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16集:团队建设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16集:团队建设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周三下午的退火测试刚结束,刘好仃没回办公室,而是拐进了仓库。他蹲在角落一堆废弃金属边,伸手摸出几根锯短的拉杆,麻绳已经提前绑好,一头打结,一头留扣。他拎起来抖了抖,铁杆相撞,发出清脆的“铛”声,像敲在冷却的炉壁上。

小李从后面跟过来,手里抱着一卷尼龙绳:“都登记好了,十二个人报名‘走一圈’,实际来的,得看天吃饭。”

“那就看天。”刘好仃把拉杆往肩上一扛,“反正火又不挑日子烧。”

第二天清晨,公告栏下那个木头投稿盒里多了一张新纸条:“我想和烧窑的阿强一起走一圈。”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刘好仃把它抽出来,对着晨光看了看,夹进了随身带的笔记本里,没拍照,也没提。

周三午休铃响前,老冷却池边上已经围了七八个人。这里原本是玻璃板降温用的水池,干了多年,裂了缝,边上堆着几块旧木板。刘好仃把拉杆插进地缝里,两两相对,中间拉上绳子,搭出一条歪歪扭扭的“桥”。

“不是比赛,也不是讲课。”他站在池边,声音不大,“就是试试,能不能让火以外的东西,也通上气。”

没人接话。王姐抱着保温杯站在后排,小林蹲在地上摆弄手机支架,小阮站在阿强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曲线。

“谁先来?”刘好仃问。

阿强往前一步,踩上木板。木板晃了一下,他立刻收脚。小陈在对面也想上,两人对视一眼,谁都没动。

“要不咱们分两队?”小林站起来,“潮汕一组,四川一组,看谁先过?”

“火都不赶时间,你们赶啥?”王姐拧开杯盖,热气冒出来,“修窑的时候,谁管你哪儿人?炉子裂了,一块补。”

小林讪讪地坐下。

刘好仃没说话,冲小李点点头。小李按下音响,一段低沉的号子声缓缓响起——是老张前几天修窑时哼的调子,节奏慢,一声接一声,像炉火呼吸。

小阮忽然蹲下来,用手在地面上画了个弧:“咱们不是要比快。是要稳。像调参数,先对齐起点。”她抬头,看向阿强和小陈,“你们俩,一个烧炉,一个控火,不都是管火的吗?”

阿强愣了下,点点头。小陈也往前挪了半步。

小阮伸出手:“一起?”

三个人踩上木板,缓慢挪动。木板吱呀作响,绳子绷紧,拉杆微微晃动。走到中间时,阿强脚下一滑,小陈立刻伸手扶住他胳膊,小阮另一只手死死攥着绳子。

“稳了。”小阮说。

剩下的人下意识跟上,有人扶绳,有人递板,有人在边上喊“慢点”。等最后一人跨过沟,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小林弯腰捡鞋的时候,左脚的运动鞋掉进了沟底。他低头看了看,没急着捞,反而笑了:“留个‘脚印’也好,下次知道这儿该铺块板。”

王姐哼了一声:“你这鞋味儿,能当路标。”

笑声散在风里。

刘好仃从包里拿出一张A4纸,贴在池边的水泥柱上。上面打印着三个字:“盲行传火”。下面画了几个障碍物,还有一盏小灯模型,写着“熄火状态,禁止点亮”。

“下一个。”他说,“蒙眼过障,靠队友指挥,把灯送过去。谁来?”

小陈举手:“我来带。”

他挑了阿强当“盲人”,自己站终点口令。布条一蒙,阿强立刻僵住。

“左斜三步。”小陈用方言喊。

阿强没动。

“左斜三步!”声音大了。

阿强往右迈了一步,差点撞柱。

“我说的是左!”小陈急了,“左斜三步!听不懂啊?”

“你话说得跟炒菜糊了似的。”阿强扯下布条,“我咋知道‘斜’是几度?”

