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88集:布局优化方案科学制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88集:布局优化方案科学制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小陈的指尖还悬在回车键上方,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框刚弹出来不到十秒。刘好仃已经站在他身后,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技术参数,像一块玻璃被缓缓推入检测仪,精准、稳定,不带一丝慌乱。

“8.5米曲率,防霉中空,两周出样。”他低声重复了一遍,嘴角反而往上提了提,“这不正好?咱们刚把新加坡的‘看不见的指标’摸清楚,人家就送题上门了。”

小陈转过头,语气里还带着点没散尽的紧张:“可这不只是做一块玻璃的事啊,刘师傅。曲面成型、密封工艺、抗菌测试,全得重新调流程,厂里那边能配合吗?”

“能。”刘好仃答得干脆,顺手从桌角抽了支记号笔,“问题不是能不能,是怎么排优先级。咱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客户一来询盘,就拿标准产品往上套——现在得反过来,让产品跟着需求走。”

他大步走向白板,抬手擦掉昨天写的“竞争态势分析”,留下一片湿漉漉的墨痕。笔尖落下,第一行字清晰有力:市场布局优化方案——启动。

阿米尔和尤哈也围了过来,三人站成半弧,像在等一道即将落下的裁切线。

“昨天咱们把三国的情况理了一遍,”刘好仃一边写一边说,“新加坡怕霉,迪拜怕热,温哥华怕孩子撞窗——听着像段子,其实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逻辑。一个按气候,一个按运输,一个按法规。咱们要是还拿一套方案通吃,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小陈点头:“所以得细分?”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十字,“横着按地区分,纵着按应用场景分。比如新加坡,不只是‘东南亚市场’,更是‘高湿高绿建筑密集区’;迪拜不是‘中东市场’,是‘超高层 极端气候 德系主导区’;温哥华呢?‘北美观感控 安全法规严苛区’。”

尤哈眼睛一亮:“那咱们的产品线,是不是也得分层?高端项目打定制,中端走性价比,低端干脆不碰?”

“不止。”阿米尔接过话,“我觉得还可以按行业切。比如住宅、商业楼宇、文化场馆,对玻璃的要求天差地别。美术馆要低反射,医院要抗菌,写字楼要节能——咱们完全可以做‘场景包’。”

小陈立刻举手:“我赞成按行业分!客户采购时本来就是按项目类型来的,咱们按地域分,反而容易漏重点。”

“可地域影响更大。”尤哈摇头,“同样的办公楼,在新加坡要防霉,在温哥华要抗雪,在迪拜还得抗沙暴。材料、结构、安装方式全不一样,光看行业哪够?”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办公室的空气像是被加热的夹层玻璃,微微鼓胀。

刘好仃没打断,只是默默听着,手指在笔帽上轻轻敲了三下——两短一长,像是某种无声的节拍器。

等声音落下,他才开口:“你们说得都对,也都不全。”

两人一愣。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个双轴坐标图。“x轴按地域,Y轴按行业。每一个交叉点,就是一个‘微市场’。咱们不追求全覆盖,只挑最有潜力的几个点,先扎进去。”

他圈出三个格子:“新加坡 绿色建筑,迪拜 超高层,温哥华 住宅安全。这三个,是咱们第一批‘精准打击区’。”

小陈看着图,忽然笑了:“这不就像咱们切玻璃?先画线,再定位,最后——咔!”

“对。”刘好仃点头,“一刀下去,不能歪,也不能碎边。”

阿米尔推了推眼镜:“可这么一来,每个市场都要单独做方案,研发、生产、测试、认证……投入不小。”

“当然。”刘好仃没回避,“前期肯定烧钱。但咱们算笔账——现在国际订单,七成是零散询盘,客户比价格,咱们比成本,拼到最后谁都没赚头。可要是咱们能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块玻璃’,价格话语权就回来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打印的表格,递给财务岗的小李:“这是上季度出口数据,你算一下,如果我们把定制化产品占比从现在的12%提到30%,毛利率能涨几个点?”

小李快速扫了几行,手指在计算器上按了几下,抬头:“保守估计,至少五个点。如果高端项目拿下两三个,可能到八到十个点。”

办公室安静了一瞬。

尤哈率先开口:“那咱们是不是也得分阶段来?先在新加坡试点曲面防霉玻璃,跑通流程,再复制到其他市场?”

