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84集:品牌形象重塑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84集:品牌形象重塑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周五下午的阳光还斜斜地铺在图纸上,小陈刚把最后一张标签贴好,尤哈的话音未落,刘好仃已经顺手从打印机里抽出一张刚打出来的A4纸,反手一折,夹进旧帆布包的侧袋。

“树要长,叶子也得换。”他拍了拍包,“下周展会,咱们不能还顶着十年前的‘玻璃侠’头像去。”

没人笑。但都懂。

那“玻璃侠”是厂里早年请兼职设计做的LoGo,一个卡通人形举着玻璃板,头盔像电焊面罩,腰带还印着“坚不可摧”四个字。客户私下叫它“工地奥特曼”,连自家销售都觉得拿不出手。

“主干不能动。”刘好仃拉开会议室白板下的抽屉,取出三支不同颜色的马克笔,“倒影LoGo留着,字体不变,蓝底白字,这是咱们的身份证。”

他刷地画出三个分支,分别标上“极境”“速达”“探界”——这是上回定下的子品牌名,听着像科幻片预告,但每个字都有出处。

“极境”对应高端建筑线,主打精准交付与设计协同;“速达”服务工业客户,强调破损即补、应急响应;“探界”则是“玻璃实验室”的正式代号,专攻新能源、医疗等前沿领域。

“现在,咱们分组开工。”他一指小陈,“你带一组,负责‘极境’,要的是高级感,不是贵气感,明白吗?别整得像豪宅电梯间。”

小陈点头:“懂,克制的奢华,像一杯手冲,不是香槟塔。”

“阿米尔,‘速达’交给你。”刘好仃把红笔递过去,“速度、可靠、零误差,视觉上要有‘秒表滴答’的紧迫感,但不能让人觉得冷冰冰。”

阿米尔推了推眼镜:“可以试试动态线条,像玻璃在高速运输中的轨迹残影。”

“尤哈,‘探界’归你。”刘好仃笑出一口白牙,“科技感要有,但别太赛博朋克。咱们不是造光剑的,是给电池厂送玻璃的。”

尤哈挠头:“那……能不能加点‘实验记录本’的元素?手绘草图、数据标注那种?”

“行。”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了一笔,“记住,所有设计,倒影LoGo必须在左上角,尺寸不小于图标总面积的15%。宣传语最后四个字,必须是‘安全抵达’。”

他合上本子,像合上一锅正在发酵的面团:“下周三前,每人交三套初稿。别怕丑,先画出来再说。”

三天后,会议室墙上贴满了打印稿。

“极境”的方案里,有一版是玻璃幕墙在晨光中缓缓升起的剪影,配色是银灰与深蓝渐变,像城市天际线刚苏醒;另一版则干脆用建筑图纸的等高线做底纹,LoGo嵌在中心,像坐标原点。

“速达”的设计更硬朗。一套方案用了断裂的玻璃边缘被红线缝合的图形,象征“破损即补”;另一套是时钟指针与运输路线重叠,形成“72小时应急通道”的视觉隐喻。

“探界”最跳脱。尤哈交的稿子里,有一张是显微镜视野下的玻璃分子结构,旁边手写字体写着“第17次耐高温测试:成功”,落款是“实验室日志04.17”;另一张干脆是张“玻璃身份证”,列出透光率、热膨胀系数、抗压强度等参数,像产品简历。

刘好仃站在墙前,一根根看,时不时用黄贴纸在某个设计上打勾。

“这个‘缝合玻璃’不错。”他指着“速达”的方案,“但红线太像伤口,换个颜色,比如橙色,像警示带,但更有行动力。”

阿米尔点头记下。

“‘极境’这个剪影,大气,但缺了点‘人味’。”刘好仃转向小陈,“能不能加个微小的倒影?比如玻璃上倒映出设计师的手,正在画图?”

小陈眼睛一亮:“对!让客户觉得,我们不只是送货的,是参与创作的。”

尤哈举手:“那个‘玻璃简历’,客户会不会觉得太技术流,看不懂?”

