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衣冠谋冢 > 第93章 京华召

衣冠谋冢 第93章 京华召

作者:欧阳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24 来源:小说旗

一月时光,如指间流沙,悄然滑过。峒川城在血与火的废墟上,艰难却顽强地抽出了新生的嫩芽。

城墙那道巨大的缺口,已被粗糙却坚实的条石和烧焦的木料重新填满。新筑的墙体虽不如旧墙雄浑,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坚韧,在阳光下散发着石灰和桐油混合的刺鼻气味。城头之上,蜀州“赤焰军”的赤红旗帜与峒川府的残破战旗并肩飘扬,肃杀的军阵日夜巡逻,警惕着南疆的风吹草动。

城内,战争的疮痍依旧随处可见。焦黑的断壁残垣尚未完全清理,空气中仍残留着淡淡的血腥与药草混合的气息。但生机,已不可阻挡地复苏着。被战火摧毁的市集重新开张,虽然铺面简陋,货物不多,但商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种久违的、令人心安的喧嚣。学堂里重新响起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清脆稚嫩,如同破晓的鸟鸣,驱散着笼罩在城中的阴霾。蜀州军带来的粮食和药材,如同甘霖,滋养着这座饱受摧残的城市。开仓放粮的日子,府衙前排起的长队虽然依旧面有菜色,但眼中已有了光亮和对未来的期盼。

府衙内,气氛比一月前舒缓了许多,但依旧忙碌。堆积如山的卷宗已处理大半,抚恤名册、重建预算、物资清点…各项工作在穆之的统筹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穆之坐在案前,提笔批阅着最后一份关于俘虏营安置的章程。他脸上的疲惫之色稍减,但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他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目光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庭院新栽的几株山茶花上,洁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大人,蜀王殿下请您过府一叙。”一名亲卫在门外禀报。

“知道了。”穆之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陈旧的官袍。

蜀州军的中军大帐设在城外,李鸿并未入城居住,以示对穆之这位地方主官的尊重。穆之策马出城,来到戒备森严的蜀州军大营。

中军帐内,李鸿一身常服,正与几名将领商议军务。见穆之进来,他挥手屏退左右。

“穆大人,坐。”李鸿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神色温和,“峒川城恢复得如何?可有什么难处?”

穆之躬身行礼后落座,沉声道:“托殿下洪福,城中秩序已定,民心稍安。重建之事虽千头万绪,但已步入正轨。抚恤、安置、城防加固都在进行。只是…粮草药材消耗巨大,府库空虚,后续重建所需银两…”他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

李鸿微微颔首:“本王已八百里加急奏报朝廷,详述峒川之困,请求拨付赈灾银两和重建款项。朝廷…不会坐视不理。”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阮雄退兵后,有何异动?”

穆之神色一凛:“据探马回报,阮雄大军退至虎口涧以南百里处便驻扎下来,并未返回南越国境。营寨连绵,操练不断,似有长期对峙之意。且近日,南越边境几处苗侗部族似有异动,恐是阮雄暗中挑唆。”

“哼!贼心不死!”李鸿冷哼一声,“他想耗着?本王便陪他耗!赤焰军在此一日,他便休想再踏足峒川半步!”他看向穆之,眼中带着赞许,“孤大人,此次峒川之役,你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居功至伟!本王已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穆之连忙起身:“殿下谬赞!守土安民,乃臣之本分!峒川能守,全赖将士用命,百姓同心,更有殿下神兵天降,震慑敌胆!臣…不敢居功!”

李鸿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功过是非,自有朝廷定论。本王只是据实以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穆之略显清瘦的面容,“那位阿月姑娘…可还好?”

穆之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阿月姑娘…仍在静养。强行引动力量,损耗颇大,需时日恢复。多谢殿下挂怀。”

李鸿点点头,不再多问。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南疆防务和后续应对之策,穆之方才告辞离去。

府衙深处,那间僻静的院落。

阿月坐在窗前的软榻上,一身素雅的月白长裙,衬得她肌肤胜雪。头上那三缕刺目的银丝被她用一根简单的白玉簪松松挽起,垂落鬓边,如同凝结的霜痕,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微光。她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古籍,目光沉静,似乎沉浸在书卷之中。穆月刀静静躺在刀架上,幽蓝的月魄石光芒内敛,但那股冻结灵魂的寒意依旧若有若无地弥漫在房间内。

