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第七十二章

薛蟠之闲话红楼 第七十二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这次科举考试开始之前,江南地区就暗流涌动。皇上已经老了,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活过三年,要是这次考中了,是算皇上的门生,那么新皇对于他们会不会重用呢?这样的问题对于许多挣扎在中与不中边缘的考生来说有点远,但是对于年轻的名门子弟来说,就要好生揣摩一下了。

林海家里却是不得不让林瑜参与这次科举。随着皇上的年事已高,以及废太子的明旨宣布了之后,江南的日子已经是步履维艰。原来太子在这里留下来的烂摊子还没有解决完,福建与江南的茶案爆发之后,江南的茶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好不容易这一头稳住了,因为朝中看不清的风向,世家们暂退了起来,不少新的势力渗透进来。林海都不能肯定这些与那些皇子们到底有没有关,或者具体到与哪一个有关。水混了,就好摸鱼,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其他的有心人也来分一杯羹。

他这个巡盐御史说着是管着盐务,其实还要替皇上监察这江南的风向。林瑜的学业不错,他也才十八岁而已,完全可以等三年再考,可是在书信中皇上已经多次提到了林瑜的才学,称赞自己必会后继有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钦点一个探花,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史家的事情爆出来之后,林海敏锐地察觉到,皇上不会在宽容老臣。他隐隐担心,这种被皇上视作挡路石的不只是四王八公,还有那些清贵们,看着宋诠在福建与洋人走得越来越近,林海觉得大庆正在走上一条不同与以往王朝的道路。

在这个选择的十字路口,林海也希望可以跟紧皇上的脚步,但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林家世代与太多的清贵世家们交好了,文人的思维有时候不是用听从圣意就能说通的。

细细算来,除了自己之外,林家在朝中有用的人几乎没有,他这一支世代单传,没能帮的忙的人,旁支里面也只有南边一两个县令小官。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他不得不成为了皇上手中的一把刀,对准的不仅是那些不听话的清贵们,终有一日也必会刺向自己。原来林海想要让林瑜走上另外的道路,林瑜与薛蟠年纪相当,也许可以相互相助,但他忘了帝王心术。皇上不需要他的大臣们相合,需要的是制衡,一个能来牵制,或者谈不上牵制,只是能说一些不同声音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海不得不让林瑜参加了这场科举考试,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林瑜的课业也不用他担心。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就在会试之后,爆出了江南两淮一带考题泄露的丑闻,成千上百的考生聚在了府衙与贡院面前要讨回一个公道。

林海在知道了内情之后,惊讶于这次泄题范围之广,因为榜上有三分之一的考生都牵扯到了里面,他们都出高价买来了考题。两位从考官的自缢,坐实了这件事情,他们留下绝笔书认罪。两人利用职权偷来了考题,想要在江南捞上一笔。可是银子不光是进了他们的腰包,还有一大笔流失了出去。

官员卖考题也要有渠道,他们通过了叫做恒悦的组织犯下这桩事情。恒悦是江南一带青楼的背后老板,在事发之后突然就消失了。两位官员慌了,然后皇上大发雷霆,将这一届的成绩作废,以后重考,凡是牵扯到这个案子里面的考生,三代之中不得入仕。哪怕是这样,其他遭到牵连的考生也是倒了大霉。林瑜就在其中。

“瑜儿,你也不要把这桩事情压在心里了。”林海看着林瑜郁郁寡欢的样子,遇到这样的事情,在以后的履历中都会留下一笔,虽然林瑜没有参与到里面,但总是难逃人指指点点,就怕别人说‘他不过是这么做了没有被发现’此类的闲话。这种闲言碎语需要以后加倍的努力,与上位者愿不愿意给你一个机会才有可能翻身。

林瑜勉强笑笑,他本已经是会试的第二名了,这下子全都废了,不难过、不塞心是不可能的,但是又能够怎么样呢,除了下次再考,别无他法。“爹,我没事,你也别在为了孩儿的事情操心了。不是说六皇子前几日到了江南,这场动荡与风波应该会被镇压下去。”

