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43集:优化效果初步显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43集:优化效果初步显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七点,深圳的天刚透出点鱼肚白,玻璃厂的仓库门口已经有叉车在来回穿梭。刘好仃拎着保温杯走进办公区时,正撞见小林抱着一摞打印好的表格从打印机前撤退,纸张边缘还带着微微的热气。

“赶早班?”他笑着问。

“赶数据。”小林把表格塞进文件夹,“昨晚系统跑完上季度的成本模型,我顺手导出来了。您不是说今天要开评估会吗?我怕临时抓瞎。”

刘好仃点点头,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热茶。茶是普通的茉莉花,但滚烫的温度顺着喉咙滑下去,整个人都活了过来。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离会议开始还有四十分钟,时间刚好够把思路理一遍。

会议室的窗帘半拉着,阳光斜斜地切进屋子,在桌面上划出一道金线。白板上还留着上次会议的痕迹:绿色专线、动态拼车、分成机制……字迹未擦,像是某种无声的提醒。刘好仃走过去,拿起板擦,轻轻抹去那些设想类的词,只留下“成本”“效率”“数据验证”三个词,重新用粗笔框了出来。

“今天不画饼,”他转身对陆续进来的团队说,“咱们数钱。”

众人笑出声来,气氛一下子松快了不少。

小王抱着笔记本电脑坐下:“我已经把各线路的运输、仓储、报关、损耗数据都拉齐了,就等您一声令下。”

“不急。”刘好仃摆摆手,“先说清楚咱们怎么算这笔账。咱们这次不是图个大概,是要让每一个数字都站得住脚。”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贴满了便利贴,每一张都标注着不同环节的基准值。“咱们拿越南线当样板,三个月前,平均清关耗时4.3天,滞港费平均每单876元;墨西哥线出错率12%,巴西模板申报返工率15%。这些是咱们的起点。”

小周举手:“那现在呢?”

“现在?”刘好仃笑了,“等你们自己看。”

他示意小王把数据投到屏幕上。一页页报表滑过,像春天解冻的溪流,缓慢却清晰地显露出变化的痕迹。

越南线——平均清关耗时3.1天,滞港费降至523元;墨西哥线出错率下降至3.6%;巴西新模板连续47单零返工。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这数据……靠谱?”小陈忍不住问,“会不会是刚好那几周没遇上查得严的海关?”

“问得好。”刘好仃早有准备,“咱们做了三重验证:一是拉了三个月滚动平均,排除单周异常;二是对比了同期其他客户的通关记录,确认不是外部环境整体变好;三是回溯了每一单延误原因,发现80%以上的延误减少,都集中在信息同步改进之后。”

他顿了顿,补充道:“换句话说,不是运气,是咱们改对了地方。”

小林盯着屏幕,忽然笑出声:“您看这儿——越南那条线,上个月有批货,清关只用了两天。物流商自己都发消息来问:‘你们是不是走后门了?’”

“咱们走的是前门,”刘好仃也笑,“而且把门开宽了。”

大家笑作一团,连一向严肃的法务小陈都忍不住摇头:“照这趋势,年底成本压降目标能提前完成。”

“别急着庆祝。”刘好仃抬手压了压,“数据是好,但咱们得盯住一个问题:这些变化能不能持续?”

话音刚落,财务组的小李皱眉插话:“我刚核对供应商回传的结算单,发现有两家的数据延迟了两天才给,字段还不全,补录挺费劲。”

刘好仃点头:“这事儿我来处理。”

他当场拨通供应商老陈的电话,接通后没寒暄,直接问:“老陈,上季度的数据表发了吗?我们这边还没收到完整版。”

“哎哟刘工,正要跟你说!”电话那头声音爽朗,“不是我不给,是我们新换了财务系统,导出格式变了,技术员还在调。我让小张现在就发你新模板,保证今天中午前补全。”

“谢了。”刘好仃挂了电话,转头对团队说,“不是数据不想给,是咱们的合作方也在进化。咱们得帮一把。”

他当即安排小王和小林组成“数据支援小组”,专门对接供应商和物流商的技术对接问题,统一数据格式,还建了个自动提醒机制:每到数据提交日前48小时,系统自动发送提醒。

“咱们不是甲方,但可以当个靠谱的伙伴。”他说。

两天后,所有数据补齐。分析组重新跑了一遍模型,结果依旧坚挺:供应链整体运营成本同比下降18.7%,关键线路平均响应速度提升23%。

最让刘好仃意外的是,连原本最不被看好的“合作车队”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车辆故障率从每月1.2次降至0.3次,GpS全程追踪让调度效率提升了近三成。

“以前是出了事才修车,”小王翻着报告说,“现在是系统提前预警保养节点,车队主动换零件,连司机都说开得踏实。”

刘好仃听完,没急着表态。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成本”和“效率”之间画了一条波浪线,然后写下两个字:信任。

“你们发现没有?”他转身问大家,“咱们省下的不只是钱,还有沟通成本。以前一个改单要打五个电话确认,现在一条预警消息就搞定。这不是系统厉害,是人愿意信系统背后的那个人。”

会议室安静下来,阳光已经爬到了白板中央,照得那两个字微微发亮。

下午的总结会上,刘好仃把最终报告一页页翻给大家看。每一页都附着对比图、趋势线、案例分析,像一本讲给所有人听的故事书。

“咱们这一轮优化,没砸钱,没换人,只是把原本断掉的环节接上了,把互相防备的‘配合’,变成了互相托底的‘合作’。”他合上文件夹,“效果出来了,但别忘了——这才刚开始。”

小林忽然举手:“刘工,我在核数据时发现,有几条冷门线路的运输成本其实还能压,只是之前订单太少,没被重点看。”

“哦?”刘好仃眼睛一亮,“说说看。”

“比如发往智利的货,目前是拼箱走,但如果我们能和物流商谈个季度包舱,哪怕只多出10%的量,单价能降21%。”

刘好仃没说话,低头在本子上快速算了几笔,然后抬头:“这个数,靠谱。”

他环视一圈:“所以接下来,咱们不光要看‘已经变好的’,更得盯‘还能更好’的地方。”

会议结束前,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那辆熟悉的红色货车缓缓驶出厂区。车尾灯在阳光下闪了闪,像某种无声的回应。

他掏出手机,给李经理发了条消息:“智利线,咱们聊聊包舱的事。另外,你们上次提的电动货车充电效率数据,发我一份。”

刚按下发送键,小林跑进来:“刘工!越南那边刚回消息,说他们新上的自动化质检线可以共享数据接口,如果我们愿意,能提前48小时看到原料质检结果。”

刘好仃抬头,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几秒。

他重新编辑消息,只加了一行字:“充电效率数据,今晚能发吗?越快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