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 第十二回

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第十二回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9 20:3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敏带着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跟她在水镜里瞧见女儿进荣府的情景差别忒大。

娘家人各个礼数周全,下人们各个守规矩,甭管她们是否心甘情愿,总之这仗势很让人满意。

她带着儿女归来,与男人们的衣锦还乡也不差上什么了。

这辈子珠哥儿他媳妇李纨可没做寡妇。她有丈夫敬爱,更有个康健的儿子。

虽然依旧略显木讷,不爱争锋掐尖儿,可为了儿子,就不会一味容让凤姐儿抢在她前面――她知道丈夫在扬州极得姑父姑妈照应,因此待贾敏自是十成十的真心实意。

贾敏跟前不缺人奉承,李纨便留心起黛玉。姑妈跟家人说话时,她便陪着黛玉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至于凤姐儿早早打听了姑太太的脾气偏好,知道姑太太眼里不揉沙子,这会儿也不会特别抢风头。只是抓空说上一两句笑话,换得满屋笑声便见好就收。

看见凤姐儿,贾敏倒觉得这丫头心明眼亮,又够胆量能下狠手,若是让她得了恣意妄为的机会,只怕天都敢给你捅个窟窿,但若是有人能牢牢压住她,令她不敢不谨慎言行,也是把管家理政的好手。

她想着不如~调~教一二,让凤姐儿管好大哥那一房便是。

贾敏本就打算琏哥儿和珠哥儿一武一文,互为依仗,一起撑起荣国府,不求位至公卿,贤达天下,能保住全家的富贵前程足矣。

珠哥儿天赋本就不错,只要稍微扶一扶,自己就正经上道了。

至于琏哥儿却是要下些狠手,好生历练一番――父亲昔年旧识的家眷之中,她可还有好几个颇为合得来的姐妹呢,史家的两位太太跟她也挺亲近。丢到大营中好生历练几年,上头又有人照应,也不愁琏哥儿不出息。

唯独这个宝玉,她真是一点都不乐意用心。尤其是宝玉跟着一众女孩儿进得门来,贾敏的脸色瞬间就淡了下来。

老祖宗贾母瞥见通身服饰比周围姐妹更鲜艳几分的宝玉,她也眯了眼:这孩子!

女儿女婿过府,孙女儿们今日都没上课,而是早早等在了后面的房子里,只等长辈们说完话她们好上前拜见。

宝玉本该跟着两个哥哥在前面书房拜见姑父林海的,这会儿偏偏跟着姐妹们一起到来……

她还没糊涂,知道两个儿子都指望不上,丈夫留下的人脉两个儿子接手后这些年已经没剩下什么,只看平时跟自家往来的太太们身上的诰命品级,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好在孙儿们各有所长,可年纪都小,将来仕途前程都得让女婿出面扶上一把;两个儿媳妇在京城诰命之中混得如何,她心里亦是有数,因此孙女儿们的姻缘只怕要大半落在女儿身上。

贾母固然疼爱宝玉,但和其余几个孙儿孙女们的前程,以及女儿女婿的好恶加在一起比较,宝玉此番的“不规矩”引来了老祖宗的不满,更是要惹来一顿训斥。

偏偏王夫人也不大乐意:她向来溺爱小儿子,却不愿意儿子在这个时候……让她更没颜面。宝玉明明应该到前面见他姑父去!

贾敏余光一扫,便知道母亲和二嫂心思如何:这也是她最为怨恨的地方之一,她们哪是不懂礼数不说规矩了?只是宝玉与女孩儿亲近,横竖宝玉不吃亏罢了。前世她们不是吃定了自己的黛玉逃不出她们的手心?

话说回来,这一世珠哥儿还在,无论是母亲还是二嫂都绝不会把宝玉再视作心尖儿命~根~子。只要她活着,母亲也不会无视她的好恶而太过偏心二哥这一房。

贾敏这边心思都过了好几个来回,而宝玉还进门后竟然都没行礼,目光直落在黛玉身上,目不转睛了好一会儿――终于让实在瞧不过去的探春扯了把袖子。

黛玉在这灼灼目光之下已然低下了头,默默地靠在了母亲身边。

经过甄宝玉那一出堵门,她对直愣愣地专注于自己容貌的男子全没一点好印象。

而宝玉在失神良久之后,才回过味儿来,这屋里已经落针可闻有一会儿了。

贾母的语气也不复刚才那般轻松随意,“痴病又犯了不成?还不快来见过你姑母?”

