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10集:绿色生产初见成效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10集:绿色生产初见成效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阳光从玻璃顶棚斜斜地洒下来,照在新装的环保设备上,反射出一层金属光泽。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握着一沓测试报告,嘴角微微上扬。

“老李,你看看这个。”他把纸递过去,“排放量比标准还低了15%。”

老李接过一看,眼睛亮了:“真成了?”

“嗯,昨晚最后一轮数据出来后,我让小王又核对了一遍。”刘好仃点头,“这下子咱们可以松口气了。”

两人正说着话,小王抱着笔记本跑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刘哥!工程部刚发来消息,说水循环系统也稳定运行了,用水量下降了将近三成!”

“这么快?”老李有些惊讶,“不是才调试完几天吗?”

“是啊,”小王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说这套系统的过滤效率比想象中高,而且维护起来也不复杂。”

刘好仃听罢,抬头看了看车间里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不少。自从那批环保设备安装完毕之后,整个厂区像是换了个模样,空气清新了,噪音少了,连地面都干净了不少。

“走吧,去控制室看看实时数据。”他说着,带头朝办公室走去。

控制室里,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各项环境指标。温度、湿度、粉尘浓度、Vocs含量……每一项都在绿色范围内跳动。

“这玩意儿还真是个宝贝。”老李感叹道,“以前我们还得靠鼻子闻有没有异味,现在直接看屏幕就知道。”

“可不是嘛。”小王一边记录数据一边插话,“上周还有老师傅说‘装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嘛’,现在天天主动来看数据。”

几人正聊着,工程部长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刘哥,这是最新的能耗对比表,你们要的数据全在这儿。”

刘好仃接过表格仔细翻看,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相比三周前,电耗和水耗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午间用电高峰时段,降幅尤为显着。

“看来这步棋走对了。”他轻声说道。

“可不是。”工程部长笑道,“不过也有点小问题,比如电表太老旧了,分不清照明和设备的具体用量,只能靠人工估算。”

“那就安排专人每天定时抄录。”刘好仃立刻做出决定,“等下次预算审批下来,再换一批智能电表。”

“行嘞。”工程部长点头应下。

走出控制室,刘好仃顺便去了趟车间。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玻璃熔融后的气味,但已经没有了以往那种刺鼻的感觉。

“刘师傅!”一个年轻员工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小块碎玻璃,“你看这个能不能回收?我看外面有个废品站收这种料。”

“当然能。”刘好仃接过碎玻璃,“咱们厂里其实早就有一套回收流程,只是没怎么推行。你现在既然感兴趣,不如牵头整理一下?”

年轻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我可以组织几个同事一起做?”

“当然可以。”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回头我跟张班长打个招呼,给你们划一块区域专门用来分类回收。”

“太好了!”年轻人转身就跑,“我现在就去找人商量去!”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刘好仃忍不住笑了。他知道,这才是绿色生产真正的意义——不仅改变设备,更要改变人心。

几天后,车间角落多了一排整齐的回收箱,上面贴着清晰的标签:碎玻璃、铁屑、废包装、塑料边角料……

每天下班前,总能看到几名工人围在那里,一边分类一边讨论哪类材料更容易回收,哪类处理成本太高。

“以前总觉得环保就是花钱的事儿。”一位老钳工感慨,“现在才发现,只要用心,还能省不少钱呢。”

这话传到刘好仃耳朵里,他只是笑了笑,心里却暖洋洋的。

为了让绿色理念更深入人心,他还特意在早会上展示了几件用回收碎玻璃制成的产品——小摆件、装饰瓶、甚至还有手机支架。

“这些东西都是其他厂做出来的。”他在台上指着样品说,“咱们也能做到,说不定以后还能开发出自己的环保产品线。”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那是来自一线工人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激励大家的积极性,刘好仃还在车间门口挂起一面“环保之星”流动红旗,每周评选一次,由大家投票选出表现最积极的班组。

“别看只是一面旗子。”张班长笑着对组员们说,“谁要是挂在自己班上,那可真是面上有光。”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的时候,一个问题悄然浮现。

那天下午,刘好仃例行巡查车间,忽然发现控制室里的数据显示:水循环系统的压力波动有点异常。

“是不是滤芯堵住了?”他问技术员。

“有可能。”技术员皱眉,“最近进水量有点大,可能杂质多了。”

“那就拆开检查。”刘好仃立刻安排人手,“今天必须搞定,不能影响明天的生产。”

技术人员拆开设备后,果然发现滤芯上有大量细小颗粒堆积,清理后恢复正常。

“奇怪。”刘好仃盯着滤芯看了半天,“按理说进水应该经过初筛,怎么会带这么多杂质?”

“可能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技术员建议,“要不要查一下源头?”

“查。”刘好仃点头,“从水塔开始,一路排查下去。”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几个人顺着管道一路查到了厂区西侧的雨水收集池。这里原本是用来储存自然降水,用于冷却和冲洗的备用水源。

“平时有人定期清理吗?”他问负责这块的老赵。

“偶尔会清一下。”老赵挠头,“不过最近忙,也没顾得上。”

刘好仃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池底的沉积物,果然有不少泥沙和树叶残留。

“难怪。”他点点头,“这些杂质被水泵抽上来,时间久了就会堵塞滤芯。”

“那怎么办?”老赵问。

“加个格栅拦截杂物。”刘好仃思索片刻,“另外安排人每周清理一次,形成制度。”

“行,我这就去准备材料。”老赵爽快答应。

转眼进入七月,深圳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车间里的空调嗡嗡作响,工人们额头上渗出汗珠。

某天早上,刘好仃刚走进办公室,就听见小王在打电话:“喂,恒净那边说没问题,说是他们的设备夏天本来就要加强水循环……什么?你们之前没提过这个?”

他赶紧走了过去。

“怎么回事?”他问。

“他们在设备说明里写了一条注意事项,说夏季要加强水循环系统维护。”小王一脸无奈,“但我们当时没注意,贴在控制面板上的那个标签也被灰尘盖住了。”

刘好仃听完,立刻跑去查看设备,果然在控制面板背面发现一张模糊的手写标签,写着:“注意:夏季需加强水循环”。

“这事儿怪我们没看仔细。”他叹了口气,“不过也不能全赖我们,说明书里至少该标红提醒吧。”

“我刚才联系过厂家,他们说可以派工程师过来指导调整。”小王说。

“那就尽快安排。”刘好仃点头,“趁着还没完全进入高温季,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随着绿色生产的持续推进,工厂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不只是数据上的改善,更是氛围上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主动思考如何节能减排,如何减少浪费,如何让工作变得更环保、更高效。

而刘好仃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