林海心中一噎,来的要是郇昶,那还是常规手段,但偏就是郇旪那个喜怒无常的人。昨天郇旪已经大肆逮捕了一批与恒悦有关的人,不知道在牢房中会用什么重刑让他们招供出来。

郇旪一点也不在乎名声,做事肆无忌惮,宁可错抓不会放过,想来很快就能有一个结果。是屈打成招,还是畏惧其威,都没有两样。

两淮江南从沸沸扬扬到避而不言,可见郇旪的手段。他用残酷的手段只花了十天的时间,就镇住了局面。有反对声、有谁要多话,先问过牢中的刑具再说。不要说刑不上大夫,皇上说了要尽快解决,才是为了天下士子好,不配合就是断了天下士子的路。你要不是心虚才会不配合,那样就更加要细细盘查,问个清楚了。

郇旪从牢房中走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去看那些小官们畏惧的眼神。能有人怕他,也是一种成功,起码他们不敢在他的面前在啰嗦,他也不需要有人在背后称赞他,想骂就骂吧,别让他知道,知道有你好受的。

将手中的密旨交给了暗卫,让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回京城后,郇旪才放松了下来。刚才终于有一个人,架不住酷刑说出了恒悦真的幕后之人,他听到那个名字,都点背后一凉。远望西边,夕阳西下的样子,把天空染出了一片诡异的鲜红。

想起这次来江南之前,在父皇书房中的一番谈话,郇旪有些嫉妒,可是却也挣脱了这些年身上的枷锁。

皇上在史家的事情发生之前,就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越发不好了,他想要再多撑一些时间,看着郇昰走过的那些地方,他的手指从福建划过了广粤,再到了湖南与黔贵,直入四川,大庆的西南边算是转了一圈。

其中发生了不少的事情,牵扯到了不少的势力利益,却也有惊无险熬了过去,这样一破一立之中,反而让那里有了新的气象。皇上不指望郇昰的巡查能有显著的改变,那需要时间。但是起码能让西南那里稳定一段时间。有了那里的稳定,其他事情才可以着手发展。

如果沿着这条线路在往上走,到西宁郡王边上去看看就更好了。这些年那个老家伙一直没有动静,难不成真的修身养性了?按照这个速度,自己再才撑住两三年,也许就是应该换天的时候了。

可惜人算终有不及,江南的科举之案炸开了锅,把太多的举子牵扯到里面,开始人心不稳起来。皇上原来的打算落了空,想要趁着这一次肃清一些老势力的想法不得不退让,而是要把那里稳下来再说。

关键是这个幕后之人,他不认为是自己的儿子们,或者他们有参与,但不是那个主要的,因为这个恒源埋得够深,都有二三十年了。

这般情况下,皇上提前召回了郇昰,并且单独把郇旪叫了进来。

“老六啊,朕的几个孩子里面,要说聪明谁都比不上你,从小的时候,你就可以猜到别人猜不到的事情,不像你的八弟,他也就是与惠妃像,走的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路!你与惠妃不像,倒是像朕,可惜你是惠妃生的,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吧。”

郇旪听到皇上的话时,脸上带着的还是一贯阴沉的笑容,他终于听到了这句话。他知道在父皇心中,自己的母妃不过是个心狠手辣的阴狠小人,当初的宸贵妃之死有着母亲的手笔。可惜这些年,大家看到的是父皇对惠妃的恩宠,以为那就是圣眷,荒唐至极,谁会对一个杀了自己心头宝的人好。所有的事情不过是表象,而更加可笑的是自己的母妃,她不喜欢自己,只是因为‘旪’这个字,同‘协’,意为和合,那也是亡故的四皇子名讳中有过的意思。

五六七八几位皇子的生辰年龄很近。在这以后,后宫中没再出过皇子,郇旪一开始不明白,后来他懂了,在四皇子出生的一两年后,有了五六七三位皇子,分别是不同的妃嫔所出。在那之后皇上已经不想再要儿子了,他心中已经有了继承人。