她早知道女儿不喜宝玉。

宝玉只得先见礼。

一众姐妹们在他之后齐齐上前拜见。

贾敏给女孩儿们送上见面礼,至于宝玉,她则笑道,“给你预备的见面礼在你姑父那边,你且等等。”子不教父之过,跟个不懂事的孩子计较也没意思。

宝玉不以为意,王夫人却听得出弦外之音,那脸色也越发难看。

好在贾敏并无纠缠之意,这会儿便拉着迎春探春惜春细细问起话来。

屋里女眷们闲话,宝玉有点无所事事,又不舍得离开,好不容易抓个空,便坐到黛玉近前询问道,“妹妹好生眼熟。”

周围多少眼睛再瞧着,黛玉不好头回见面就给表哥没脸,便笑道,“我长得最像父亲,宝二哥自然瞧着眼熟。”

宝玉再怎么脸皮厚,也说不出“我早忘了姑父长什么样”这种话,于是讪讪道,“也是。”又问,“妹妹不如住在府里,府里姐妹们多,咱们正好亲香。”

宝二哥你没听我母亲说话吗?我们在京城歇上些日子就得回江南!

只是父亲官位虽已定下,却还没得正经旨意,黛玉自然不好在这等场合里解释,只得道,“多谢宝二哥。只是多年未曾回京,母亲要带着我们往亲朋故交家中走动一番。”

黛玉总让他总有种莫名的熟悉,宝玉脱口而出,“京里多少俗人,你……”说到这里连忙收声,“咱们一起读书说话不是更好?”

黛玉笑而不答,心道:怎么叫宝玉的都有点烦人。

万幸现在宝玉并不是众人的中心,他姑妈贾敏才是。他失言,压根就没几人听见。

在荣府用过饭,贾敏一家子才告辞,宝玉站在门边眼巴巴地望着载着林妹妹的马车逐渐远去。

他这副依依不舍之情,落在贾珠眼里,惹得这位二房长子悠悠一叹:二弟这痴病又犯了。知慕少艾嘛,见人家黛玉表妹容色非凡便自顾自地热切起来。

看样子,还是一头热……

反正他是不打算成全二弟的一片热忱之心。二弟若能迎娶黛玉表妹自是好事一桩,不过平心而论,二弟配不上人家,姑父姑妈也瞧不上……

思及此处,他忽然担心起母亲琢磨些有的没的……今晚得提醒下自己媳妇儿。贾珠下定决心,立即带着宝玉扭头迈进大门。

黛玉年纪不大,却颇能沉得住气。回到家里换了衣裳,还想等爹娘说过一轮体己话,借着来逗弄弟弟的机会,再跟母亲学学舌。

贾敏也是喜忧参半,回到家里让丈夫林海安抚了一通,精神振奋之余想跟他聊聊自家的前程,再扯些闲话,外面大丫头来报:大姑娘来了。

父亲晚上若无要紧公务,都是跟母亲在一起的。

黛玉这会儿跑过来也存着顺便跟父亲告个状的心思。毕竟母亲能拦住不晓事的太太小姐,但各家烦人的公子,她想眼不见心不烦还是得请父亲出手。

黛玉在人前倒是成熟稳重,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在爹娘面前……准会现了原形。她也是很会抱怨的。

黛玉两手各自挽住爹娘一直胳膊,苦水飞流直下,“我最厌烦那一瞧见我模样就冲过来要结交……的了。”

