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86章 南洋土人改造计划,朱元璋的天下大同!

朱标听刘宽并非要杀到两国九成以上的人口,略松口气。

朱元璋则一派淡定地问:“那你之前所言‘令两国主体民族消失’是何意?”

刘宽道:“那帖子上说,不仅要令两国主体民族消失,而且要物尽其用——大明人口虽多,可若是开启了大航海,几十年内在全世界占据了许多领土,纵有一两亿人口都未必够用。”

“一两亿人口说的是大明晚期情况,如今大明只有六千多万人口(随着大明拿下云南、辽东,人口会猛增个几百万),要开发海外领地,缺口自然更大。”

“另外,海外土人可不像大明百姓一般都会种田还吃苦耐劳。事实上,海外有些土人不仅愚昧,而且愚钝、懒惰,又生性残暴、难以驯服。”

“比如说南洋诸岛上便有很多土人是如此——另外,南洋土人形貌也与我们有明显差距。他们长得比倭人更加矮小,且肤色偏黑,五官轮廓也较为难看,几乎一无是处。”

“高丽、日本之人不仅受汉文化影响多年,更容易教化,且长相也与我们没多大差别。”

“此外,高丽、日本百姓在吃苦耐劳方面也不比大明百姓差多少,尤其是日本百姓,甚至更吃苦耐劳些。”

说到这里,刘宽顿了顿,只见老朱、朱标都听得很认真,他便继续道:“所以,写那帖子的人便说,不如将高丽、日本主体民族的男子都送南洋、澳洲去,让他们开矿、修路、种田。”

“倒也不必往死了用他们,相反,要给他们一些希望,也即是能让生活变好的希望,如此才能更容易地掌控他们。”

“比如说,将两国内反抗大明统治的男子都送去南洋作为挖矿的苦役,若有表现好的,便将他们调去修路。”

“若修路苦役中也有表现好的,则便免去他们苦役的身份,让他们在南洋、澳洲做垦荒种田的百姓。”

“垦荒种田中有表现好的,则将土人女子赐给他们作为妻子,作为激励。”

“若这些人中还有表现更好的,更值得信任的,则可以给他们冷兵器乃至次一等的火器,让他们充当先锋,去剿灭那些土人,俘获土人女子。”

“这样一来,既能通过挖矿、修路、垦荒、战争有序减少高丽、日本男子数量,还可从南洋、澳洲获得财富。”

“同时,又可以对两国男子进行驯化,最后则是可利用他们的血脉,改变南洋土人的形貌、脾性。”

“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南阳土人样貌、脾性乃至风俗便会有不小变化,更容易为大明百姓所接受。”

“当然,这个过程中还需配合着施行教化之道——绝高丽、日本之语言、文字、姓氏、文化、风俗,令他们说汉话,习惯中国风俗。”

“这样一来,待一两百年后,世上便再无高丽人、日本人,也无南洋土人,而大明则会多出许多海外百姓。”

刘宽说到这里停下。

朱元璋还在沉思,朱标则忍不住道:“那留在高丽、日本国内的那些女子呢?”

刘宽道:“此事殿下何需问微臣?大明不知多少汉子娶不到婆娘,即便人人都有婆娘,让那些有功的将士、官吏,纳几个高丽、日本女子做妾室难道不好么?”

朱标哪里想不到这般处置方法?

他其实早就想到了,只不过此法与儒家推崇的王道、仁义等思想相违背,他情感上有些难以接受罢了。

可理性地去想一想,若按刘宽所言帖子上的去做,确实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化掉高丽、日本两国人口。

此举比粗暴地屠杀掉两国九成以上的人口更是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念及此处,朱标便压下情感上的些许不适,思考如何令此策更加完善。

他沉吟着道:“若依此策改变南洋土人血脉、风俗,还需下达相关婚姻政策才行。”

“如高丽、日本来的男子在南洋、澳洲只能娶土人女子为妻,高丽、日本国内女子不得嫁给高丽、日本男子等等。”

刘宽见朱标没有迂腐地反对此策,心中颇为高兴,道:“太子殿下当真是举一反三,事实上,那帖子后面补充了类似的政策。”

“另外,日本、高丽国内可保留少数开始就帮大明积极做事的人,然后再从大明一批批的迁徙单身汉过去,同时从两国迁徙年轻女子到大明。”

“再绝两国文化风俗,如此,只需数十年,高丽、日本便与大明本土无异了。”

朱标先赞同地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那南洋的土人男子又该如何处置?”