可是偏偏四哥死了,还是被一些不能说的理由弄死的,宸贵妃没有几年也去了。皇上又宠了母妃,她有了小八。其实,那根本不是父皇的本意,他只是为了找了在宫里与宫外里应外合的那个凶手。

他的母妃就是那个凶手,这些年太子越来越不好,父皇只能慢慢地忍,直到有一天忍无可忍的时候,将那些害过他心头宝的人通通带去陪葬。

郇旪觉得自己很苦逼,有这样一个母亲不受父皇的见待,但可笑的是母妃也讨厌自己,而溺爱八弟,他有父有母,却不如无父无母的人来的幸福。在少年时虐待自己的母妃,从不会相帮自己的兄弟,冷眼旁观的父皇。

他能没有更加变态一点,也许是因为有个一样苦逼的郇昰。他的五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不苟言笑,沉默的让人着急,却是难得不像皇家中人的人,他还留着一丝底线。

郇旪因为郇昰的这种公平获得过帮助,也嫉妒着他身上得以残留的本质。因为在这深宫之中,能保留本我,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坚定,也有着父皇无意中的袒护。这样的可能性,在自己的身上绝对不会有。

父皇说的不错,自己最像他,像那个年少登基,在群狼环视中长大的帝王。可惜父皇遇上了宸贵妃,他却是始终一个人。更可惜的是,自己有这样一个自认聪明、性子恶毒的母亲,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弟。所以,最后自己又不能是他。

郇旪苦笑着,底下了头,他从来没有想过能做皇帝,他看的太清楚,也太清醒。他想要摧毁一切,却又舍不下毕竟有血脉之恩的母亲,也放不下小时候羡慕过无数次能获母爱的八弟,哪怕是把他们圈禁一处,也比要了他们的命好,所以他必须顺从父皇,也必须帮助新皇。“父皇,儿臣知道,儿臣只求有朝一日,可以做个闲散王爷,走遍大庆。”

皇上深深地看了一眼郇旪,他的六儿子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他的出生就是最大的不好,这样的帝王在以后无人挟制的时候,那种骨子中的疯狂会被无限放大,就像当年他想要让整个皇宫的人为了萍儿陪葬。但是,他比郇旪要理智,那些可望不可求的感情,才是郇旪致命的弱点。很遗憾,郇旪的过去已经定型,他只能成为一把锋利的剑留给继任者,而能够制住老六的只有他还能放到眼中的老五了。

“去江南吧,这是你第一个任务,把那里不安分的都给朕除了,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背后人。”皇上缓缓地说着,盯着郇旪看了很久,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如果你能一直办得好,朕也是可以放他们一马的。”

在郇旪的信到了京城的时候,郇昰进了御书房,他不知道父皇究竟所谓何事。“父皇,江南那边?”

“老五,这次薛家小子是不是去了阿尔吉,你们都见了那个夏桂吧,那个小伙子,也是个有意思的人,朕听着老梁说过他几次了。”皇上没有回答郇昰的问题,转而问起了薛蟠的事情。

郇昰被传唤回京,薛蟠却是北上了,他总觉得应该要去阿尔吉看看,还有夏桂的身份需要解开,于是两人在蜀中分别了。“回父皇,薛蟠确实去了阿尔吉,也能知道一些青海西宁郡王的事情。”

皇上看着郇昰,老五比起以前更加沉稳了,这是好事,希望他不会被下面两件事情吓到。“昰儿,这次急召你回来,有两件事情。其一,朕不日就会退位,你准备一下登基的相关事宜,朕把大庆交给你了;其二,江南特大舞弊案的背后之人是西宁郡王,就朕看来,不出三日,青海的大战必定就要爆发了,可能还连着蒙古诸部落的共同联军,来势凶猛啊!”

郇昰听了脑中一空,怎么可以这样,父皇这样说了,还让他今晚睡觉吗?不说退位,蟠儿现在应该到了青海沿边,战火无情,他又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