她放下书卷,望向窗外庭院中摇曳的山茶花。眼神平静无波,仿佛一泓深潭。强行引动月相潮汐的反噬,远比她预想的更重。这一个月来,她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室调息,修复受损的经脉和消耗过度的本源。那三缕银丝,便是力量反噬留下的印记,如同刻在灵魂上的伤痕,提醒着她付出的代价。但她的眼神中,并无后悔,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与坚韧。

“吱呀”一声轻响,穆之推门而入。他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膳,药香弥漫开来。

“阿月,该喝药了。”穆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将药碗轻轻放在她面前的小几上。

阿月抬眸,看向他。夕阳的金光勾勒着他清俊却略显疲惫的侧脸。她微微颔首:“有劳了。”端起药碗,小口啜饮着。苦涩的药味在口中弥漫,她却面不改色。

“蜀王殿下问起你了。”穆之在她对面坐下,轻声道。

“嗯。”阿月淡淡应了一声,并未多问。

“他…似乎对你很感兴趣。”穆之斟酌着词句。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阿月放下药碗,眼神平静如水,“我无意卷入其中。”

穆之看着她平静的侧脸和额前那刺目的银丝,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深知她的身份特殊,力量强大,却也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和秘密。蜀王的关注,未必是福。

“王景明那边…可有动静?”阿月忽然问道。

穆之神色一凝,摇了摇头:“影密卫令牌之事,我已密奏朝廷,并抄送了一份给蜀王殿下。但京城那边…尚无回音。”

“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阿月声音清冷,眼中寒光一闪,“他若再敢伸手…斩断便是。”她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腰间穆月刀的刀柄。

伤兵营内,药味依旧浓重,但呻吟声已少了许多。大部分伤兵在婉儿的精心照料下,伤势逐渐好转,部分已能下地行走。那些昏迷的“傀儡”苗侗战士,虽然大部分依旧沉睡,但已有十几人恢复了意识,虽然身体虚弱,眼神迷茫,但至少有了生的希望。婉儿每日穿梭其间,查看伤情,调配药剂,眼神专注而沉静。她鬓角微湿,额上带着细密的汗珠,却掩盖不住那份由内而外的坚韧和从容。父亲的遗志,东野轩的守护,已化作她心中不灭的灯火。

“婉儿姑娘,张老三的伤口又渗血了!”一名医官匆匆跑来。

“别慌!取金疮散和干净的布来!”婉儿声音沉稳,快步走向病床。她动作麻利地清洗伤口,敷药包扎,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利落。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使命。

又过了几日。

一个平静的午后,阳光正好。穆之正在府衙与赵文瑞、岳擎苍等人商议春耕事宜。峒川城百废待兴,恢复生产迫在眉睫。

突然!

“圣旨到——!峒川巡察使孤穆之接旨——!!”

一声尖细高亢的唱喏,如同惊雷般在府衙外响起!

府衙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脸色剧变!

穆之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愕!岳擎苍、赵文瑞等人更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只见府衙大门外,一队身着宫廷禁卫服饰、气宇轩昂的骑士簇拥着一名手持明黄卷轴、面白无须的黄门太监,昂然而入!太监神色倨傲,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穆之身上。

“峒川巡察使孤穆之,接旨!”太监尖声喝道。

穆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翻腾,快步走到堂前,整理衣冠,撩袍跪倒:“臣,孤穆之,恭聆圣谕!”

岳擎苍、赵文瑞等人也慌忙跪倒在地。

太监展开明黄卷轴,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峒川巡察使孤穆之,临危受命,镇守南疆。于峒川之役,临机决断,力抗强敌,保境安民,功勋卓着!朕心甚慰!特召尔即刻返京述职,面陈南疆事宜,听候封赏!峒川城防及善后事宜,暂由蜀王李鸿代管!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府衙内一片死寂!

穆之跪在地上,心中如同翻江倒海!召他回京述职?听候封赏?这看似荣耀的旨意背后,是福是祸?这召他回京,究竟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峒川城刚刚稳定,此时离开…

“孤大人,还不快领旨谢恩?”太监尖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

穆之猛地回过神,压下心头的疑虑,双手高举过头:“臣…孤穆之,领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接过那卷沉甸甸的明黄卷轴,如同接过一块烧红的烙铁。

太监满意地点点头,带着禁卫扬长而去。

府衙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岳擎苍猛地跳起来,虎目圆睁:“大人!这…这怎么突然召您回京?峒川城怎么办?”

赵文瑞擦着冷汗:“是啊大人!城中百废待兴,千头万绪…”

吕灵萱凤目含忧:“京城…”

穆之握着圣旨,眼神复杂。他望向府衙深处那座院落的方向。

他知道,她一定也听到了。

平静的日子,结束了。

新的风暴,已然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