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我的爱情在奔跑 > 113,袁老板的钱(五)

我的爱情在奔跑 113,袁老板的钱(五)

作者:李和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1:42: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113,袁老板的钱(五)

方老板连夜按照袁老板的要求,就坐上了高铁,用了4个多小时在北京西站下了车,袁老板亲自到火车站来接自己这位老朋友不好意思。

两个人见面寒暄以后,一辆加长的凯迪拉克,坐着两个身价上亿的老板,一直向着袁老板的别墅开去,到了家门口,两位老兄弟手携着手进入了别墅,两个人因为太熟悉了,袁老板让方孝孺赶紧的去休息一会儿,他也在自己的房间里养养精神。

早晨八点多钟两个人下了楼,坐在一起吃早饭,方老板就问,“老袁,今天咱们都要干些什么呀?是不是直接和他们就开始谈了?”

袁老板,“约好了,今天上午我们先去他们的公司,听听他们一个多月以来公司运营的汇报,把他公司运营的情况我们了如指掌以后,对他们的行政运行团队再认识一下,也就知道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方向,下午我们再跟他们谈基金的事情,基本上都和他们约定好了,你就放心吧,原来是我一个人和他们谈这件事情,遇到事儿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现在你来了,我心里也就有主心骨了,有什么事儿咱们俩人可以商量着办,我的意见就是把这个事儿越早办成越好,你说呢?”

方老板虽然夜里折腾了4个小时,但是精神特别的好,好事情连着好心情,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听到袁老板征求他的意见,这些行程安排的还是很紧凑的,“那就按照你说的吧,我是没有意见,我也赞成你这个原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你不?”

袁老板慢慢的说,“这家公司和我合作,以前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现在借着这个平台,已经发展壮大的让人刮目相看了,除了我说的那些原因以外,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原因,一会儿我们到那里以后还需要你老兄帮我观察观察。”

方老板听他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怎么可能一家这么小的公司,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商业奇迹呢?用传统的思维来想,怎么想也是想不通的,以方老板的经验,这里边一定会是很有蹊跷的,应该借着这次考察把他们调查清楚,这样合作起来,大家才能够安心。

于是他对袁老板说,“这个方面你就放心吧,我们两个人总比你一个人要好一些,我们一个人和他们谈事情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可以观察一下动静,互相的照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就继续谈下去,如果发现不对的地方互相一提醒,好多事儿就明确了,当然我希望这是一家特别好的公司,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的行业,好的团队,才能够创造这么好的业绩,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的机遇,我们就要抓住这次机会,大干一场,为我们下一步发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也为我们的资金找到了一条好的出路,何乐而不为呢?”

袁老板高兴的说,“我的心里,我们这一批人我是最佩服你的,不但买卖做得好,而且特别有学问,想问题很开阔,看问题很尖锐,所以这件事儿我一开始就想到你,就是想让你好好的给我把好关,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咱们老哥俩还可以绑在一起,开创一片新的事业,为我们的晚年争光添彩,还可能到了我们晚年的时候,有一番新的作为,超过我们一生更大的成绩呢超过我们一生更大的成绩呢,当然这些都是良好的愿望,都要取决于今天谈的结果,考察的结果了。”

方老板谦虚的说,“袁老弟,你有点过谦了,以你的经验和阅历考虑,这问题一点都不会出纰漏的,只不过是这么好的机会,你想拉兄弟一把,我也不会让你失望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咱们两个老家伙绑在一起,对付那些精英们不说,能够把他们看透,也能够了解一个八九不离十,我们两个人共创一片新的天地是有可能的,虽然我们心里还不是很安稳,但是按照现在运作公司的方法,和我们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利用网络空间更大发展更快,所以业绩也会像现在这样辉煌的,我们考察完了就有结论了。”

两个人一边吃着早饭,一边说着话,聊到高兴的时候,两个人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

两个人的话题,还是围绕着,方老板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钱?

袁老板,“老方,论做买卖的时间,我可能比你要长十几年。要论挖煤的时间,我可能也要比你多十几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我挣的钱应该是在咱们这些人当中不是最多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咱们从煤炭行业退出的时候,我的钱应该是比你多吧,怎么这10多年了你的钱翻了10倍,我的钱说了好几个亿了?昨天你说完了你的底牌,我有一晚上没睡着觉,这十几年以来,你竟然背着我们挣了那么多的钱,你可有点不够哥们儿。”

