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34集:业务流程改造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34集:业务流程改造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手机从裤兜里掏出来的时候,屏幕还亮着,是It同事发来的消息:“系统测试环境已跑通,历史订单导入完成。”他站在车间门口,没急着进去,而是把这条消息又看了一遍,然后回了个“好”字。

晨会提前十分钟开始。人到齐后,他直接打开投影,调出系统界面截图:“试用阶段结束了,现在咱们得动真格的。流程怎么改,得按系统的脾气来,不是系统迁就咱们,是咱们得学会跟系统搭伙过日子。”

底下有人笑,也有人皱眉。老李坐在后排,手里捏着笔,盯着那张图看了半天,小声嘀咕:“我这几十年都是先填单再走货,现在倒好,货还没出库,单子已经在系统里转三圈了。”

刘好仃听见了,没点名,只说:“老李说得对,以前是人追着货跑,现在是系统推着人走。可你想想,上回东莞那单,咱们七个人盯八小时,现在系统三分钟走完,错不了,还留痕。你要选哪个?”

老李没吭声,但笔放下了。

小张接着汇报:“我们梳理了系统核心功能,发现有三个关键节点能直接优化流程——订单自动分发、库存动态预警、物流任务推送。接下来,我们建议从仓储和物流这两个环节先改。”

“先试点。”刘好仃点头,“改得顺,再推全厂。改得磕绊,咱们就停下来修。”

当天下午,改造方案初稿贴上了公告栏。仓储组最先响应,组长老周主动找上门:“我们愿意试。但有个条件——旧系统还得挂着,新老并行一个月,让我们慢慢转。”

“行。”刘好仃答应得干脆,“双轨运行,出了问题有退路,大家心里踏实。”

试点启动第三天,问题来了。物流派车环节,系统生成的任务单明明已经推送,可叉车司机老陈愣是没收到。等他手动查单时,货已经堆在装车口,堵了半小时。

刘好仃赶到现场时,老陈正蹲在叉车边抽烟:“这玩意儿不认人,我名字输进去是‘陈建国’,它推的是‘陈国建’,差一个字,任务就卡住。”

“人名匹配规则得调。”小张翻着后台记录,“系统是按字面完全匹配的,得改成模糊识别。”

“那赶紧改。”刘好仃拍板,“今天之内上线补丁。”

可还没等补丁上线,更大的问题冒了出来——原料仓的老扫码枪,扫不出新系统生成的二维码。一试,延迟高达十几秒,数据传一半就卡住。

“设备太老了。”It同事皱眉,“信号弱,缓存小,根本扛不住新系统的数据流。”

刘好仃蹲在扫码枪旁边,拿起它翻来覆去地看。这枪是他五年前亲手买的,外壳都磨出包浆了。他叹了口气:“老伙计,不是你不中用,是咱进步太快了。”

当晚,他约了系统工程师视频会议。对方听完问题,直接问:“你们的设备接口协议还是RS-232?”

“是。”

“那得升级。要么换新枪,要么加个转接模块,把串口转成USb。”

“成本多少?”

“模块便宜,三百一个。但要稳定,建议换枪,一千五一把。”

刘好仃摸了摸下巴:“模块先上两个,装在关键点位试试。要是还卡,再换枪。”

工程师点头:“行。顺便说一句,我们后台可以加个‘离线缓存’功能,设备断连时先把数据存本地,等信号恢复再上传。这样哪怕扫码枪卡一下,也不至于丢数据。”

刘好仃眼睛一亮:“这功能能做?”

“能,下周就能推更新。”

他挂了电话,顺手在本子上记下一行字:“离线缓存——待开发”。然后划了个圈,写上“优先”。

试点运行到第十天,双轨并行的数据对比出来了。仓储组的出库效率提升了40%,错误率降为零。物流组虽然前两天被扫码问题拖了后腿,但从第五天起,派车响应速度也快了近一倍。

财务经理老方拿着报表来找他:“效率上去了,人力成本下来了。照这个势头,三个月就能省出两把新扫码枪的钱。”

“不止。”刘好仃把工程师提的离线缓存功能说了一遍,“等这功能上线,设备兼容问题基本就解了。”

老方点头:“那预算的事,我可以去跟上面争取。但你得保证,别一口气全铺开,先稳住几个关键环节。”

“当然。”刘好仃笑了,“咱们不是盖楼,是修桥。桥墩不牢,桥面铺得再宽也没用。”

全厂流程改造正式启动那天,刘好仃在晨会上宣布:“从今天起,新系统不再是‘试点’,是‘主力’。所有订单,一律走线上流程。纸质单据只做备份,不作依据。”

话音刚落,销售部的小林举手:“刘师傅,客户那边要是非要纸质确认单呢?”

