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48集:方案初步筛选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48集:方案初步筛选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边,手里端着那杯永远泡得有点浓的茶。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一道道细碎的光斑,像是某种神秘的信号。

“资料都收齐了吗?”他头也不回地问。

“齐了。”小赵抱着一摞文件从门口探出脑袋,“整整三十七份方案,看得我眼都花了。”

“不急。”刘好仃笑了笑,“咱们这不是在找答案,是在挑未来。”

会议室里已经摆好了长桌,上面铺满了各种打印资料、电子表格和手写的备注。技术部的小李坐在角落里敲键盘,老陈一边翻账本一边摇头,王姐刚处理完生产订单也赶了过来,连一向低调的行政小林都带来了几份特别标注过的资料。

“大家辛苦了。”刘好仃环视一圈,语气轻松,“现在我们手上掌握的信息,可以说是全厂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智能化调研成果。接下来,就是把它们整理清楚,找出最适合我们的路。”

“这事儿可不容易。”老陈叹了口气,“有些方案看着挺牛,但价格高得离谱,咱这预算顶多买个开机仪式。”

“别急嘛。”刘好仃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先分类整理,再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就像炒菜,你总得先把食材准备好,才知道怎么搭配味道最好。”

于是,一场“数据大清洗”开始了。

小赵负责收集所有成员手里的资料,小李帮忙归类,王姐用她多年生产经验判断哪些方案更贴合实际操作流程,小林则在一旁录入电子表格,方便后续比对分析。

“这份有意思。”小林忽然指着一份资料,“这个智能质检系统,不仅检测精度高,还预留了升级接口,据说以后可以接入AI学习模型。”

“哦?”刘好仃凑过去看了看,“这倒是个加分项。”

“不过目前还没开放具体功能,厂商说是还在调试。”小林补充道。

“那就记下来,作为潜在选项。”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质检、升级空间、兼容性。

几个小时下来,资料终于整理完毕。团队成员围坐在会议桌前,面前是一张详细的评分表。

“接下来是打分环节。”刘好仃清了清嗓子,“我们会按照五个维度来评估:成本、实用性、兼容性、升级潜力和实施难度。每项满分十分,最后加权算出综合得分。”

“我先说一个。”小李举手,“有个配料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能节省不少人工成本。但它需要更换部分现有设备,初期投入不小。”

“成本扣两分,实用性加一分。”刘好仃边记边说,“这个我们得考虑进去。”

“还有一个切割设备,误差只有0.1毫米,比专家说的还精确。”小林兴奋地说,“但问题是,它需要配套的冷却系统,不然容易过热。”

“实用性强,但兼容性差。”王姐点头,“如果我们车间没做相应改造,装上去反而麻烦。”

“那就先标记下来,作为未来可能合作的对象。”刘好仃写下了“待跟进”。

轮到老陈发言时,他推了推眼镜:“有一个能耗监控系统,虽然功能不算特别炫,但胜在稳定可靠,而且价格适中。我觉得它很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

“听起来不错。”刘好仃点头,“性价比高,就冲这点,给它加点分。”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筛选出了四个候选方案:

智能质检系统(高精度、有升级潜力)

配料自动控制系统(高效节能、需设备更新)

能耗监控系统(稳定实用、性价比高)

智能切割设备(精准度高、配套要求高)

“这四个方案各有千秋。”刘好仃总结道,“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分析。”

“其实还有个事。”小赵突然插话,“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提到,那个质检系统的开发公司最近正在跟一家大型建筑企业合作,说不定他们已经在优化产品了。”

“这倒是条好消息。”刘好仃眼睛一亮,“如果真有进展,说明市场认可度高。”

“不过……”王姐皱眉,“这些方案里,没有一个是完全符合我们现有生产线的。”

“所以才要开这场讨论会啊。”刘好仃笑了笑,“我们不是选完美方案,而是选最合适的方案,并且想办法让它变得更合适。”

“比如?”小李好奇。

“比如——”刘好仃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可以结合多个方案的优点,进行局部整合。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模块拼在一起,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智能化系统。”

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

“那要不要把能耗监控和质检系统结合起来?”小林提议,“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实时监测能耗变化。”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这样一来,就能实现‘检测 监控’一体化。”

“那配料系统能不能也整合进去?”小赵继续发问。

“理论上可行。”小李沉思片刻,“但得看软件接口是否兼容,控制逻辑是否一致。”

“这些问题,等我们实地考察之后再决定。”刘好仃做了个暂停的手势,“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方向。”

讨论持续到了中午,大家边吃盒饭边聊方案,气氛热烈。

“其实我一直觉得,”王姐放下筷子,“我们厂子虽然传统,但这些年一直都在进步。从绿色认证到现在的智能化转型,每一步都不容易,但也正因为难,才更有意义。”

“说得对。”刘好仃举起水杯,“我们不是为了追赶潮流而改变,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条路,走慢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走稳。”

众人纷纷举杯,算是为这次阶段性成果干了一杯。

下午的讨论更加深入,甚至开始探讨如何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取舍。

“我觉得能耗监控系统应该优先推进。”老陈说,“因为它成本低,见效快,能为我们积累第一波数据。”

“但质检系统也不能忽视。”小李反驳,“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如果检测不过关,其他都是空谈。”

“或许可以分阶段来。”小林提出建议,“先上能耗监控,同时准备质检系统的前期对接工作,等资金和人员到位后逐步上线。”

“这个思路可行。”刘好仃点头,“我们可以先小范围试点,比如在一个车间安装能耗监控系统,观察运行情况,再决定是否扩大应用范围。”

“另外,”小赵补充,“那个切割设备厂商下周可以安排参观,到时候我们可以顺便看看他们的设备是否真的像宣传的那么厉害。”

“行,那就定下周三。”刘好仃拍板,“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去参观切割设备,一路继续优化现有方案。”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照进会议室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和纸张的味道,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其实吧,”刘好仃望着窗外,“不管最后选哪个方案,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以前我们是跟着别人走,现在,我们要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刘哥说得对。”小李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智能化离我们很远,现在才发现,其实就在眼前。”

“没错。”王姐点头,“只要我们肯学、敢试,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夹杂着笑声和轻松的交谈声。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在“初步筛选结果”下面又添了一句:

“下一步:实地考察 & 局部试点”

他转身面对大家,眼里闪着光:“让我们一起,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