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514集:新挑战:国际化人才培养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514集:新挑战:国际化人才培养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边,手里捏着一张纸,是昨天会议后小张整理的员工履历汇总表。阳光从玻璃外斜斜地照进来,把纸上的字照得有些发白,像是要把它晒化了。

“刘哥,”小张探头进来,“阿芳说她可以牵头那个评估小组,但有几个问题。”

“说。”

“第一,员工对‘国际化’这个词的理解,跟我们可能不太一样。”

“哦?怎么说?”

“有同事以为是要调去海外扫玻璃。”

刘好仃愣了一下,然后笑出声来,“扫玻璃?我们是玻璃厂,不是扫地公司。”

“还有人以为国际化就是学英语,每天早上要背单词打卡。”

“那也不错啊,背单词总比背锅好。”刘好仃把纸放在桌上,转身坐下来,“阿芳怎么说?”

“她说担心大家没兴趣,怕培训变成‘陪训’。”

“嗯。”刘好仃点点头,“这个担心有道理。”

“那我们怎么破?”

“先别急着‘破’。”刘好仃喝了口枸杞茶,“先‘摸’。摸清底数,再定方向。”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问卷调查。”

“等等。”刘好仃叫住他,“在问卷最后加个问题,问他们最想去哪个国家工作。”

“啊?这……会不会太随意了?”

“不随意。”刘好仃笑了笑,“人有向往,才有动力。你加了这个问题,说不定能挖出几个隐藏的‘国际人才’。”

小张眨眨眼,“好,我这就去改问卷。”

他转身走了,门一开一合间,带进来一阵风,把桌上的纸吹得哗啦作响。

刘好仃起身,把纸压住,目光落在其中一页上。一个名字跳进他眼里:老赵。履历里写着曾在德国一家玻璃厂短期交流过三个月。

“老赵,”他自言自语,“居然还有这背景。”

他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圈,又写了个“有海外经验”。

窗外,几只麻雀在空调外机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午餐去哪觅食。刘好仃看着它们,心里却在盘算着人。

国际化人才,不一定是海归、不是博士、不是会说十国语言的天才。可能就是某个老员工,曾经在国外待过几天,见过不同地方的人怎么做事,怎么沟通。

“人才,不一定得是新长出来的,”他低声说,“有时候,只是藏在旧土里,需要我们去挖。”

阿芳推门进来,手里拿着白板笔,“刘哥,我列了个初步的能力评估方向,你看要不要加点什么?”

她把白板放在桌上,上面写着几个关键词:

跨文化沟通

语言能力

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这个词,有点大。”刘好仃指着说,“能不能具体点?”

“比如?”

“比如,对不同国家的物流习惯、沟通节奏、时间观念的了解。”

“那要不要改成‘国际常识’?”阿芳边说边改。

“也可以,但‘常识’听起来有点轻。”刘好仃想了想,“不如叫‘国际理解力’。”

“国际理解力?”阿芳重复了一遍,点了点头,“好,加上。”

她写完,又看着那几个词,眉头皱了皱,“刘哥,我担心的是,大家会把这些词当成‘口号’,而不是实际能力。”

“所以我们要从一线员工中找人。”刘好仃说,“找那些愿意走出去、愿意学、愿意试的人。”

“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没想过这些事。”

“那就先让他们想。”刘好仃语气坚定,“只要有人愿意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人自然会跟上来。”

阿芳点点头,“那我这就去组织问卷调查,顺便安排一次小范围的访谈。”

“好。”刘好仃站起身,“记住,我们不是在选精英,是在种种子。”

“明白。”阿芳笑了笑,“那我先去种几颗。”

她拿着白板走了,门一关,屋里又安静下来。

刘好仃重新坐下,拿起老赵的履历,又看了几眼。他想起昨天动员会上,老赵说过一句:“刘哥,咱们是不是该考虑本地化仓库?”

那时候他没回应,只记在了备忘录上。

现在想来,老赵的话,其实已经透出了一点“国际理解力”的苗头。

“有些人,不是不懂,只是没被看见。”他喃喃道。

手机响了,是小张的消息:

“刘哥,问卷改好了,最后一题我加了:你希望未来能去哪个国家工作?”

刘好仃回了个“好”,又加了一句:“别忘了,有些人可能连国家都分不清。”

小张秒回:“那我加个选项:其他国家。”

刘好仃笑出声来。

窗外,一辆物流车缓缓驶出厂区,车尾的红色尾灯在阳光下像一颗渐渐远去的火种。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那辆车消失在路口。

“国际化人才培养,不是把人送去国外,”他轻声说,“而是把世界,带进他们的日常。”

“刘哥,问卷发出去了。”小张又跑来,“不过有个人在‘希望去哪个国家工作’那栏,画了个问号。”

“问号?”刘好仃挑眉。

“是啊,他说他不知道,但愿意试试。”

“挺好。”刘好仃笑了,“有问号,才有答案。”

小张点点头,转身要走。

“等等。”刘好仃叫住他,“你把那个问号拍下来,贴在会议室墙上。”

“啊?”

“就贴在‘国际化人才’的标题下面。”

“为什么?”

“因为那是我们所有人,刚开始的样子。”

小张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明白。”

他走了,会议室的门再次缓缓合上,阳光洒在墙上的问号上,像是给它镀了一层金边。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窗帘轻轻摆动,也吹得那份员工履历上的“老赵”字样微微颤动。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种子,就这样,悄悄种下了。

“刘哥,有个问题。”阿芳突然又冲进来,“如果有人既不想出国,也不愿学英语,但做事特别稳,我们还要培养他吗?”

刘好仃看着她,眼里带着笑意,“当然要。”

“为什么?”

“因为国际化,不只是走出去,更是让世界走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