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十四回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十四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来到杭州,黛玉也不孤单,她认识了不少新姐妹。

杭州的官家小姐只会比扬州更多,她们的父母品级也更高,毕竟浙江巡抚衙门就在杭州。

原先相熟的小姐妹虽然也隔得不远,终究往来不如以前方便了,像是互吐苦水这种事总不方便明明白白写在信上。

听女儿嘀咕,贾敏也很是无奈:她自己的手帕交也天各一方,每年运气好才能通上几回书信,像小时那样见面说话……真不用肖想。

跟母亲说了些闲话酝酿一下,黛玉终于说起最近的心事,“母亲,姜家二姐姐有些……最近总邀请我见面说话呢。”

现任的浙江巡抚便姓姜。黛玉口中的姜家二姐姐正是姜巡抚的嫡出二女儿。

贾敏便问,“是单请你一个,还是请了许多小姐妹呢?”

黛玉微微郁闷,“怎么会只请我一个呢?”拒绝都没借口呀。

往往官家太太们的应酬往来,都是太太们坐在一处说话,而放女儿们三三两两地到院子里闲逛。

贾敏又有意让黛玉多交些朋友,尤其要让她有自己的主意,更晓得往来结交的分寸,因此女儿与谁家姐妹亲近,她一直都没主动过问。

自打甄宝玉堵门之事一出,夫妻俩特地安排了两个手底下有些功夫的丫头陪着黛玉,出行的车夫和长随亦是重金请来的退伍老兵,如此安排之下,夫妻俩不担心黛玉在杭州城中夫妻俩的眼皮子底下还能出事。

贾敏越发好奇,“难不成你跟姜家二姑娘……合不来?”

“就是说得来……我才愁呢。母亲,”黛玉挽住母亲的胳膊,“跟姜二姐姐一起说话,总能碰见她二哥。她二哥也不独跟我说话……”

她也怕自己想岔了,可但凡有男子对自己献殷勤,她总想先问问母亲。

“就是每回都跟你多说几句?”

私会男子自然不成,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一群小姐妹玩耍说笑之际,遇见其中一个姐妹的兄弟,难不成还要转身走开?

彼此行礼问好也是应该的。

贾敏觉得姜家既然存了结亲的心思,应该不至于做出些真正让人不快的事情。

果不其然,黛玉嘀咕道,“怎么能呢?行礼后就各自走开了啊……只是遇见她二哥的次数未免多了些。”

这般行事便是让人挑不出理来。

巡抚的次子今年十五,年纪轻轻却是前回的案首――只是比黛玉大了四岁多。

女儿总与姜二姑娘往来,巡抚夫人哪能一无所知,贾敏揣摩着,这位夫人大概心里也取中了黛玉,却觉着还是该再熟悉一些,提婚事更为妥当。

老爷升了官,自家女儿真正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贾敏顿时喜忧参半。

话说其余太太们未必不对自家黛玉动心,但老爷的年纪和品级都摆在那里,家世才学配不上的……自是闲话休提――能与自家经常往来见面的,至少得五品往上,这样的人家总有自知之明。

贾敏便试探着问,“你可厌烦他?”

“那倒没有。就是……”黛玉有些不好意思,“他们见着我,就总瞧我。我有些不自在。”

贾敏抱着女儿就笑了。

上辈子二嫂不爱带女儿出门,其实她心里最是知道,纵然黛玉是丧母长女且身子不好,但见了她模样便乐意迎娶的男子,甚至是出挑的男子都大有人在。

毕竟是二嫂,还是珠哥儿的亲娘,她不好大喇喇的喊打喊杀,但这辈子你在我的黛玉面前永远都不敢摆起长辈的威风,时常还要看我女儿的眼色,这仇我就算报了一半。

凭贾敏的眼光来看,珠哥儿虽然聪敏好学,但极大可能止步三品――因为老爷有言在先,灵气这东西实在是羡慕也肖想不来,珠哥儿什么都好却是欠了这一份灵气。

贾敏听得出丈夫的弦外之音:珠哥儿纵然充分准备,殿试二甲中游也是极限了。

须知做官有两个坎儿,一个是五品,一个是三品,绝大多数都倒在了这两大坎儿之上。五品时若是人脉过得硬,迈过去并不难;但说能越过三品,做到二品官……这已然是封疆大吏了,不能只讲人和,更是要看一看天时。

