗精明,姨母一次两次目光往自己身上落……姨母的心思她自然也猜到了几分。平心而论,荣府大不如前,却也是正经的勋贵之家。

却说薛姨妈带着女儿前来探望,贾母见了一面,寒暄几句便露了疲态,让王夫人薛姨妈姐妹两个自去说话。

此刻,贾母歪在引枕上,也想着心事:她有心让两个玉儿亲上加亲。无奈不管是女儿还是二儿媳都不乐意。

二儿媳倒也罢了,但女儿素来有主意,女婿又对她言听计从,她不愿意,这婚事也就难了。再想起女儿那番“让宝玉读书上进”的话:不爱读书专爱在内帷厮混,名声传出去,不光宝玉说亲艰难,连珠哥儿的前程也要受些影响。

御史们眼睛最尖,笔下也更不容情。

贾母虽然当时听着不大舒坦,却也明白自家终究不是国公爷还在的那会儿了。

国公爷一去,长子续弦,琏哥儿娶妻,都没讨到名门出身正经的官家小姐――长子身上可有一品爵位。

女儿当时说得极狠:这些年结亲都不顺畅,原因便是京里像样些的人家,都觉得荣府的爵位未必传得下去。

她立时心惊肉跳,勉强道,“你二哥这不是送了元春入宫。”

女儿又道:“那能保得几日风光?天下又有几个家族能靠着女人长盛不衰。”

贾母终是让女儿说动了。女儿婆家长辈都去了,自能更尽心帮衬娘家。

贾母想让宝玉上进,便打算让宝玉也跟着珠哥儿南下求学――她都舍得孙子与她分离,没道理儿子儿媳还不同意。

傍晚,等薛姨妈母女告辞,贾母找了次子过来说话。

贾政听了母亲的主意,也不好直接拒绝,只是道,“宝玉年纪还小,不过是启蒙,终究简单,在京中读书也尽够了。”

两个儿子全送到妹夫身边教导,名声不好:若是旁人说他连儿子都养不起,他颜面何存?须知……人言可畏!

贾政回房后,又拉着王夫人嘀咕,“母亲想让宝玉也南下读书去,你且打听打听,这话是谁劝的。”

为了小姑子几句话,足足气闷了好多天的王夫人一个按捺不住,脱口而出,“还能是谁?!”

话一出口,又有些后悔,只是她嘴拙,一时又不知如何圆回来,便干脆不言语了。

贾政沉吟片刻,才道,“妹妹也是好心。”

她能安什么好心?王夫人终究没把这话说出口。

贾政想起这些年跟妹夫也不如以前投机,长叹一声道,“咱们歇吧。”

贾敏自是不知昨夜娘家的这场“小风波”,若是知道只怕也会啼笑皆非。

她在京里的这些日子都没能得闲:这一日上午刚从旁人家里回来,下午又迎来了薛家一家人,只除了薛蟠。

话说薛桓仔细打听了好几回:若是使钱,他都能买到三品的通议大夫,但这种有钱就行的散官能有什么用?!他要的是捐出个实缺,哪怕品级稍低,也是个官身,关键是能给女儿些助力。

对不少贵人而言,纵是纳妾,也不仅要讨个颜色好,更得要娘家管点用的:光有好容貌却没家世的,在贵人的后宅里多得是这样的丫头通房……

却说薛桓自知捐官的目的瞒不住人,尤其是林海这样的能人,还不如大方说了,好歹也算坦荡不是?

林海听了薛桓这番话果然感慨道,“这可不容易。想知道哪里出缺还是要盯着吏部。”他想了想,还是给薛桓引荐了个旧识,写了张条子交到薛桓手上,“这位大人在吏部做主事。”

话说薛桓大喜,从林家告辞后,没用多久便跟那位吏部主事搭上线,只是此时林海也接到了吏部文书,准备启程到杭州做他的道台去了。

陆路水路兼程,数日的功夫一家子便抵达杭州。

到任之后,林海忙着与前任交接,拜见上峰,面见同僚……他的下属亦是要分批地前来参见他这位上峰。

与此相对应,贾敏也忙着在自宅里招待这群官员,以及他们的亲眷。

与姑父姑妈一家子一起来到杭州的贾珠很是贴心,外事上主动帮了不少;至于内宅庶务,贾敏处置时都要叫上女儿黛玉。

全家一起忙活了足足一个月,才算安顿妥当。这日天气极好,阳光明媚不说,更是清风拂面,不复前几日的闷热不已。

难得得闲,贾珠却没跟同窗们读书吃酒,而是带着表妹黛玉出门撒散心。逛了一圈儿回来后……他把妹妹送回来,还故意在姑妈这儿“恋栈不去”,显是有话要说。

贾敏打发女儿去换衣裳,又吩咐丫头给贾珠上茶,才道,“你这是……跟姑妈还卖关子?”

贾珠放下茶盏,老实道,“我的文章给姑父看过,明年下场,中是能中,但名次不会好,至多是二甲靠后。”

珠哥儿才二十出头,无需心急。三十多岁中进士亦算青年才俊。贾敏便问,“你有何打算?”

却说林海回府,正碰上贾珠从二门往外走。

贾珠行礼后,二人还略说了几句。等林海踏进房门,他便问,“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贾敏笑道:“老爷猜得准。不过你可猜到他求我什么?”

林海道:“下一科我劝他不要去。”难不成还来求情了?这孩子可向来是个明白人啊。

贾敏点头道:“珠哥儿对老爷说的话,可比我二哥说的更上心。他是想到韩大人那边瞧一瞧。”

林海恍然,“原来如此。”

贾珠是打算到县令身边学习如何治理一县之地,毕竟除了一甲进士,大多数人都是从县令起步。而姑父已经是道台,跟在他身边学习……未免有些好高骛远。

林海由衷赞了一句,“这孩子却是难得。”

贾敏十分赞同,“我娘家所有的灵气全在他身上。”

林海望着贾敏,认真道,“这话我可不认。”言毕,那眼中的温柔都要淌出来了。

贾敏任由老爷揽着,隔了一会儿才侧头道,“嗯,老爷说得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