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83集:品牌定位调整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83集:品牌定位调整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周一早晨,阳光穿过会议室百叶窗的缝隙,在桌面上拉出几道平行的光带。小陈刚把咖啡杯放下,就看见刘好仃拎着一个旧帆布包走了进来,包口露出半截记事本的边角,边角已经磨得发白。

他把包往椅子上一放,没急着开会,而是顺手把投影仪的线从地上卷起来,绕了两圈挂到墙钩上。“线乱了心就乱,”他说,“咱们今天要理的,可是比这线复杂多了。”

尤哈正低头翻上周的笔记,听见这话抬头一笑:“您这是要给我们上‘整理收纳与品牌战略’的课?”

“不,”刘好仃打开笔记本,翻到崭新的一页,“是上‘怎么让客户觉得咱们靠谱,还得让他们说得出哪儿靠谱’的实战课。”

空气里还飘着咖啡的香气,但节奏已经变了。上周白板上的那些点子——语音沙盘、倒影LoGo、避坑短视频——像刚发芽的种子,现在到了该松土施肥的时候。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手指轻轻点在“让每一单玻璃,都安全抵达”那行字上。“这句话,不是口号,是承诺。”他顿了顿,“但承诺得有人听,还得听明白。所以今天,咱们第一步,不是改LoGo,也不是拍视频,是去听市场怎么说。”

小陈眨眨眼:“您是说……调研?”

“对。”刘好仃点头,“咱们不能关着门自嗨。你觉得‘安全抵达’重要,客户是不是也这么想?高端项目在乎的是不是除了安全,还有别的?比如交付速度、比如定制响应?咱们得知道他们在乎什么,才能让人家觉得咱们懂他们。”

阿米尔托了托眼镜:“可咱们以前没做过系统调研,去哪儿找人问?问谁?”

“问老客户,问新客户,问还没成客户的。”刘好仃从包里抽出一张表格,贴在白板上,“我已经让物流组调了上季度的发货记录,按地区、行业、订单规模分了类。咱们分三组,每组负责一类客户,电话访谈 问卷结合,重点就两个问题:一,你们选玻璃供应商,最怕什么?二,什么样的服务,能让你们下次还找他?”

尤哈举手:“那……问题太直接,人家会不会不走心?”

“那就加个故事。”刘好仃笑了笑,“比如开头就说:‘我们最近在想,怎么才能让客户半夜接到工地电话时,不用跳起来。’——人一听,就知道咱们不是来推销的,是来解决问题的。”

办公室里响起一阵轻笑,紧绷的弦松了一寸。

“还有一件事。”刘好仃环视一圈,“调研时,别光盯着传统建筑和家装。最近新能源车厂、数据中心、光伏项目都在扩产,这些地方用的玻璃,规格新、要求高,说不定是咱们没踩过的赛道。多问一句,没坏处。”

小陈眼睛一亮:“您是说,未来的‘安全抵达’,可能不只是把玻璃运到工地,而是送到无尘车间、送到零下二十度的极寒测试舱?”

“聪明。”刘好仃竖起大拇指,“品牌不是一成不变的壳子,是跟着客户一块儿长的树。根扎得稳,枝叶才敢往外伸。”

调研启动后的第三天,数据开始回流。

小陈负责高端商业项目组,整理出一份让所有人意外的发现:客户嘴上说“质量第一”,可真正让他们决定下单的,往往是“出图快”“改单灵活”“能配合我们赶工期”这类服务细节。

“他们不怕贵,”小陈汇报时说,“怕的是耽误进度。一块玻璃晚三天,整个幕墙施工就得停摆,违约金一天好几万。”

阿米尔负责工业客户,反馈更直接:“他们根本不在乎品牌故事,只关心两个数字:破损率,和应急响应时间。有家药厂说,只要我们能在四十八小时内补货,他们愿意多付15%溢价。”

尤哈负责新兴行业,带回的消息最让人兴奋:“一家新能源电池厂,正在找能耐高温、抗震动的特种玻璃,现有供应商交货周期要六周,他们急得想自己研发。”

会议室的白板渐渐被贴满便利贴,五颜六色,像一场小型展览。

刘好仃站在前面,一根根看,一条条记。最后,他拿起红笔,在“安全抵达”四个字下面,写下三行小字:

——快,是新的安全。

——灵活,是新的可靠。

——懂行,是新的专业。

“所以问题来了。”他转身面对大家,“咱们还能用一个形象,打遍天下吗?”

没人说话。

尤哈挠头:“我觉得……难。给药厂送玻璃和给商场做幕墙,客户期待的‘靠谱’,根本不是一回事。”

“那是不是得分开?”小陈试探着问,“比如搞个‘极速响应’系列,专攻工期紧的项目?再弄个‘特种守护’线,对接新能源、医疗这些高要求行业?”

阿米尔皱眉:“可品牌一拆,客户会不会糊涂?今天见你叫‘安全抵达’,明天又冒个‘极速守护’,谁知道是一家?”

“这担心对。”刘好仃点头,“品牌像棵树,主干必须清楚。咱们的主干,就是‘安全抵达’——不管送到哪儿,不管多急多难,我们能让玻璃稳稳当当站住。”

他拿起笔,在白板中央画了个粗壮的树干,标上“安全抵达”。

接着,在树干两侧画出几根分枝。

“但树枝可以不一样。”他继续说,“比如高端建筑线,咱们突出‘精准交付 设计协同’,形象可以更现代、更科技感;工业客户线,主打‘零破损 应急补货’,视觉上强调坚固和速度;新兴行业线,干脆叫‘玻璃实验室’,走专业探索风,让人一看就觉得我们敢接新活。”

小陈盯着那几根枝,若有所思:“所以……不是换品牌,是长出不同的‘脸’,但用同一个‘心’?”

“对。”刘好仃笑了,“就像一个人,见客户穿西装,陪孩子去公园穿t恤,本质还是那个负责任的爸爸。咱们的品牌,也得学会‘见人说人话,见坑填坑话’。”

阿米尔点头:“可这些‘脸’怎么管?万一设计乱了,宣传口径不一,客户还是分不清。”

“那就定规矩。”刘好仃翻开记事本,抽出一张草图,“核心品牌的视觉元素必须保留——比如咱们的倒影LoGo,所有子品牌都得用;宣传语可以变,但每条最后都要落回‘安全抵达’四个字。”

他指着草图:“比如高端线,可以说‘极简设计,极致交付,让幕墙如期绽放——安全抵达’;工业线,‘72小时应急通道,破损即补——安全抵达’;新能源线,‘为未来封存光与热——安全抵达’。”

尤哈念完,笑了:“这倒像一家人,名字不同,但说话一个味儿。”

“还不止。”刘好仃合上本子,“咱们可以把‘安全抵达’做成一个故事系列。每条子品牌,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药厂补货记、数据中心护玻战、光伏板极地行……最后都归到同一个主题:无论多难,我们都在路上。”

小陈眼睛亮了:“这不就是‘玻璃的求生之路’第二季?”

“随你怎么叫。”刘好仃笑,“只要客户记得,有群人,专门解决玻璃的‘生死时刻’。”

周五下午,阳光斜照进办公室,照在刚打印出来的品牌定位框架图上。树形结构清晰,主干挺拔,枝叶初展。

小陈正往图上贴标签,尤哈突然抬头:“刘师傅,要是以后咱们又碰上新行业,比如航空航天用的超轻玻璃,是不是还得再长一根枝?”

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捏着半截铅笔,闻言转过身,把铅笔轻轻放在图纸顶端。

“树的本事,”他说,“就是不停长新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