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85章 拖到朱洪武死,请陛下寻不死药【求追订】

这份奏报是高丽国北方军队谍探传回来的,内容并不多,很是简要,林坚味扫了几眼就看完了。

然后就瞪大了眼睛,一时不吭声。

李仁任见状便过来拿过奏报,也看起来。

他的养气功夫倒是比林坚味好得多,虽也瞪起了眼睛,却在之后道:“纳哈出竟在大半个月前,便率领近二十万众在金山降了明国!”

这时廉兴邦、崔莹等重臣也纷纷传看奏报,待所有重臣都看完,才有人想到将奏报交上去给王禑看。

王禑鼻子都气歪了,却敢怒不敢言。

看完奏报后,他注意力马上转移,面露惊惧之色地道:“纳哈出拥兵数十万竟然都不敢跟明军决战,而是直接降了,明军竟强大至斯?”

李仁任也感到疑惑,只是疑惑点不同,“不知是不是纳哈出败得太快,元廷竟未出兵牵制明军。实在奇怪。”

王禑虽然年轻,胆子小,却不傻,惊惧之余稍稍一想,便问:“纳哈出既降了明国,只怕元廷便很难再帮我国牵制明军。而且,没了纳哈出部,明军便可从北边跨江来攻。”

“这般情况,我们就不要因济州岛之事与明国动刀兵了吧?”

李仁任、林坚味都在思考,显然都一时拿不定主意。

崔莹却是坚定的主战派,大声说道:“大王,蒙元本就日薄西山,战力远不如百年前,否则的话,济州岛的牧胡也不会轻易被我高丽剿灭。”

“明军能战胜元军,我高丽亦能,明军若跨境来攻,未必是我高丽的对手。我等若因惧怕明军,轻易放弃济州,如何对得起先王?”

崔莹这番话乍听有些道理。

但自家事自家清楚。

百年前蒙元立国不久,军威赫赫,能轻易打得他们臣服;如今大明亦是立国不久,亦是军威赫赫,多半也能揍得他们哭爹喊娘。

况且高丽相较中国本就是国小民寡,汉唐时还曾被中国直接统治过,想要打赢刚成为中国正统的大明,谈何容易?

最主要的是,为一个济州岛,就跟大明彻底撕破脸,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颇为不值。

想到这里,李仁任与林坚味交流了下眼神,便冲王禑道:“大王,此事重大,容臣等思虑两日再来决议。”

林坚味跟着道,“既然局势有变,济州之事如何应对确该多想想。”

两位真正掌控朝廷的权臣都这么说了,王禑自是不敢提出异议。

况且他也觉得两人说的有道理。

于是宣布散会。

当天下午,李仁任便与亲家林坚味在开京城内的一处别院见了面。

见面后,林坚味先开口道:“明军能逼降纳哈出,只怕战力比当初的红巾军还要强不少。”

李仁任想起当初十数万红巾军裹挟十数万高丽农民攻破开京的场景,脸上惧色一闪而过,点头道:“朱洪武亦是红巾军出身,却能统一中国,比当年攻破开京那些人强是肯定的。”

林坚味道:“那就把济州让给明国?”

李仁任想了想,道:“不能就这么白白让出去——按那使者所言,朱洪武只是怪罪我国不经其同意便占了济州。”

“且不管他本意如何,我们先派使者去大明京城试探、周旋一番,能拖就拖。”

“听闻那朱洪武也有五十好几了,自古中国皇帝少有长寿者,当年李世民也不过活了五十岁而已。”

“我们若能拖个几年,朱洪武也许就死了,届时明国若有内乱自是最好。”

“即便明国未因皇位传承内乱,新皇即位也会以稳固皇位、提升威望为主,不会轻易与我国开战。那样一来,济州之事便有更多回旋余地。”

林坚味听了这番话,顿觉济州之事没那么棘手了,笑赞道:“亲家公不愧是数朝元老,见识广博,方才这番话当真是让人茅塞顿开啊。”

李仁任自矜地笑了笑,道:“若要遣使去明国周旋此事,郑梦周乃不二人选,明日你我还需让大王赦免此人罪责。”

“这事简单,不过一两句话而已。”林坚味一脸轻松地道。

李仁任喝了口茶,又道:“若朱洪武非要取济州岛,使得此事无法周旋,我们索性先让给明国。”

“济州岛虽不小,可如今岛上多是牧胡与岛夷,除了能养好马,并无其他出产,让给明国也没什么。”

“况且,当年大元也是直接占了济州岛,可待几十年后中国混乱,还不是让我国将济州岛要了回来?”

林坚味听得点头,“亲家这么一说,我心里便更有底了。”

随后,两人一起喝了会儿小酒,聊了些更私密的话题,才先后离开这处别院···

洪武十六年,六月十八,高丽国以郑梦周为主使,派遣使团携带贡品若干,前往大明京师,就济州之事“请罪”。

···

···

京师。

刘宽正在科技司院的职房处理公务呢,便被宦官传唤到了奉先殿。

入殿之后,只见老朱、朱标都在,且都是一脸的喜色。

他当即行礼,“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朱元璋随意地说了声,便道:“刘宽,你猜咱收到了什么好消息?”

