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35集:转型效果初步显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35集:转型效果初步显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老陈举着扫码枪,嘴里念叨着“请确认订单编号”,那语气活像在学小孩背课文。刘好仃从他身边走过,没忍住笑出声,顺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系统比你还靠谱,至少不会忘词。”

这话传到会议室,大伙儿都乐了。晨会刚开完,小张把最新一周的数据投到屏幕上,仓储出库效率稳定在提升40%以上,物流响应时间比上个月缩短了一半还多。财务老方盯着表格看了三分钟,忽然抬头:“咱们是不是该算算,这转型到底值不值?”

“早该算了。”刘好仃接过话头,打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过去两个月的节点,“流程改完了,系统跑顺了,现在不评估,等啥时候?趁热打铁,把效果摸清楚,后面才能走得更稳。”

话音刚落,老李就举手了:“评是该评,可怎么评?以前我们看产量、看出勤、看加班时长,现在这些数都在系统里飘着,看得见摸不着,我心里没底。”

旁边几位老员工纷纷点头。有人嘀咕:“我干了三十年,哪次改革不是靠感觉?现在让我看数据,跟让我看天书差不多。”

刘好仃没急着反驳,反而笑着问:“老李,上礼拜你儿子结婚,你请了三天假,厂里没塌吧?”

老李一愣:“没啊,活儿都按时走了。”

“那你知道是谁顶的班,走了几单,有没有出错吗?”

“这……我还真不知道。”

“但系统知道。”刘好仃点开后台,“那天你负责的订单,自动分给了小王和老周,完成率100%,客户签收后还打了五星好评。这些,以前你得问三个人、翻五本台账才搞得清。现在呢?点一下就行。”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有人低头翻自己带的笔记本,有人开始小声讨论。刘好仃趁势说:“咱们评转型,不能光靠‘好像’‘大概’‘我觉得’。得看数据、看效率、看错误率、看客户反馈。这些数字不会骗人,也不会拍马屁。”

小张接着补充:“我们设计了一套评估表,涵盖生产、仓储、物流、客服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关键指标。比如订单处理时长、库存准确率、派车及时率、投诉率。数据直接从系统抓取,实时更新。”

老李听完,眉头松了:“听着是比拍脑袋强。可系统万一出错呢?要是数据不准,咱们不是白忙?”

“问得好。”刘好仃竖起大拇指,“所以评估第一步,先验数据。It组马上排查所有接口,确保采集准确。第二步,交叉核对——系统数据和实际作业对一遍,差一点都得查清楚。”

It同事当场应下,当天下午就带着人开始跑数据。结果还真出了岔子:物流组的派车完成率显示是98%,可人工抽查发现有三单系统没记录。一查,是某台叉车的终端信号不稳定,任务完成没及时回传。

“小问题,补个自动重传机制就行。”It同事边改边记,“不过这也提醒我们,系统还得再优化一波。”

刘好仃听完,顺手在本子上写:“信号重传 自动校验——待排期。”写完还画了个小太阳,像是给任务加了点好心情。

三天后,修正后的数据出炉。所有指标重新清洗、比对、确认无误。刘好仃把最终报告打印出来,发到每个人手里。表格清晰,曲线向上,最显眼的一行写着:整体运营效率提升51.3%,人为错误率下降至0.7%。

老方看完,忍不住吹了声口哨:“这数要是交给老板看,他得请全厂吃饭。”

“不止。”刘好仃指着另一组数据,“上个月客户投诉七起,这个月零起。东莞那家老客户,刚追加了两倍订单,理由是‘交货准时,单据清晰,合作省心’。”

会议室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人算人力节省,有人聊客户反馈,还有人开始琢磨:“要不,咱们把销售部也全接进来?”

