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第七十三章

薛蟠之闲话红楼 第七十三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薛蟠一路从剑门出发,到了青海、甘肃、四川的交界之处,这处是四川的西北部的高原,紧邻着青甘两省的是大庆的若尔盖大草原,阿尔吉驻地在草原靠近青海的一个小城。

在川北的大草原上,汉人与藏民混居,过着一半逐水草迁移、一半畜牧而居的生活。在这个海拔较高的高原绿洲中,薛蟠又见到了夏桂了,穿着军服的他,更有了一种天地苍茫潇潇独立的气势。

“夏大人,我们又见面了。果然如同段大哥说的,有你这样的将领保家卫国,大庆朝的百姓才能安枕无忧啊。”薛蟠在先前递了拜帖,在阿尔吉的一家客栈中等待夏桂,他这次来主要就是为了弄清楚,夏桂究竟是谁。

夏桂见到了薛蟠露出了一个清淡的笑容,对于他话中的恭维也没有当真,大庆的百姓是不是安全,没有人真的能铁口直断。“不用客气了,我是个粗人,叫大人太拘束了,称我夏兄便可。薛兄这次来阿尔吉,是为了领略有名的川北高原草原的风光吗。说来夏天才是最好的时节,那个时候,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在草原中还星罗棋布着许多湖泊,波光粼粼,许多支流小河更是把草原上的这个湖泊串联起来。湖中的游鱼肉质鲜美,到时候可以一尝。”

薛蟠见他说的热心,也没有推诿,距离夏日将至也不过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他也希望能去看看青海那边的局势。“就是不知道这里去青海那里方不方便,西宁郡王的封地上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青海湖便是在他的西宁城边上。”

“没有什么不放方便的,这里与那里也一直有往来的商队。不过……”夏桂想起到最近斥候带回来的关于青海的动静,那里似乎有些从南方来的商队,也不知道是哪一家的,还有疆地那里的蒙古联军真的太平了吗?往年春天的时候,总是能听到他们又向南方迁移,打劫物资之类的消息,不过今天直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半点的动静。“薛兄真的要去的话,还是再看看的好,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对。”

薛蟠见夏桂停止了话题,识趣地没有继续问下去,说不定事关军事机密,他能提醒自己一句话也就不错了。刚刚赶路到了阿尔吉,薛蟠也有些困乏,他与夏桂没有多聊的太久,只是大致地了解了这个草原的风貌与习俗。

夏桂作别薛蟠的时候,也不知是处于什么用意,留给了他一块令牌,“薛兄如果有急事,可以凭借此物,直接入营找我,我也会告知看守的士兵,不会让你吃闭门羹的。”

薛蟠先是推辞了一番,没想到夏桂此意已决,只好谢过他收下了令牌。

在床榻上休息的时候,薛蟠还在想着夏桂的身份,他以前教过很多的学生,却是与眼下的这位对不上来,到底是不是他的故人,与他一样跨过了时空而来。根据在段先那里套来的话,四川的改变应该就是出自夏桂的手笔,带着北洋时期明显特征的那些事物,陌生却熟悉的做事风格。想着这些事情,薛蟠竟也是睡着了。

也是注定了这一夜薛蟠睡地不安稳,在三更半夜地时候,外面突然吵了起来,他被这个动静给闹醒了。推窗一看,原来应该是漆黑的街道,相继燃起了火把,几队士兵占满了街道,还分出了一队人马,在挨家挨户的搜查着,不知道是在找什么人。

过了一会,客栈的楼下也有了动静,在官兵们也没有说要找什么人,一间间房间敲了开来,马上轮到了薛蟠。他开门的时候,看到三位小兵,不过这些人都是神色肃杀,看着他们的样子,绝对是手中有过人命,不是什么花空架子。

“请配合公务!”带头的话不多,也没有多加解释什么,只是细细地查看了房内可以藏人的衣橱与床底,动作利索也没有打乱任何薛蟠的私人用品。没有发现什么痕迹,那人又说了一句,“多有打扰,请见谅”,就转身离开了,前往下一个地点。

薛蟠不知道他们在查找什么人,不过翌日清晨的时候,整个阿尔吉城的气氛徒然紧张了起来,本来热闹的早市一下子冷清了下来,只有一两家包子铺还开着门,街道上的士兵没有减少。

“大爷,小的打听到了,昨天是在抓一个敌犯!”当归进了屋子,压低了声音对薛蟠说起了他听来的消息。“说是从西边来的人,好像是偷摸到了军营里面,要窃取什么情报之类的,惊动了军营里面的人,逃到了城里。不过在一座寺庙里头,被抓住了。”

“那有没有人说为什么街上还是有这么多的士兵?”薛蟠感觉情况不对,想到之前夏桂的言犹未尽,眼下的这个场景,很像是大战前夕城中戒严的样子。

当归没有想的这么复杂,“好像是怕那个人还有同伴,会伤害到城镇上的百姓。”

