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87集:国际市场复杂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87集:国际市场复杂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小陈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推特那条动态的发布时间显示是“1分钟前”。刘好仃站在三人身后,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小陈的椅背,像提醒一扇快要关严的玻璃门。

“这事儿,得抓紧。”他说。

话音刚落,阿米尔已经点开邮箱,翻出昨天刚收到的迪拜海关新规附件;尤哈则把手机倒扣在桌上,打开笔记本,第一页赫然是“新加坡建筑规范关键词”;小陈退出社交媒体,新建了一个Excel表格,标题打上:“Global market Snapshot v1”。

办公室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像一块玻璃在风中微微震颤。

——

“先从咱们的三个试点国开始。”刘好仃把那张背面写满任务的纸重新贴在白板上,笔尖在“新加坡”“迪拜”“温哥华”三个词上点了点,“谁先来?”

“我。”小陈举手,“我刚整理完前两个月的国际询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新加坡客户问得最细的不是价格,而是‘抗霉变指数’。”

“霉变?”尤哈皱眉,“玻璃还能发霉?”

“不是玻璃本身。”小陈调出一份pdF,“是密封胶和边框材料在高湿环境下容易滋生真菌,影响幕墙外观。他们那边有些建筑师甚至要求提供‘防菌测试报告’,跟食品安检似的。”

阿米尔笑出声:“咱们下一步是不是得送样去微生物实验室?”

“已经送了。”小陈耸肩,“上周寄的,还附了张温馨小纸条:‘请务必让菌落活得久一点,我们想看看它什么时候放弃’。”

办公室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笑声。

刘好仃也笑了,但很快收住,转头在白板上写下:“新加坡——高湿=防霉需求↑”。

“这不是小问题。”他说,“一个细节背后,是一整套建筑标准和审美习惯。他们喜欢通透、极简的幕墙,但又怕脏、怕留痕。咱们的玻璃再干净,边框一长毛,客户照样投诉。”

尤哈若有所思:“所以他们的‘高品质’,不只是光学性能,还包括‘视觉耐久性’。”

“对。”刘好仃点头,“咱们以前做国内项目,重点在强度、隔热、抗风压。但现在出海,得学会看‘看不见的指标’。”

他转向阿米尔:“你那边呢?”

阿米尔推了推眼镜:“迪拜的麻烦在运输。我查了他们最近的物流通报,高温天气下,集装箱内部温度能到70度以上。普通pVb胶膜在这个温度下会软化,夹层玻璃容易脱胶。”

“70度?”小陈瞪眼,“那不是快把玻璃煮化了?”

“没那么夸张。”阿米尔翻出一张热成像图,“但确实会影响结构稳定性。而且他们超高层项目多,玻璃要垂直吊装,时间一长,胶层受力不均,风险更大。”

刘好仃在白板上又写:“迪拜——高温 高层=胶层稳定性↑”。

“还有个事。”阿米尔补充,“我联系了当地一家合作商,他们提到,最近有竞争对手在推‘全陶瓷封边’技术,说是能彻底杜绝脱胶,虽然贵了三成,但大项目都愿意试。”

“谁家?”尤哈问。

“德国那家,名字带‘S’的。”阿米尔比了个手势,“老对手了。”

刘好仃没接话,只是用红笔在“竞争对手”下面画了条横线。

——

中午没休息,三人围在会议桌前,各自摊开资料。

小陈的电脑上是新加坡近五年的气候数据曲线,湿度常年在80%以上,雨季长达七个月;阿米尔的平板里滚动着迪拜建筑工地的视频,吊车在烈日下缓缓升起一块巨型玻璃,工人们穿着长袍,动作却极利落;尤哈则拿着一支荧光笔,在温哥华的建筑法规手册上划出一段:“所有幕墙系统必须通过cSA A440.2抗雪载测试”。

刘好仃端着茶杯走过来,看了看,没说话,只在每人的桌上放了一小包薄荷糖。

“提神。”他说。

尤哈拆开糖纸,突然抬头:“刘师傅,我刚查到温哥华有个挺怪的规定——新建住宅的玻璃窗,必须能承受‘儿童全速撞击’。”

“啥?”小陈愣住,“小孩撞窗户?”

