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薛蟠之闲话红楼 > 第七十四章

薛蟠之闲话红楼 第七十四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桂对于薛蟠主动提起了私造火器一事,心中有所顾忌,这种极具威胁力的东西,在历朝历代都属于违禁品,无论是何人私下制造,被朝廷发现了都是大罪。之所以让薛蟠离开,不是不相信他留下来保卫家国的决心,而是不希望他牵扯到这样的事件中,自己一个人承担起这个制造火器的罪责就行了,何必多连累一个人。

薛蟠不赞同地看着夏桂,他能够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吗,“你既然已经成为了夏桂,那么就要明白,我只是薛蟠了。不要被过去的事情束缚住,我已经不是你的老师,不存在要牺牲你来成全我的未来。这个关口,事急从权,只要我们能击退叛军,将他们一举拿下,那么私造火器,就能被说成是军队的武器研制。夏桂你要记住,在朝堂上没有真正的错与对,有的是能不能符合上位者的利益。”

夏桂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对于曾有一命之恩的薛蟠,他终究还是会存有了亏欠之意。

薛蟠的话还没有结束,对于这一战役,叛军确实是来势凶猛,敌我的兵力悬殊,但是还是有可乘之机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得到军报,这次上蒙古并没有与后蒙连成一线,他们是因为内乱才与西宁郡王结盟的。西宁郡王的为人如何?后蒙古的几位王爷为人又如何?”

“这些年我常驻川北,也与西宁郡王打过一两次交道,他的确是一个城府颇深、忍人之不能忍的人物。可是他这个人有点刚愎自用,不喜欢其他人反对他的意见。这点从西宁郡王的世子身上可以看出来,他常年受到了老父的权威压制,有点优柔寡断。”

夏桂比较了西宁郡王与后蒙的王爷们,要说西宁郡王是一头狮子,那么剩下来的最多是狐狸了,“当年前朝与金人、蒙古人的战争打了很久,将这群鞑子驱赶到了疆地之北,他们的主要势力被击溃了,这几十年也没能恢复元气,后蒙的王爷们虽有大志想要入侵中原,实际上是空有其心不得其力。那些都是些狐假虎威的人,想要趁火打劫,却是不愿出大力气的。”

薛蟠细细想着,和他料想的差不多,这么一来就要擒贼先擒王。只要这个西宁郡王不再了,其他人不足为惧。“与梁将军商量一下,主要还是要对付西宁郡王,只要干掉这个老家伙,其他的人必然感到害怕。那个时候援军一到,乘胜追击斩草除根。说不定还能利用这次的机会,把青海与疆地一直不安稳的政权收归大庆手中。要是这样一来,你们就是大功一件。那么火器的事情也就能得到宽宏处理,要是运作的好,还能把这个研制新型武器的事情提上台面来。”

夏桂也有此意,“今日我们被打了一个惨败,梁将军的两腿都受了箭伤,也是不能在上场杀敌了,我猜测明日西宁郡王会亲自上阵,他最会把握时间,想要彰显自己的本事。到了那个时候,不如让他试试在大庆的第一批手雷弹。”

这件事情必是不能越过梁将军去的,而且还要他的全力支持才行。粱盛看着带伤的夏桂来找自己,说了一番让他震动的话,心中还是有所不相信,“夏桂不是我不信你,手雷我是知道的,当年翘勇善战的西夏,便是以瓷蒺藜那种火雷闻名于世。那个东西看上去与人的拳头一般大,烧制成的圆球陶瓷,表面全是钉刺,接地处扁平。中空的内部装满了火药,只要一点燃引线,投掷到敌军中,便可杀伤敌人,这个东西成吉思汗也曾怕过。只是,不说你研制的东西是不是比以前发明的要厉害,我们剩下的兵已经不多了,他们又会不会使用这种火雷呢?”

“这批手榴弹的稳定性很好,不像是以前的火雷会发生短距离爆炸,或者无法引爆的情况,很容易上手,只需要拉动拉环,抛掷出去就可以杀伤对方。我们剩下的人马,都是老兵了,他们的军事素质好,心里也稳定,战场经验丰富。将军,退一万步说,阿尔吉已经避无可避,只能背水一战了!”夏桂坚定地说着,半跪了下来,“将军待我有知遇之恩,夏桂一介粗人,无以为报,只想守住川北,万死不辞。”

粱盛看着夏桂的左臂,今日的伤那么重,他明日又如何上场呢?“可是你的伤,要是使用火器,你的左臂已伤,又怎么操控马匹,莫不是真的只靠双腿,在火雷声中……”

“将军放心,夏桂的骑术不会是一个问题。还有将军,为了去西宁郡王的首级,夏桂能否推荐一个人,他的武功卓绝,百步穿杨,比会是一大助力。”

粱盛点点头,这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只要可以赢,身份已经变得不重要,“你们一定要小心,我就在军前等着你凯旋归来。”