是这样吗?薛蟠心中存疑,万一真的是遇到了战争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更要问西北营帐中的一干将领,他们都是眉头紧锁。在西北大营镇守的是在当年的四川战役中立下大功的粱盛。他不像史家的兄弟那样因救过皇上,被封了侯爵,却是在之后调任到了高原草原的西北阵营,一直与西宁郡王遥遥相对。皇上当年为了以示对于西宁郡王的表彰,将青海封赏于他,但是这不意味着皇上信任他。于是在三省交界的地方又设立了西北大军,这样一来,说起来也是为了保卫三省的安全。西宁郡王也不能说皇上是忌惮他,而另设驻军了。

“你们说说这一战应该怎么打?昨天抓来的那个人已经招认了,那个老匹夫已经与后蒙的勾结,不日之内大军就会压境。我们这里只有十万人,而他们的联军兵力为百万,根本就是实力悬殊。”粱盛看着沙盘,他们这次面对的可是来势汹汹的虎狼之师,却在前期悄无声息,可见准备的充分。

“将军,我们已经急报京城,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死守阿尔吉,一旦这里失守,西宁联军就会甘肃与四川。现在蒙古草原那里的情况不明,是不是也与这支叛军有所勾结,要是如此,一旦让叛军进入陕甘之地,则是形成了夹击之势,京城危矣!”

“事分几头,他们应该会分为三路,分别进攻玉门、兰州、阿尔吉。我们应尽快与玉门、兰州的守军取得联系,才可以形成一个半圆的守卫圈,阻挡他们进入中原的势头。”

帐中将领们群策群力,可是他们都不能否认,驻军与叛军的兵力相差悬殊,对方是有备而来,而他们才进入春季粮草的准备不充分,并不适合拉锯战,难以守城。并且西宁郡王在这一带经营多年,对于地形山河也是了如指掌,没有想到他一朝叛变,居然勾结了外敌。

这次与百万叛军之间的对抗,几乎可以预见到全军覆没的悲剧,可即便如此,也要守住大庆西边的门户,等到援军的到来。

“夏桂你留下。”粱盛在军事会议后叫住了夏桂,“关于粮草,你有没有办法从四川那里调集一批过来,就是算我们向商人们买的。大战一开始,没有粮草是万万不行的。这次事出突然,要是等到京城那里来运粮,估计大家就都饿死了。”

“将军放心,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了。”夏桂向粱盛承若到,心中已经是想到了另一个人,在粮草上薛蟠比他的能量更大,要是能通过薛蟠的路子运来一匹匹粮草,起码温饱问题可以解决。

夏桂没有耽搁,马上去了镇上找到了薛蟠,详谈此事,不出他的所料,薛蟠同意了这个请求。

“夏兄,大战将起,能尽一份力的地方,薛某当仁不让。但是薛家并不经营粮店,要想获得更多的支持,还是要梁将军出马,先上报朝廷,看看能不能召集粮商们共同面对这个问题。”

薛蟠可以通过山海阁临时征集一批粮草,但是薛家做的不是粮食生意,再要更多的也是无力了,而且薛家主要的商铺集中在大庆的东部,对于西边经营不多。

夏桂知道薛蟠的意思,事急从权,“薛兄放心,这次凡是抗敌有功的商铺,我一定会向上请命表彰,他们不仅仅是商人,也会是保护我大庆西边边境的有功之人。”

薛蟠深深地看了夏桂一眼,果然夏桂的思维与一般的大庆人不同,他没有将商人视作低人一等的想法,“有了夏兄这句话,想必那些掌柜们也会慷概解囊了。没有什么比有功于民更重要的了。”

就在阿尔吉的军民们齐心协力抗敌的时候,叛军从西宁挥师而下,分为三路,一路直攻玉门,一路直扑兰州,一路向着青海的东南延边久治进发,与阿尔吉隔着草原鼎立相对,战事一触即发。

叛军没有任何的犹豫,用它猛烈地兵力冲击着甘肃与四川形成的半圆形防御线,这一仗打得极为激烈,薛蟠在阿尔吉的城镇里面,看见了许多断肢残手的士兵,他们被送到了临时在大街上搭建的医疗帐篷中。

街上百姓的形色匆匆,他们都投入到了这场战争中,或者学习包扎伤员,或者熬煮着大锅饭,为了士兵加餐,几乎是全民出动,将家中可以用得上的,帮得了忙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要是缺少了衣服,就临时赶制,要是没有了药草,分批押送往前线。

梁将军说了这一仗要是胜了,那么大家相安无事,以后百年之内这里将是太平之地,要是败了,那么他们就会成为鞑子的奴隶,失去了自由,再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懦弱的人早早卷铺盖逃走了,却是有很多人留了下来,不过是短短十日的时间,整个阿尔吉已经天翻地覆。

青壮年们已经加入了军营,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从民间扩兵其实也是杯水车薪,但是这些为了保护家园的汉子们,表现出了极为英勇的一面,几乎是以一敌十,连西宁郡王也没有想到,看上去最为薄弱的阿尔吉居然成为了一根最难啃的骨头。

