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75集:管理规则制定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75集:管理规则制定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手机屏幕亮起的时候,刘好仃正蹲在质检台边,用指腹蹭过一片刚下线的玻璃。指纹印在光面上,一呼一吸间就淡了。他没急着回消息,而是把那片玻璃翻了个面,对着灯照了照——通体清透,没一丝波纹。

这才掏出手机,点开群聊。

小王的“收到”还挂在顶上,底下多了一条老周发的文件预览:《跨文化协作案例更新_0417》。刘好仃往上划了两下,找到自己半小时前发的那条:“试行规则文档已建,请今晚前确认分工。”

时间显示,已读。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朝办公室走。走廊灯管嗡嗡响,脚步声在瓷砖上弹得清脆。推开办公室门,第一件事不是开电脑,而是从抽屉里摸出那个磨了边的硬皮本,翻到“待验证假设”那页,用蓝笔轻轻勾掉“规则未动”四个字,写下:“今日起,双轨并行。”

电脑开机的间隙,他顺手把昨天那张标签纸又掏出来,夹回本子里。油渍还在,但字迹比昨天清晰了些。

邮箱弹出新通知:小王已创建共享文档,标题是《跨文化管理规则框架·初稿》,权限设置妥当,还贴心地加了版本编号。刘好仃点进去,页面干净,只有三行大字:

承诺表达明确化

决策流程可视化

协作节奏可预期

下面空着,等着填血肉。

他没急着改,而是拨通小王的分机。

“在质检台?”小王声音带着耳机特有的闷感,“我刚传完文档,正想发你。”

“看到了。”刘好仃说,“现在来培训室,顺便叫上老周。”

十分钟后,三人围在培训室白板前。小王抱着笔记本,老周拎着保温壶,壶嘴还冒着热气。刘好仃没拿笔,而是把手机倒扣在桌上,屏幕朝下。

“今天不谈理念。”他说,“谈怎么写。”

小王点头:“我按昨天的思路搭了框架,每条规则都配了案例对照栏,旧做法、新建议、客户反应,三栏齐备。”

“很好。”刘好仃翻开本子,“但有三个‘不’——不写长话,不套空词,不离案例。咱们不是编制度,是搭梯子,让人踩得稳。”

老周倒了杯茶,吹了口气:“可有些事,说轻了没用,说重了像训人。比如波兰那回,咱们说‘尽快’,人家等纪要等得心慌。”

“那就写清楚‘尽快’到底多快。”刘好仃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决策流程可视化”下面画了一条横线,“规则要能回答一个问题:它治的是哪种‘断’?”

“断?”

“流程断了,信任就断了。”他转向小王,“你把那封投诉邮件调出来。”

小王打开电脑,找到老周昨天上传的记录。客户原话是:“你们说‘尽快’,但我们等了12小时才收到编号纪要,流程感断裂。”

刘好仃用红笔圈住“流程感断裂”五个字。

“就冲这句,第二条规则得改。”他说,“不能只说‘要发纪要’,得说清什么时候发、怎么发、发给谁。”

小王飞快敲字,嘴里念着:“决策流程可视化:所有内部决议须在24小时内生成带编号的简要纪要,并同步至跨国协作日历。”

“加一句。”老周插话,“‘纪要需标注决策状态:已讨论、待确认、已拍板’。”

刘好仃点头,在本子边缘写下:“流程感=信任感。”又圈住“224小时”,画了个三角。

“时限不能拍脑袋。”他说,“24小时是给他们留出时差缓冲,也给我们自己留复查空档。”

小王抬头:“那第一条‘承诺表达明确化’,要不要也加个时间锚点?比如‘我们将在周三前回复’,而不是‘尽快回复’。”

“对。”刘好仃说,“模糊词是地雷,踩一个炸一片。咱们得把‘可能’‘尽量’‘回头’这些词,统统请出工作邮件。”

老周笑出声:“那以后催单,是不是得先算黄历?”

