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112,袁老板的钱(四)

我的爱情在奔跑 112,袁老板的钱(四)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112,袁老板的钱(四)

袁老板陪着沈小夫和杨志博吃完饭以后,回到了自己在西郊的别墅。

沈小夫和杨志博为他描绘的那幅蓝图,让他想起来就兴奋,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是自己已经老了吗?那就再做一次老板,实际的事情交给运行团队去做,像沈小夫,杨志博这样现代的青年,他们用信息时代的思维,能够把网络平台运用成赚钱的工具,所以才一夜之间赚那么多钱,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会有这样惊人的奇迹,这是自己几十年开矿挖煤都没有做到的呀,那就好好用他们的脑子为咱们赚钱吧。

袁老板是一个商人,对什么事情都希望想得周密一些,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未雨绸缪,谋后而动,三思而后行,都是他刻骨铭心的座右铭,让他最信任的人还是那个精神支柱方老板,无论自己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无论是自己有主意,还是没主意,都要和自己这个相识三十几年的老朋友咨询,正是出于对他的了解,也正是出于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方孝儒,本来是一个代课的老师,一家三代人为人师表,从他爷爷那辈儿开始就在这个山村教书,他的爸爸更是在这个山村教了一辈子书,本来面临着高考,按照方孝儒的成绩,应该能够考一所不错的好大学,但是为了接替爷爷疲劳成疾的身体,爸爸决定由他来代替爷爷做村里的新一代的代课老师,一家三代教师世家,这个责任让他放弃了高考的想法,走上了山村的讲台,从此就成了一个代课的民办教师。

方孝儒一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好老师,很快就成了学校的顶梁柱,为了更好的发挥他的教学才能,镇里的中心小学校长点名把它调到了中心小学,在中心小学只交了两年书,就被教育局点名调到了中心中学,从一个高中生到小学教员变成中学教员,只不过是三四年的事情,二十三四岁正当年的方老师,很快就被学校发展入了党,先开始当教导处的主任,然后很快的又当上了教务处的主任,正在准备提拔他当副校长的时候,国家逐渐解决民办教师待遇的政策下来了,一个曾经代课二十几年的民办教师,所有的政策都符合,就是因为没有职务,不能够转成正式名额,方老师毅然决然的辞去了职务,把这个名额让给了他尊敬的老教师。

是这样一个心里装着别人,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年轻教师,用自己一片热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扑在自己的学生上,把这个名额让给最尊敬的代课老师,是从自己内心发出的自然的举动,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他疯了,所有的人都削尖的脑袋,把民办教师换成长期饭票,转成正式教师,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拖多少人才能够办下来呢,唾手可得的这个正式教师的名额就是这样,让他拱手让出去,不仅和自己刚刚结婚的妻子不理解,就连已经转了证,当了一辈子代课民办教师的老父亲都不理解他,弄的方孝孺特别的郁闷。

方孝孺面对众人的非议,仍然和以前一样教书育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所有的智慧都用在山区的孩子们身上了,凡是他带过的班级,升学率在附近所有的中学中都是最高的,在他的精心教育下,这些孩子们也特别的争气,在这个偏远的山区,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升学已经成了农村的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而能够让孩子升学的老师,就已经成了山区贫困人家最大的希望,能够带出考出去的孩子,那些农民们都会千恩万谢。

方老师一直是钻研教学,擅长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反应,把教学内容和孩子身边的事儿,身边的人联系起来,不仅教他们学习,教他们知识,更教他们怎么做人,不仅在课堂上不仅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而且千方百计的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有机会就把他们领到山外头去,扩大眼界,提高认识这个世界的档次,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包括他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们都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知识才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金钥匙,而掌握这把金钥匙的就是他们自己,必须刻苦努力的学习,才能够有希望增加自己的才干,走出这座大山,自己辉煌的人生嗯。,

连续几年高风险率,让愿意投到方老师门下的学生趋之若鹜,是城里的许多学校都要高薪把他挖走,这个一心想扎根在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学生奉献一生的年轻老师,不为这些利益所动,一心一意的扑在教学上,一切为了学生,这是他始终不变的信念,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的成绩惊动了村民,惊动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更惊动了有关教育部门。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利益面前可以大义凛然,终于让那些教育局的官员们发了善心,把它当做一个典型在全地区树立起来,并破格提拔为中心中学的校长,作为一个先进人物,进行广泛的宣传,也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先进人物,所有的荣誉都让他得了,所以所有的实惠也就都远离了他,到了80年代末期,他仍然是一个民办的代课老师。