“对。”尤哈指着条款,“说是防止孩子玩闹时撞破玻璃坠楼。所以他们那边的窗玻璃,最低也得是10mm钢化 夹胶。”

阿米尔吹了声口哨:“这标准,比我们国内高多了。”

“不止。”刘好仃接过手册,翻到一页,“北欧和北美部分地区,建筑规范里有‘被动房’要求——玻璃不仅要保温,还得发电。”

“发电?”小陈瞪眼。

“光伏玻璃。”刘好仃点头,“咱们厂现在还没量产,但人家已经在用了。温哥华去年有栋办公楼,外墙全是发电玻璃,一年省了三成电费。”

办公室安静下来。

小陈盯着Excel表格,喃喃:“咱们还在比谁家Low-E镀膜反射率高,人家已经让玻璃开始赚钱了。”

刘好仃轻轻敲了敲桌面:“所以别光看价格战。国际市场不是谁便宜谁赢,是谁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

下午三点,刘好仃召集大家开短会。

“现在咱们手里有三张牌。”他站在白板前,手指划过三个国家,“新加坡拼防霉,迪拜拼耐热,温哥华拼安全和节能。但每张牌背后,都是整副牌局。”

他转身写下:“竞争态势分析”。

“德国那家,技术强,品牌老,客户信任度高。他们在迪拜推的全陶瓷封边,虽然贵,但解决了痛点。咱们要是跟进,研发周期至少半年。”

“日本那家呢?”尤哈问。

“低调,但狠。”阿米尔接话,“我在一个行业论坛看到,他们最近在推‘自修复密封胶’,划伤后能自动闭合。虽然还在测试阶段,但专利已经布局了。”

小陈苦笑:“咱们还在研究怎么不让胶发霉,人家已经在搞‘不死胶’了。”

刘好仃没笑,反而点点头:“正常。人家砸了几十年研发,咱们才刚出海。不怕对手强,怕的是不知道对手在哪。”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

“新加坡,我们面对的是德国、日本、本地高端品牌三方夹击;迪拜,除了德日,还有几家中东本土企业,靠关系网拿项目;温哥华,北美本土品牌占七成市场,认证门槛高,渠道难进。”

他顿了顿:“咱们现在,连‘玩家名单’都还没摸全。”

尤哈皱眉:“那……咱们的优势在哪?”

“成本不是优势。”刘好仃说,“在高端市场,便宜反而让人怀疑质量。我们的优势是——快。”

“快?”

“对。”他目光扫过三人,“他们研发周期长,决策慢。咱们小团队,反应快。比如新加坡的防霉需求,咱们三个月内能不能出一款‘抗菌边框系统’?”

小陈眼睛一亮:“可以试试!我们跟材料厂合作过,有款纳米涂层,防菌效果不错。”

“迪拜的耐热问题呢?”刘好仃看向阿米尔。

“现有胶膜不行,但我们可以调整夹层结构,加一层隔热膜,先顶一阵。”阿米尔说,“不过得做加速老化测试。”

“去做。”刘好仃说,“温哥华的安全标准,能不能做成我们的卖点?”

尤哈点头:“可以主打‘儿童安全玻璃’,再配上我们的防雾技术,打差异化。”

刘好仃笑了:“好。咱们不跟他们拼全科状元,拼单项冠军。”

——

傍晚六点,办公室灯还亮着。

三人围在投影前,屏幕上是刚整理完的分析报告:三页ppt,分别列出了三国的市场特点、竞争格局、潜在机会与风险。

刘好仃站在一旁,手里捏着那本磨得发白的笔记本。

他翻到一页,上面贴着一张新加坡客户的邮件截图,内容是:“我们很喜欢你们的玻璃透光率,但边缘密封处三个月就出现微小霉斑,能否改进?”

他用笔在旁边圈出“微小霉斑”四个字,又写下一行小字:“可能是当地真菌菌种特殊,需针对性测试。”

抬头时,正看见小陈在Excel里加了个新标签:“特殊建筑风格——新加坡‘空中花园’项目对玻璃曲率有定制需求”。

“这个我下午刚收到。”小陈解释,“他们要做弧形幕墙,但又要保证抗霉,目前市面上没现成方案。”

刘好仃盯着那行字,没说话,只是把笔记本翻到另一页,写下:“新加坡——防霉 曲面=机会点”。

他合上本子,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新加坡”那一栏重重画了个圈。

“国际市场不是一块平板玻璃。”他说,“它像一块夹层中空Low-E,每一层都不一样,温度、湿度、压力、光线,全在变。你以为看到的是透明,其实里面藏着无数折射角。”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咱们现在,才刚看清第一层。”

办公室安静下来。

阿米尔忽然开口:“刘师傅,你说迪拜那家德国公司,会不会也在盯着我们?”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

他走到窗边,夕阳把玻璃幕墙染成金色,远处工地上,一块新玻璃正被吊车缓缓升起,像一片薄薄的云。

“会。”他 finally 说,“只要我们开始出招,他们就会看。”

他转身,目光落在三人脸上:“所以接下来,每一步,都得像切割玻璃一样——精准,不留毛刺。”

小陈正要说话,电脑突然“叮”了一声。

新邮件。

发件人:Singapore GreenArch design

主题:Urgent Inquiry – curved Anti-Fungal Insulated Glass (custom Radius 8.5m)

小陈点开,快速扫了一眼,抬头,声音有点抖:“他们……要定制8.5米曲率的防霉中空玻璃,两周内要样品。”

办公室的空调嗡鸣又响了起来。

刘好仃走过去,站在小陈身后,盯着屏幕上的技术参数。

他的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