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17集:融合效果初步显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17集:融合效果初步显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绳子绑得确实够紧,小林试了三次才把结捋顺。刘好仃站在冷却池边,手里捏着一张新的登记表,纸角被风掀起来,像只不肯落地的鸟。

“今天不蒙眼了。”他把登记表夹进夹板,声音不高,“今天,两个人,一条腿,走一段退火曲线。”

有人笑出声。王姐正拧保温杯盖,听见这话手一顿,热气扑在脸上。“这算哪门子测试?幼儿园绑腿跑?”

“绳子松了走不快,绳子太紧又迈不开。”刘好仃蹲下,把麻绳绕在两根拉杆上拉紧,“火候就在这松紧之间。你们控温看仪表,咱们今天看步子。”

阿强和小陈对视一眼,没说话,主动站到起点线前。小陈弯腰绑绳时嘀咕:“我炒料三十年,头一回拿腿当铲子使。”

“那就炒个双人份。”刘好仃按下音响,退火曲线的投影落在水泥地上,红光蜿蜒向前。

起步不稳。两人一个往前冲,一个往后拖,绳子绷得吱呀响,差点把小陈绊倒。围观的人哄笑,小李赶紧扶住他胳膊。

“别笑。”刘好仃说,“火刚点着那会儿,谁不是歪着烧?”

第二回,他们改了策略。阿强先出脚,小陈跟着抬腿。一步,两步,节奏慢慢对上了。走到曲线拐点时,阿强忽然放慢,小陈也立刻收力。第三步,两人同时左斜,像被同一根线牵着。

“缓降区。”小阮低声说,“他们在走退火缓冲。”

最后五步,他们几乎是同步挪过去的。落地时,绳子没松,人也没晃。

阿强喘着气说:“这比控火还累。”

小陈拍了下他肩膀:“但火是你一个人的,这步是两个人的。”

没人接话。风把投影吹得微微晃动,曲线边缘模糊了一瞬,可那两双脚,依旧踩在原来的节奏上。

刘好仃把灯从办公室拿了出来,放在起点旁。灯座底下那行小字没人提,也没人擦。他只是说:“下周,换人组队。谁想试,现在登记。”

小林第一个在本子上写名字,后面跟着七八个。王姐没动笔,但也没走,抱着杯子站在边上,看那盏灯在阳光下泛着哑光。

午休结束铃响前,刘好仃召集所有人进了休息角。桌上摆着几杯刚泡的茶,水汽一圈圈往上冒。

“不填表,不打分。”他说,“就坐这儿,喝完这杯,说点心里话。”

小阮捧着杯子,指尖在杯壁上轻轻敲了两下,像在试温度。“上次走木板,我一直在想‘呼吸法’。后来发现,不是人要学火呼吸,是火和人,本来就有同一个节奏。”

小李点头:“我录了三次视频,每次你们过障,声音都不一样。第一次是紧张,第二次是提醒,第三次……像是在说话。”

“说话?”王姐挑眉。

“嗯。”小李认真起来,“比如小陈喊‘左斜三步’,阿强听不懂。可后来王姐倒水画线,小阮投曲线,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不是靠耳朵,是靠眼睛,靠地上的影子,靠大家一块儿造出来的‘语言’。”

王姐没反驳。她低头吹了口茶,忽然说:“茶毕。”

屋里静了一下。

小阮先反应过来:“潮汕话?”

“话讲完,情到位。”王姐把杯底轻轻一顿,“再续就是客套了。”

小林张了张嘴,想问这算不算文化融合的成果,又觉得这话太硬,咽了回去。他低头看手机,准备记下这句话,结果支架一歪,整台手机砸在桌上,录像红灯闪了两下,灭了。

“哎。”他手忙脚乱去扶。

“没录上也好。”他摆正手机,笑了,“有些步子,得用脚记。”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把登记表翻到下一页,写下:“双人共步,第二轮测试,时间:下周五午休。”

下午三点,阳光斜照进车间,把退火池边的投影拉得又细又长。刘好仃站在门口,看见阿强和小陈又来了,没带绳子,也没看表,就站在起点线前。

“试走一圈?”阿强问。

“走。”小陈点头。

他们绑上绳子,起步。一步,两步,没喊口令,也没对眼神,可步伐稳得像压着节拍器。走到拐点时,小阮从车间出来,看了两秒,默默站到终点,把手电筒打开,光斑打在地上,正好圈住目标区。