也正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学生正是这个镇最大村子的村长,要建一个村办企业,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利用自己的丰富资源,挖小煤矿。小煤矿的开发当时确实是一股风,每个村子都要在地球上戳几个窟窿,黑色的黄金从深深的地畅通被抠了出来,换成了人民币,付了少数个人,污染了农村的环境,许多村民心里开始不平衡了,三天两头的,有一些人到矿上去闹事,不管来的是哪一级领导,都没法解决这个利益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平息民愤,镇领导最后决定,让人们心目中最公平的,有威望的人员去这个村主持工作,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当时的中学校长方孝儒。

方孝儒,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很多村民都是他的学生,而且按照当时他的条件正是年富力强,不但有威望,而且有知识,在村民的心目中,那就是等于两个字,公平。

这个一心扑在山村教育事业上的年轻的代课老师,心里装的就是学校,就是学生,就是老师,下决心要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山区的教育世界,献给自己的这个学校,献给学生们。虽然经过多少坎坷,他都不忘初心,从来没有想到过要离开这个行业,离开学校,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离开自己热爱的学生。

命运是最捉弄人的,本来已经献身教育事业的代课年轻老师,却不得不变换了一个角色,离开了他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和他倾注全部心血的学生,因为他是一个共产党员。那个年代的共产党员,是党教干啥就干啥,镇党委的一声召唤,方孝孺很快就变成了最大山村的党支部书记,上任的第1件事儿就是把矿权拿到了村委会来,每个村民都有股份,把收上来的矿权费用,又开了一个扶贫煤矿,让村子里最穷的人家去采煤,一下子让那些贫困户看到了希望,在大家的拥戴之下,他这个村主任一直干到了千禧之年,这十几年时光荏苒,但是方知书的初心一直不变,那些妨碍了自己大捞特捞利益的人,用8分钱邮票没少恶心他,就在2000年那一年,诬告终于得到了回报,方孝孺,因为村子里给煤炭局送礼,接受了组织的处理,丢掉了村支部书记,甚至连党员都给开除了党籍。

方孝儒自己并没有在意,坦荡荡的胸怀,又让他另行开辟战场,以他的开矿经验,在好几个地方开了十几处矿井,因为他强调生产安全,他的矿群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事故,而且他管理的特别科学,所有的矿工待遇都好,他的煤炭产量是所有煤老板之间,煤炭质量是最好的,煤炭产量也是最高的,所以每年的收入都不下十几个亿,他又拿出了一部分钱,对原来村子里的道路进行了修缮,老百姓没有一个不交口称赞的。

时间进入了2008年,关闭小煤矿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他的矿井管理的很规范,也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冒顶或者死人的事故,但是他第一时间把自己的矿井就结束了生产,交给了县里的煤炭局,拿到了补偿以后,最早退出了煤矿产业。

早在他刚开始开矿的时候,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对于这种资源性产业,国家的政策必然会逐渐调整的,这是他早就认清的一条道理,而且好几次和袁老板一起谈了这件事儿,当初袁老板没有把方孝儒跟他说的这件事儿放在心里,方孝孺约他做其他别的事情,储备产业发展的事情被他忽略了,而方老板自己却在房地产市场上叱咤风云,从煤矿产业退出的时候,他手上有三四十个亿,几个楼盘坐下来,他的房地产公司成了远近闻名的利税大户,每个项目的利润都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十几年下来,他的资产已经是这些煤老板当中最多的一个人了,袁老板曾经后悔过,没听方老板的劝阻,到现在知道已经晚了。

这一次在河南又和方老板相遇了,房地产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红火了,他的100多亿资金有一部分放到了小额贷款公司里,有赔有赚,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是长此以往下去肯定是后患无穷的,必须要另谋出路了。

袁老板想到方老板这些事情,如果把他拉过来做这件事儿,在他们这些退出煤炭行业的退休老板当中,肯定会是权威性的,其指标性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袁老板想到这里拿起了电话,按照方老板给的名片,把电话拨了过去,对方很快出现在电话的那一头。

袁老板,“方老弟,咱们俩好几天都没有见面了,这次咱们俩谈的还真是挺痛快的,我回来以后找到了一个好项目,北京的市场还是很广阔的,我这个项目你帮助我分析分析,我自己觉得不错,心里还是有点不托底,想跟你咨询咨询,你可不能够保守呀。”

方老板,“老袁呢?刚分别几天,你就想我啦。这么匆忙的回去,肯定是又找到好项目了吧,到底是什么项目?你跟我说一说,我可以不可以参与股啊?我的意见很明确,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产业布局,然后是要看是不是朝阳产业,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吗?那你还犹豫什么呢?现在最难找的就是好项目,有了既定目标,那可别放过去。”

袁老板,“那你干脆抓紧时间到北京来一趟吧,我们这里有一个运行团队,就是前几天我跟你说包下我会所的那个公司,人家现在一个订单就几个亿的生意,他们做的是化妆品这个产业,全世界就两种人的钱好赚,一个是孩子的钱,一个就是女人的钱,他们提出了女性经济,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想找我们几个人做他们的后盾,建立一个私募基金,你说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儿呀?”

