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26集:优化方案精心策划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26集:优化方案精心策划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周五上午十点,厂区的会议桌刚擦过一遍,还泛着水渍。刘好仃把三份文件轻轻摊开,最上面那份封面上印着“供应链现状分析报告”,右下角写着“初稿·2025年4月11日”。他没急着说话,而是把保温杯拧开,倒了半杯温水,顺手推到小陈手边。

“先喝口水。”他说,“待会儿可能要吵。”

小陈接过杯子,笑了笑:“刘师傅,您这开场白比闹钟还管用。”

阿强抱着笔记本进来,外套搭在手臂上,额角还挂着汗:“刚从码头回来,第三方物流的数据拿到了,比预想的复杂。”他把U盘插进电脑,抬头,“不过……咱们真要在这时候动大手术?”

刘好仃点头:“不是动手术,是做体检。结果出来了,得开方子。”

小阮也到了,手里捏着一叠图纸:“技术组刚把模块化改造的预算表发我,下周设备进场没问题,但配套的排产系统得同步升级,不然还是‘锅小面多’。”

“那就一起改。”刘好仃翻开报告第一页,“昨天我跟那家染料供应商通了电话,他们愿意谈长期合作,还主动提供了产能排程表。这不是巧合,是信号——咱们开始被当回事了。”

他抬眼扫过三人:“所以今天这会,不谈问题,谈方案。怎么把这张‘供断链’,变成一条咬得住、拉得动的真链条。”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供应商、生产、物流。

“先说供应商。”他指着第一项,“报告里写了,二十七家里有八家是‘常迟到选手’,但咱们不能一刀切。有的厂子小,管理乱,可人家真心想合作;有的规模大,反而把咱们当零单,爱理不理。咱们得分类走。”

小陈立刻接话:“我建议搞个‘红黄绿’分级。绿色是金牌,签年度协议,优先排产;黄色观察期,三个月整改,达标升级;红色直接移出名单,换人。”

阿强皱眉:“可咱们现在订单量还不够大,人家凭什么给你绿牌待遇?”

“凭稳定。”刘好仃说,“我们承诺未来十二个月的采购量,前提是他们保证交期和质量。这不是求人,是合作。咱们给确定性,他们也得给确定性。”

小阮突然问:“那工艺落后的呢?比如上次色差那家,他们技术跟不上,签了协议也执行不了。”

“那就帮。”刘好仃说,“小陈提过‘供应商成长计划’,我觉得可行。咱们派技术员去他们厂里蹲点,帮他们调设备、改流程。不是白帮,是投资——他们稳了,咱们的原料就稳了。”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小陈笑了:“这招狠啊,等于把他们的命脉跟咱们绑一块儿了。”

“绑得牢,才走得远。”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把“供应商”和“生产”连起来,“再说物流。阿强,你昨天带回的数据,说说看。”

阿强调出表格:“目前所有海外订单走深圳港海运,平均七到十天到东南亚。但如果我们能在越南或马来西亚设前置仓,最快四十八小时就能送达。同行已经干了,客户反馈特别好。”

“那咱们呢?”小阮问。

“咱们得先算账。”阿强说,“设仓要租金、要人、要库存,前期投入不小。而且咱们订单还没到爆发期,怕压资金。”

刘好仃点头:“所以不急着建,先做可行性研究。选一个试点国家,比如越南,先跟当地第三方仓谈代管,我们出货先存一部分,看周转率、看成本、看客户反应。数据好了,再决定是租是建。”

小阮若有所思:“这相当于‘轻资产试水’?”

“对。”刘好仃笑,“咱们现在不是财大气粗的大公司,每一步都得算清楚。但也不能原地踏步。”

他转向三人:“所以方案初步定下来——供应商这边,分级管理,淘汰加扶持;物流这边,先调研,再试点;生产这边,模块化改造按原计划推进,排产系统同步升级。”

小陈举起手:“刘师傅,我有个担心——这三个动作同时推,资源会不会不够?比如技术组既要改设备,又要帮供应商,人力怎么分?”