***

在停息了短暂的两个时辰之后,西宁郡王整军待发,他在三军之前放下豪言,“诸位胜利就在眼前,川北的守军已经是残兵败将,不足一惧,今日就是他们最后一次看到太阳的日子,大庆的金银珠宝、美酒佳人就在眼前了。将士们,只要冲破了阿尔吉,不日我军便可直入中原,称王之日,也是尔等封侯拜将之时,那个时候还有什么不是唾手可得!出发——”

于此相比,川北驻地军前一片肃杀,夏桂是最后一个还能上阵的将领了,其他人不是死在了战火中,就是重伤在身,不能在打仗了,但是今日无论是不是能站起来的军士们,那是断了退的就是被抬着也来到了这里。

薛蟠与夏桂的两批火器在一个时辰前同时到达了阿尔吉,夏桂用着所剩无几的时间,教导着那些士兵们使用的方法,其实他知道这样的方式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只要一个紧张就会发生拉动了拉环,没有投出去而自暴的危险。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除了自杀般的一搏还有别的方法吗。

夏桂在四川经营了多年,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前路有望的局面,如果没有见到薛蟠,他还不相信历史是可以被改变了,但是遇到了薛蟠之后,他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们两人还能在异世重逢,那么必死之局,也未尝没有生机。既然如此,何不放手一搏。

“你们需要牢记我刚才说的要领,拉动了拉环之后,就马上扔出去,瞄准敌人,说白了就像是往常扔石头那样,这个东西的威力极大。诸位要听从指令一批一批地上,才能不误伤自己人。

其他的话,我也不多说了,看看你们的后方,那里是你们的家,你们的双亲、妻子、孩儿,一切的一切都植根在后面。今日我们成功了,则是守住了自己的家,他们会以你们为荣,有饭吃有衣穿。如果我们失败了,你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泡沫,父老将被屠杀,妻儿受人欺凌。何去何从,全在大家的手中,所以我们没有退路,退了就是死,此战宁可死,不可败!”

“宁可死,不可败!”“宁可死,不可败!”川北的大营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声,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已经等不及援军来救了,夏桂刚才示范时引爆了一个手雷,那种震天动地的威力,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守住川北,哪怕是全军覆没式的攻击,也别无选择,不能退了,退了一小步,则是家人的灭顶之灾。

两军开拔相向而来,一时间尘土飞扬,气势翻涌。

夏桂一路当前,跟在他身边的就是薛蟠,他的主要目标放在了西宁郡王的身上,因为身负武力,准头比其他士兵都要精准,把那个老家伙炸死的重责就交给了他。到了投掷的距离中,川北军分队战列,在夏桂地一声令下中,投掷出了第一批手榴弹。

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看到了从天而下的火光,“轰轰轰——”在接连不断的轰鸣声中,将那些没有准备的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更不谈身下的坐骑受到了极度地惊吓,狂躁地翻腾起来。也就是须臾之间,在前列的士兵们伤的伤,死的死,更多是连人带马地摔翻在了地上,后面的队伍一个停止不及时,踩踏了上来。

西宁郡王看到这个场面心中一个咯噔,怎么会有火器,他当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在与前朝的战争中,他们用过这样的东西,只是这些年大庆没有战事,这种东西又极度不稳定,不会大批量地储藏,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可恨他地处青海,不能制作这些厉害的东西。不然还会等到今日才进攻大庆吗。

不过就算有这个东西也没有用,他们的存货一定不多,联军多的是人,还怕比不过对方的残兵吗?“不要怕!他们手中的火雷一定不多,分三路向前冲,火雷爆炸范围大,他们不敢近距离投射!”

联军势众,分为三路之后,果然是分散了川北的军力,夏桂变化了队列,也是一分为三,向前冲去,与西宁郡王说的完全不一样,这些人根本不顾及什么安全距离,只要是冲上前来的叛军,来一批他们就杀一批,还有的士兵为了拖住敌方,自我牺牲地冲入了敌方阵营中,近距离的引爆了大批手雷。

一时之间,火光漫天,将这个草原的上空染出了一片乌尘。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不断有人倒了下去,却接连有人接替着空缺的位置,继续战斗。西宁郡王看着这个攻势,他心中暗自后悔,今天不该来前线的,毕竟是年事已高,这样的混战他已经吃不消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瞄准了自己,好几次他不是躲得快,就已经被炸飞了,想要掉头就退,可是叛军已经乱作了一团。

他们确实是英勇善战,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有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也没有纵然百死也不得一退的信念。

一场抱着荣华富贵的梦而战的士兵,与一批虽然身负伤病却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士兵之间,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在火器的帮助下,形势大转,叛军已有败迹。就在此时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嗓子,“西宁王死了!我们逃吧!”

