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33集:数字化系统引入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33集:数字化系统引入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笔放进笔筒的那一刻,It同事还在门口站着,话没说完,脸上的紧张也没散。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又抬起来:“还有两家公司,说可以远程先做个方案演示,不用等下周二。”

“那就都安排上。”刘好仃没多想,“明天下午,一间一间来,会议室腾出来,电脑接好投影,咱们一个不落都看一遍。”

小张从座位上探出身:“要不先筛一筛?听说有家公司专做餐饮系统的,玻璃厂的流程他们可能压根没碰过。”

“筛是得筛,”刘好仃点头,“但别光看行业。有的系统底层逻辑通了,改改就能用。咱们现在要的是‘能跑得动’的方案,不是‘长得最像’的。”

老吴在本子上划拉了几笔:“那报价呢?之前说预算卡得死,超一分都难批。”

“谈。”刘好仃笑了,“他们报价是他们的事,咱们还价是咱们的事。做生意,开口就闭口,那叫买菜。咱们这是找搭档,得磨得来。”

会议散了,人走得快,脚步里带着劲儿。刘好仃没急着走,站在白板前,把“数据转换程序”底下那行小字擦了,重新写上:“候选科技公司:待评估”。

第二天一早,办公室的打印机就开始响个不停。小张抱着一摞资料来回跑,全是各家科技公司的介绍页、系统功能清单、客户案例。老吴坐在角落,一张张翻,翻到一半忽然抬头:“这家‘智联工控’,去年给一家玻璃包装厂做过仓储系统,还上了行业简报。”

刘好仃接过资料,扫了一眼案例详情,手指在“智能分拣 动态库存预警”那行停了停:“有图吗?”

“有,附在后面。”小张递过一页彩印,“这是他们系统界面,红框标的是库存异常提醒,绿的是自动补货触发。”

刘好仃盯着看了几秒,忽然笑出声:“这不就是咱们想要的‘眼睛’吗?哪天货快没了,系统自己喊一声,总比人漏记强。”

老吴也凑过来看:“关键是,他们这系统能接叉车调度?”

“能。”小张翻页,“他们配了个车载终端,司机一进仓,屏幕上就推任务,做完一项划掉一项,跟点外卖似的。”

“那挺好。”刘好仃把资料翻到报价页,眉头一皱,“不过这价格……比咱们预算高出三成。”

“可以谈。”小张早就准备好了,“他们官网留了个‘中小企业扶持计划’,符合条件能打八折。”

“条件呢?”

“得签三年服务协议,还得让他们拿咱们当案例宣传。”

刘好仃沉吟几秒:“案例可以,名字不挂全,就说‘华南某玻璃制造企业’。服务协议先签一年,干得好再续。”

“那我这就联系他们,安排演示。”小张转身就走。

接下来三天,五家公司轮番上阵。有的一上来就放ppt,讲得天花乱坠,结果一问定制功能,支支吾吾;有的系统界面老旧,但报价低得惊人,刘好仃看了两眼就摇头:“便宜是便宜,可得搭两个专人天天修bug,算下来更贵。”

直到第四天下午,智联工控的工程师上线,人还没露脸,先甩出一句:“我们不讲ppt,直接进系统,您想看哪儿,我开哪儿。”

刘好仃挑眉:“真进?”

“真进。”对方声音干脆,“您说个场景,我现场操作。”

“好。”刘好仃转头问小张,“上个月东莞那单试点订单,编号还记得吗?”

“记得,dGG。”

“就拿这单,从下单到出库,全流程走一遍。”

屏幕一闪,系统界面弹出。工程师手指敲击几下,订单信息跳出,接着是生产排程、原料匹配、仓储调拨、物流派车,每一步都自动关联,数据实时跳动。最后,一张电子运单生成,二维码一闪,模拟签收完成。

全程不到三分钟。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老吴先开口:“这……这比咱们手工填快了十倍不止。”

“还不止。”工程师补充,“系统还能回溯每一步操作人、时间、设备号。要是哪环出问题,一查就清。”

刘好仃没说话,低头翻了翻手边的试点订单记录。那天他们七个人盯了八小时,才勉强没出错。而眼前这套系统,几分钟就走完了全流程,还自带纠错和留痕。

“你们这系统,能接咱们现有的ERp吗?”他问。

“能。”工程师点头,“我们有标准接口,如果不行,可以开发适配模块。”

“费用呢?”

