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46集:创新方案巧妙构思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46集:创新方案巧妙构思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切进会议室,把桌角照得发白。刘好仃站在投影幕布前,手里捏着一支蓝色白板笔,笔帽被他咬过一圈,留下浅浅的牙印。他没急着说话,只是把昨夜整理好的客户洞察报告轻轻放在桌上,封面上那行手写的标题——“我们不认识的客户”——还带着一点墨迹未干的湿润。

小陈进来时手里端着两杯奶茶,一杯递给小林,自己嘬了一口,吸管发出“啵”的一声。她瞄了眼报告封面,笑了:“刘工,这标题像极了我前任分手短信的开头。”

没人接话,但气氛松了一点。

刘好仃点点头:“没错,我们确实‘不认识’他们。可现在,我们要开始‘认识’了。”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字:怎么变?

“客户要的不是标准答案,是‘我懂你’。”他敲了敲白板,“所以问题来了——咱们怎么把‘懂’变成服务?”

小王啃完最后一口三明治,纸袋揉成团,精准投进垃圾桶:“想法是好,可咱们是玻璃厂,不是心理咨询室。”

“但我们可以做‘会聊天的玻璃厂’。”刘好仃笑,“比如德国客户要物流更新到小时,咱们能不能开发个小程序,让他们像查快递一样刷进度?”

小林眼睛一亮:“还能加个语音播报功能,早上九点自动推送:‘您订购的Low-E中空玻璃,已通过汉堡港清关’,配上德语播音腔。”

“再加个天气提醒,‘柏林今日有雨,建议延迟卸货’。”小陈补刀。

笑声炸开。

刘好仃趁热打铁:“这就是增值服务——不是卖玻璃,是卖‘省心’。”

他在白板上画了个圈,写下“增值服务”,又画了个更大的圈,写上“客户社区”。

“光服务还不够。咱们得让人觉得,选咱们,不只是买材料,是进了个‘玻璃圈’。”

“像微信群?”小王问。

“不止。”刘好仃摇头,“是技术交流、新品试用、案例分享,甚至——让客户教客户。”

小陈皱眉:“客户教客户?他们肯吗?”

“肯。”刘好仃肯定,“上回巴西那个视频,工人说‘看得见用心’,他愿意拍,就说明他想被看见。咱们给他个舞台。”

小林若有所思:“那咱们可以搞个‘全球玻璃匠人计划’,邀请客户分享他们的项目故事,咱们剪成短视频,配上字幕,发到海外社媒。”

“还能搞线上沙龙。”小陈接上,“比如‘中东建筑美学与玻璃搭配’,请那边的设计师来讲,咱们提供翻译和直播支持。”

刘好仃在白板上快速记下关键词:线上沙龙、客户故事、技术共享、多语支持。

空气里有种微妙的电流,像雨前的风。

可小王还是摇头:“听着是挺酷,可人力呢?翻译、运营、内容制作,咱们客服部哪来这么多人?”

“不靠一个部门。”刘好仃说,“靠机制。比如客户社区,初期咱们推,后期让他们自己玩起来。就像广场舞——你放第一首《最炫民族风》,后面大妈们自己就接上了。”

又是一阵笑。

但小林没笑。他盯着白板上的“定制包装”四个字,犹豫着开口:“刘工,沙特客户要阿拉伯纹样包装,印尼要防潮膜带图腾,法国要材质故事卡……咱们真能一个个做?”

“不能。”刘好仃答得干脆,“但我们可以做‘模板库’。”

他翻开笔记本,亮出一页草图:一个基础包装盒,四周留出可替换区域,像拼图。

“文化元素模块化。”他解释,“中东用几何纹,北欧用极简线条,日本用浮世绘风。客户下单时勾选偏好,系统自动生成包装设计,传给本地合作印刷商。”

小陈眼睛亮了:“还能加个‘客户专属LoGo烫印’服务,收点溢价。”

“对。”刘好仃点头,“增值服务不是白送,是让客户愿意多花一点,换来‘这是我的玻璃’的感觉。”

小王终于松口:“那客户社区呢?别搞成死群,发个消息三年才回一句‘666’。”

