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47集:增值服务全面提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47集:增值服务全面提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从百叶窗缝隙里挤进来,在刘好仃的办公桌上划出几道平行的光带,像极了他昨晚画在草图上的服务流程线。他正低头翻看手机,屏幕亮着三条未读消息——一条来自印尼的包装厂,说样品已寄出;一条是小林发来的技术对接进展;还有一条,是小陈建的“玻璃有光”群里,第一位客户回复:“你们这个‘专属包装’,能不能加一句阿拉伯祝福语?”

他笑了笑,把手机轻轻扣在桌面上,起身走向会议室。走廊里,脚步声轻快,保洁阿姨推着水桶车经过,桶里倒映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日光灯管,像一条扭动的小银鱼。

会议桌上,三份文件并排摆着,封面分别写着“东南亚”“中东”“欧洲”。小陈已经到了,正用马克笔在白板上涂涂改改,把“定制包装”四个字圈了又圈,旁边画了个笑脸。小林坐在角落,耳机挂着,手指在笔记本上飞快敲击。小王则抱着保温杯,盯着投影仪发呆,杯盖拧得严严实实,像是怕热气跑掉。

“都到齐了?”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声音不高,但像敲了下木鱼,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了过来。

“初步信息都收上来了。”小陈放下笔,转过身,“东南亚客户最关心防潮和运输时效,印尼那边甚至希望包装膜能印他们部落图腾;中东客户对视觉美感要求高,沙特不止要纹样,还想加烫金工艺;欧洲客户最‘事多’,德国人要每批玻璃附带碳足迹报告,法国人则希望包装卡上写一段‘玻璃的诞生故事’。”

小林摘下一只耳机:“技术上都能实现,但问题是——这些需求太散了,像一筐没分拣的豆子,得有人一粒粒挑出来。”

“那就挑。”刘好仃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几张便利贴,是他昨晚睡前随手记下的想法,“咱们现在不搞大而全,先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三天内出一份‘客户需求清单’,要具体到颜色、尺寸、文案偏好,甚至客户喜欢用什么语气沟通。”

他顿了顿,又补充:“别怕细,越细越好。客户说‘想要好看包装’,那是模糊需求;客户说‘想要深蓝底配金色几何纹,象征沙漠夜空’,这才是能落地的指令。”

小王终于开口:“可咱们人手就这么多,翻译、设计、对接,全压在几个人身上,怕是熬不住。”

“不靠人海战术。”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表格,“咱们搭个‘服务模板库’,基础包装、基础文案、基础服务流程先定下来,再按地区‘插件式’添加模块。比如中东包装配‘文化插件’,欧洲包装配‘环保插件’,就像手机装App,装了就用,不用重做系统。”

小陈眼睛一亮:“那咱们还能搞‘套餐制’!基础版、进阶版、尊享版,客户按需勾选,咱们按单生产。”

“对。”刘好仃点头,“价格透明,服务清晰,客户知道自己多花的钱买了什么,咱们也省了反复解释的功夫。”

会议开到一半,小林突然举手:“刘工,有个问题——客户提的需求,有些明显超出常规,比如巴西客户想要在玻璃边缘刻一句葡萄牙语诗,这算不算增值服务?”

“算。”刘好仃答得干脆,“只要不违法、不亏本、能做,就是服务。客户要的不是‘能不能’,是‘你愿不愿’。”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色马克笔,在“客户需求”下面画了一条横线:“记住,咱们现在卖的不是玻璃,是‘被重视的感觉’。客户花多一点钱,就想听一句‘为您特别定制’。”

会议结束前,他特意提醒:“所有客户原始反馈,不管是邮件、语音还是聊天记录,全都存进‘服务档案库’,别删,别改,原封不动。以后咱们回头看,才知道客户最初到底想要什么。”

散会后,团队分头行动。小陈带着设计组开始做文化元素图库,把阿拉伯纹样、北欧极简风、日本浮世绘风格一一归类;小林和技术团队搭建服务配置系统,让客户能在下单页面勾选“包装风格”“附加文案”“物流提醒频率”;小王则联系各地合作厂,确认本地化生产的可行性。

三天后,第一轮需求清单交了上来。刘好仃坐在办公室,一页页翻看,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越南客户希望包装上加二维码,扫码能看玻璃生产过程;阿联酋客户要求所有沟通用阿拉伯语,且客服语气要“恭敬但不过分谦卑”;荷兰客户甚至提出,希望收到玻璃时,包装盒里附赠一包当地花种,寓意“建筑如生命,从土壤生长”。

他看得直笑,顺手在笔记本上记下:“增值服务,本质是‘共情变现’。”

第一批定制方案发出去后,反馈陆续回来。有赞的,也有质疑的。德国客户回复:“碳足迹报告很好,但价格比标准服务贵18%,是否合理?”法国客户问:“故事卡很美,但能否换成客户自己的项目照片?”

刘好仃立刻召集团队,成立“客户沟通小组”,一对一跟进。他亲自给德国客户写了封邮件,附上成本明细表,解释环保检测、数据追踪、第三方认证的支出,并提议:“如果您年采购量达到一定额度,这部分费用可减免。”对方第二天回信:“感谢透明沟通,我们愿意试点。”

法国客户那边,团队迅速调整方案,开放“客户内容上传”功能,允许他们提供照片和文案,由设计组排版美化。客户收到样品后发来一张照片:一块Low-E玻璃静静立在窗边,阳光穿过,映出墙上淡淡的光影,像一幅画。配文只有一句:“这是我们的建筑,也是你们的用心。”

进展顺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某天下午,小陈急匆匆跑进办公室:“刘工,中东订单的包装设计稿被卡住了,设计组说等印刷厂确认材质,印刷厂说等设计定稿,两边都在等对方。”

刘好仃立刻调出项目进度表,发现不止这一单,还有两笔欧洲订单的物流提醒设置也没完成。他召集所有人开短会,发现症结在于:各小组信息不互通,任务交接全靠口头或微信,一忙就漏。

“不能再靠‘人盯人’了。”他说,“咱们上个项目管理工具,所有任务在线分配,进度实时更新,谁卡了,系统自动标红提醒。”

当晚,新系统上线。每个任务都标注了负责人、截止时间、关联客户,连“包装膜图腾确认”这样的小环节也被拆解成独立节点。刘好仃特意在系统设置里加了一栏:“异常记录”,要求每次遇到问题,必须填写原因和解决方式。

“这些不是麻烦。”他跟团队说,“是咱们以后的‘避坑指南’。”

一周后,第一块带着客户定制祝福语的玻璃从深圳工厂发出。包装盒上,深蓝色底纹配金色阿拉伯书法,写着“愿光明常伴您的建筑”。客户发来视频:仓库工人小心翼翼拆箱,指尖轻抚过烫金文字,脸上露出笑意。

小陈在群里发了个红包,配文:“我们的玻璃,开始有温度了。”

刘好仃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系统后台,看着地图上点亮的客户分布点——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像夜空中的星星。他点开一条异常记录,是三天前某次翻译延迟的处理过程,详细记录了沟通时间、责任人、补救措施。

他正准备关闭页面,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小林发来的消息:“刘工,德国客户那边问,能不能在碳足迹报告里,加上运输途中的太阳能板供电数据?”

他还没回复,又一条消息跳出来。

小陈:“刘工,刚收到巴西客户新需求——他们想在玻璃夹层里嵌入微型LEd,晚上能发光,做成‘诗光玻璃’。”

刘好仃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

窗外,厂区的装卸平台亮起灯,一辆货车正缓缓启动,车尾的玻璃反光,像一片流动的星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