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59集:深化效果初步显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59集:深化效果初步显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挂掉电话,手指还在手机屏幕上多停了半秒。供应商答应调阅生产记录,但得走流程,最快也要三天。他把手机倒扣在桌上,转头看见小陈正抱着一摞打印纸站在门口,胳膊上还夹着个U盘。

“刘师傅,您要的,各大平台近一个月关于咱们公司的公开评价,我都扒拉出来了。”她把材料放在桌上,顺手把U盘插进电脑,“光是社交媒体上带‘环保’‘培训’‘玻璃厂’这几个词的帖子,就有三百多条。”

“不少啊。”他点了点鼠标,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评论截图,“挑挑看,别把广告和水军算进去。”

小陈早有准备,打开一个分类表格:“我已经按来源分了类,论坛、公众号、客户留言平台、行业资讯网站……还标了情绪倾向。正面的占六成七,中性两成,负面一成三。”

“那挺不错。”刘好仃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凉了,他也没皱眉,“负面主要说啥?”

“一条说新包装拆起来费劲,另一条说培训占用了加班时间。”小陈翻了翻记录,“不过这两条下面都有回复,有人替咱们解释,说护角问题已经反馈了,培训也是自愿报名。”

刘好仃点点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咱做了啥,没做啥,他们心里有数。”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走,叫上老李和小王,开会。这回不是算账,是听声儿。”

会议室比往常热闹。老李带了份《建材行业观察》的电子版,指着其中一篇报道说:“这个记者写咱们废料回收优化的事,用了‘静水流深’这个词,听着像在夸人走路不带风。”

小王憋着笑:“那他要是写我,得用‘疾风骤雨’。”

刘好仃也笑了:“别管词儿多文雅,关键是有没有人看。这篇发出来几天了?转发多少?”

“三天,公众号阅读量破两万,行业群里转了三十多次。”老李把数据报出来,自己都愣了一下,“比我们去年搞技术升级那次还火。”

“说明啥?”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声量”两个字,“说明大家现在不光看你赚多少钱,还看你干了啥事。咱们以前闷头干活,以为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其实现在,好事也得会吆喝。”

小陈举手:“可也有问题。有些自媒体瞎写,说我们搞‘绿色人设’,靠环保炒作股价。这种文章标题特别吓人,点进去全是猜测,没数据。”

“正常。”刘好仃不慌,“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咱们不追着骂回去,但得把真东西摆出来。谁要是真想查,台账、检测报告、培训签到表,哪样都能对上号。”

他转头对小王:“你负责盯客户平台和行业论坛,老李管媒体报道,小陈继续梳理社交媒体。咱们定个标准:凡是有具体事例、能核实来源的,不管好坏,都记下来;纯情绪发泄、没事实支撑的,列个备注就行,不计入正式分析。”

“明白。”三人齐声应下。

两天后,汇总表成型。正面评价里,一家长期客户在官网动态里提到:“合作五年来,今年首次收到无破损订单,包装改进显着。”另一条来自某设计公司采购主管的朋友圈截图:“没想到玻璃厂的员工学堂比我们企业内训还系统,下次团建来取经。”

刘好仃把这两条投影出来,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快的笑声。

“看来咱们的‘活气儿’不止在厂里传,还往外蹦了。”他笑着说。

可数据一拉到底,分歧也来了。

小王觉得绿色包装的社会反响最实:“客户直接说破损少了,这不比啥都强?”