“那就得有‘钩子’。”刘好仃说,“比如每月一次‘新品体验官’招募,从社区里选十个客户,免费寄送新研发的玻璃样品,让他们试用后拍视频反馈。”

“还能搞积分。”小陈兴奋起来,“发帖、分享、提建议都加分,积分换定制礼品,比如刻名字的玻璃镇纸。”

“或者优先供货权。”小林补充,“旺季时,高积分客户优先排产。”

刘好仃把这些建议全记下,白板渐渐被填满,像一张正在成型的拼图。

他忽然停下笔,回头问:“你们还记得越南客户提的微雕二维码吗?扫出来是公司创立故事。”

大家点头。

“这不只是技术需求。”他说,“是情感需求——他们想让自己的客户,也‘看得见用心’。”

他顿了顿:“所以我们的增值服务,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是帮客户去‘表达’。”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小陈轻声说:“好像……也没那么难。”

“难。”刘好仃纠正,“但难的事,往往值得做。”

他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厂区里,一辆满载玻璃的货车正缓缓驶出,车身上贴着新换的标签,蓝底白字,比以前清爽许多。

“十年前,咱们连英文邮件都写不利索。”他背对着大家,“现在,咱们要帮别人讲他们的故事。”

他转过身,拿起笔,在白板最上方写下一行字:

让每一块玻璃,都有名字。

没人说话。

但小林已经打开笔记本,开始列技术对接清单;小陈掏出手机,翻出几个社群运营案例;小王则默默把“客户社区”四个字抄在便利贴上,贴在电脑边。

刘好仃看着这一幕,笑了。

他拿起保温杯,拧开盖子,吹了口气。茶面泛起涟漪,映出他眼角的皱纹,像被风吹过的湖面。

“接下来,咱们分工。”

他把白板分成三块:增值服务组、客户社区组、技术支持组。

“小陈牵头增值服务,重点是定制包装和专属客服流程;小林负责客户社区搭建,先做试点国家;小王协调物流和本地供应商,确保服务能落地。”

三人点头。

“还有——”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咱们得设个‘服务效果追踪表’,每月看数据:客户活跃度、续约率、增值服务使用率。”

小王举手:“万一没效果呢?”

“那就改。”刘好仃说,“但不试,永远不知道行不行。”

他合上文件夹,声音轻了些:“我知道大家担心资源。可有时候,资源不是等来的,是做出来的。咱们先干一小步,做出样子,公司自然会支持。”

小陈忽然问:“刘工,你为啥这么笃定?”

刘好仃愣了下,笑了。

他没直接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是巴西客户发来的视频截图,工人举着玻璃,笑得见牙不见眼。

“你看他。”刘好仃指着照片,“他不是在验货,是在欣赏。这种眼神,咱们值得为它拼一把。”

会议室再次安静。

但这次的安静,像种子落土,静待发芽。

刘好仃把照片贴在白板角落,像挂起一面旗。

“今天先到这里。”他说,“明天同一时间,咱们看各组的初步方案。”

大家起身收拾东西,脚步比来时轻快。

小陈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刘工,要是客户社区真火了,咱们要不要搞个年度‘玻璃匠人大会’?全球客户来深圳,咱们厂里办展。”

刘好仃笑了:“到时候,我请大家吃厂区门口那家肠粉,加蛋。”

笑声中,门被轻轻带上。

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他坐回椅子,打开电脑,新建一个文档,标题打了四个字:服务蓝图。

光标在标题下闪烁,像一颗等待跳动的心。

他刚敲下第一行字,手机震了一下。

是小林发来的消息:“刘工,我刚查了,whatsApp business ApI可以接我们的客服系统,技术上可行。”

他回了个“好”。

又一条消息跳出来,是小王:“印尼那边有家包装厂愿意试做文化图腾膜,样品三天后出。”

他点点头,正要回复,第三条消息来了。

发信人是小陈。

“刘工,我刚建了个群,叫‘玻璃有光’,拉了几个试点客户,他们说想先看看社区长什么样。”

刘好仃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

窗外,阳光正移到厂房屋顶,整片玻璃幕墙突然亮起,像被点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