刘宽道:“南洋土人本就难以沟通、不易驯服,其中更有不少食人生蕃,只怕在征讨的过程中便会死很多土人男子。”

“至于被俘虏的土人男子,可送去挖矿、修路,其中若有机灵、勤恳的,倒也不是不能给他们如高丽、日本男子般的待遇。”

听刘宽说完,朱标便明白了什么,道:“若这么办,只怕那些高丽、日本男子,为了获得更多土人女子,在征发南洋土人部族时,必会大肆屠戮土人男子。”

“再加上土人难以沟通、驯服,只怕最终能成为大明海外百姓的土人男子及其后代会极少吧?”

见朱标看出了那帖子上策略的“歹毒用心”,刘宽叹了口气,道:“太子殿下目光如炬,最终结果确实会偏向此种情况。”

刘宽担心朱标对南洋土人心软,接着便道:“殿下可知后世那帖子为何如此针对南洋土人?”

朱标道:“莫非除了因为他们懒惰残暴、形貌不佳,还有别的原因?”

刘宽道:“后世历史上,大航海开启后,虽然明清两代皆以闭关锁国为主,朝廷皆未参与大航海,但民间百姓为求生、求富,到海外闯荡的却不少,这类人后世称之为华人。”

“因为南洋诸岛离中国既近,又有香料、金矿等诸多财富,而且还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中转区域,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所以很多华人都在南洋谋生。”

“到了大明晚期,南洋诸岛便有许多华人定居,其中又以爪哇、吕宋两地最多,在明末时便有数十万人。”

“然而,也是从大明晚期,也即是万历事情开始,吕宋等南洋诸岛的华人便如韭菜一般,隔段时间便遭受大屠杀。”

“仅大明晚期的几十年间,针对华人的大屠杀便发生了好几次,至于清朝时期发生了多少次,微臣也记不清。”

“因为华人勤劳、聪明,挤压了当地土人生活空间,又积攒了不少财富,故而历次大屠杀中,当地土人都是西夷的主要帮凶。”

“所以,若论后世中国民间爱国人士对周边诸国的恨意,曾侵犯中国的日本排第一,那么南洋土人便排在第二。”

朱标听了一时愣然。

他是真没想到,后世中国百姓竟有如此凄惨的遭遇,从明末开始就在南洋一次又一次的被西人与土人屠杀。

再想到之前他对土人的心软,不由感到惭愧——国人被南洋土人和西人欺压、屠杀,他却不忍心对付南洋土人,岂不是妇人之仁?

这时龙椅上的朱元璋则一拍桌案,冷哼道:“又是这个万历!为一己喜恶废除改革之成果,怠慢朝政数十载,还吸鸦片,海外百姓被屠杀他也不管,简直比昏君还昏君!”

“咱若是能穿越到万历朝,定将他拉下龙椅,狠狠地揍上一顿!”

刘宽听了这话,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心道:老朱你要穿越到万历朝,只怕首先考虑的是怎么造反,造反成功了,才能把万历那货拉下龙椅揍上一顿。

这时老朱却忽的话题一转。

“刘宽,咱觉得这后世人帖子上的策略确实不错,不仅可以用来消化高丽、日本人口,也许还可用来消化欧洲、非洲人口。”

“你不是说那非洲人肤色都漆黑如炭么?欧洲人却肤白。那么待日后咱大明的巨舰大炮威压欧洲,便将欧洲男人都送去非洲开矿、修路,允许他们当中表现好的娶非洲女子为妻。”

“如此一来,纵使不能令非洲黑炭就此消失,也可令彼辈肤色变白些许。”

“同样,让咱大明男子多娶欧洲白人女子为妻为妾,也许过个一两百年,欧洲便没有真正的白人,亦不知其文化,皆为我大明子民了。”

“非洲广大,要彻底改变其土人形貌、风俗或许需要的时间更长些,但若能坚持四五百年,肯定也能成功。”

“届时,全球都是大明人,世界再无国战之虑。若能研发出后世的超级杂交水稻等高产农作物,工业也大发展,便人人都无饥寒之忧。”

“如此,就实现了儒家先贤天下大同之理想,而且是真正的天下大同!”

说完,朱元璋面带笑容却又充满了威严,显然不是在讲笑。

刘宽却是惊了个呆。

心道,老朱你也真敢想啊。

秦始皇不过是灭六国一统华夏,书同文,车同轨。

您老却要一统全球,不仅要书同文、车同轨,还要连人种、肤色都统一了。

莫非想逆天?

或者说想当地球的始球主,打造大明宇宙帝国?

旁边的朱标虽不像刘宽那么震撼,可同样一脸惊讶,显然没想到朱元璋抱负会变大这么多。

可当听了朱元璋最后一句,说将真正实现儒家天下大同的理想,他却是无比兴奋起来。

随即便目光灼热地看向一旁的刘宽,问:“妹婿,父皇所言可行否?”

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