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18章 朱雄英的见识,学校教育问题【求追订】

朱雄英今年二十二岁,才当上太子几个月,正是充满干劲儿的时候,虽然如今要比往日忙碌很多,但他对处理国事依旧乐此不疲,颇有种朱元璋处理国务时的劲头。

待太监将两份奏本送来,他翻得看了,只是微微皱眉,并无太多的表情。

随即道:“父皇,这滁州黑矿场之事倒是好办,不论涉及武勋还是地方官员,依照大明律处置便是了。”

“倒是这学校教育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只怕并非滁州独有。而教育又是国家百年大业之基础,既然出现了问题,咱们必须重视起来才行。”

朱标道,“学校教育的问题咱们先不说,那滁州黑矿场可是涉及了靖海侯吴忠。”

“他到底是海国公之子,江国公的侄子,定远侯吴高的堂兄弟。此番涉及黑矿场一案,毕竟只是小错,难道咱们真不念旧情?”

“父皇这是在考校儿臣么?”朱雄英笑道,“正是因为那吴忠犯的错并不算太大,咱们才应该秉公处理,让其莫要再误入歧途。”

“反过来,此番若是对吴忠之罪轻拿轻放,只怕吴忠以及别的如他这般的武勋二代、三代,都认为可以仗着父祖辈余荫胡作非为。”

“这样一来,迟早有一日这些人会犯下抄家流放乃至斩首夷族的大错,那时咱们才是真的对不起吴祯等当年为大明流血的开国元勋。”

“说得好啊。”朱标露出满意的笑容,“雄英,为父像你这么大时,对人对事可没有你这么好的见解。”

朱雄英笑道,“父皇何必夸赞?儿臣在大本堂有刘老师等诸多名师,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后来从大本堂毕业后,又多方历练,有此见识何足希奇?”

科学的教育方法···

朱标虽然知道朱雄英说得对,可听他动不动就提“科学”二字,俨然一副科学的铁杆拥趸模样,还是颇有些不适应。

毕竟,在朱标心目中,儒学始终是第一位置,是治国的核心,科学只能排在第二位。

如今看来,待将来朱雄英继承皇位,只怕儒学地位还会下滑,反之科学地位则可能会被拔到一个相当高的地步。

回过神,朱标道:“那此番便免除吴忠的卫指挥同知之职,让他在家闭门思过,你以为如何?”

朱雄英道:“父皇,这还是处罚得太轻了啊,只怕难以让那吴忠悔悟,也难以让其他武勋二代、三代引以为鉴。”

“那你认为该如何惩处?”

朱雄英:“儿臣认为,除了免除吴忠职务外,还需对其降爵一等,没收从金矿等黑矿场中所得。”

“此外,凡涉及私开金矿之人,不论其与吴忠什么关系,都一律严惩,如此方可以儆效尤!”

朱标对严惩那些直接参与私开金矿之人没有异议,可听朱雄英说要将吴忠降爵一等,他还是忍不住道:“降爵的惩罚会不会太重了?”

朱雄英道:“是重了些,但谁让吴忠在父皇登基后第一个犯事呢?此番父皇若不从重处罚,只怕其他武勋都以为您好说话,行事会愈发肆无忌惮。”

朱标觉得有道理,叹道:“也罢,就按你所说的处置吧。”

接着,朱标拿回了奏本,写下批复,又派人去传唤刘宽过来。

因为大明的学校毕竟是参考后世办的,此前并无经验,可以说是盲人过河。

如今竟出了这么多问题,自然要将刘宽找过来一起商议,看看后世有无相关经验以供参考。

大约过了一刻多钟,刘宽来到了奉先殿。

“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刘宽礼仪不变,可参拜的人却变了。这让他在行礼之后,竟一时有点想念起老朱来。

只要确定老朱不会杀他,那么老朱坐在那张龙椅上还是比朱标更让他放心。这就好像家中有明事理、有能耐的长辈在,作为小辈无论面对什么事,心理压力总要小一些。

好在老朱只是退位成为太上皇了,人还在,真要有朱标、朱雄英以及他都决定不了的事,还是可以让老朱拿主意。

“平身。”朱标并不知道刘宽一瞬间脑海中就转过许多念头,笑着示意太监将一份奏本递过去,道:“我父皇在滁州微服私访,发现当地学校教育出现了不少问题。”

“虽然看着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教育毕竟关乎国家人才培养,且其他地方的学校很可能也出现类似滁州的那些问题。”

“不知妹婿对此事怎么看?”

刘宽将奏本快速地翻看了,眉头皱起来,道:“没想到大明的学校教育这么快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朱标讶异,“听妹婿语气,似乎对学校教育会出现这些问题早有预料?”

刘宽点头,道:“陛下,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毫无缺陷——即便是当时看着颇为完善的制度,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乃至弊端。”

“如这份奏本中所提到的,学校有坏学生欺压乃至勒索其他学生,在后世被称为霸陵,是学校教育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当然,这绝非学校教育所独有的,像大明以前那种小规模的学堂教育应该也有,只不过因为师生人少,官学的教谕、老师、学子等道德水平相对较高,这种事出现的相对少些。”

“至于学校有老师利用让学子补课,让学子到指定地方购买纸笔乃至学习所用的辅导书籍,也是后世常见之事。”

“说到底,人非圣贤,而学校教育又需要很多老师,以至于降低了对老师的学术、道德水平要求。”

“同时学校学子也因为没有什么门槛,学子较多,而让坏学生的比例更多了些。”

刘宽这番话算是讲明了奏本中几种学校教育问题出现的缘由,让朱标、朱雄英听得微微点头。

随即朱标就问:“那后世对这些问题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刘宽道:“后世也没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国外此类问题甚至更加严重,如白头鹰国不禁枪,因此曾有被霸陵的学生为了报复,购买枪支全副武装到学校无差别枪击,搞出了轰动全球的校园枪击大案。”

“面对这些学校教育问题,只能是尽量健全对学校老师、学生的监督机制,并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以及老师的道德水准。”

“同时还对如何正确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宣传,鼓励学生遭遇霸陵及学校乱收费现象后,勇敢地上报给老师、家长,让老师、家长帮忙解决问题。”

“事实上,就这些学校教育问题本身而言,只要当事人愿意站出来上告,公之于众,解决起来并不难。”

“难的是此类事总是不断发生,又总有当事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默默承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