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09集:环保设备引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09集:环保设备引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阳光透过厂区的玻璃顶棚洒下来,照在刘好仃的后背上。他正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拿着一份设备目录翻来翻去,眉头紧锁。

“这玩意儿真能行?”老李凑过来,看着目录上的图,“电磁除尘?听着挺高科技。”

“你懂个啥。”小王在一旁插话,“这是目前最主流的技术了,比咱们现在用的那个‘古董’强多了。”

刘好仃没说话,合上目录,叹了口气:“关键是价格。”

“贵是肯定的。”老李点头,“但咱得想想长远,要是哪天环保局再来查,超标排放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话让刘好仃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正在忙碌的生产线。自从绿色生产计划启动以来,大家的态度都变了,从最初的质疑到现在的主动配合,甚至还有几个老师傅开始琢磨怎么把碎玻璃回收利用得更好。

可光靠人工和流程优化远远不够,硬件设备才是关键。

“这样吧。”刘好仃转身对两人说,“我们得实地看看,不能光看资料。”

“去哪?”小王问。

“东莞那边有两家厂商,我联系好了,周末过去。”

“周末?”老李皱眉,“厂里没人咋办?”

“我已经跟张班长打过招呼了,他负责留守。”刘好仃拍拍手,“走吧,准备出发。”

周六一大早,刘好仃和老李就坐上了开往东莞的车。车上还带着一沓子技术参数表和对比清单。

“你说这俩厂家哪个靠谱?”老李一边开车一边问。

“一个叫‘恒净环保’,听说口碑不错;另一个叫‘蓝源科技’,设备性能差不多,就是价格高点。”刘好仃翻着资料,“不过听说他们之前跟一家玻璃厂合作出过问题。”

“什么问题?”

“好像是设备安装完调试失败,最后扯皮了。”

老李一听,摇头:“那这家咱得谨慎点。”

到了第一家“恒净环保”,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姓周的技术经理,热情地介绍了公司历史、成功案例,还带他们参观了生产车间。

“你们这种玻璃厂,我们做过不少项目。”周经理边走边介绍,“我们的电磁除尘系统可以做到99.8%的粉尘过滤率,完全符合最新的环保标准。”

刘好仃听得认真,时不时提问细节,比如能耗、维护周期、售后服务等。

“如果采购的话,最快多久能装?”他问。

“一个月内安排安装,半个月调试完成。”周经理笑着说,“我们有专门的施工团队。”

离开恒净环保时,刘好仃还在回味刚才看到的设备运行演示。可刚上车,老李就嘀咕了一句:“总觉得他们说得太顺了。”

刘好仃没接话,只是默默记下了一条:需进一步核实客户反馈情况。

第二家“蓝源科技”位于东莞另一头。路上刘好仃忽然看见一辆熟悉的货车,车牌号写着“深圳xx玻璃”。

“等等!”他赶紧喊停,“那车是不是之前给我们供货的?”

老李眯眼一看:“好像真是……他们怎么会在这儿?”

刘好仃心头一动,立刻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

到了蓝源科技,接待他们的是位年轻工程师,态度专业但略显紧张。介绍过程中几次被技术术语卡住,明显经验不足。

“你们之前的客户有没有类似玻璃行业的?”刘好仃问。

“有的,不过具体案例我们得回去调资料。”工程师回答。

“哦,那你们有没有跟深圳某玻璃厂合作过?”刘好仃顺势追问。

对方脸色一变:“这个……可能需要问销售部门。”

刘好仃和老李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数。

回到深圳已是傍晚。两人一头扎进办公室,开始整理考察笔记。

“恒净环保看起来靠谱,但蓝源那边有问题。”老李说,“那辆货车说明他们确实在服务同行企业,但为什么不愿承认?”

“可能是出了什么问题。”刘好仃翻着手里的资料,“而且那位工程师明显底气不足。”

“那咱们选哪家?”

刘好仃沉思片刻,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成本

技术稳定性

售后支持

客户反馈

“明天再找人打听一下这两家公司的背景。”他说,“尤其是蓝源那边,到底跟那家玻璃厂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联系了几位熟人,还特意去了趟行业协会。

结果不出所料——蓝源科技确实曾为某玻璃厂提供过除尘设备,但安装后多次故障,最终导致生产线停工,双方闹得很僵。

“看来这家得排除。”老李摇头。

“嗯。”刘好仃点点头,“那就定恒净环保。”

可当他拿着采购清单去找财务时,却被拦下了。

“这预算超支太多了。”财务主管皱眉,“能不能换个便宜点的型号?”

“便宜的达不到标准。”刘好仃拿出成本分析报告,“这台设备虽然贵,但一年省下来的电费加上减少的罚款,三年内就能回本。”

财务主管翻了翻报告,还是有些犹豫:“厂长那边同意了吗?”

“下午开会。”刘好仃说,“我会争取他的支持。”

会议当天,刘好仃把所有数据都摆在桌上,包括环保政策要求、现有设备老化情况、节能效益预测等。

“我知道这笔钱不小。”他对厂长说,“但从长远来看,它不仅帮我们合规,还能节省开支。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绿色生产转型的关键一步。”

厂长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好吧,我批。”

合同签下的那一刻,刘好仃松了口气。

可还没等他高兴太久,工程部那边又传来消息——车间布局不适合新设备安装,得调整生产线位置。

“得停产吗?”刘好仃问。

“最好别。”工程部长摇头,“但要分段施工,协调难度大。”

“那就分阶段推进。”刘好仃说,“先拆旧设备,再铺线路,最后安装。”

“行,我们制定个详细方案。”

几天后,设备正式进场。工人们忙着搬运材料,调试工具。

就在卸货时,一名搬运工凑过来小声说:“这设备听说以前在别厂出过故障。”

刘好仃一听,立刻停下脚步:“谁说的?”

“听外面干过的师傅讲的。”搬运工挠挠头,“说是突然断电,差点烧了电机。”

刘好仃记下这条,心想回头得找技术人员重点检查一遍。

夜色渐深,厂区依旧灯火通明。新设备静静躺在车间一角,等待着它的第一次启动。

刘好仃站在窗前,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