“聪明。”刘好仃笑了,“咱们不贪多,先做深,再做广。就像种树,根扎得稳,不怕风大。”

小陈却皱眉:“可万一试点失败呢?客户不满意,口碑砸了怎么办?”

“所以得设反馈机制。”刘好仃拿起笔,在方案末尾加了一行,“每个试点项目,配一个‘客户体验官’,全程跟进,问题24小时内响应。咱们不等客户投诉,主动去问‘哪里不舒服’。”

阿米尔笑出声:“这服务,比海底捞还上头。”

“玻璃又不会撒娇。”尤哈也笑了,“但客户要是觉得咱们‘懂行’,下次还找你,哪怕贵点也愿意。”

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最后一句:精准切入,小步快跑,持续迭代。

他退后一步,看着整块板子,像在审视一块刚出炉的钢化玻璃——通透,有韧劲,边缘整齐。

“方案就这么定。”他转身,目光扫过每个人,“新加坡的8.5米曲率样品,三天内出设计图,一周内试产,十天内送检。咱们不求快,但求准。”

小陈立刻打开电脑:“我这就联系材料商,调纳米涂层参数。”

阿米尔翻出手机:“我约检测中心,看看能不能加个急。”

尤哈则抓起笔记本:“我去厂里跟车间碰一下曲面成型的模具调整。”

刘好仃没急着走,而是站在原地,从口袋里掏出那包薄荷糖,一人塞了一颗。

“提神。”他说。

糖纸在指尖窸窣作响,像一片玻璃轻轻滑过传送带。

——

会议室的灯还亮着,四人围在桌边,把方案拆成一个个动作节点。

小陈负责客户沟通与需求确认,阿米尔主攻技术适配与测试流程,尤哈对接生产与交付节奏,刘好仃统筹全局,随时补位。

“咱们还得建个数据库。”刘好仃突然说,“把每个市场的气候、法规、客户偏好、竞争对手动态都录进去,定期更新。以后新项目一来,直接调‘历史案例’,不用每次都从零开始。”

“我来搭框架。”小陈立刻接话,“用云端表格,权限分级,手机也能看。”

“名字都想好了。”阿米尔推眼镜,“叫‘Glassmap’,玻璃地图。”

“行。”刘好仃点头,“以后咱们出海,不靠运气,靠导航。”

尤哈忽然问:“那如果客户临时改需求呢?比如今天要8.5米,明天改成9米?”

“改。”刘好仃答得干脆,“只要在技术可行范围内,咱们就得转得比别人快。他们大厂改设计要三个月,咱们十天就能调,这就是优势。”

“可成本呢?”小李还在担心,“频繁调整,材料浪费,人力也吃紧。”

“所以要设‘弹性阈值’。”刘好仃在本子上画了条波浪线,“小改内部消化,大改跟客户谈加价。咱们不做冤大头,但也不当甩手掌柜。”

小陈点头:“我可以提前跟客户签‘变更协议’,注明调整范围和费用机制。”

“好。”刘好仃合上本子,“咱们不是卖玻璃的,是解决问题的。客户要的不是一块板子,而是一个‘不会出事’的承诺。”

办公室外,天色渐暗,玻璃幕墙映出城市的灯火,像无数条流动的数据线。

——

方案最终定稿,打印出来的纸页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

刘好仃把文件夹递给每人一本,封面没有花哨设计,只有一行黑字:布局优化方案V1.0。

“从今天起,咱们不再被动接单。”他站在门口,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玻璃稳稳落地,“咱们主动布阵。”

小陈翻开第一页,抬头问:“那如果……客户觉得我们太激进呢?”

刘好仃没回答,而是从桌上拿起一块样品玻璃,对着灯看了看,边缘光洁,无一丝毛刺。

他轻轻放下,说:“咱们不是激进,是清醒。国际市场不是谁声音大谁赢,是谁准备得更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小陈屏幕上刚弹出的新消息提示上。

“而且——”他伸手点开邮件预览,标题赫然写着:Urgent: dubai tower project – thermal Stability test Required in 10 days。

他嘴角一扬。

“人家已经在等咱们出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