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47集:智能化技术调研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47集:智能化技术调研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厂区门口,看着晨光洒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一片柔和的金黄。他手里拎着个保温杯,脚步轻快地往办公室走。昨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智能化转型这事,真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得靠团队。

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小赵已经在桌边等着了,手里拿着笔记本,一脸兴奋:“刘哥,我昨晚查了一宿资料,发现市面上的智能质检设备可不止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一款,还有几家公司也做得不错,性能参数都挺惊艳。”

“哟,看来你比我起得还早啊。”刘好仃笑着把杯子放下,“正好,今天我们就正式开始调研工作,先组建队伍。”

会议室里人陆陆续续到齐了。技术部的小李、财务的老陈、生产组的王姐、行政的小林……大家坐在一起,气氛比上次开会轻松了不少。毕竟这次不是要搞什么认证,而是去“找宝贝”的。

“咱们的目标很明确,”刘好仃开门见山,“就是找到最适合我们厂子的智能化方案。第一步,是组建一支靠谱的调研小组。”

话音刚落,王姐就皱眉道:“刘哥,我这边正赶一个紧急订单,怕是腾不出手来。”

刘好仃点点头,转头看向生产主管老张:“你们那边还能再安排一下吗?让王姐先把手上活儿处理完,后面再参与进来。”

老张点头:“行,我来协调。不过我倒是想起来,前几天收到一批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的资料,可能对你们有帮助。”

“哦?”刘好仃眼睛一亮,“在哪?”

“在我桌上,回头我拿过来给你们看看。”

就这样,调研小组算是初步成立了。考虑到部分成员确实脱不开身,刘好仃也安排了远程协作机制,让大家即便不在现场也能参与讨论。

接下来几天,整个团队就像被按下加速键一样忙碌起来。

小赵负责从行业网站和新闻报道中搜集信息;小李则盯着论坛和技术社区,希望能挖到一些前沿动态;小林跑了几趟行业协会,申请试用了几个专业数据库;老陈则一边核算预算,一边研究不同厂家的价格策略。

“这玩意儿价格真是参差不齐啊。”老陈一边翻资料一边摇头,“有的设备便宜点但功能有限,贵的又太烧钱。”

“别急,先列出来,我们慢慢比较。”刘好仃安慰道。

一天中午,小林兴奋地冲进会议室:“我发现个有意思的东西!有个科技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智能切割技术,据说能根据玻璃厚度自动调整切割角度,误差不超过0.1毫米。”

“这么牛?”小李瞪大眼,“有没有视频或者测试数据?”

“论坛上只有一段模糊的视频,没详细说明。”小林耸肩,“但我记下了这家公司名字,我们可以联系他们了解更多信息。”

“好,记下来。”刘好仃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了个名字,“回头我们列个重点名单,优先拜访。”

说到拜访,自然离不开专家咨询。可专家的时间哪有那么容易预约?

刘好仃打了好几个电话,终于通过一位老朋友牵线搭桥,约到了一位业内知名专家。对方答应抽空接待他们,但时间只有半小时。

“半小时够干啥?”小李嘀咕。

“够我们问最关键的问题。”刘好仃笑着说,“关键是我们得准备充分。”

于是,大家分工合作,整理出了一个详细的调研问题清单,涵盖了当前生产线的瓶颈、设备选型建议、员工培训方式等多个方面。

见面那天,刘好仃带着小李和小赵提前十分钟到了专家办公室。

专家是个年过五十的教授,头发花白,眼神却格外犀利。他听完介绍后,随手翻了翻他们带来的资料,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你们是有备而来。”

“我们是真心想做智能化升级。”刘好仃认真地说,“但我们是传统工厂出身,很多东西都不懂,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

专家沉吟片刻,开口道:“智能化不只是买几台机器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你要考虑设备能不能和现有流程兼容,还要考虑员工能不能适应新操作方式,甚至管理模式都要相应调整。”

这话一出,大家都愣了一下。

“比如,你们现在用的是人工检测,改成智能检测之后,检测员的角色会不会发生变化?他们的技能是否需要重新培训?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

“明白了。”刘好仃点头,“那您觉得,我们应该从哪些环节入手比较好?”

专家翻开他们的清单,指着几个关键点:“质检、配料、能耗监控这几个模块确实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能在这三个环节实现智能化,就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离开专家办公室时,三人都有些若有所思。

回程路上,小赵忽然说:“听专家这么说,感觉我们不仅要改设备,还得改人。”

“没错。”刘好仃笑了笑,“技术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我们要做的,是让人和技术一起进步。”

回到厂里,已经是傍晚了。夕阳把厂区染成一片金色,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玻璃粉末味道。

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看着工人们有序地进出,心里踏实了不少。

调研还在继续,但他们已经找到了方向。

第二天一大早,小林又带来了新消息:“刘哥,我联系上了那家研发智能切割技术的公司,他们愿意让我们去参观一下,下周可以安排。”

“好!”刘好仃精神一振,“那就定下周三,我们去实地看看。”

会议室内,调研小组再次聚在一起。

“目前我们已经收集了二十多家厂商的信息,筛选出几家重点目标。”小李汇报,“除了那家切割设备公司,还有两家做质检系统的,一家做配料控制系统的,也都列入了考察名单。”

“另外,”小赵补充,“我还联系了几家供应商,他们表示可以提供上门演示服务。”

“很好。”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我们分头行动,制定具体的考察计划,同时也要开始准备内部培训内容。”

“刘哥,”小林突然举手,“我想提个建议。”

“说吧。”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组织一次‘模拟智能化’的小试点?比如在某个车间局部引入一台设备,观察实际效果。”

“这个想法不错。”刘好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验,再决定要不要全面推广。”

大家纷纷点头,会议室里充满了干劲。

窗外,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温暖而明亮。

刘好仃望着那一片光斑,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而这一步,正是通往未来的起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