小陈气得甩手:“算了,不玩了。”

王姐没说话,默默打开保温杯,蹲下,把热水缓缓倒在地上。水流成线,蒸汽腾起,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微微弯曲的轨迹。

“你看这线。”她指着,“从这儿开始,走三步,到这儿拐,再两步到灯那儿。不是靠耳朵,是靠眼睛。”

小陈盯着那道水痕,忽然笑了:“这不就跟炒料时看油面起泡一样?纹路对了,火候就对了。”

小阮立刻掏出手机,打开投影功能,把退火曲线打在水泥地上。红色曲线蜿蜒向前,她用手指圈出几段:“这段是缓冲带,这段是安全区,阿强,你走这里,慢点,别急。”

阿强重新蒙上眼,这次脚步稳了。他顺着水痕和光影,一步步往前,手伸出去,摸到了那盏灯。

“拿到了。”他低声说。

小阮拍了拍他肩膀:“火没亮,但你摸着了。”

第二轮,小林主动请缨当指挥,王姐当“盲人”。她一蒙眼就抱怨:“我这杯茶还热着呢,别让我摔了。”

“您放心,绝对稳。”小林说,“第一步,往前——”

“慢点说。”王姐,“你这语速,比炉温爬升还急。”

小林立刻放慢:“往前……半步……停。右转……十五度……再半步。”

王姐一步步挪,居然没出错。到最后一步,小林说:“伸手,灯就在你右边三十公分。”

王姐没动:“三十公分是多远?”

小林卡住了。

小阮立刻走过来,把手机光投在她手心:“你看,光圈这么大,灯就在圈里。”

王姐伸手,摸到灯柄,笑了:“你们这叫‘数字化养老’?”

第三轮,小阮自己上。她主动选了小陈当指挥。

“你可别再喊‘左斜三步’了。”她蒙眼前说。

“这次我画图。”小陈掏出笔,在纸上画了个简易路径,还标了“起点”“拐点”“目标”。

小阮蒙眼出发,小陈一边看图一边报:“直行两步,到第一标记。好,现在左转,像炒料时铲子划圈那样,缓一点。”

小阮脚步没停。她走得极稳,像在控制退火曲线。走到障碍区时,她忽然停下。

“怎么了?”小陈问。

“地面有坡。”她说,“右边低两公分,重心会偏。”

小陈低头看,果然是。他立刻改口:“右脚垫半块砖,我扶你。”

小阮点头,踩上砖,继续走。最后五步,她没再听指令,全凭脚感,稳稳摸到灯。

她摘下布条,看着小陈:“你画的图,像我们家烧陶时的火道图。”

小陈挠头:“那你走的步子,像我爷爷炒底料的节奏。”

两人对视一眼,笑了。

刘好仃站在边上,手里拿着那盏未点亮的灯。他没让人传回,而是自己走过去,轻轻接了过来。

活动结束时,太阳偏西。小李收绳子,王姐拧紧保温杯盖,小林把手机支架塞进包里。阿强和小陈站在一起,商量着下周能不能把“三献礼”和“火锅火候”合起来讲一次。

刘好仃把灯带回办公室,放在“公共话筒”旁边。灯座底部刻着一行小字,没人注意过,他也是今天才看见:“共火未燃,心已同温。”

他没擦,也没动,就让它摆在那儿。

周五下午,小阮路过办公室,看见灯还在。她没敲门,只是站在门口看了两秒,转身去了车间。

王姐在休息角泡茶,看见她进来,招手:“下周还去‘走一圈’吗?”

“去。”小阮说,“这次我想试试,教阿强用‘呼吸法’走路。”

“那你得先教他听节奏。”王姐倒了杯茶递过去,“人又不是炉子,能听出呼吸?”

“能。”小阮接过茶,“只要他愿意站上木板。”

小林从质检台那边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刘工说,下周活动加个新项目——‘双人共步’,两个人绑一条腿,从起点走到灯那儿。”

“这不就是小时候玩的?”王姐笑。

“不一样。”小林说,“这次要配合口令,还得走曲线。”

“什么曲线?”

小林掏出手机,打开一张图。是退火曲线和炒料火候图的叠加,两条线在中间交汇,形成一个稳定的波峰。

“就走这个。”他说。

王姐盯着图看了几秒,忽然说:“这图,像不像两个人搭桥?”

小林一愣,随即点头:“像。”

小阮伸手,在图上画了一条连接线:“从这儿开始,同步。”

王姐喝了口茶:“那得有人先迈脚。”

小阮看着图,没说话。她的手指停在起点,轻轻点了两下。

刘好仃站在走廊拐角,手里拿着新的登记表。他翻开第一页,写下:“双人共步,首次测试,时间:下周五午休。”

他合上本子,转身时,看见小林正把一根旧拉杆重新绑上麻绳。

绳结打得很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