“适配模块首年免费,后续按服务算。”

刘好仃抬头,看了眼小张。小张会意,低声说:“他们刚才还提了,如果签约,前三个月系统免费试用,数据导入、员工培训全包。”

老吴一拍大腿:“这条件,没得挑了。”

刘好仃却没急着点头。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三行字:功能达标、价格可谈、服务靠谱。然后在下面画了个圈,写上“智联工控”。

“先试用。”他说,“试三个月,真好用,再签合同。不好用,咱们随时停。”

小张立刻联系对方,当天就敲定了试用安排。系统工程师下周一带设备进厂,先在测试环境部署,再导入三个月历史订单数据做跑验。

合同的事,交给了法务。刘好仃特意叮嘱:“一条一条看,尤其是数据归属、系统维护、违约责任这几块,一个字都不能含糊。”

法务小李接了任务,当天就拉了个表格,把合同条款拆成一百多项,逐条标注风险等级。刘好仃每天抽空看进度,看到“数据所有权归企业”那条被标成绿色,才松了口气。

系统引入前的准备也同步启动。技术团队开始梳理现有网络架构,确认服务器容量,还拉了条专线,确保系统运行不卡顿。It同事带着两个年轻人,提前学起了系统后台操作手册,笔记做了厚厚一叠。

培训计划也排上了日程。刘好仃让小张拟了个方案:分三批,每批三天,销售、仓储、物流、生产全员轮训。他特别加了一句:“培训不是走过场,结业要考试,不及格的,补考。”

“至于考试题?”他笑着写了一条,“就用东莞那单试点订单当考题,看谁能在十分钟内走完全流程。”

消息传开,车间里顿时热闹起来。有老师傅嘀咕:“咱们干了半辈子,还得考个电脑?”

话传到刘好仃耳朵里,他没生气,反而在晨会上说:“咱们厂最早用叉车那会儿,也有人说‘手搬多实在’。可现在谁还用手搬?时代在动,咱们也得跟着动。考试不是为难谁,是让大家心里有底——新系统上线那天,谁都不用慌。”

培训第一天,教室坐得满满当当。投影一开,系统界面亮出来,有人瞪眼,有人笑,还有人小声念:“这不就跟手机点菜一样?”

培训讲师是个年轻姑娘,说话利索:“第一步,登录。用户名是工号,密码默认,登录后必须改。”

话音刚落,后排一个老师傅举手:“我工号是老的,六位数,这系统要八位,咋办?”

讲师一愣,看向小张。小张正记笔记,抬头说:“系统能兼容老工号,前端补零就行。这问题,记下来,反馈给工程师。”

刘好仃坐在最后一排,默默把这一幕记在本子上。培训才刚开始,问题已经冒出来,但这不是坏事——问题早出,早解决。

第三天下午,第一批培训结束。考试开始前,刘好仃走进教室,没说话,只是把一叠打印纸发下去。每张纸上都印着东莞那单订单的原始信息。

“开始吧。”他说,“十分钟,看谁能最快走完。”

键盘声瞬间响起。有人手忙脚乱,有人稳如老狗。十分钟后,八成的人完成了流程。刘好仃收了答卷,翻了翻,点头:“不错,第一次能这样,挺好。”

他正要走,前排一个女员工举手:“刘师傅,有个事。”

“你说。”

“系统里下单,能不能加个‘确认弹窗’?我刚才手滑,点快了,差点提交错。”

刘好仃记下:“能加,我让技术反馈。”

走出教室,他掏出手机,给It同事发了条消息:“培训发现几个操作优化点,列个清单,明天晨会讨论。”

回办公室的路上,他抬头看了眼天空。深圳的秋天难得晴朗,阳光照在玻璃厂的外墙上,反射出一片银亮。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手忙脚乱的下午,满地发货单,工人扯着嗓子对数。

现在,新系统下周就要进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