“那就加一句人话。”刘好仃笑,“比如‘它不说话,但扛得住-40c到150c的暴击——安全抵达’。”

会议室爆发出一阵笑。

讨论到最后,每条线各选出一套主推方案。刘好仃把三张图并排钉在白板中央,像挂起三面新旗。

“下一步,见真章。”他说。

新标志和宣传语先在官网悄悄上线,只在三个子品牌的独立页面展示。同时,团队印了三百份新品类手册,封面是新LoGo,背面留了二维码,写着“扫码告诉我们:这个新脸,你还看得惯吗?”

反馈来得比想象快。

周一早上,小陈刚打开后台,就喊出声:“‘极境’那版,高端客户群里有人转发了!说‘终于有个玻璃品牌不把自己当建材,当艺术品了’!”

阿米尔翻着问卷,念道:“工业客户说,‘橙色补货通道’那个设计,一看就懂,比你们以前的‘零破损承诺’直观多了。”

尤哈盯着“探界”的扫码数据,突然抬头:“刘师傅,有个光伏项目负责人留言,说‘玻璃简历’太酷了,他们采购部要十份,当内部科普材料用。”

刘好仃笑了:“行,趁热打铁。”

他们把新形象投进线上广告,定向推给新能源、医疗、数据中心等行业的采购负责人。又在展会前一周,给老客户寄出“品牌焕新礼盒”——里面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特种玻璃片,嵌在卡片上,写着:“这是能扛住火箭发射震动的材料,我们正用它,守护你的下一块玻璃——安全抵达。”

客户朋友圈开始零星出现照片:有人把玻璃片夹在笔记本里,配文“比U盘还硬核的伴手礼”;有工程师把它放在显微镜下拍照,说“这材料参数,比我司标准还高”。

品牌部的监测系统显示,关键词“安全抵达 玻璃”搜索量一周内涨了三倍。

可就在周四下午,阿米尔突然在群里发了张截图。

是竞争对手“晶盾玻璃”的新宣传页。

页面上,一个蓝色倒三角图标,左上角赫然有个微小的倒影设计,色调和排版,像极了他们的主LoGo。宣传语写着:“极速响应,使命必达——我们也在路上。”

尤哈火速点进对方官网,翻了十分钟,抬头:“不止这一处。他们工业线新推的‘闪电补货’服务,连口号节奏都跟咱们‘72小时应急通道’一模一样。”

小陈冷笑:“抄作业还不打格子。”

刘好仃没说话,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晶盾玻璃”四个字外画了个圈。

“打官司是法务的事。”他转身,“咱们的活儿,是让客户一眼分清,谁是原创,谁是影子。”

他抽出尤哈那张“玻璃简历”设计,指着参数栏:“把‘探界’线的所有新材料,都做成这种‘简历卡’。不光给客户,发到行业论坛,发到高校材料系。”

又转向小陈:“‘极境’那版剪影,加个动态版,做成30秒短视频,重点拍玻璃在晨光中升起时,倒映出设计师的手和图纸的过程。标题就叫‘谁在守护幕墙的第一缕光?’”

最后看向阿米尔:“‘速达’的橙色补货通道,做成实时地图。客户下单后,能看见自己的玻璃在运输链上的位置,一旦触发应急流程,地图自动标红,推送倒计时。”

阿米尔眼睛一亮:“像快递追踪,但更紧张刺激。”

“对。”刘好仃点头,“咱们不光比他们早一步,还要让客户看得见这一步。”

周五,新动作全数上线。

当晚,监测后台跳出一条新评论,来自某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经理:

“刚看完你们那个‘玻璃简历’,又看了晶盾的‘倒三角’。说实话,抄个图标不难,但抄不了参数。你们那个耐低温测试数据,我们正需要。周一约个技术对接?”

小陈截图发到群里,配字:“第一块砖,砸出声了。”

刘好仃没回消息,正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新点子。画到一半,笔尖突然一顿。

他盯着纸面,慢慢把铅笔横放,压在“探界”两个字上,像一根正在生长的枝条。

窗外,深圳的夜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无数等待被送达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