话说本朝的封疆大吏最差的殿试名次也在二甲前列,至于能官居一品的人物,大半能入阁,九成九都是翰林出身。

至于那破格擢升的例外,贾敏在地府捧着水镜,听父亲叙述那前世朝堂之事,偏巧还真知道一个,但那位是武官……

也就是说作为文臣,科举名次定终身,乃是至理真言。

珠哥儿支撑家业足够了,但二嫂若想让儿子光宗耀祖,给自己也捞得个不亚于母亲公国夫人的诰命……那是白日做梦。

贾敏是想着给女儿从世家子中挑个青年才俊,当然女儿也得瞧得上眼――倒不是她对寒门有什么偏见,而是今上是位守成之君,权柄已为诸多世家大族瓜分得差不多,自然寒门难出贵子。

下一位倒是个难得的中兴之主,可等那位能大展手脚之际,只怕她的小外孙都该考童生了。

不然为女儿寻个才学出众,人品贵重的寒门子,她更省心不是。

黛玉发觉母亲想得出神,半天都没说话,她便轻轻晃了晃母亲的胳膊,“母亲,您有心事?”

贾敏闻言瞬间回神,“我是为谁才有心事?”

黛玉顿时泄了气,“那母亲说我该怎么办……”

贾敏反问道:“乖女儿,你在担忧什么?”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不就是多看自己几眼?那些年轻男子怕是也在偷偷望向自己的姐妹们吧。他们大多是自己新结交姐妹们的兄弟,他们的父亲是自己父亲的同僚,彼此都知道根底……不管怎么说,她还能不让人家“知慕少艾”了?

像两个宝玉那般不懂规矩的终究是少数!想到这里,黛玉自己把自己劝了回来。她笑嘻嘻地小声道,“女儿想岔了。”

贾敏并不知道女儿无意间差点因为两个宝玉的唐突,而不耐烦男人的殷勤和示好。

见女儿开了脸,老爷又得有一会儿才回来,贾敏便有心跟女儿多说几句。

太子母族孙家在江苏以及浙江北部,乃是货真价实的第一人家。

但凡江南像样些大族,总有女儿嫁入孙家,或是有出自孙家的儿媳。而孙家偏偏是将门……不过孙家联姻,并不找高门第,于是并不算是太惹眼。

圣上圣明,将这些看在眼里,于是两江的官员,五品以上的官员竟没有一家与孙家有什么交情。

像是林海,因为“通风报信”和孙家有些往来,这就是一众官员里跟孙家最“亲近”的了!

既然没有交情,大多数时候自然就秉公办理了。

一来二去,孙家又不自在了:事事处处掣肘且不得不小心行事的感觉可不好。孙家总要想点办法吧。

黛玉听了,琢磨了一番忽然惊讶道,“难不成……我?”她指了指自己的鼻尖,说着她脸色都变了。

贾敏大笑,“你父亲跟太子素无交情。当初卖孙家一个人情,也是权宜之计。”

黛玉这才又抱着母亲的胳膊,略有羞赧,“女儿想多了。”

贾敏细细解释道:“圣上若有意让你父亲专心辅佐太子,你父亲如何不知道?”

圣上再怎么疼爱太子,也不会在太子有了个手握兵权的母族之后,再给他安排好几个重臣做“岳父”。当然这话贾敏不会对女儿名言。

黛玉想了想又问,“那……孙家就把主意打到我姐妹们身上了?”

“孙家一直不跟高门重臣联姻,如今怎么会忽然改了初衷?自是让姻亲们帮忙了。姻亲们门第不够,做不得正室,还不能做侧室吗?”不求在家中说话算数,时不时吹点枕边风,离间一下还不成吗?

反正送到自家的丫头,老爷直接回绝了,贾敏连对方的面儿都没见着。

听母亲这番话,黛玉真是叹为观止,“那各家太太们能应吗?”