“系统能打印。”刘好仃说,“但源头必须在系统里。谁要是绕开系统手写单子,出了问题自己负责。”

小林缩了缩脖子,没再问。

改造推进到第三周,新的问题浮出水面。生产组反映,他们经常收不到仓储的库存预警信息。一查,原来是系统推送到了It部门的总后台,没人往下转。

“信息卡在中间了。”小张汇报时有点着急,“生产要料,仓储有货,可两边不知道对方在等。”

刘好仃立刻召集跨部门会议。生产、仓储、物流、It全来了。他把问题一摆,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

“我们每天发三次库存表!”仓储组喊冤。

“可我们没收到啊!”生产组拍桌子。

It同事挠头:“表是发了,但没统一收口,有人用微信,有人发邮件,有人贴公告栏,乱得很。”

刘好仃听着,突然看向角落里一直没说话的小王——厂里最年轻的实习生。刚才讨论时,他一直在笔记本上画图。

“小王,你有想法?”他问。

小王抬起头,有点紧张:“我……我觉得可以建个‘消息中心’。所有系统推送的信息,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按部门、按紧急程度分类,自动提醒负责人处理。”

刘好仃盯着他:“这想法不错。你能画出来吗?”

小王点点头,翻开本子。一页纸上,密密麻麻画着流程框和箭头,清清楚楚标着“消息接收”“自动分类”“超时提醒”“处理反馈”。

刘好仃拿过来仔细看,越看越满意。他把本子合上,拍了拍小王的肩:“这事儿你牵头,找It配合,下周拿出原型。”

散会后,财务经理老方留下没走:“你真打算搞这个消息中心?”

“得搞。”刘好仃说,“流程改了,信息不通,等于路修好了,红绿灯却坏了。”

老方点头:“那预算我再想想办法。不过你得答应我,先拿一个部门试,别一上来就全厂铺。”

“放心。”刘好仃笑了,“咱们现在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一个月后,消息中心测试版上线。生产组第一次收到系统自动推送的“原料不足预警”时,组长老吴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对旁边人说:“这回它知道我该急了。”

全厂流程改造满五十天,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叉车按任务自动调度,仓储货架前扫码枪滴声不断,订单从生成到出库,全程在系统里流转。

小张走过来,递上最新数据报表:“整体效率提升52%,错误率下降91%。客户投诉从每月平均七起,降到零。”

刘好仃接过报表,没急着看,而是问:“员工反馈呢?”

“刚开始骂的多,现在夸的多。”小张笑,“有人说,以前是‘人在追流程’,现在是‘流程推着人走’,省心。”

刘好仃点点头,把报表放在桌上。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流程改造初步成功。”然后在下面画了个笑脸。

他正要合上本子,手机响了。是系统工程师发来的消息:“离线缓存功能已部署,今晚零点自动更新。另外,我们根据你们的使用习惯,做了个新功能——异常操作自动拦截。比如重复提交、越权操作,系统会直接弹窗阻止。”

刘好仃看完,回了个“好”字。

他站起身,走到公告栏前,把最新的流程图贴了上去。新图比旧图复杂得多,线条密密麻麻,却清晰有序。

他退后一步,看着那张图,忽然说:“咱们厂,从来没这么整齐过。”

小张站在他旁边,笑着说:“那是因为,心齐了,流程自然就顺了。”

刘好仃没接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公告栏的玻璃。

玻璃映出他的影子,也映出身后忙碌的厂区。

他转身往车间走,脚步轻快。

车间门口,老陈正从叉车上下来,手里举着扫码枪:“刘师傅!这新功能真灵,刚才我手滑点错单,系统‘啪’一下就拦住了,还提醒我‘请确认订单编号’——跟老师傅训徒弟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