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衣冠谋冢 > 第37章 儒蚀汉城·囚禁真相

衣冠谋冢 第37章 儒蚀汉城·囚禁真相

作者:欧阳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24 来源:小说旗

襄水帮废墟之上弥漫的硝烟尚未散尽,那本在圣人字缝间浸满污血的《春秋》密码本,连同染血的锦袍、密封卷宗以及确凿的毒物证据,已在穆之手中汇聚成一股足以摧山断岳的力量。没有片刻迟疑,穆之当夜便以州府特派官之身份,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州府及按察使司递交了措辞严厉的弹劾文书,矛头直指张氏家主张鸿升及其少主张云骏,控诉其谋杀命官(刘学政)、残害民女(青花)、操纵科举、侵吞学田、豢养死士、刺杀朝廷命官等十数项重罪!铁证罗列,条分缕析,字字如刀!

汉城的天,仿佛被这封弹劾文书瞬间撕裂了一道口子,压抑已久的阴云终于翻滚起骇人的雷光。全城震动,百姓窃窃私语,暗流汹涌。

然而,张府这座盘踞汉城百年的庞然大物,其根基之深、手段之老辣,远超常人想象。他们并未如丧家之犬般仓惶逃窜,反而以一种近乎傲慢的从容,亮出了其最顶级的“乱法”獠牙——以“法”之名,行囚禁之实!

弹劾文书递交的次日,一场精心策划的反击风暴便席卷而来。

首先发难的,是州府内部被张氏渗透、收买的官员。他们联名上奏,反控穆之“构陷忠良”、“罗织罪名”、“滥用职权”、“欺压士绅”、“煽动民变”、“破坏汉城文教根基”,言辞激烈,引经据典,将穆之描绘成一个为求功绩不择手段、意图颠覆汉城秩序的酷吏!

紧接着,被张氏操控的“士林清议”再次被点燃。这一次,规模更大,组织更严密。那些曾受益于张氏科举舞弊的儒生、被张氏资助的所谓“清流”、以及不明真相被煽动的学子,在张府门生的带领下,聚集在州府衙门外,高举“扞卫士林清誉”、“严惩构陷者”、“还张公清白”等横幅,声浪震天。他们引述孔孟之道,痛斥穆之在祭孔大典上的“亵渎”和对张氏这“诗礼传家”望族的“污蔑”,将一场对滔天罪恶的追索,扭曲成了对“礼法纲常”的破坏和对“士林领袖”的迫害!

在汹涌的“民意”和内部官员的联合施压下,州府的最高长官(早已被张氏影响)迅速做出了一个看似“公允”、“稳妥”的决定:

“为平息物议,保障穆大人安全,并彻查双方所控之事,兹令穆大人及其随行护卫,暂居州府客馆‘静思阁’,非有令不得擅出。州府将增派护卫‘保护’,直至水落石出!”

美其名曰“保护”与“调查”,实则是将穆之及其核心团队,变相软禁!州府客馆“静思阁”瞬间变成了一座华丽的囚笼。门外,是州府派来的、名义上保护实则监视的精锐护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阁楼围得水泄不通。院内院外,明哨暗桩密布,任何试图进出的人员都会受到严密盘查。

张鸿升甚至不屑亲自出面。他只派了一位心腹幕僚,一个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来到静思阁“探望”穆之。

“穆大人,何苦来哉?”幕僚摇头晃脑,语气带着虚伪的惋惜,“张公乃我汉城文教砥柱,德高望重,岂会行此等悖逆之事?定是有小人构陷,挑拨离间。大人年轻气盛,一时不察,误信谗言,铸成大错。如今士林沸腾,州府震怒,大人身处漩涡,不如…就此罢手?张公宽宏大量,念在同朝为官,或可网开一面,保大人全身而退,体面离任。若执迷不悟…”他拖长了语调,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穆之端坐于客椅上,肋下的伤口隐隐作痛,但眼神却如古井寒潭,深邃而平静。他并未动怒,反而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嘲讽:“罢手?全身而退?张鸿升毒杀刘学政时,可曾想过罢手?张云骏虐杀青花时,可曾想过全身而退?尔等操纵科举,断送寒门士子前程,侵吞学田,吸吮民脂民膏时,又可曾想过‘德高望重’四字?”