孩子们被迫长大,女子们走出了家门,他们或者不能挥剑,不能杀敌,但是接管了后勤工作,整个城镇中到处就是这些背后的英雄们,他们救治伤员,稳定着后方。

昨天,新帝登基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阿尔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上皇选在这个人心动荡的时候退位,选择的还是不常在朝中出现的郇昰。大家想要反对,但是西南一带的官员却是全力支持,现在最重要是西边的战事,要是有谁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动摇人心的话,那么就不要怪国法无情。

随着新帝登基的消息一同传来的,还有援军的消息,好在这次上蒙古那里没有连成一气,反而是坚定地站在了大庆一边。后来才知道,原来西宁往之所以可以与后蒙联合,就是因为蒙古诸部发生了内乱,而西宁郡王许下了保证后蒙一统蒙古诸部的同盟誓言。

援军从山西与河南而来,还有十天的时间才能达到交战的前线,所以只要在坚持十天,胜利就在眼前了。

“不能在这样了!”西宁郡王看着手中的情报,他与太上皇打了一辈子交道,对方这时候选在退位,是为了迷惑众人,让众人以为新帝登基根基不稳,让他们麻痹大意,但是他自己绝不会上这个当。“全力集结火力,务必在三日之内拿下阿尔吉,他们撑不住那么久了,一定赶在大庆的援军到之前,占据那个交界处的根据地!”

“可是,粱盛在四川也是用示弱于人,坑了前朝的军队一把,我们就这样进攻不会损失兵力吗?”一个后蒙的将领说着,他们这些日子已经领教了粱盛这个不要命的疯子怎么打仗的了。

西宁郡王不着痕迹地瞪了那人一眼,他不喜欢有人否定他说的话,这些蒙古联军真是烦人,想要土地没有伤亡怎么可能。不过现在还是要借他们一用的时候,本以为阿尔吉最好拿下,来这里的都是他自己的军队,没有想到伤亡反而惨重,这些蒙古人凭什么不大出血一下。

不过西宁郡王还是半是和蔼半是为他解惑地说,“四川多山,那里易守难攻,当初才有了粱盛的可乘之机,这里是草原,他们能有什么本事,难不成还能请动神仙,天降旱雷吗!”

翌日,叛军的兵力猛增,将久攻不下的阿尔吉,被叛军狠狠地压制住了。要是叛军保持这个势头,到了后天的清晨,此处必破。

城池已经十分残破,根本看不出来薛蟠来时的样子,到处都是伤员,没有人说话,大家似乎要把力气留着,为了最后一秒与敌方同归于尽。

当夜,夏桂一脸灰尘地在一个医馆中找到了薛蟠,“薛兄,如今大难临头,距离援军到来还有五六日,可是我们最多还能撑住一日半,你还是早点离开吧。”

薛蟠看着夏桂的左臂应该受了很重的伤,听大夫说今早为了救下粱盛,夏桂挡了一刀,伤已至骨。薛蟠心中叹气,这个时候,他不应该留,却怎么也不能说服自己离开,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阿尔吉不能失守。

这几日城中百姓都已经连成一体,任何人在这个时候离开,都是一种背叛。“夏兄,你都还带伤上阵,我又怎么可能离开呢,不到最后的时候,我是不会走的,如今周围几个城镇的粮草,都要经过我手,我又怎么离得开呢?”

夏桂看着烛光下的薛蟠,此时此景,像极了当年沪海沦陷的时候,那个年事已高的秋先生说着,你们还能为了革命而战,我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又有什么不可以。是秋先生用他的一命换回了自己的一命,可惜他没有等到大胜的那一天,死在了枪炮之下。

“秋先生,你又何必呢?大庆不是大清,大庆也早就不是民国了。”突然之间,夏桂眼中流下了浑浊的泪水,他不知道是为了谁而流泪。前世今生,物转星移,相同的命运却再一次上演。他不希望,这个时代唯一的故人,会与当年一样,牺牲在了自己的面前。

薛蟠愣了一下,他想起了那个记忆中模糊的身影,“你是木樨?怪不得我想不起来了,你的样子与那个小丫头的样子一点都不像!”

这时,对石头记没有太多印象的薛蟠,却是乍得想起了一件事,夏桂不会就是那个夏金桂吧,出生长安夏家,本也是富贵皇商,早年丧父,后来与母亲去了京城,嫁给了那个呆霸王。

“你难不成本名夏金桂?!”

夏桂苦笑了一下,“世间没有夏金桂,从来只有夏桂,其中曲折,我日后再与先生说,只是先生你真的不能留了,我们等不到援军了。”

薛蟠在知道了对方是谁之后,却放下了心来,“明人眼前不说暗话,你一点准备都没有吗?在四川这些年,不会就只弄了报纸这种东西吧。当初你可是喜欢枪炮炸药那种东西,怎么没有私造一些。如果没有,那也不用担心,我虽不通此道,这些年也是想办法研究了一些,明日就可运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