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645集:环保行动积极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645集:环保行动积极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切过模具区的铁皮屋顶,在水泥地上画出一道明暗交界的线。刘好仃踩着那道光走进来时,手里拎着一个旧保温杯,杯盖拧得死紧,像是怕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没看公告栏上那份还带着订书钉印的方案,而是径直走向称重台——台秤已经摆好,旁边多了个手机支架,小林正拿胶带把一台二手平板固定上去。

“老王的车还没影。”老张蹲在台边,手指在登记表上划了一道,“说好八点,现在都八点二十三了。”

刘好仃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茶凉了,茶叶沉在底下,像一群歇脚的蚂蚁。他掏出手机,点进和“宝安老王”的聊天窗口,上一条消息是对方发来的车牌照片,尾号确实是587,但时间戳是昨天。他拨了语音过去。

“堵在北环!”老王的声音夹着车喇叭的杂音,“临时修路,换了个厢车顶上,蓝色那个,司机姓李。”

刘好仃挂了电话,把对话内容念了一遍。老张眉头没松:“换车不打招呼,规矩乱了。”

“那就补规矩。”刘好仃把保温杯放在台秤边缘当配重,示意小林打开录像,“等车来了,从卸货到装车全程拍,每批模具贴编号,称重读数对准镜头三秒。咱们不靠嘴说,靠画面认人。”

小林点头,平板界面切到表格模板:批次、重量、时间、车牌、视频链接。第一行空着,像一张等着被填满的嘴。

九点十七分,一辆陌生的蓝色厢式货车缓缓倒进装卸区。司机探头张望,老张立刻站起来,手里捏着登记表,像举着一面小旗。车停稳后,他绕到车尾,盯着车牌看了五秒,才在“尾号”一栏写下“032”,旁边加了个问号。

称重开始。碎模具哗啦啦倒进铁筐,台秤指针晃了几下,停在37.2公斤。小林把平板对准读数,嘴里报数:“三七点二,批次A0403,视频已录,链接生成。”他顺手点进表格,粘贴进去。

老张忽然蹲下身,在登记表边缘写了一行小字:“尾号587未见,换车?”写完,他抬头看了眼刘好仃,后者正盯着货车后门闭合的缝隙,仿佛想从里面看出点什么。

中午前,数据整好了。刘好仃把电子表传进内部群,标题就一行字:“废料回收首日记录”。没人点赞,也没人说话。过了十分钟,阿芳回了个表情——一个戴护目镜的小人举着记事本,像是在说“我在盯呢”。

下午两点,熔炉区。热浪像一层看不见的膜,贴在人脸上。技术员小陈抱着双臂站在控制台前,眉头拧成一团:“加旁路管道?现在?炉温正稳着,万一波动,整批料都得报废。”

刘好仃没争,从裤兜里掏出一张折了四折的纸,展开是张手绘图,线条歪歪扭扭,像小孩作业本上的涂鸦。他指着一处弯道:“冰岛那边的热风装置,我记了简化版。不碰主路,只从北侧排气口引一条小管,流量调到最低,试四小时,不影响主循环。”

小陈凑近看,手指在图上滑了滑:“这接口尺寸不对,咱们的管道粗两公分。”

“那就加个过渡环。”刘好仃从工具箱里摸出一块废弃的铜片,“先手工焊个样,不成再改。”

小陈犹豫几秒,终于点头:“行,但只准在三点到七点间试,非高峰。”

阿芳已经在本子上记下时间节点。她抬头问:“温度和良率,每半小时录一次?”

“对。”刘好仃说,“数据别修饰,哪怕只差0.3度,也记下来。”

试运行第三小时,小林举着手机绕到熔炉北侧,镜头扫过新装的管道接口。画面里,金属表面凝了一圈细小的水珠,像出汗似的。他没停,继续拍,直到视频结束。

晚上八点,小林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屏幕。首份《环保行动周报》快做完了。左边是三张图:废料称重、货车装车、管道试运行。右边是数据表,碳排放预估那一栏,他按公开公式算出了个数字:18.6kg co?。

他敲了几个字:“这些减排量,相当于……”

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没按下去。

刘好仃走过来,看了眼屏幕,摇头:“删了。”

“可大家不一定懂这些数意味着什么。”

“懂不懂,不是咱们该操心的。”刘好仃指着照片,“这张图里,37公斤碎模,来自3号炉下午班。它去了哪里,比它为什么被丢更重要。”

小林抿了抿嘴,删掉那行字。最终版本只留三部分:原始照片、重量与回收时间、预估碳减排量。底部小字写着:“记录人:小林;无修饰”。

发布前,刘好仃翻出手机日历,确认了5月6日的提醒——碳排放检测,已预约上门。他顺手在周报附件里标注了一句,没发群,只存在本地。

周报发出时,群里静了几分钟。然后,老张回了个语音,只有两个字:“齐了。”

阿芳发了张截图,是清迈合作社昨天回的邮件,附图里,一个孩子正用模具比划路灯底座的大小。她没说话,只在下面打了个句号。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走进模具区,发现称重台边多了个塑料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节新电池。盒子底下压了张便签,字迹陌生:“给平板用的,别断电。”

他没问是谁放的,把电池收进抽屉,打开手机看周报的阅读数——37次。厂里一共41人。

熔炉试运行的数据也出来了。四小时里,温度波动最大0.4度,良率下降0.1%,在误差范围内。阿芳把表格打印出来,贴在控制台旁,标题是:“余热回收首试记录”。

小林站在公告栏前,盯着周报下方那行小字看了很久。忽然,他掏出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事实不说话,但它在走。”

中午,刘好仃去食堂打了份青菜豆腐,坐下刚要吃,手机震了一下。是老王发来的视频,三十秒,拍的是废料抵达再生资源站的全过程。最后几秒,镜头特意扫过地磅,读数清清楚楚:37.2公斤。

他看完,没回复,只是把视频转进了内部群,标题就两个字:“到了。”

老张正在啃馒头,瞥见消息点开,看了两遍,默默把馒头渣拍了拍,塞进饭盒。他起身时,顺手把登记表翻到最新一页,在“运输合规性”栏补了一句:“视频可查,待核车牌。”

下午三点,阳光移到了熔炉北侧管道。小林路过时,发现早上那圈凝露已经干了,但金属表面留下了一道浅浅的水渍印,弯弯曲曲,像条小河。

他掏出手机,拍了一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