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74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74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以前面对生母的唠叨,赵之桢多是静静听着,不时应是,鲜少有个反驳的时候。

这回真是不得不“劝谏”了,吴家知不知道他不清楚,但生母淑妃显然没察觉京中这阵子的微妙氛围。

赵之桢想了想,还是尽量柔声道,“就算吴家想多跟才子新贵联姻,壮一壮声势,也等……定准了再说。”

费家注定要倒霉,他都不知还得牵连出谁呢。

淑妃呆呆地望着儿子,“我……就觉得这是桩喜事。你也跟麾下爱将做起了亲戚。”

吴家算什么他的正经亲戚?!文不成武不就,莫说德行甚至连点眼色都没有!

赵之桢深吸了口气,“妃母,您也是堂堂一宫之主,怎么娘家弟妹说什么,您就信什么?”

淑妃真没想到想来寡言又温和的儿子猛地冒出了这么句话。

因为长子和老七都没在她身边长大,因此她有所要求,两个儿子大多满足,更没跟她说过什么重话。因此老七这话她听得很是刺耳。

“你嫌弃他们了?没你那侧妃的亲哥哥有用?”

赵之桢这回终于信了“人善被人欺”,生母也不例外。他在军中历来杀伐果断,回到京中便不愿示人以铁面无情……如今看来,他又错了。

赵之桢忽然笑了,亲手端了杯茶送到生母手中,“妃母息怒。儿子如何会嫌弃吴家?我这就帮您说的这位吴家姑娘挑个好夫婿。”

淑妃看了儿子良久:她好歹知道皇子,尤其是握有实权的皇子不是那么容易吓唬得住。儿子虽在笑但眼中毫无笑意,这个神情更是让她想起了圣上。

为个她都没见过的娘家侄女跟儿子险些争执起来……

淑妃胸口一闷,立即后悔刚才口不择言,可终究覆水难收。她微微垂下头,居然解释了起来,“我不是那个意思……老七……不成就算了。”

赵之桢这股子怒气顿时就泄了:生母竟是真的凡事不爱多想,可又很胆小,并不会固执己见。

凭着这娇憨性情能在宫中多年“屹立不倒”,堪称奇迹的同时,他又觉得有些理所应当。这样的生母不会挡住任何人的路,想死死拖住儿子的后腿……就更不容易。

淑妃勉强笑了笑,“我最后悔的便是给你指的那个王妃。她跟我不亲不说,还总想着让我出面管教你。你是我亲儿子,我能盼着你不自在?这回也是,吴家人你能用则用,不能用……就算了啊。”

赵之桢哭笑不得地从生母宫中出来,顺着大道还没走上一会儿,便望见同母弟十二皇子笑盈盈地快步靠了过来。

十二皇子见礼后便直接赔不是,“七哥,弟弟先向您认错。”

十二皇子刚刚成亲,明年才会封爵,和新婚妻子一起出宫居住。可就十二皇子在宫里的时候,想阻拦下吴家人面见淑妃,一点都不难。

赵之桢笑了笑,“想我这个哥哥做恶人,早说便是。”

这话里满是调侃之意,这个弟弟只比晗儿大一点,又向来不生事,他并不介意出手为弟弟出口气,或是干脆地了却烦恼。

十二皇子听出亲哥的回护之意,稍微落后他哥哥半步,边走边笑道,“吴家一直盯着咱们兄弟的后宅呢。你想,连大哥都没逃得‘此劫’。”

赵之桢笑道:“吴家……妃母的幼弟,还有与他交好的族兄弟们向来都想得开。”向来异想天开。

十二皇子道:“七哥,这里跟你多少有些干系。”

兄弟两个一路前行,连跟着的太监都心有灵犀地落后了好几步。

赵之桢这才问道:“怎么说?”

“七哥在关口可是对着费家狠切了一刀?他们也没指望在圣上跟前败坏你,”但太子那边就不好说了,十二皇子轻声道,“妃母那位弟弟只要让他见到大笔的银子,往咱们兄弟后宅里送人又算什么。”

赵之桢当年借着密旨,整治了费家的商队,除了铁器按数交到了父皇手中,其余查扣的财货他便按照惯例给麾下诸将分了分。

费家若是报复他,只是挑动吴家,让他不得不给吴家点教训――未免太小打小闹了。

十二皇子也不知是不是猜着了哥哥的心思,又接着道,“费家可是指使了些御史参你,那些折子全让父皇留中不发了。”

赵之桢点了点头,费家必定是用太子的名义,驱使太子麾下的御史来参他。父皇此刻等的也应该是太子的应对。

不过他还是由衷夸了一句,“十二弟消息甚是灵通啊。”

“我这些日子光盯着那几位御史了。光看他们没事儿就聚在一块儿商量,费家人还时不时地现身搀和一下,谁猜不到他们打算做什么?”十二皇子一点都不避讳,“庆王叔都觉得我还成……”

庆王正是圣上的密谍大统领。

赵之桢这回笑得更真诚了,“以后说话行事只能更仔细慎重。”

“弟弟这不是要谢七哥帮我免去吴家的‘桃花债’吗。”旋即,十二皇子又凝重道,“参不动七哥你,但可以参别人。做官或是为将至今,真要鸡蛋里挑骨头还是能办成的。”

到时候真逼得七哥你不得不临阵换将,平南王和北狄人真是做梦都得笑醒了!