老李却坚持废料回收的影响更深远:“媒体报道多,行业关注度高,连协会都转发了。这是格局。”

小陈则指着员工学堂那一栏:“你们看,有工人在社交平台发自己上课的照片,配文‘五十岁了还能学新东西,厂里没嫌弃我老’。这种话,比发奖金还暖。”

刘好仃听着,没急着下结论。他让数据分析员小周调出趋势图,把三类项目的社会声量按周拆解。

“看这里。”小周指着屏幕,“绿色包装的讨论集中在两周前,之后平稳;废料回收是缓慢上升;员工学堂的声量最小,但增速最快,而且互动率最高。”

“就像烧水。”刘好仃接过话,“有的壶响得早,有的烧得久。咱们不能光听谁嗓门大,得看谁真在升温。”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三条线,最后汇成一点:“短期看包装,中期看回收,长期看人。可现在,三条线都在往上走,说明咱们的深化不是一阵风,是真起了效。”

话音刚落,小陈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刘好仃问。

“我刚发现,建材网今天上午发了篇行业观察,标题是《从护角看责任:供应链中的微创新如何撬动大改变》。”她快速滚动页面,“里面专门提了咱们的可降解护角试点,说这种‘小切口、深落地’的做法,可能会成为行业新趋势。”

屋里安静了一瞬。

“咱们上行业趋势了?”小王瞪大眼,“就因为一个护角?”

“不是因为护角。”刘好仃笑了,“是因为背后那套‘发现问题—改进—反馈—再优化’的劲儿。人家看的不是东西,是态度。”

老李若有所思:“这么说,咱们这点事儿,还真可能带个头?”

“先别想带头。”刘好仃摆摆手,“先把步子走稳。趋势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会议快结束时,小陈又提了个发现:“华南区的社会评价特别高,尤其是东莞和惠州。那边好几条留言都说‘本地企业该学学这种做法’。”

刘好仃记下了地名。

散会后,他回到办公室,打开邮箱,把所有正面报道和客户反馈归进一个新文件夹,命名为:“声量初显”。

他盯着标题看了几秒,又新建一个文档,写上:“长期跟踪计划草案”。第一条写着:每月更新社会评价分析,每季度发布内部社会责任简报。

正敲着字,小陈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截图。

“刘师傅,刚刷到的,有个行业论坛在讨论咱们的员工学堂,有人问能不能开放部分课程给合作企业。”

刘好仃抬头:“你怎么回的?”

“我说得问领导。”她眨眨眼,“您看,咱们要是真能帮别人也搞起来,那不就是把‘活气儿’传出去了?”

他笑了:“传是好事,可得先保证自己不断电。”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车间屋顶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运货的车正缓缓驶出厂区,车身上印着公司标志,干净得能照出人影。

“其实啊,”他回头说,“咱们一开始也没想当榜样。就是觉得,有些事,做了心里踏实。现在别人看见了,说一声好,那是额外的甜。”

小陈点点头,正要走,又被叫住。

“等等。”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资料,“这是之前整理的几家长期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案例,你抽空看看。有一家水泥厂,坚持做社区教育二十年,去年拿了全球建材可持续奖。”

“咱们以后也能拿?”她问。

“不急着拿奖。”他把资料递过去,“但得知道,有人能一直走这条路,而且越走越宽。”

傍晚,刘好仃在厂门口碰见几个下班的工人。有人提着饭盒,有人骑着旧电动车,看见他,都笑着打招呼。

“刘师傅,听说咱厂上新闻了?”

“可不是,我闺女刷到视频,非说我这是‘网红工厂’。”

他笑着应着,走回办公室,天已经擦黑。

他打开电脑,调出那篇行业趋势报道,在评论区点开一条留言:“这家厂的做法,证明了责任不是成本,是种子。种下去,迟早开花。”

他默默点了个赞。

第二天一早,团队再次聚在会议室。小陈投影出最新汇总图:三类项目的社会声量曲线持续上扬,交叉点正在靠近。

“结论能下了吗?”小王问。

刘好仃看着屏幕,缓缓点头:“效果,初步显现了。”

老李松了口气:“那接下来是不是该加码?”

“不急。”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稳”字,“刚出芽的苗,得护着。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这股劲儿保持住。”

话音未落,小陈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突然坐直了身子。

“刘师傅,东莞那家供应商的生产记录传过来了。”她点开邮件附件,“您要的温度和压模参数,全在这儿。但……第二批的冷却时间,比标准少了三分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