贾敏深恨前世只知道把女儿养在深闺,结果害她沉迷于宝玉的柔情之中不能自拔。

这辈子她除了给女儿精挑细选了一众手帕交,还时常带女儿出门走动。盐商的子女年纪小,心眼却不少。五六岁的姑娘和少爷都懂得奉承黛玉,一来二去黛玉耳根子也“立”了起来。

等闲甜言蜜语她已然不会动容――听着越好听的,往往也最靠不住。

却说今儿宝玉那番话之中,真正让黛玉生气的还是那句说她跟母亲出门就是去“会俗人”――那母亲和我不也一样俗不可耐了?那你还要跟我一起读书说话做什么。

反正黛玉这会儿看宝玉哪里……都不怎么样。

听了女儿的抱怨,贾敏嘴角一抽,“你那宝二表哥并非一无是处。你说他哪里不成也不能说他的容貌。”

黛玉瞪大了眼睛。

林海及时开口解释,“你母亲那么多娘家兄弟子侄,唯独你这个表哥容貌最像你外祖父。”

母亲和外祖父最亲!黛玉忙歪着脑袋,靠在母亲身上撒娇道,“女儿失言了。”

几乎是同时,荣府二房王夫人也在顺气:她气得胸闷,可连吃了小姑子好几句话,当时便反驳不成,现在想翻旧账就更没人替她撑腰。

她深知婆母和丈夫都站在小姑子那边:谁让人家势大!

晚上,贾珠便听妻子说太太不大爽利。

贾珠忙问,“请没请大夫?”

李纨答道:“太太跟前的周嫂子说是旧疾,用些丸药就好。”

那就是没病,见到姑妈心里不痛快罢了。母亲跟姑妈合不来,又不是什么秘密。当然,贾珠若是拎不清,他也得姑妈的青眼,更不到姑父真心的栽培提携。

贾珠果然道:“这些日子你留心些……太太那边的闲话别让人抓空往外传,总之辛苦你了。”

李纨笑道:“大爷这说得是哪里话。”想了想,便坐在丈夫身边低声道,“是宝玉跟着妹妹们过来拜见姑母,姑母脸色便不大好。最开始那会儿,咱们太太问黛玉女红功课,姑母都还是笑盈盈的。”

贾珠还有什么听不明白的?他当着妻子也无意替母亲遮掩,“太太这是何苦。”又嘱咐道,“得了闲,就去姑母那边瞧瞧。过些日子,我还是要南下。”

李纨有些不舍,却也明白道理,“大爷前途最是要紧。”

却说王夫人气闷了几天,终于得来了个好消息:她妹妹妹夫一家要进京了!

盼来盼去,好不容易又从管事嘴里得了信儿:姨太太姨老爷一家子已然下了船,回到自家宅子里安顿一番便来拜见呢。

王夫人都备好了衣裳,正等着跟妹妹叙旧。周瑞家的先低眉顺眼地进门,都不敢瞧她太太的脸色,而是垂头道,“姨太太和姨老爷给姑老爷递了帖子,如今一家子正往姑老爷家去。说是……”

王夫人声音都有点哑,“说是什么?”

周瑞家的小声道:“说是得空就来。”

王夫人险些把手边茶盏刮到地上:小姑子那里就无需“得空”!这还是一家子呢,就分出了远近贵贱,还不知道林海下一任去向就这样献殷勤!

可惜王夫人的态度,薛桓不怎么放在心上:若是贾政靠得住,能像林海这般仕途远大,薛桓也不会吝惜,必要仔细奉承。

薛家太太又连连犯错,如今说话也不大管事儿,便干脆让丈夫一力做主,虽然她也想先见见姐姐。

说来不巧,这一日林海和贾敏都有应酬。

一路舟车劳顿,薛垣略有不爽利,却也无需谁来照顾,于是便干脆让妻子女儿出去逛逛。

薛家太太果断带了女儿去荣府探望亲姐姐。于是在薛家进京的第二日,薛家太太还是和女儿一起进了荣国府。

这一日迎春姐妹们都去上学了,偏偏宝玉又“逃学”在家,听说姨母上门,便又直奔内宅想见见另一位表姐妹。

宝玉宝钗头次见面,宝玉觉得这个姐姐不眼熟,却很是面善,于是见礼寒暄过后他便道,“姐姐可要在京里要待上些时日?不如常来和姐妹们读书作伴?”

宝钗心说这位表弟果然有些痴病,宁府荣府的姐妹们她还没见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