他直视着幕僚闪烁的眼睛,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铁证如山,岂容尔等巧舌如簧,颠倒黑白?这州府客馆,困得住我穆之的身,却困不住朗朗乾坤!困不住煌煌律法!更困不住那些枉死者的冤魂!”他掷地有声的反驳,让那幕僚脸色青白交加,最终只能悻悻拂袖而去。

分工应对囚笼:

穆之:身处漩涡中心。他深知这是张氏拖延时间、销毁残余证据、甚至策划更大阴谋的缓兵之计。他利用每一次“说客”来访的机会,与之唇枪舌剑,一方面拖延时间,麻痹对方;另一方面,从对方的言辞、神态、甚至带来的细微信息(如州府护卫换班的规律、外面士林清议的动向等)中,敏锐地收集着宝贵的情报,分析着张府可能的下一步动作。

阿月:化身暗影。软禁对她而言,并非真正的囚牢。当夜幕深沉,万籁俱寂,她那双纯黑的眼眸在黑暗中亮起。她如同最精妙的壁虎,紧贴着冰冷墙壁的阴影,呼吸与心跳几近于无。利用“静思阁”本身复杂的梁柱结构和窗外茂密的古树枝桠,她如同没有实体的幽灵,一次次巧妙地避开明处岗哨和暗处潜伏的“眼睛”视线。她的任务,是将穆之写好的密信(用特殊药水书写,需特定方法显现)以及收集到的关键信息,神不知鬼不觉地传递出去,交给州府外尚能活动的、可信赖的联络人(如未被收买的底层吏员),同时接收外界传递进来的情报。每一次成功传递,都如同在铁桶般的封锁上钉入一枚楔子。

慕婉儿: 专注物证。她将临时居所的一角布置成了简易的药理分析台。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她争分夺秒地对从襄水帮据点搜获的催化物粉末、残留的“圣人香”灰烬进行更精密的分析和比对。她需要彻底完成这条毒杀证据链:证明这种催化剂与“圣人香”混合后,在人体模拟环境下,确实能产生导致刘学政死亡症状的剧毒反应。她的工作,是将轩辕一刀点破的毒计,转化为无可辩驳的科学实证。

东野轩:稳定军心。作为护卫首领,他被要求与穆之分隔居住,负责看管手下护卫,名义上是“维持秩序”,实则是被隔离监视。他强压着怒火和憋屈,每日操练护卫,严明纪律,确保这支核心力量在高压下依旧保持着凝聚力和战斗力。他知道,一旦爆发冲突,他们将是穆之最后的屏障。他时刻按着腰间的“青霜”,眼神警惕地扫视着那些名为“保护”、实为监视的州府护卫,如同一头被困的猛虎,随时准备撕碎囚笼。

轩辕一刀:消失的刀锋。自被“请”入州府客馆范围后,这位老宗师便如同人间蒸发。州府的护卫们甚至记不清他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只有穆之等人知道,他必然就在这看似森严的州府之内,甚至就在这客馆周围的某个阴影角落里。他像一滴融入墨汁的水,彻底消失于无形。他在等待,在观察,如同潜伏在深渊中的巨兽,收敛了所有气息。他在等待一个信号,一个需要他这把“寒魄”出鞘,斩破这虚伪囚笼的信号。他的存在,是张府那些真正高手心中最大的忌惮,也是穆之团队在绝境中最后的底牌。

州府客馆,这座雕梁画栋的华丽囚笼,此刻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张氏用权力和话语权编织的罗网,试图将真相与正义绞杀于无形。穆之被困于方寸之地,却以智慧为剑,以意志为盾,与那张牙舞爪的庞大阴影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无声对峙。书蠹蛀蚀经典,心毒扭曲礼法,而囚禁于此的,正是那渴望撕裂黑暗、重现天光的凛然真相!风暴在囚笼中积聚,只待破壁之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