王姐端着茶路过,脚步没停,但保温杯盖拧开了,热气顺着风飘过去,像在打信号。

小李本来在整理音响,抬头看见这一幕,顺手按下了播放键。老张修窑时哼的号子声缓缓响起,节奏低沉,一声接一声。

四个人,两组人,六只脚踩在同一条曲线上。没人指挥,没人催促,连呼吸都慢慢靠拢。

刘好仃站在阴影里,手里捏着笔,登记表一页没翻。他看着那束光在地上移动,看着六只脚踏过障碍,看着小陈在终点伸手,稳稳接住阿强的手。

“下一轮。”他轻声说,“让小林和王姐试试。”

话音落,小林已经走过来,手里拿着新绳子。王姐站在原地,杯盖开着,茶还冒着热气。

“您真要上?”小林笑,“我可不敢喊快。”

“你喊你的。”王姐把杯子放在水泥墩上,“我走我的。反正火不赶时间,咱们也不赶。”

绳子绑好,两人站定。小阮拿着手机,光斑打在地上。小李调小了音量,号子声像风一样贴着地面走。

起步时有点晃。王姐往前半步,小林却往后收,绳子一紧,两人都踉跄了一下。

“再来。”王姐说。

第二次,他们换了方式。小林先动,王姐跟着。一步,两步,节奏慢慢对上。走到缓冲区时,王姐忽然放慢,小林立刻压低重心。拐弯时,小林轻声说:“十五度,缓转。”

王姐没应,但脚步稳稳切了角度。

最后三步,他们几乎是同步落地的。绳子没松,人也没晃。

小林松开绳子,长出一口气:“您这步子,比系统参数还准。”

王姐捡起杯子,茶还是热的。“不是我准。”她说,“是你终于学会等了。”

刘好仃合上登记表,往办公室走。路过茶水间时,看见桌上那圈水渍还没干,形状弯弯的,像座小桥。

他没擦,也没绕开,而是踩着边缘走了过去。

小阮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拿着新打印的退火曲线图。她把两张图并排贴在墙上:一张是玻璃工艺曲线,一张是炒料火候图。两条线在中间交汇,形成一个稳定的波峰。

“下周。”她对小李说,“咱们试试,让四个人绑两条腿,走双曲线。”

小李愣住:“那不得走成麻花?”

“只要节奏对。”小阮指着交汇点,“就能稳住。”

刘好仃在办公室坐下,打开电脑。他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打了六个字:“融合效果记录”。

刚敲下第一行字,小林推门进来,手里拿着绳子。

“王姐说,下周活动,她带茶叶来。”小林笑,“说要搞个‘茶毕仪式’,正式收小陈当干儿子。”

刘好仃笔尖一顿。

“她开玩笑的。”小林赶紧说。

“不一定。”刘好仃低头继续打字,“有些人,就是靠茶和绳子认亲的。”

小林没走,站在门口,看着刘好仃在文档末尾写了一句话:“真正的融合,不是消除差异,是让差异成为炉火的助燃剂。”

他念了一遍,笑着说:“这话,能进厂史。”

刘好仃没抬头:“先让它进下周五的活动方案。”

小林转身要走,又停住:“对了,阿强说,他想教小阮用潮汕话喊火候口令。”

“教。”刘好仃说,“让她录下来,编号归档。”

“那小陈呢?”

“他已经在画新的路径图了。”刘好仃抬头看了眼窗外,“这次画的是四人共步的分解动作。”

阳光照在登记表上,纸页微微发烫。刘好仃把笔放下,伸手摸了摸灯座底部那行小字。

共火未燃,心已同温。

他没念出来,只是轻轻擦了擦灰,把灯摆回原位。

小阮在车间调试投影,退火曲线被打在墙上,红光流动。她忽然发现,曲线某个节点的坡度变了,和原始数据对不上。

她蹲下身,用手摸了摸地面。

有坡。右边低了两公分。

她没叫人,只是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块薄铁片,垫在投影仪底座下。光斑重新对齐,曲线恢复平滑。

她站起身,看见阿强和小陈站在门口,手里各拿着一根拉杆。

“新绳子到了。”阿强说。

“这次打的是死结。”小陈补充,“解不开那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