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 第73章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第73章

作者:Fahrenheit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3:1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事儿连赵之桢都是进宫见妃母时才知晓几分。

而作为深得圣上信任和倚重的能臣林海,却在御书房跟圣上说话时,便看出了几分兆头,回家后又交代了妻子,让贾敏回娘家时千万别忘了提醒一二。

贾敏本就天生聪慧,论起才学,她两个亲哥哥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她。随着林海宦海浮沉,耳濡目染之下,更是极有远见。

费家倒霉,贾敏乐见其成,但是费家失势太子必受牵连,而娘家曾经也是跟太子十分亲厚的……贾敏夜里越想越睡不着,推了推老爷的肩膀,“你说,我娘家该何去何从?”

自从侄子贾珠中进士入翰林,还有侄女儿元春“拉”来了七皇子看顾,贾敏的心事已然放下了大半。

因此她哪是在问娘家?分明是在套林海的话:太子要摔跟头了吗?若是太子位子不稳,如今平南王又虎视眈眈……总之朝局定有变化就是。

林海此刻也有心事,自然没睡着,“二位舅兄那里不用愁,”又意味深长道,“该来的总是要来啊。”他越发不看好太子,跟自家沾亲带故的七皇子则有贵妃保驾护航,不会吃亏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急也没用,贾敏想想也是,“顺其自然吧。”

她年底也跟几位交好的太太多番打听和走动,真给柳桓寻了个好姑娘――想想柳桓那糊涂又暴躁的亲爹,贾敏特地挑了个心里颇有主意,为人又不失正直的姑娘。唯一的短处便是这姑娘的父亲官职不高,只有六品。

贾敏本想着过两天亲去跟侄女说一说:无奈堂兄贾敬没了,她得服大功,实在不好再往王府跑。只得……烦劳老爷林海了,“我给柳家侄儿选的那姑娘,你回头跟王爷提一提。”

林海道:“得令。”

却说圣上能从先帝一众皇子之中脱颖而出,又打得打,削得削,把先帝在位时那些嚣张贪婪的人家和臣子先后扫去,如今面对费家,以及费家最大的依仗太子,自然不缺办法……只是教训儿子,还是圣上最疼爱的儿子,圣上自己也纠结不已,这狠手重拳说什么也砸不下去。

跟自己的心腹透了点口风之后,圣上批过折子也是越琢磨越心烦,坐卧不宁之际,大半夜里还得摆驾承乾宫……

这会儿贵妃都已经躺下了,听说圣上驾到,并无慌乱,披着衣裳就把圣上迎进了门来。

贵妃先端详了下圣上,又明知故问,“又为什么生气了?”

圣上咬牙切齿道:“费家!嘿,费家!”在旁人眼里,圣上自是高深莫测,可在贵妃这儿,圣上便是个寻常的丈夫和父亲。

贵妃知道在圣上眼里儿子自然是最好的,错的全是儿子身边的人,“太子妃可是您亲自指的!”

换个人这样煞风景,圣上必然恼火,可遇上贵妃他还得承认爱妃说得对,“太子妃倒还罢了,她娘家太不省事!”

圣上再迁怒,也不会把过错强按到妇孺身上。

“若不是自家出了太子妃,费家哪有这样的野心?”

赵之桢已然看出太子的岳父想当霍光,没道理圣上和贵妃仍一无所觉。不过事关太子,若非事态严重不劝不成,贵妃也是轻易不开口的,“您现在收拾也不晚啊。只是……投鼠忌器,您可别伤了太子的心。”

圣上沉默良久,又道了句大实话,“也是我太宠他了。”

明明有心让大儿子磨练一下太子,可他仍忍不住偏心,几次长子与太子针锋相对,他都没“主持公道”,而是更照顾太子这一边,久而久之,费家也背靠着太子逐渐壮大,终于到了……尾大不掉,不得不削的时候。

贵妃起身给圣上捶起背,“您要是连亲儿子都不宠……”点到为止,她也不往下说了。

连亲手养大的儿子都不疼不宠,待他人还能有几分真心?

隔了好一会儿,圣上也惆怅道,“前些日子,我让太子理一理人手,莫让旁人占了便宜。”

这个旁人当然指的是平南王,靠着商队和盐铁买卖,这位异姓藩王把自己的手不知伸到了多少人身边――也幸好此人打仗不成。

贵妃也不觉得平南王会是圣上的对手,可此人多年来不仅挑动大皇子与太子争斗得如火如荼,还拉拢了一大批在圣上登基时落败的世家勋贵们,贵妃也得承认,这位在银钱经济上确有大才。

当年,即使是跳出来跟圣上对着干,而且给圣上找了许多麻烦的人家,圣上也不过是只诛首恶,其余人降职丢官罢了,不想也不能赶尽杀绝。

这些人家自立国至今子孙不少,朝中失势又得养活一大家子,自然得想办法弄些“外财”。平南王看准机会,送了一批能说会道的掌柜幕僚四处游说,又许以~厚~利说动了些握有实权的宗室……