刘宽心想,这我哪儿猜得到?

口中则道:“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笑道,“第一远航探索舰队传回密报,随行探矿组果然在那佐渡岛上找到了金矿。虽然还不知规模,但开采起来却并不难。”

听闻在佐渡岛找到了金矿,刘宽也是一喜,当即拱手道:“恭喜陛下!”

朱元璋道,“这里面有你的一份大功啊——若非是你,谁知这岛上竟有金山?说吧,这回你想要什么赏赐?”

刘宽如今对赏赐什么的已经不太在意了,便笑道:“陛下看着赏些金银或宝钞即可。”

如今大明宝钞不仅有金银铜作为保证金,且国力正盛,朝廷信誉也还行,故宝钞目前有越来越坚挺的架势,刘宽倒也不介意多持有一些。

朱元璋想了想,道:“那岛上金矿到底还未曾开采,咱便先赏赐你三万贯宝钞意思一下。待日后从那岛上开采的第一批金子运回大明,咱再重重赏你。”

刘宽再次拱手,“谢陛下!”

他随即好奇地问:“陛下,那岛上情况如何,可是如微臣所说一般,金矿尚未为日本国发现?”

朱元璋笑着道,“那佐渡岛虽然在地图上看着离日本大岛挺近,可实际上与大岛隔着近百里的海面,故此前都是日本国流放犯人之所。”

“直至如今,岛上连个村落都没有,日本国也不曾在那里设立衙门。”

“不过,咱们的水师在岛上停留一段时间倒没什么,若停留的久了,只怕还是会令日本起疑。”

“咱既想尽快开采岛上金矿,又不想让日本起疑察觉,你可有解决之法?”

刘宽没想到老朱竟会向他问计——这个难题明显跟后世没什么关系啊。

但他还是思考起来。

几息之后,刘宽想到一个主意,便道:“陛下,探索舰队前往北美,要沿途建立补给点、中转站,待日后探索出安全航道,船队往来必然频繁,怕是迟早为日本怀疑。”

“既如此,不如便先给泄露给日本一个探索舰队的‘秘密’——昔日有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不死药,不如便说探索舰队也是奉命秘密寻找不死药。”

朱元璋听了一乐,“那咱在倭人心里岂不成了昏君、暴君?”

刘宽见老朱没生气,便放下心来,道:“大明既要图谋日本,令他们误会陛下,放松警惕,岂不正好?”

朱元璋先点了点头,随即却不禁指了指刘宽,笑道:“没想到那小子看着老实,竟也能想出这般诡计。”

刘宽道,“不过是正常的误导之策而已,哪里称得上诡计?陛下属实谬赞了。”

经过两三年的接触,朱元璋发现,刘宽虽非计谋之士,但因为来自后世,见多识广,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于此时之人,对很多事都有独到见解。

今日既聊到这里,他便道:“大明日后要击败高丽、日本之军队并不难,可如何治理咱却拿不定主意。”

“高丽受儒家影响颇深,倒还好说。日本却自有其文化,人口也颇众,像对待西南少民部族那般以儒家教化,耗时长久且不说,只怕日后还会遭受反噬。”

“此事你可有什么好的见解?”

听老朱问此事,刘宽莫名兴奋起来。

他道:“回陛下,微臣对此事并无什么见解,却对后世网络上一则相关的帖子印象深刻。”

“何谓帖子?”

“额,帖子就是后世百姓针对某事在网络上抒发其见解所写的文章。”刘宽解释道。

老朱点头,随即问:“那帖子写的什么?”

刘宽道:“帖子的标题是:假如大明开启大航海,并打下了朝鲜、日本,该如何治理。”

“哦?”老朱一听来了兴趣,“那后世帖子上如何说的?”

刘宽开口就想把帖子内容说出来,临开口却冷静了下,准备先给老朱打个预防针。

“陛下,写那帖子的只是后世一普通网民,可能思想略有偏激。微臣也只是复述其言论,若有不当,还请陛下莫要怪罪。”

老朱哭笑不得,“你小子,咱什么时候因为言论怪罪过你了?别卖关子了,快些说吧。”

刘宽道:“那帖子上说,要令高丽、日本真正为大明所有,且无忧叛乱之忧,最好是令两国主体民族消失。”

听见这话,原本正兴趣勃勃旁听的朱标神色骤然一变。

民族一词虽非此时常用,可朱标跟刘宽聊过那么多事,已经知道其意思。如汉人,在后世便被称作汉族。

高丽国主体民族应该是与几百年前的高句丽、新罗、百济有血脉关系的那些人,可以说占据高丽国人口九成以上。

日本主体民族是和族,也占据其国内人口九成以上。

刘宽说要令这两国主体民族消失,总不会是建议屠掉两国九成以上的人口吧?!

龙椅上的朱元璋也双眼眯了眯,道:“你莫非要咱在两国大开杀戒?”

刘宽见老朱误解,连忙道:“陛下误会了。”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