幕僚们已经提醒他留心身边几位战功不凡的爱将,这几人年纪最大的不过三十多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古皆然。

除了朝中确有人嫉妒之外,还有平南王这类存着“除掉大齐青年才俊,多多益善”心思的逆贼,也在施展手段。

亲弟弟这次直接挑明……背后不知是有庆王授意,抑或是父皇也让他牢牢护住那几个好苗子。

赵之桢就回了两个字:“多谢。”

他刚和弟弟告别,从西六宫这边出来,又遇见了贵妃亲生的六公主……

赵之桢揉了揉眉心,“怎么还让你特地出来传信?”

六公主笑道:“我怎么就不能为妃母跑腿儿了?”

赵之桢只得乖乖跟着妹妹再回贵妃的承乾宫。

贵妃盈盈笑道:“都说明白了?”

他跟十二弟走一路聊一路,妃母如何一无所知?怕是连他们兄弟“聊天”的内容都能猜个**不离十。

赵之桢自小便亲眼亲耳看见听见父皇与妃母谈论政事,对他妃母的本事可是一点都不怀疑。

“十二弟让我小心,”赵之桢直截了当,“护住身边人。”

“费家不掌兵,横竖手段也就这些了。”贵妃应道,“若不是……”中间隔着个太子,处置起来何须圣上忧心?“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多爱惜名声。你出手前须得仔细探听,拿不准的事儿就去找你庆王叔,记得……干净利落。御史那边,我让娘家哥哥也再用心照看一下。”

只要别跟太子直接杠上,连你父皇都会站在你这边的。

赵之桢准确地听出了妃母的弦外之音,“儿子记得了。”

贵妃想了想又道:“前些日子,我娘家嫂子进宫,倒是‘忽然’问起了晗儿。”贵妃之兄李维的长孙女只比赵晗小一岁,“你觉得如何?”

看在贵妃的面子上,赵之桢都不能不应,何况李维的这个孙女素有才名,怎么看都是晗儿良配。

今日进宫一遭,替柳桓回绝了桩婚事,又为儿子定了桩婚事,赵之桢自觉功德圆满,再加上妃母乃至父皇都默许他对费家“好生出口恶气”,他回到府中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

他先在书房里召集军师幕僚,打算赶在年底之前先让吴家安生下来,出了正月再回北方大营,便是打痛费家的时候。

到了该用饭的时候,正好议得差不多,赵之桢也没留饭,而是换了衣裳便往元春的院子跑。

一进房门,他便闻到了股香浓之气,再往里走,一看这屋里的阵仗,再看桌上架好的大锅子,他便问道,“又叫上晗儿和暄儿一起用饭?”

元春连忙道:“哎呀,王爷……”赶紧让人先把健儿弄去暖阁,“我可得跟您先告个状!大姑娘时常出门……能不能改成让他们在咱们王府里见面啊?”

赵之桢也惊讶道:“怎么说?”

元春解释道:“这还是大爷跟我说的。”只要涉及大爷和大姑娘,王妃坚决不沾手,元春也是无奈地继续照看大姑娘,“大爷……他自己说的,‘偷听’过妹妹与石家公子闲聊,便说不妨让他们以后多见见。大姑娘如今也实在是懂事又会体谅人。大爷怕您听了生气,这不托我跟您‘告状’了?”

赵之桢笑道:“这算什么‘告状’?”

“告知其行状嘛,”元春越发实诚,“大爷这样一说,我倒好奇石家公子究竟有什么本事,折服了咱们大姑娘不说,还让大爷都替他说话。”

“还真是。”赵之桢道,“等我休沐便叫那石家小子过来,咱们一起听听他是不是真的舌灿莲花。”

当晚,安歇之前赵之桢便收到了回信儿,因为实在太有趣,他还念给了身畔的元春听:淑妃幼弟酒后回府时,不小心跌进了路边的水沟,摔断了一条腿;而与他同行的还有个费家人,他虽然够机灵躲得稍远,却还是让酒后恼羞成怒的淑妃亲弟“捎”了一胳膊,直接破相。

元春听了也忍俊不禁,“您这收拾……也忒不拘一格了。”

“我那些亲兵年纪小,鬼点子也不少。再说,若是让这二位丢官降职,勒令闭门思过,未免太着相。总之先让他们丢人且不能出门,也就够了。”

这二人终归不是罪魁祸首,受点皮肉苦,赵之桢让属下出出气也就罢了。其实他最想带兵团团围住平南王府……可惜现在做不到啊。

不过赵之桢没想赶尽杀绝,但平南王可没这么“心慈手软”:从京中内城的费府搬出,到京郊的庄子居住的费大公子乘坐的马车半路倾覆……还好他命大,身上多处骨折,可终究性命无碍。

这位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大受刺激,醒来便一口咬定平南王要杀他灭口。

一直在跟父皇赌气的太子终于在“自己人”的通风报信下,知道他向来信任的费家其实与平南王早就勾勾搭搭了……

而这位“自己人”正是贾珍安排过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