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27集:供应商管理优化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27集:供应商管理优化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的手机屏幕刚暗下去,手指还搭在电源键上,办公桌对面的小陈已经把一份新文档推了过来。文件名写着“供应商分级标准V2.0”,右上角标着“已根据反馈修订”。

“昨晚发的初稿,今天一早收到六家供应商的回复。”小陈语气轻快,“有三家直接说支持,两家问能不能进绿色名单,还有一家——就是上次总晚两天交货的那家——专门打电话来问,整改期能不能延长半个月,家里老厂长刚做完手术。”

刘好仃点了下头,打开文档逐条看。第三条关于“交货准时率连续三个月达98%以上可升级”的表述,已被改成“连续三个月平均交货偏差不超过48小时”。改动不大,但更贴近实际生产节奏。

“改得不错。”他说,“有些厂子确实卡在运输最后一公里,不是故意拖。咱们定标准,不是为了卡人,是为了让人愿意往前走。”

小陈笑了:“那我这就发正式版,顺便通知今天下午三点的视频会?染料那家说他们全员都在线等。”

“发吧。”刘好仃顺手把手机调成静音,放进抽屉,“让他们知道,咱们是认真的。”

三点整,会议室的投影亮起。对面出现的是染料厂的生产主管、质检负责人和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清亮的老技术员。寒暄没几句,对方就直奔主题。

“我们研究了你们的合作协议。”主管说,“长期采购量我们能接,但有个问题——万一你们哪个月需求突然涨了,我们现有设备顶不住,违约算谁的?”

刘好仃没急着解释,而是转头对小陈说:“把上个月东南亚市场的出货数据调出来,重点标出我们玻璃染色模块的订单增长曲线。”

数据图一出,对方三人凑近了屏幕。

“看到这条斜线了吗?”刘好仃指着,“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2%。我们预估接下来半年还会稳中有升。所以不是‘万一’,是‘一定会’。但我们也知道,不能让你们光靠现有设备硬扛。”

他顿了顿:“所以我们准备了一份技术支持计划。如果签年度协议,我们会派两名工程师常驻你们车间三个月,帮你们优化反应釜温控系统,把单批次产能提升至少15%。设备改造费用,我们承担60%。”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老技术员忽然开口:“你们真愿意帮我们改设备?不怕技术外流?”

“技术是活的。”刘好仃笑着说,“你们越稳,我们越快;我们越快,订单越多。最后多出来的钱,大家一分不少。这不叫外流,叫一起长大。”

对方三人交换了个眼神,主管点点头:“那……我们签。”

合同还没盖章,小陈已经在后台起草第二批洽谈名单了。名单里有两家是原本犹豫不决的,看到染料厂这么爽快,主动发来消息问“什么时候轮到我们谈”。

第二天上午,刘好仃带着小陈去了第三家候选供应商的厂区。这家做玻璃封边条的厂子不大,但车间整洁,工人动作利落。厂长是个五十出头的中年人,说话带着浓重的潮汕口音。

“你们那个分级,我们被划成黄色。”他开门见山,“我不服。我们去年交货延迟一次,是因为台风淹了仓库,不是管理问题。”

刘好仃没反驳,而是问:“如果再有一次极端天气,你们现在有预案吗?”

厂长愣了下:“……还在做。”

“我们理解意外。”刘好仃说,“但客户不理解。他们只知道货没到。所以‘黄色’不是惩罚,是提醒——咱们一起把底子打得更牢。”

他从包里拿出一张纸:“这是我们的‘供应商成长支持清单’。包括仓储防潮改造补贴、物流应急通道推荐、还有免费参加我们每季度组织的技术培训。你们要是愿意,下周就能报名。”

厂长接过纸,看了很久,最后说:“那……能不能把整改期再给一个月?我们想把仓库整个翻新一遍。”

“可以。”刘好仃点头,“但要每周报进度。咱们互相盯着,才能一起跑得远。”

回程车上,小陈翻着记录本:“今天三家,两家明确要升级,一家申请延期整改。按这个节奏,下个月绿色名单能凑够五家。”

“不急。”刘好仃望着窗外飞驰的树影,“种树的人从来不数叶子。”

第三周,供应商分级制度全面上线。第一批八家红色供应商收到整改通知,其中六家开始频繁沟通改进方案,两家态度冷淡,电话不接,邮件回得敷衍。

到了第七天,一家红色供应商突然发来消息:“你们的订单,暂时无法安排生产。”