方老板,“老袁,全世界的好事都让你一个人给碰上了,弄一个会所赔了一年的钱,不知道哪儿跳出来这么一个公司,给你那么好的回报,把你那个烂摊子给接过来了,现在人家公司发展飞速,又想请你帮助他们一块做基金,这是多好的事儿啊,我怎么老碰不到呀?你还东问西问的,要是我的话,把兜里的钱全拿出来,跟他们讲好回报率,那该是多好啊,死钱变活钱,这是搞资本运营啊,我这就动身,明天就到北京,咱们一块儿跟他们谈一谈。”

袁老板,“我也是这么想的,老方啊,和你周围几个要好的哥们儿都打一声招呼,我们大家组织一个私募基金,把老哥几个的钱都带上,咱们如果赚了钱,把他们撇在一边也不合适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互帮一把得了,你看好不好啊?”

方老板,“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对新生事物接收的最快了,想当年你们还扎在煤堆里淘黄金的时候,我已经抽出一半资金做房地产项目了,最近房地产项目不好做了,所以我的大批资金也躺在那儿睡大觉了,总的来讲,我比你们几个人都先走了一步,而且我从煤炭产业带出来的资金已经翻了好几番了,实话跟你说吧,老袁,我们从煤炭带出来的资金可能差不多,每个人也就是二三十个亿,但是我这二三十个亿已经翻了10倍了,现在我手里有270多个亿,除去那些不能动的以外,手里能动用的资金可以达到230~240个亿,如果把咱们几个老哥们的钱都加上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能凑到500个亿左右,这些钱拿来做资本运营,应该是很有实力的了。”

袁老板,“老方,我还真是没有算出你有这么多钱,我想可能100个亿到头了,没想到你小子这些年又赚了这么多钱,这样我的心里更有底了,和他们谈起来,更坚定我的信心了,人家已经说好了,我们才是新建这个基金公司的老板,他们这个运行团队完全听咱们的,到时候咱们老哥俩就是正副董事长了,接茬儿当咱们的老板,你看好不好啊?”

方老板,“老袁,你可是真想不开呀,那些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让他们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益,那才是我们一辈子没白活,没白干,我们这些老家伙思想这么僵化,当什么董事长副董事长呀?只要人家年轻人在前边运行,我们这些人别再指手画脚了,如果要成立董事会的话,就给咱们下一代得了,但是我们还要规定这些孩子不能够对公司进行干预,只是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就可以了,所有的决策权都要给运行团队,这样人家给咱们挣钱才能够舒心,才能给咱们挣更多的钱呀,反正这个公司是咱们的,挣回来的每一分钱都在咱们的账上,你还怕他挣的太多了吗?”

袁老板听了方老板的一席话,心里豁然开朗,就是啊,这个年纪还给人家裹什么乱去啊?还有自己的下一代也是在那儿花天酒地,不如给他们一些正事儿,让他们跟着人家好好的学习学习,学好一身本领,闯遍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不是花钱请老师的道理一样吗?只不过是花钱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本,赚的钱还是咱们自己的,干嘛不全心全意的去支持呢?这个岁数再干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吗?

想到这些以后,袁老板对着电话机说,“老方,你这是又给我上了一课呀,经过你这么一说,我完全的明白了,既然这个基金是我们的,那就让人家运行团队放手去干,咱们还乐不得,他们多做点生意,多赚些钱呢,这样我们的回报率比我们自己干要好得多了,人家都是年轻的新一代,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去创造新的产业,形成红色资本,给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护之下,进一步活跃女性经济,开拓新的产业,我们在边上看看,热闹得了,有人建议我们要成为一个战略研究院,我们这几个老头到时候可以和年轻人一起好好的研究研究经济形势,为今后的发展也提点建设性的建议,你说多好啊我不知道。”

方老板,“我们这个私募基金要建立战略研究院的想法太好了,我们只能是在外边儿,真正搞课题研究的还得让人家经济学者经济专家去做,给我们未来的产业指明方向,我们这几个人干脆就作为人家的学生好好的学习,就只当上老年大学了,这才叫干到老学到老,但是千万不要指手画脚,要让年轻人有自主性,这样才能够创新,你说是不是啊?”

袁老板和方老板聊的真是越聊越开心,袁老板急切的说,“你抓紧动身来北京吧,明天咱们一起和他们去谈,你不来,我不和他们继续谈了,我就等着你了啊,但是要记住,路上要注意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