贾敏点头道:“当然不能应。不止她们不乐意,她们的老爷和儿子也不乐意。”

官场上为讨好上峰,送几个姬妾司空见惯。但这些姬妾只要收下,兴许就影响日后的前程――圣上派你们来两江做官,绝对不许你们跟孙家沆瀣一气……这么一想,这群老爷们自是……无心也无胆了。

黛玉又道:“拒绝……彼此颜面也不好看吧。”

在扬州的时候,和母亲出门她也见过好些……妖妖乔乔的姨娘,至今依旧印象深刻。

“对啊。那不如大家商量好了,一起拒绝得了。”贾敏笑道,“因此这些日子应酬极多。老爷好说,毕竟年纪到了,看在前程的份儿上也得把持得住。可儿子们年轻气盛……不如赶紧相看着直接说门亲事得了。”

黛玉终于明白为什么姜二姐姐忽然就提起她二哥,还想办法让大家时不时见上一面。

同时她心里也猜着了:难不成真看上我了……

经过母亲一番解释,她倒是不会为姜二哥和二姐姐的心思而不耐烦了,只是由衷觉得……好可怜啊。

看女儿神色,贾敏便猜着了女儿的心思,她又道,“说是大家想着一同拒绝。可这官场你也知道,大家背后的人也都不一样,甚至彼此之间也有过节,威胁未必比孙家小,那又怎么办呢。不过这些都不要紧,父亲母亲总不会委屈你。”

看来姜家是真心要拉拢自家了。

黛玉这会儿再不会说“好生烦人”,“哎呀,这众人心思挨个揣摩起来得多辛苦?”于是她又靠了过来,“母亲真好。母亲最好啦。”见到父亲再道谢不迟,现在先集中心神逗母亲开心才是。

小马屁精!总归也没白疼她!

贾敏抚着女儿的头发笑道:“母亲说这些给你听,也是这些等你再大些,便要你来亲手处置了。其实你父亲跟藩台臬台两位大人都合不来,这二位之间关系也不大好。倒是跟姜大人,还算和睦。”

黛玉听得明白:父亲官运亨通,背后怎么会没人撑腰?其他大人背后……自然是一样的道理。

“父亲这个道台正是藩台大人的副手吧?”藩台是不是没少为难父亲。

贾敏又笑了,“没什么大碍。”

圣上指派官员,正官和副手哪能来自同一派系?不然不就成了一言堂或者一家独大。

贾敏见女儿一副沉思的模样,又嘱咐道,“这些大人们的明争暗斗,牵连不到你们女孩子身上,你愿意和谁交好就和谁交好。其实你看京中,派系林立,大家的心思目的都不一样,可细细论上一回,大家全都沾亲带故。”女孩们结下交情,将来发现自家选错了人,这也算是一条退路。

黛玉甜甜一笑,“母亲,我知道啦。”

偏巧这会儿林海归来,他进门便见妻子女儿抱作一团,二人脸上那笑容也骗不得人。他好奇道:“有什么好事这么开心?”

黛玉仔细一想,她是烦闷才来找母亲抱怨的……于是她便老实道,“其实起初也没有好事。”说完,灰溜溜的跑到暖阁,去折腾午睡未醒的弟弟了。

弟弟也挺天资异禀:她跟母亲说得这样热闹,弟弟仍能安睡到现在……

林海换下官服,洗过手脸再穿上家常衣裳,吃茶的功夫听完妻子言简意赅的转述,才道,“黛玉是该听听这些。”轻叹一声,又道,“她那好姐妹家里倒是升官了,只是未免太棘手。”

贾敏目光落在丈夫拿出的信笺上,匆匆扫过顿时再生喜忧参半之感:韩琦治灾赈济有功,从泰兴县令“转任”杭州知府。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韩琦这回便是“三生作恶”了。他曾为家族舍弃,如今几无根基所言,偏生来了如此热闹的杭州……

贾敏心道:妙玉总不能白救了!于是她望向丈夫,抬手指了指天,“这是什么意思?”

林海道:“横竖不是来坑我,我是担心他再让人坑一回,以前我不是白救他了!”

得,夫妻俩又默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