阿强也点头:“物流调研我也得抽人,财务那边还没批预算。”

小阮补充:“还有,万一供应商分级刚推,有几家闹情绪断供,生产又卡住,怎么办?”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而是把报告翻到最后一页。那行小字还在:“但网,总得从一根线开始织。”

他指着那句话:“咱们不贪快,分阶段走。第一阶段,先做供应商分级和试点‘互信质检’,挑三家最稳的,签短期保障协议,确保原料不断。同时,模块化改造启动,技术组主力先集中在这块。”

他顿了顿:“物流调研可以小范围做,阿强带一个人,先跑越南和马来西亚的仓,看三家,比三家,写报告。不花钱,先摸底。”

“第二阶段,等模块化上线、供应商稳定了,再推海外仓试点。一步一步来,不打架。”

小陈松了口气:“这样就清晰了。”

“还有一点。”刘好仃看着三人,“咱们这次不是单打独斗。供应商要参与,物流公司要沟通,甚至客户反馈也要纳入考量。所以,我打算建个‘供应链协同群’,每周一次线上会,把关键节点的人都拉进来,透明沟通。”

小阮眼睛一亮:“这招妙,信息一通,误会就少。”

“对。”刘好仃说,“以前咱们像蒙着眼走路,现在有了地图,就得按图行军。”

会议室安静下来,三人都低头记着要点。

刘好仃喝了口温水,声音放轻:“我知道你们担心风险。谁都不想辛辛苦苦改了一圈,最后没效果。但我想说——咱们不是在赌,是在种树。”

他放下杯子:“根扎得深,不怕风大。现在每一步可能慢,可走稳了,就是往后十年的底气。”

小陈抬起头:“刘师傅,您说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已经开始了。”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写下第一项任务:“今天下午,小陈负责起草供应商分级标准,明天上午发群里征求意见。阿强,你整理物流调研清单,后天出发。小阮,模块化改造的排期表今晚给我,我要看每个环节的衔接点。”

三人齐声应下。

刘好仃合上本子,站起身,走到窗边。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中央的报告封面上,那行小字被光影轻轻托起,像被风吹动的纸角。

他转过身,语气平静:“咱们这盘棋,不求一步杀,只求步步稳。今天定下的方案,不是终点,是起点。接下来,靠大家齐心,把这张网,一针一线织起来。”

小陈忽然问:“那……我们给这个计划起个名字吗?总不能一直叫‘优化方案’吧?”

刘好仃想了想,笑了:“叫‘织网计划’吧。不张扬,但踏实。”

阿强笑着记下:“织网计划——听着就让人想撸袖子干活。”

小阮也笑:“那我回去就改ppt封面。”

刘好仃点点头,正要说话,手机震了一下。是技术组的消息:“模块化生产改造设备,审批已通过,厂家说最快明天上午九点进场。”

他看完,抬头:“设备明天到。”

小阮立刻站起身:“我马上通知车间准备。”

阿强也起身:“那我也得赶紧行动,越南那边约了明天下午视频会。”

小陈翻着笔记本:“供应商分级标准,我争取今晚发初稿。”

刘好仃看着三人忙碌的样子,没再说话,只是把那份报告轻轻收进文件夹,封面朝下,压在了保温杯底下。

他拉开抽屉,把文件夹放进去,顺手取出一张新的厂区平面图。图上,原本标着“仓储区”的位置,被红笔圈了起来,旁边写着两个字:预改。

他拿起笔,在“预改”下方画了一条横线,接着写下四个字:试点前置仓。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优先越南。

他盖上笔帽,正要合上图纸,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那家染料供应商的回复:“关于年度合作,我们已准备好产能规划与质检流程,贵方若方便,可否今日下午三点视频详谈?”

刘好仃点开日历,下午三点,空着。

他回了个字:“好。”

放下手机,他抬头看向窗外。厂区里,一辆货车正缓缓驶出大门,车身上印着公司的标志,在阳光下微微发亮。

他站起身,把图纸折好,放进文件夹。

手指刚碰到抽屉把手,手机第三次震动。

他低头一看,是物流调研名单的确认表,阿强发来的。

表上第一行写着:越南胡志明市,A3国际仓,预约实地考察,时间:4月13日 上午十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