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577集:市场细分精准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577集:市场细分精准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玻璃幕墙前,手里拿着一杯刚泡好的浓茶,热气升腾,把他的眼镜片都熏得有点模糊。他摘下眼镜擦了擦,眯着眼睛看窗外,厂区里一排排玻璃在阳光下反射出粼粼的光,像极了昨天贴在会议室墙上的那些图表。

“昨天咱们把汤底调好了,今天得往里加料。”他自言自语了一句,转身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的白板上还留着昨天的痕迹,便利贴贴得密密麻麻,像一群调皮的小学生在墙上跳房子。阿芳已经坐在那里了,手里拿着笔,眼神专注,但纸上的字却一个没动。

“怎么了?”刘好仃走过去,把茶杯放在桌上,杯子底“咚”地一声,像是敲了个鼓点。

“我在想,咱们这锅汤,到底该放几勺盐。”阿芳抬起头,语气有点犹豫,“市场细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难在哪?”刘好仃拉过椅子坐下。

“难在,我们到底按啥分。”阿芳翻了翻手边的资料,“地域?经济水平?消费习惯?还是客户类型?”

“你这问题,跟昨天争论的一样。”刘好仃笑了,“不过咱不能光吵,得有办法。”

“那怎么办?”阿芳看着他。

“咱们先不吵,先各自列个草案。”刘好仃拿起笔,“你按你的想法分,我按我的想法分,然后咱们再比对,看看有没有交集。”

“你有想法了?”

“嗯,我觉得可以按三层来。”刘好仃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圈,“最核心的,是咱们已经有基础、客户关系稳定的;中间的,是潜力大、但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外围的,是咱们还没怎么碰、但有潜力的。”

“这……有点像咱们之前员工激励的三层分析法。”

“对,就是那个。”刘好仃点头,“思路是相通的,只不过对象从人变成了市场。”

阿芳眼睛一亮:“那咱们可以借鉴一下,先分层,再细化。”

“没错。”刘好仃笑了笑,“分层之后,再按地域、消费能力、政策环境这些维度往下分。”

会议室的气氛慢慢热了起来,大家陆续到齐,开始各自列草案。有人按地域分,有人按经济水平分,还有人按客户反馈分。到了中午,每个人的桌上都堆满了草稿纸,像刚打完仗的战场。

“来,咱们来比对一下。”刘好仃招呼大家围到白板前,“先看交集。”

“我发现,欧洲市场在每个人分的类别里都是核心。”阿芳指着白板,“因为标准高,客户忠诚度也高。”

“东南亚呢?”有人问。

“在大多数人方案里,属于潜力市场。”刘好仃补充,“虽然波动大,但容量也大。”

“那非洲和南美呢?”另一个同事问。

“这个,分歧就大了。”阿芳翻了翻大家的草稿,“有人觉得是潜力市场,有人觉得是新兴市场,还有人觉得暂时不考虑。”

“那就得看咱们的资源和目标。”刘好仃说,“我们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得分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试点。”

“那咱们怎么定?”有人问。

“我建议,先定个初步分类。”刘好仃拿起笔,“欧洲是核心,东南亚是潜力,非洲和南美是新兴。然后,再按消费能力、政策变化、客户反馈这些维度往下细分。”

“听起来可行。”阿芳点头。

“那就这么定。”刘好仃拍了拍手,“接下来,咱们就得给每个子市场,定策略。”

“资源怎么分配?”有人问。

“这又是个难题。”刘好仃笑着摇头,“核心市场要稳住,潜力市场要拓展,新兴市场要试探。”

“那投入比例呢?”

“核心市场占五成,潜力市场三成,新兴市场两成。”刘好仃说,“但不是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比如?”阿芳问。

“比如,某个潜力市场突然政策利好,咱们就得加码;某个新兴市场出现意外机会,咱们也可以临时调整。”

“那咱们怎么知道这些变化?”有人提出关键问题。

“这得靠咱们的驻外人员和本地代理。”刘好仃说,“他们是最了解当地情况的,咱们得加强沟通。”

“那得安排人联系他们。”阿芳说。

“对,回头你来牵头。”刘好仃点头,“咱们不能光靠数据,还得靠人。”

“明白了。”

会议室里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大家开始根据细分市场,制定各自的策略。有人负责核心市场的客户维护,有人负责潜力市场的推广计划,还有人开始研究新兴市场的文化差异。

“我发现个事。”阿芳突然说,“非洲那边,有些国家对环保产品特别敏感,咱们的产品如果能打环保牌,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好点子。”刘好仃点头,“那咱们的包装、宣传,就得突出环保。”

“那是不是得改产品说明?”有人问。

“可以先在试点市场试试。”刘好仃说,“小范围改,效果好再全面推。”

“明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傍晚。会议室里依旧热火朝天,大家在白板上写写画画,把每个市场的策略细化再细化。

“刘哥,你觉得这样行吗?”阿芳递上一份方案。

“行不行,得看执行。”刘好仃接过方案,扫了一眼,“但至少,咱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下一步呢?”

“下一步,就是让这些策略,落地。”

“怎么落地?”

“先培训,再试点。”刘好仃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咱们得让每个人都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

“明白。”

“来吧,咱们继续。”刘好仃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市场细分,不是画个圈就完了,是要让每个圈里的人,都知道咱们是谁。”

他回头,眼神坚定。

“大家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窗外,一辆满载玻璃的货车缓缓驶出厂区,车轮碾过水泥地的声音,像是敲响了新的节奏。

刘好仃拿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热气袅袅上升,在阳光下折射出微光。

他笑了笑,把茶杯放下。

“来吧,咱们继续。”

就在这时,阿芳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

“我发现个事。”她指着方案里非洲市场的客户反馈,“他们好像特别喜欢红色包装。”

“红色?”刘好仃凑过去看。

“对,说是喜庆,吉利。”

“那咱们是不是得考虑一下?”阿芳问。

“当然。”刘好仃眼睛一亮,“颜色,也是策略的一部分。”

他拿起笔,在方案上加了一句:“试点推出红色包装,观察市场反馈。”

“这下,咱们的汤,才算真正加了点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