方孝孺听他说完了这番话,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口气,对他说,“咱们俩的交情几十年了,你在供销社的时候,我在学校,我们俩的关系就是相当的好,我回到了村里,你也在周边的村里开始开煤矿,当时你是个体户,干自己的,我那个时候是做村企业,是为集体干的,我给村里干了十几年,后来被查了一个底儿掉,还丢了党籍,那些人想把我送进牢去,没想到我十几年两袖清风,一心一意为了老百姓,一心一意为了村集体,他们没有捞到好处所以到处告状,最后终于抓到了我给煤炭局的领导送礼的这个把柄,把我拉下了吗?并且开除了我的党籍,但是我不后悔,如果我处在他们那个位置,看着大笔的钱集体壮大了,老百姓分红了,而他们只能和老百姓一样,心里绝对是不平衡的,千方百计把我拉下马,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用最好的年华干成了最大的事儿,一个人能够为官一方,造福一方,那是最大的幸福,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后来我给自己干了,周围左右的哥们儿朋友都知道我的为人,所以受到了大家的恩惠,包括你在内,都毫不保留的帮助我,所以我才成了最后一批致富的人。当然赚的钱真的比你们差不多,只不过你们挣的那些钱,因为矿上出事故花了去很多,我因为多年在村集体抓安全,我知道安全对煤矿有多么重要,所以我把有限的钱都用在安全措施上了,剩下的钱就比你们多了很多,这就是我们退出煤炭行业的时候,我为什么比你们这些新开矿的人,更有钱的原因。”

袁老板,“这个我明白了,你说的这个原因确实存在,矿上无论大小的事故,都必须用钱来摆平,因为有这些把柄,上级来检查还是要用钱投入,所以我们的成本要比你高了很多,这就是你这个人最精明的地方,有知识就有水平了,在这一点上我是真心的佩服你。但是为什么退出煤炭行业的十年里?你又翻了这么多倍,挣了这么多钱呢。,”

方孝孺不屑一顾的看了他一眼,“这件事儿我早就劝过你,煤炭行业是以资源为主的行业,再多的资源也有枯竭的时候,或者国家政策调整的时候,当时你面对那种到处出空中的现象,不觉得有问题吗?别说安全问题,也别说环保问题,就是从做买卖的角度,那种乱象早晚得结束,难道你就没有预料到吗?当时我劝你和我一起做点房地产,你根本就看不上,如果当时你就和我一起干的话,我们会赚更大的钱,我的资本并不大,所以只能从小项目开始,谁知道正赶上这10年是我们国家黄金发展的十年,老百姓手里的钱也是越来越多,买房子成了他们唯一的投资方向,也是我的运气好,所以用10年的时间,我做了几十个房地产项目,每个项目都赚得盆满钵满,我用10年的时间赚这么多钱,有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别说你了,这就是真实的原因。”

袁老板听到方老板说这番话,后悔的都想自己扇自己的嘴巴,当时方老板几次找到他,想从他那里融点资,共同做房地产项目,为今后留条出路,当时自己愚昧呀,觉得这么好挣的钱,你还找什么出路呀?真是有点多此一举,方老板好说歹说,自己都没有往心里去,这能赖人家吗?两个人是兄弟,方老板有了好事儿,想拉兄弟一把,自己还不领情,今天还有什么说的呀?

袁老板想到这里,不得不承认方老板这个人高瞻远瞩,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做买卖,人家是走一步看两步,谋划第3步,甚至准备好第4部第5部,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煤炭行业的政策调整的时候,方老板很快就整理好自己的煤矿,提前把煤矿交给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就光奖金,政府就多给了好几个亿,人家的远见卓识都变成了经济项目,而自己呢?真是有点儿得景观,天盲目自大了。

袁老板感慨的说,“这些往事真是历历在目,所以现在我遇到这个好事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今天我把话跟你说到这儿,虽然我特别看好这个项目,经过考察,如果你还是这样认为,那咱们就赶紧的操练起来,我建议你的资金最多,股份最大,你来当这个大老板,我给你当助手,咱们把这件事儿给他做红火了。”

方老板,“我倒是不这么认为,昨天晚上你跟我说完这个事儿,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所以今天咱们俩人就在一起了,这个事儿这么好,又有运行团队,要充分的相信他们,把握好这个机会,我们那些资金就变成了资本,那可是能成就点儿大事儿的一笔资金哪,放在咱们手里这一段时间已经充分证明了,我们这些人虽然在改革开放中赚到了第1桶金,但是我们的岁数已经到了,不服老不成啊,这些新鲜的事物还是要让年轻人放手去干,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让我们的资金变成资本。”

两个人聊着天儿,早饭已经吃完了,然后准备车去了沈小夫的公司。

迎接两位老板的,是袁老板高薪聘请来的职业经理人赵一荻。

赵一荻可是袁老板最信任的职业经理人,想当初为了把这片会所经营好,袁老板没用自己原来手下那帮人,知道在北京这样一个繁华的都市,要想经营好一片会所,那是需要经济头脑和人脉关系的,也关系到会所的第一形象,所以袁老板花重金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赵一荻。