“不用算黄历。”刘好仃也笑了,“算时差就行。”

三人正说着,小王突然“哎”了一声,手指停在键盘上。

“我想到个事。”他说,“光写规则不够,得提醒。我在文档里加个草图——发邮件前,系统自动弹窗,提示对方区域的文化偏好。”

他把笔记本转过来。屏幕上是个简单的弹窗界面,写着:“即将发送至沙特区域,建议避免使用‘立即’‘马上’等催促性词汇。”

刘好仃盯着看了三秒,笑了:“这不叫提醒,这叫扶一把。”

“就是怕老同事手滑。”小王挠头,“我师傅上周还问我,‘赶紧办’是不是说得太冲。”

“冲不冲不在音量。”刘好仃合上本子,“在对方听来是不是命令。咱们写规则,不是为了管人,是为了让人少背锅。”

老周点头,把保温壶盖拧紧:“那第三条‘节奏可预期’呢?总不能让每个客户都列个作息表吧?”

“不用列作息。”刘好仃说,“但可以标响应窗口。比如中东客户,默认48小时响应期,系统自动标记‘非紧急’;东欧客户,24小时内回应算常规。咱们内部看到标签,就知道该等还是该跟。”

小王眼睛一亮:“那能不能做个颜色标签?绿色正常,黄色待定,红色超期。”

“行。”刘好仃说,“但别搞成考核指标。是提醒,不是追责。”

三人又磨了半小时,初稿总算有了模样。三条规则,每条配两个案例,三栏对照齐全,连语气强度都做了分级标注。小王把文档重新命名:《跨文化管理规则·试行V0.1》。

“接下来呢?”老周问。

“上线。”刘好仃打开厂内协作平台,新建空间,标题同上,权限设为“项目组可编辑,全员可评注”。

“让大伙儿都能看,都能说。”他说,“但别急着改,先提问题。”

他转头对小王:“在文档底下加个倒计时:试行周期,89天23小时。”

“为啥是89天?”小王一边操作一边问。

“三个月差一天。”刘好仃说,“留一天做总结,也留一天做选择——是继续,还是重来。”

文档上传后,页面安静了几秒,突然跳出一条评论。

老陈。

“第三条‘节奏可预期’,能不能加个表?列几个主要客户区的默认响应窗口?”

刘好仃笑了,点开回复框,只打了一个字:“好。”

小王看着屏幕,忽然说:“其实……我还想加个功能。”

“说。”

“在系统里做个‘文化提示灯’,发邮件前自动亮一下,像交通灯。红灯停,黄灯想,绿灯走。”

刘好仃没立刻回应。他走到窗边,厂区的玻璃幕墙正映着夕阳,一片金亮。风吹过来,公告栏上那张“文化差异案例分享会”的通知又翻了个角,这次没落回去,悬在半空,轻轻抖。

他回身,对小王说:“做。”

“我今晚就画原型。”

“不急。”刘好仃翻开本子,在“流程感=信任感”下面补了一句:“规则是路标,不是围墙。”

他合上本子,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协作节奏可预期”旁边画了个钟面。没有数字,只有三根指针,一根指着东,一根指着西,一根停在中间。

“咱们的时差,不止是地球转的。”他说,“是心转的。”

小王低头记下这句话,红笔圈住“心转的”,旁边画了个小灯泡。

老周收起保温壶:“那我回去整理下东南亚组的案例,明天补进库。”

“去吧。”刘好仃说,“记住,每一条卡点,都是咱们的台阶。”

两人离开后,培训室只剩他一个人。他把白板上的内容拍了照,传进文档附件,然后点开评论区,找到老陈那条,回复:“表格已列入更新计划。”

刚点发送,手机又震了一下。

群消息。

小王:“‘文化提示灯’原型图已上传,命名‘V0.1_light’。”

刘好仃点进去,是一张手绘草图,边角还画了个小月亮,旁边写着:“给中东客户专用,柔和提醒。”

他没回复,只是把图下载保存,放进“待验证假设”文件夹。

然后关掉电脑,起身。

走到门口,他回头看了一眼球,白板上的钟面在暮色里渐渐模糊。他没开灯,也没再走近。

手搭上门把时,手机又响了。

是一条新评论。

老陈:“那个倒计时,是不是该加上‘工作日’?免得周末也算进去。”

刘好仃站在原地,手指悬在屏幕上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