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75章 朱标:后世新闻真好看!【求追订】

朱标想起了前些天去葛家屲时,葛三七等农户在红薯地头兴奋且高兴的样子,笑着道:“何止是笑得合不拢嘴,都高兴得手舞足蹈了。”

朱元璋道,“有了今年红薯、玉米、土豆等美洲作物的丰收,明年向其他地方推广起来就容易不少。”

“只需推广得力,十年之后咱大明百姓便再无饥馑之忧!”

朱标点头,慨然道:“若大明真的再无饥馑之忧,咱家也算是无愧于天下了。”

沉默了几息后,朱元璋问:“明日你还要跟刘宽一起去桥上?”

朱标道:“机会难得,自是要去的。”

朱元璋道,“那你当心些,若发生什么意外变故,便第一时间带着刘宽撤出来。”

“儿臣明白。”

···

···

次日。

早上七点多,早已准备好的刘宽又一次跟妻子儿女惜别,随后汇合了朱标,带着随从、护卫前往跨江大桥。

这次,刘宽依旧如前几年那样,备好了桌椅,甚至还有点心。

到了地方,他将笔记本电脑拿出来摆放好后,便与朱标一起坐下来闲聊——每年的这个时候、这个地方,都是他穿越大明后最松弛的时候,隐约有种回到了现代社会的感觉。

“看礼部上的奏本,九月份便要在直隶试行学校教育,妹婿觉得如今礼部诸多准备工作可有什么欠缺的?”

刘宽道,“官学改革之事陛下交给了礼部侍郎李叔正总办,从开春到现在,李侍郎带领礼部官吏为此事忙碌了大半年,各项准备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充足的。”

“比如说学制问题,礼部结合了大明目前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设立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四等学校,每等都是三年,共计十二年。”

朱标听得点头,评价道:“后世似乎也用过这套学制,应该是比较合理的。那各等学校怎么设立?规格又如何?”

刘宽:“朝廷将在每五里创办至少一所初级小学,并至少在一二三年级各开一个班。”

“初级小学将开设儒学、数学、自然三门课程,也即是说,每所初小至少要配备三名教师。”

“初小学生年龄在五岁至十五岁之间皆可——这是考虑到大明之前有些人家条件不好,没让孩子读书,如今条件变好了,又想让孩子读书的情况。”

“高级小学的话,目前是计划每县至少创办一座,课程与初小差不多,只不过教学内容相对深入、复杂一些。”

“初中目前只计划在每个府至少创办一座,开设儒学、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艺术这九门课程。”

“不过仍以儒学、数学为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在其次,体育、艺术课时最少。”

“到了高中,依旧是对这些课程进行更深入的教学,因为学习难度加大,会在高一之后进行文理分科。”

“文科生不再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生则不再学习历史、地理。”

“对了,高中暂时计划是每个省城至少办一座。”

朱标听完,带着疑问道:“这样办的学校会不会太少了?”

刘宽笑道,“殿下,礼部这么办自是有其原因的。一则,如今只是试办学校,不论是师资情况,还是生源,都不适合一下子创办太多学校。”

“二则,学校每个年级都可以开设多个班——在后世,一些小学有上千学生,有的中学更是拥有上万学生。”

上万学生?!

哪怕朱标早已知晓了后世教育之盛,听此仍是一阵吃惊。

须知,之前国子监作为大明最高、最大的学府,学生最多时也不过几千人而已。

后世一个中学就拥有上万学生,这让朱标如何不震惊?

回过神后,朱标便问:“若是学生太多、学校太大,应该不容易管理吧?”

“不错。”刘宽点头,“所以大明这次试办学校,考虑到教师及学校领导都没有相关经验,初小、高小学生都会控制在千人以下,初中、高中学生则会控制在三千人以下。”

朱标又道,“以如今京师人口数量,上元、江宁两县怕是需要建立不少座小学,中学亦需要不少吧?”

“确实如此,小学得办几十座,中学至少也需要办个十几座。”

聊到这里,朱标便想顺便问问大学之事。

虽然这些事有不少他从奏本中了解过,但总希望从刘宽口中听到一些新鲜知识。

然而,他才开口,便听不远处的亲军千户低呼,“起雾了!”