赵一荻是一个高学历的职业经理人,在国内顶尖大学学习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又在英国剑桥拿了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批职业经理人,曾经在几个大公司里,都做得风生水起,工作履历上,有几个显赫的职位,而且驰骋在商场,都有很辉煌的战绩,袁老板就是想拿他作为一个招牌,把这片会所经营的有一些特色,也没有辜负袁老板的期望,这位赵总曾经带着她的人脉,也把会所经营的有声有色,但是形式差强人意,随着经商的气氛的改变,大气候已经变化了,会所还是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亏损的边缘,但是袁老板心里对这个职业经理人仍然是无比信任的。

会所转手以后,职业经理人赵一荻的职务,虽然从总经理变成了常务副总经理,但是还是除了沈小夫以外,仍然是这里职务最高的经理人,她首先和袁老板仍然保持着很热络的联系,公司里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向袁老板第一时间汇报,即使是沈小夫经营者两个多月的公司情况,赵总仍然一丝不苟的向袁我不,老板报告了所有信息。

赵总见到袁老板来了,赶紧凑上前去,小声的和袁老板汇报说,“袁老板,你是知道的,沈总和杨志博都在上学,所以他们上午不能够来陪着您了,沈总派我来接待您,而且请来了负责运营的两位总监,公司里所有的事沈总都安排不能对你有一点隐瞒,这一位就是销售总监邓春,这一位是行政总监左琳琳,今天上午我们大家没有安排任何事物,只要您有什么需要,我们按照沈总的吩咐,我们所有的人都听您的指挥。”

袁老板很得意,有点儿重回故里的感觉,周围人对自己毕恭毕敬,在方老板面前那真是太有面子了,心里特别舒服,表现出来的仍然是心如止水。

方老板很惊愕,老袁已经把这家公司委托出去了,怎么所有的员工还像是对待老板一样对待他们?让方老板真的有点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心里也升起了一股对袁老板的佩服,时过境迁的环境,仍然让他还依然保有老板的面子,总经理以下所有的员工仍然是他为老板,这个老袁是怎么做到的呢?

袁老板赶紧给方孝儒介绍,“老方啊,这位赵总就是我原来会所的总经理,现在慎重,仍然聘请她为常务副总,沈总是一个在校的学生,平常主持大局的仍然是我原来的总经理,你别看沈总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这些员工可是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包括我聘请来的人,一个没有动,而且大家都给升了职,所有的员工都保留在原来的岗位上,而且添了很多的新人,这两位也是沈总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一个是销售总监,一个是行政总监,这个团队真的是很有战斗力的团队呀。”

看到袁老板如数家珍的介绍自己的人,仍然在沈总公司掌握着实权,方老板感觉到沈总的厉害,她没有像别的人一样,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是保留了原来所有人的职位,而且用最高的待遇,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没有一个精明的商人的头脑,没有一个更强的经济实力,那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虽然没有见面,也猜出了,这是一个无比精明的角色。看到老方如此得意的神情,也知道沈总给足了他的面子,让他重新再过一把老板的瘾,不仅满足了他的心理要求,也为接下来的商业谈判铺平了道路,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小女人呀。不知道

方老板心里一边想着,脸上露出的表情更是和往常一样,知识的魅力已经表现在方老板的脸上了,他和袁老板完全不一样的风格,那温文尔雅的气质,那挥斥方遒的气概,那气定神闲的表情,都说明这是一位久经商场的商场老手,触乱不惊已经在这个商人面前不能够形容他的形象了,儒商这两个字更确切的表达了这个老板的神姿,方正的脸上一道一道的皱纹,表现出来的不是岁月的沧桑,而是跃进人间繁华的那种气度,让人看起来就会肃然起敬,这样一个老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者,又经历了怎样一个商业大战的传奇呢?

赵总看到两位老板的申请以后,心里更是佩服沈总的判断,这种接待规格已经满足了两位老板所有的面子,接下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对这两位老板更真诚的态度,把公司所有的账目和所有的高管集中起来,把这两位老板伺候好,只要他们想了解的,都如实的向他们汇报,下午的谈判估计不用谈,已经成功了80%了。

赵总先向哪位老板汇报了公司两个多月来的几个重点变化,一是面向的顾客群体变化,原来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是商界名流,属于服务行业管理就是最好的服务,现在以产品为主导客户的意见就成了发展的方向,让人在购物中享受快乐是我们的发展理念,这是在头脑中发生的革命,也是我们这些原来服务人员当中进行的一场理念革命,所有的人员被培训以后都走上了新的岗位,在运行的两个多月过程中,原有的人员起到了骨干的作用,补充进来的更是一些业界的翘楚,商场中的精英,对新技术新理念有着共同的理解。所以这个团队仍然是以前的团队,但是从里到外已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已经成为这个公司的运行灵魂了,团队精神原来就是被袁老板培养出来的,现在又被沈总发扬光大了。