只见,西宁郡王的脑袋不知道被炸飞到了哪里,身体的手臂也是断了一根,残躯从马上掉了下来。

被这一囔囔,叛军顿时间群龙无首,乱了起来,还没有受伤地都掉头而奔,根本顾不上其他的人了,大庆朝的火器太过可怕,比他们见过的手雷,威力要强上百倍,在队中没有死去的两个蒙古王爷心中恐慌着,他们想起了出发前西宁王嘲讽的语言,除非神仙相助,天降旱雷,否则此战不会败。

好的不灵坏的灵,莫不是大庆气数未尽,真的得天庇佑,才会有了这般厉害的东西。细思极恐,他们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称霸中原的雄心,还是有多远就退的多远,越早退越好。

一回到营地,就拔营而退,联络了另外两路进攻玉门与兰州的军队,西宁郡王已死,大庆手握神兵,战不与我,大势已去,不可恋战,快快退兵,且待日后。

随着薛蟠的那一击绝杀,让西宁王脑袋分家,战事终于有了胜局,可即便如此,川北军队十万人只余其一,无数若尔盖地区的青壮年也牺牲在了这场战争中。

只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昔日水清天蓝的高原草原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土地,残垣断瓦不复昨日安宁。失去了双亲、丈夫、孩子、妻子的百姓难计其数。

等到援军赶来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支残兵之军打退了百万叛军,而付出的代价是阿尔吉的百年安乐。

“梁将军说要为你请功。”夏桂站在了军帐外面,大风吹过,里面还是混合着血腥的味道,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阴魂要何时才能散去。

薛蟠摇摇头,他对于战功没有兴趣,对于火器这件事情,粱盛已经上报了,他揽下了所有的罪责,说是自己自作主张研制了这些东西,这封密折在夏桂没有准备的时候,就送往了京城。

粱盛觉得他年事已高,夏桂还很年轻,大庆的未来他自己已经守护不了,如果在政治的博弈中注定有一个牺牲品,舍了自己的一条老命又有何不可。此番战役,粱盛看到了一个接替他镇守西方的人,那么也就死而无憾了。

“我明日就要动身回京,虽说没有十全的把握,但是皇上应该不会重判梁将军的。”薛蟠叹了一口气,自古良将多不死于战,而死于人心算计。

夏桂看着茫茫苍天,在残阳鲜红之中,他冷冷地问道,“自古帝王多薄情,他还是那日的伍旬吗?”

薛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人心的变化,他也不知道。三世为人,他看到了后三百年的历史大潮,却始终不敢断言人心,否则当年他又怎么会失败。“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只能希望这样的事情,晚一天发生。”

薛蟠挥去了脑中的念头,郇昰如何不是他能够控制的,当下还有一个问题,看向夏桂,“你真的打算做一辈子的夏桂了吗?”

夏桂咧嘴一笑,“薛兄,这又有何不可呢,我记得石头记中的夏金桂嫁给了薛蟠,但是薛蟠已经变了,那世间早就没有了夏金桂。从记事的那天,母亲就把我当成了儿子来养,夏家已经后继无人,我要是一个女子,不过是嫁入后院受人闲气。但是夏桂是川北名将,今后大庆一定会有水军,还有比我更好的指挥吗,当年我可是参与了许多的战役。以后更是会震动大庆,毕生之年,只愿可以一展大庆之威。”

薛蟠看着面前的夏桂,这个人与当年木樨重合在了一起,却又完全不一样,她的手上、身上、甚至是灵魂上都染着鲜血,还有一种难以平息的仇恨,比自己也许更加的深重。

不去问木樨死在了那里,是南京大屠杀,还是百团大战,或者是滇西缅北大反攻。无论是哪种,她都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所以这种戾气转世而来,让她不能解脱,从此易钗从戎,丢弃了女子所有的软弱与温情,只剩下一个百炼成钢的心。

“这是你的选择,身份那里不会有问题吧,你这次一战成名,难保有心人会查清你的过去,如果要帮忙说一声就可以了。”薛蟠担心的只是难免有所疏漏,别说木兰从军,这可是欺君之罪。

夏桂嗤笑了一下,“放心吧,不应该知道的人和多话的人,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怎么可能留人把柄。”

薛蟠忧心地看着眼神清明、毫不留情的夏桂,他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太多的希望,只愿你完成心愿,让大庆威震天下的时候,可以全身而退。木樨,这个世间不只是有国运与仇恨。”

夏桂闪了闪眼神,沉默了片刻,平静地说到,“乱世将至,没有那么多的温情,国之不国何以为家。何况先生认为我还能拥有平凡的幸福吗?!如有一日真的可以全身而退,也不过想要做个老渔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再入红尘。”

千里之遥,紫禁城中,郇昰接到了前方加急的来信,看到叛军已退的时候,他松了一口气。而当殷溪传回了薛蟠平安无事的时候,他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这短短的半个月,他坐在了龙椅之上,才懂了即便坐拥天下,但也掌控不了一切。只能看着心中人身陷险境,却连一同杀敌都做不到。

帝王,也把握不住世事的无常。说的万岁,也不过下臣的谎言,谁相信谁就输了。而父皇的身体,还能在支撑多久。

“三星齐聚,乱世已开!”一个老道人遥望西北夜空,喃喃说到,他等着这一天终于到了,却又隐隐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因为没有人知道历史的变动,对于后人来说究竟是喜是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