刘宽、朱标闻言向四周一看,果然发现不知何时,桥面突兀地笼罩上了一层薄雾。

然后刘宽便拿出手机,果然发现有了信号,他当即开始上网。

出于“万一”的心理,刘宽又用微信给大哥发了条信息,可惜微信依旧显示消息发送失败。

他只能放弃,开始用手机浏览、下载各种资料、视频、影视、歌曲等资源。

另一边,朱标也还算熟练地打开了笔记本电脑,自动连上了刘宽共享的网络。

他原本准备进入上次用过的小破站下载视频的,结果屏幕右下方却弹出一个大方框,里面尽是文字和图片,似乎是后世的新闻。

他就瞅了眼,谁知这一瞅就没能停下来——

“XXAI功能再度强化,受各国资本追捧,世界各国裁员潮再度来袭!”

“巴黎出现超十万人的大游行,要求政府限制AI软件的使用,并提高失业救济金的金额。游行队伍在香榭丽舍大街与巴黎警察爆发激烈冲突,游行队伍伤者过千!”

“我国月球地下农业实验基地取得喜人成果,完全以月球资源栽培出水稻、小麦等主粮及数十种蔬菜瓜果,有望在十年内实现月球基地食品的自给自足!”

“白头鹰有关部门再次对加州发出山火预防警报,魔鬼风又将来袭。加州州长表示,此次加州消防人员准备充足,绝不会再让洛山矶出现类似2024年的大火···”

朱标看着图片上女加州州长双手插兜的样子,总觉得这条新闻带着股嘲讽的味道,一时却又不明所以。

随后,朱标下意识划动光标,想要继续看后面的新闻,忽然听到刘宽的提醒,“殿下看这些新闻做什么?时间不多,还是快些下载些有用资源吧。”

“哦,哦。”朱标回过神来,不禁有些羞愧。

他竟沉迷于浏览后世新闻,一时忘了正事,实在是不该。

不过这后世新闻是真好看呐,要能肆意地看下去就好了。

进入小破站首页后,朱标谨记任务,不再沉迷于各种视频,而是以颇快的速度下载一个个视频。

“日式救灾到底咋样?高效救灾?官僚横行!”

讲日国救灾的?似乎还可以,下载了。

“买新衣、下馆子,官员要带头消费。”

嘶,这个标题一看就值得琢磨啊,下载了。

“都2031年了,竟然还有人认为高彩礼是应该的?男同胞们究竟什么时候能站起来?”

这个标题有点奇怪,也不知是讲什么的,也下载看看吧···

就这样,朱标看到感兴趣的视频就下载,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只觉得好像没过多大会儿,视频才下载了十几个,最新找到的一个视频便卡住播放不了了。

一看笔记本电脑的网络信号乡试,果然是断网了。再抬头看四周,怪雾也确实消失了。

旁边刘宽看着手机上消失的信号,也遗憾地叹了口气,道:“这次怪雾似乎只持续了七八分钟,时间比原来更短了。”

“怪雾到来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可持续的时间却越来越短,也许多少年后,怪雾就会彻底消失,再也不来了。”

听此,朱标也略有些忧虑。

可随即就想开了——大明已经通过怪雾得到了这么多,若是再奢求怪雾一直存在,岂非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于是安慰刘宽,“即便怪雾在多少年后消失,咱们大明得到的改变也够多了,不会留下多少遗憾。”

刘宽听了豁然一笑,道:“殿下说得不错,是微臣贪心了。”

随后,两人收拾了一番,带着随从、护卫回城里。

走在路上,朱标想起之前看到的几条后世新闻,忍不住问:“妹婿,AI或者说AI软件是什么?为何会引发全球裁员潮?”

刘宽一听就知道朱标应是在笔记本电脑上看到了后世相关消息。

他解释道:“AI就是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AI软件就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软件。”

“在微臣来大明前,后世AI科技已经有爆发之势了,甚至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朱标又问:“妹婿可否说说四次工业革命都是什么?”

刘宽笑道,“殿下既然询问,微臣岂有不回答的道理?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指以蒸汽机为主带来的一系列工业生产变革,可称之为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指以电力应用、内燃机等科技为主导,带来的一系列工业生产变革,可称之为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导的工业变革,一般称之为信息时代。”

“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指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为主的工业变革,被称之为智能时代!”

顿了顿,刘宽接着道:“人工智能的诞生,会让生产更加的智能化,工厂用工便会更少;除此外,各种AI软件的出现,则会让办公变得更加简便及节省人力。”

“如此情况下,很多工厂、公司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作人员,自然就出现了裁员潮。”

朱标听完,不解地道:“我看刚才的新闻中,那什么巴黎为要求官府限制AI软件的使用,发起了超十万人的大游行。”

“如此说来,这AI的诞生岂不是不利于民众,不利于国家安稳,并非好事?”

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