刘好仃笑着摆手:“别急,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是评估阶段,不是扩张阶段。咱们先把这口饭嚼明白了,再想下一口。”

话是这么说,可大伙儿心里都清楚,这顿饭,香。

评估报告整理完,刘好仃召集了一次高层碰头会。他没带ppt,只带了两样东西:一份打印好的数据表,一段现场视频。视频里,叉车自动调度、扫码枪滴声不断、订单在屏幕上流转如溪水,最后定格在客户签收的笑脸截图上。

一位副总看完,皱眉:“数据是不错,可会不会是刚上线的新鲜劲儿?过几个月,系统老化,人也疲了,还能保持这水平?”

“您说得对。”刘好仃点头,“短期波动肯定有。但咱们的提升不是靠人拼命,是靠流程再造。只要系统在跑,规则在执行,效率就不会掉回去。”

另一位高层问:“那员工适应得怎么样?有没有人抵触?”

刘好仃笑了:“抵触肯定有。上个月老陈还说系统是‘冷血机器’,上周他跟我说,‘它比我还细心’。”

会议室有人笑出声。刘好仃接着说:“我们做了匿名问卷,87%的员工认为新流程减轻了工作负担。尤其是仓储和物流,以前天天对账,现在系统自动对,省下的时间能多出两成货。”

财务总监翻着报告,忽然抬头:“如果这效果能持续,明年预算我可以多挤出一千万,投在系统升级上。”

刘好仃没急着接话,而是从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下一步的优化建议。信号补丁、离线缓存、消息中心,还有小王提的智能提醒功能,都在列。只要资源到位,三个月内全可落地。”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最后,总经理合上文件,说了句:“行。这转型,算站住脚了。后面怎么走,你们定,公司支持。”

会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把两份文件并排放在桌上。一份是评估报告,一份是优化计划。他盯着看了会儿,忽然觉得这不像工作,倒像种地——播了种,浇了水,现在终于看见苗儿冒了头。

小张敲门进来,手里拿着手机:“It刚发来消息,信号补丁已上线,所有终端数据回传正常。”

“好。”刘好仃回了个字,又补了一句,“告诉他们,辛苦了。”

小张没走,反而问:“接下来干啥?”

“等。”刘好仃靠在椅子上,“等数据再跑两周,看稳定性。等员工反馈再收一轮,看还有啥痛点。等咱们把这点‘初步显现’,变成‘稳稳当当’。”

小张点头,刚要走,又被叫住。

“对了,”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指着一行字,“下周安排个分享会,让老陈、老周、小王都来讲讲,转型后工作有啥不一样。高层想听真话,咱们就给真话。”

小张笑了:“老陈能讲啥?估计就是‘系统拦我别点错单’。”

“这就够了。”刘好仃也笑,“人不怕变,怕的是变完更累。现在他们觉得省心,说明路走对了。”

第二天一早,公告栏换了新内容。不再是流程图,而是一张“转型成效榜”:效率提升榜、错误下降榜、客户好评榜。每个榜上都贴着照片——老周在扫码,小王在操作终端,老陈站在叉车旁比了个oK。

刘好仃路过时,看见几个年轻员工围在那儿拍照。有人笑着说:“咱厂现在像个科技公司了。”

他没停下,只是嘴角微微扬起。

中午吃饭时,老陈端着饭盒过来,坐下就说:“刘师傅,我昨晚做梦,梦见系统说话了。”

“说啥?”

“说‘老陈,今天别迟到’。”他一本正经,“吓我一跳,醒来发现真是迟到了两分钟。”

刘好仃差点把饭喷出来。

下午,It组送来最终版数据校验报告,所有指标误差率低于0.3%。刘好仃签字时,顺口问:“系统还能再快点吗?”

技术人员想了想:“硬件到头了,但软件还能榨出10%的性能。关键是,你们敢不敢试?”

刘好仃笔尖一顿,抬眼:“怎么试?”

“把库存预警的推送频率从每小时一次,改成实时动态更新。数据量会翻倍,服务器得扛得住。”

“能扛多久?”

“如果下周的客户大单顺利走完,说明没问题。”

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下:“实时预警——风险可控,建议试。”然后画了个箭头,指向三天后的大订单日期。

他合上本子,望向窗外。叉车正缓缓驶过装车口,司机抬头看了眼头顶的电子屏,轻轻点了下方向盘上的确认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