于是盐铁走私便成了圣上一块牵扯极大,不得不慎重对待的心病。好在南边那位死了,圣上终于得了个能对宗室出手的名头。

他一直琢磨着,不弄出太大动荡,好歹把暗中流向北面和西南的盐铁数量压低大半,再敲打一番明显过界的人家。打了一棒子,自然还得再给些甜枣,而对那些比较老实的家族,可以特别提拔下他们的年轻后辈。

这些心思,圣上自认太子不该想不透,可他吩咐之后儿子居然还在重用费家人:费家在圣上眼里,正是必须挨削的人家。

贵妃最懂圣上之心,“您给太子指过良师诤友,可太子却始终信赖亲近费家,费家必有过人之处。您与太子是君臣,更是父子,因此我总劝您跟太子说话软和些,不然准让这些小人钻空子。”

贵妃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给费家定了个“小人”的名头。

费家也是~军~功起家,曾经也出了几个不得了的人物,不然圣上也不会从他家挑选太子妃。

可这些年费家的方向出了岔子,奉承太子排除异己样样能干,却没有哪位族人做得出像样的政~绩~和~军~功,饱学德高之士更是一个没有。

这家人,尤其是费大公子赚钱真是把好手,不过捞得的钱财恐怕只有少部分上交给了太子,大部分则进了自家的腰包。

尤其是按照庆王收集的证据,费家早就和平南王勾勾搭搭,虽然他们存的是“从平南王这儿获利套取消息,而后转手就把平南王出卖”的心思。

眼见圣上又陷入沉默,贵妃忽然轻笑道,“这费家和平南王倒是所见略同啊,都是靠银钱打通前路不成?不过只要不许这一家人离京做官,又能翻出什么浪花?”

不掌兵权,没有属地,便是没有根基,又何谈霸业?

圣上终于长叹一声,“太子若是有你这份心,我还愁什么!”

贵妃也不骄傲,“您忘了当年咱们坐在一处读书了?您说给我的那些道理,我可都没忘。”见圣上露出了怀念的神情,她才又道,“太子哪里是不懂这些?依我看,还是用顺手的人不好轻易撤换,另外他跟您一样,护短呢。”

想想也是,跟着自己数年的心腹让父亲一句话就从头削到位,太子心里如何能痛快?哪怕他爹是真心地为他考虑。

圣上摇了摇头,“你怎么总是替太子说话。”

“我分明是替您说话,”贵妃笑道,“我假惺惺地真骂上几句太子,您就舒畅了?”

“圣上苦笑道:“真是说不过你。”

贵妃又亲自端了碗参茶过来,“像样点的人家培养嫡长子又有哪个不精心尽心的?都是一半教一半悟这样过来的。您是没见过当年我父亲骂我哥哥骂到狗血淋头,哥哥受不住背地里跟我道委屈呢。您这份家业又实在是忒大了点,因此磨练起来定必别人家长呀。”

这就是圣上甭管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都愿意来找贵妃的原因。

她聪慧博学又善解人意,每每一番劝说下来,圣上总能熄了大半的火气。

在圣上想来,爱妃也的确提醒了自己,为了平定西南,他最近鲜少跟太子闲聊谈心了。

眼见圣上又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贵妃依旧并无得意之色:太子……其实有些任性。

当年,圣上安排了宁荣国府再加上太子的外祖父一起辅佐太子,可随着太子迎娶太子妃,日渐倚重费家,疏远宁荣两府甚至他的亲外祖父,贵妃便知道太子……怕是很难从圣上手里顺顺当当地接取玉玺了。

当时贾代化与贾代善兄弟尚在人世,都是圣上信任的能臣,这二位与太子外祖父不仅能让太子有重臣守护,还能让太子学习且练习一下制衡之道。

可惜圣上这份苦心,太子也许体会得到,可在他心里没准儿懒得费这份心思:反正他是太子,将来这些老臣要么去世,要么……还不是得乖乖地听他调遣?

这些“谗言”也有费家的功劳,贵妃在宫中也有耳闻,可她没跟圣上提起过半句――听人转述怎么比得了亲耳听见更刺激人呢?还免却她挑拨是非的嫌疑。

平心而论,大皇子要比太子更听得进谏言,也更肯自省……可惜若是他扳倒了太子,那么他终究帝位无望了。

第二天,圣上准了御史所奏,让太子妃其中一位堂兄回家写自辩折子去了:这位跟太子排到关口的心腹正是亲兄弟。

下朝后,圣上把太子叫到了御书房,而赵之桢则去看望下两位妃母。

贵妃跟儿子说的全是公事,赵之桢一脑子官司到了淑妃宫里,又让生母弄得暗暗恼火:淑妃还真地自顾自给柳桓指起婚来。那姑娘的爹甚至没有功名。

赵之桢听来听去,终于怒极反笑,“妃母也要下旨吗?”

淑妃一滞,终于端详起儿子的神情,“他们一个劲儿地打发人来央求,我听着那孩子也很不错。”

淑妃在宫中生活了大半辈子,她耳根子再软却有个大好处:从不曾打肿脸充胖子。只要觉得不对劲儿,她立即说实话。

赵之桢笑了笑,“他们给大哥挑了个吴家女……您知道结局如何?让大哥直接赏给属下了。”

淑妃一怔,“这……真的?”

此时房中静得简直落针可闻,赵之桢隔了一会儿才道,“妃母别太顺着他们。吴家其实什么都经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