第二个变化就是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迅速的提高了,比传统的销售模式更加凸显了他的优势,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快捷方便,经营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市场份额迅速的扩大,营业额也呈几何级数一样的膨胀,从最初每天几百万的销售额,经历了几天每天上千万的销售额,一下子就跨越到最近上亿的销售额,最大的一笔订单是13亿的销售额,这些变化都是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发生的,我们这个老团队真的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第三点变化就是每个环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网络平台销售异常的火爆,也需要我们的工作团队无缝链接,因为我们是一个成熟的老团队,并不需要过多的磨合,只是对新业务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因为邓春总监原来就是做网络平台销售的精英,有一套成型的在网络销售上规章制度,所以各种程序各种规矩,早已经是在上岗之前大家就已经熟记的了,按照流程按照规矩操作就可以了,而且现在物流的成本正在加大,主要的原因就是订单来了以后没有关门的物流配送相适应,内部的团队是好建立的,物流配送是另外一个体系,要想建立起来,肯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也成了公司项目大规模超大规模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在所有的业务都要按物流的承受能力来发展,而不是按照商业平台的规矩发展了,这也是目前公司的尴尬,沈总的痛点。

两位老板听到赵总简要的介绍以后,心里起了一阵波澜,这是什么样的企业呀?两个月短短的时间发展的这么迅速,这种迅速的膨胀会不会带来一些隐患呢?公司面临的问题,难道仅仅就是一个物流配送的承受能力吗?但是事实摆在面前,他们又无力的辩驳,但是引起了他们的深思。

袁老板,“赵总啊,现在公司的经济情况怎么样啊?资金链有没有问题啊?”

赵总看到袁老板问到了关键的问题,毫不隐瞒的回答说,“袁老板,您问到了关键性的问题,但是我们我们沈总嘱咐我们要少和您谈这方面的困难,她说钱根本就不是问题,目前她已经接触了几家投资性的银行,这些银行的特点都是带有许多政策性的资金,像我们这个发展迅速的商业销售平台,正是符合国家政策,这些政策银行手里的扶持资金都可以为我们应用,而且现在手续都很简便,我们手里的订单就可以作为信用担保,多少资金都可以带出来的。”

方老板对商场的金融是有了解的,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政策专家,赵总说的一点儿都没有夸张,像这样一个一家新的商业经营平台,按照信用抵押的办法,一次性就可以贷出上亿的资金,根本就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而大的问题就是把电商平台和实体店连接起来,一方面要提供人们更好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功能体验店提供功能上的拓展,虽然网络平台扩张性是几何级数级别的,但是你的线下体验是提高不了的,建设的周期摆在那,总是线上线下脱节才是最大的隐患。

带着这种疑虑,两个老板继续询问着公司的各种情况。

听完了销售总监邓春的汇报,方老板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想法,急切的问邓总,“邓总监,你汇报的很精彩,最重要的是你的销售做得很精彩,这完全可以成为电商的发展典型案例了,但是面对着这么完美的销售成绩单,你们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吗?我说的是对这个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总体操盘,你这么一个经营的销售人才,怎么能够头疼医头脚疼一脚呢?应该把握大局运筹帷幄,提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或者是商业策划书了,这才是像你这样有经验的销售专家该做的事情,你只是把现在的一些销售行为,销售案例,销售理念向我们做了介绍,销售成绩也是和盘托出,一点隐瞒都没有,但是你的商业策划,产业规划一点都没有透露,难道还需要向我们隐瞒这些商业机密吗?”

邓春并没有想到这个年逾花甲的经济老人,会提出这么犀利而且尖锐的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销售上的一个空档,而且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从心里不得不佩服他眼光的锐利,抓准了问题的症结,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自己最不该忽视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经历了什么样商业传奇的老人呢?他丰富的经验,威严的气质,已经说明他是一个儒商的代表人物,知识和文化的底蕴支撑着这个老人的问题,不给他一个圆满的回答,看起来他是不会罢休的。

邓春把事先准备好的商业策划书拿给了这两位老人,并立刻准备投影仪,把这个商业策划书的精华部分用PPT的形式演示出来,一边讲解,一边注意观察老人的情绪变化。这两位酒精商场的商家,听到这个商业策划书以后,在讲解的过程中已经是眉飞色舞了,这个商业计划书给他们的震撼也就可想而知了。

方老板对这个商业策划书听的特别的仔细,在邓春演示商业策划书的PPT的时候,不时的插话,提出关键性的症结问题,充分体现了方老板对新生事物的研究和介绍,知道这位经济专家商场老手对自己的经营和销售做足了功课,是带着充分的准备来进行考察的,其中表达出的合作意向之强烈,参与这个商业策划的心情之迫切,再也不能够掩饰他们的沉稳了,已经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