刘好仃看着屏幕,把消息转给了小陈:“按流程走,发正式函件,给最后十五天整改期。同时,启动替代供应商筛选。”

小陈立刻行动起来。两天后,她带回一份新名单,其中一家新厂引起注意——不仅报价合理,交货周期短,还能提供一种防爆等级更高的封边材料,目前市面上只有两家能做。

“我去看看。”刘好仃说。

那家厂在东莞,规模不大,但实验室设备齐全。负责人是个年轻女工程师,说话干脆:“我们技术是新的,客户少,所以特别珍惜每一个合作机会。你们要是愿意试,第一批货我亲自押车送到深圳。”

刘好仃没当场答应,而是提了个要求:“下周我们有批急单,五天内要货。你能做到,我们就签试用协议。”

“能做到。”她回答得没一点犹豫。

回厂路上,小陈有点担心:“万一她交不出来,咱们生产线可就卡住了。”

“风险是有的。”刘好仃说,“但老供应商躺在名单上不进步,新供应商拼了命想上来。你说,哪个更值得赌一把?”

小陈笑了:“那我回去就排产计划。”

第四周,染料厂的技术改造正式启动,刘好仃派去的工程师当天就发现了温控系统的传感器老化问题,连夜换了新件。第二天,对方发来消息:“今天第一批新批次染料已出,色差检测值比之前稳定37%。”

与此同时,那家东莞的新厂也准时交货。质检报告显示,新材料不仅达标,还在抗冲击测试中超出预期。

只有那家断供的红色供应商,依旧没有动静。

周五下午,刘好仃收到正式函件回执——对方确认无法在期限内完成整改,自愿退出合作名单。

他把文件放进“已处理”文件夹,抬头对小陈说:“通知采购组,从下月起,所有订单向绿色和黄色升级中的供应商倾斜。另外……”

他顿了顿:“把东莞那家新厂的资料调出来,安排一次深度技术交流。我想知道,他们那个防爆材料,能不能做成标准模块。”

小陈应了一声,正要起身,手机响了。是染料厂发来的照片:车间墙上新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深圳玻璃厂战略合作伙伴”,底下还贴了两人的合影——是那天工程师到场时拍的。

刘好仃看着照片,嘴角微微扬起。

这时,小陈忽然说:“刘师傅,刚才物流组报了个事——越南那边的前置仓试点,第一批货昨天入仓,今天已经有三个客户下单,最快六小时就完成了配送。”

“反应这么快?”刘好仃挑眉。

“客户说,这是他们用过最快的补货速度。”小陈笑着,“还有人问,是不是我们当地建厂了。”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在“供应商”那一栏写下三个新名字:染料厂、东莞新厂、潮汕封边条厂。然后,他画了一条线,把这三个名字连起来,又延伸向“生产”和“物流”。

“网,开始动了。”他说。

下午四点,阳光斜照进办公室,窗台上那盆绿萝的影子拉得很长。刘好仃刚坐下,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东莞那家新厂的工程师发来的消息:“关于防爆材料的模块化适配,我们做了三个方案,您看哪个更合适?附图在邮件里。”

他点开邮件,第一张图还没看完,小陈推门进来:“越南前置仓的第二轮数据出来了,周转率比预期高22%,阿强说可以开始算建仓的投入回报比了。”

刘好仃点点头,手指还在屏幕上滑动。第三张方案图显示,新材料不仅能嵌入现有产线,还能自动检测密封强度。

他正要回复邮件,手机又响了。

这次是染料厂的老技术员:“我们试了个新配方,能耗降了11%,您看要不要纳入下季度的供应标准?”

刘好仃刚打下“可以,安排测试”几个字,办公室门被轻轻敲了两下。

小陈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供应商分级月报:“这个月,红色名单只剩两家了。绿色名单,新增了四家。”

刘好仃抬起头,把手机轻轻放在桌上。

“告诉他们,”他说,“下个月,我们开一场供应商大会。不颁奖,不讲话,就坐在一起,吃顿饭。”

小陈笑着点头,转身要走。

刘好仃忽然又叫住她:“等等。”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张新的计划表,翻到“供应商成长计划”那一页,在“技术支持”一栏后面,加了一行小字:定期组织联合技术研讨会。

写完,他合上本子,说:“去吧,把消息发出去。”

小陈走后,他重新点开东莞厂的邮件,放大第三张图。就在他准备标注意见时,手机屏幕一闪,新消息跳了出来。

是那家断供的红色供应商:“如果现在申请重新评估,还来得及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