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49集:方案确定与筹备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49集:方案确定与筹备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会议室的灯光照在白板上,映出几个清晰的选项:智能质检系统、配料自动控制系统、能耗监控系统、智能切割设备。窗外飘着几片梧桐叶,在玻璃上轻轻擦过,像是提醒大家时间已经不早了。

刘好仃坐在会议桌一头,手里拿着笔,面前摊开的是第148集讨论后的总结报告和初步筛选结果。他扫了一眼众人,发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里透着期待——毕竟,今天要定下最终方案了。

“昨天大家都说了不少,我也听进去了。”刘好仃开口,“今天我们不是来争论谁对谁错的,而是要把最合适我们的那条路选出来。”

小李第一个举手:“我还是支持质检系统。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这一步要是没走稳,后面再先进也没用。”

老陈皱眉:“可它价格高啊,而且还没完全开放功能,万一厂商那边卡壳怎么办?”

王姐点头:“确实有风险,但也不能因为怕失败就不前进了。”

刘好仃笑了笑:“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这样吧,每个方案的支持者,用三句话说明理由和可能的风险,然后请专家分析一下。”

于是,会议室变成了一个小型辩论会。

先是质检系统的支持者发言:“精度高,升级空间大,能提升整体品控水平。但目前技术未完全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接着是配料控制系统的代表:“节能效果明显,减少人工依赖,但需要更新部分设备,初期投入较大。”

能耗监控系统这边则强调:“性价比高,稳定可靠,适合现阶段推进,但长远来看升级空间有限。”

至于智能切割设备,则被形容为“未来感十足”,但也被指出“配套要求太高,短期内难以全面推广”。

刘好仃听着,一边记笔记,一边时不时插几句:“这个点不错”、“那个得考虑进去”。

等所有人说完,他请来了之前咨询过的那位专家。专家听完各方案介绍后,拿起激光笔,在白板上圈出几个关键点:

“从行业趋势看,质检系统和能耗监控是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两个模块。切割设备虽然先进,但门槛太高。配料系统如果能分阶段实施,其实可以作为中期目标。”

“所以我的建议是,优先启动质检系统和能耗监控,这两个组合起来,既能保障产品质量,又能优化生产流程,成本也相对可控。”

专家一说完,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谢谢专家。”刘好仃起身鼓掌,“接下来,我们做个投票,一人一票,以民主方式决定。”

投票很快结束,结果也出来了:质检系统和能耗监控系统双双胜出,成为智能化转型的第一步。

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第一阶段:质检 能耗双轨并行”,又补充了一句:“局部试点,稳步推进。”

他转身面对团队:“方案定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干的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刘好仃几乎泡在协调会上。

各部门负责人围坐在长桌旁,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份草拟的时间表。

“生产部希望尽量避开旺季安排调试期。”王姐翻着手中的计划表,“财务部建议分阶段拨款,降低资金压力。”

“技术部这边呢?”刘好仃问。

小李推了推眼镜:“我们希望能在正式上线前三个月完成所有接口测试,确保兼容性没问题。”

“那就这么定。”刘好仃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试点运行、全面推广。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任务分配到人。”

他还特别加了一条:“每月召开一次进度汇报会,有问题及时调整。”

最后,他在黑板上画了个时间轴,标注了几个重要节点:

3月1日:供应商对接完成

3月15日:设备运输与安装准备

4月1日:试点车间正式启动

6月底:评估试点效果,决定是否全面推广

“这张表贴在公告栏上。”刘好仃说,“全厂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也能监督我们有没有偷懒。”

为了引进设备和技术,刘好仃让小赵牵头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

“市场上供应商太多了,咱得挑出靠谱的。”小赵拿着一沓资料进来,“有些名气大但报价离谱,有些便宜但服务跟不上。”

“你们的任务就是把‘看起来不错’和‘真靠谱’区分开。”刘好仃笑着说,“记住一句话:买设备容易,找伙伴难。”

小组成员们分工合作,开始打电话、发邮件、查背景、做对比。

他们列出了三家重点候选供应商:

A公司:技术领先,但服务周期长,排队客户多

b公司:价格实惠,本地售后响应快,但产品略显老旧

c公司:新兴品牌,创新力强,但市场反馈还在积累中

“各有优劣。”小林看着表格,“怎么选?”

刘好仃沉吟片刻:“邀请他们来实地考察,面对面谈。”

于是,几家供应商陆续来到工厂。

刘好仃亲自接待,带他们参观生产线,讲解当前需求,并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

“A公司的工程师提出,我们可以先采购他们的检测模块,后续再逐步接入其他系统。”小林记录道,“b公司愿意提供半年免费维护,还承诺一周内上门处理问题。”

“c公司最有意思。”小赵笑着说,“他们提了个建议,说我们可以用他们的系统做数据采集,后期还能共享给高校做研究,说不定还能申请些政策补贴。”

刘好仃听了,眼睛一亮:“这个思路不错。技术进步不能只靠自己闷头搞,得跟外界联动起来。”

他让小组整理出每家公司的优势和建议,准备下次会议再进一步敲定。

傍晚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映出一片暖黄。

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远处忙碌的厂区,心里踏实了不少。

“终于迈出这一步了。”他轻声自语。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小李。

“刘哥,你说这次转型……真的能成功吗?”

刘好仃笑了笑:“我也不敢打包票。但我敢肯定一点——只要我们肯学、敢试,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

他转过身,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走吧,明天还有事要忙呢。”

夜色渐浓,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墙上的实施计划表静静挂着,像一幅即将展开的新画卷。

而在这幅画卷的起点处,写着一行字:

“第一步,已启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