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99章 永熙五年秋,百岁翁归神都行

英烈传奇 第399章 永熙五年秋,百岁翁归神都行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大别山的秋,来得通透。层林尽染,红的像火,黄的像金,衬得蓝天白云愈发澄澈。归田居的庭院里,龙天策亲手栽种的那棵柿子树,挂满了橙红的果实,像一盏盏小灯笼,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一百零五岁的龙天策,坐在老槐树下的藤椅上,看着孙辈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脸上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他的背更驼了,行动也更迟缓了,但精神头依旧矍铄,眼神里的清亮,不输当年。

“王爷,宫里来了人,说是陛下有请。” 老管家匆匆走来,手里捧着一封明黄的圣旨,语气里带着一丝激动。

龙天策微微一怔,接过圣旨,展开一看,是秦烈的亲笔:“秦爷爷,一别三载,朕甚为思念。秋高气爽,神都菊正盛,恳请爷爷归京小住,朕愿听爷爷教诲,共话家常。”

字迹稚嫩却有力,透着少年天子的真诚。

“神都啊……” 龙天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悠远的光。离开神都已有五年,说不想,是假的。那里有他大半生的足迹,有他辅佐过的君王,有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也有他深埋心底的回忆。

“去吧。” 身旁的玉倾城,握住他的手,轻声道,“去看看也好,了却一桩念想。”

夜凌也在一旁点头:“我陪你去。正好,我也想看看那小子,这几年长进了多少。”

归途漫漫:从田园到帝京

三日后,龙天策一行,踏上了前往神都的路。

队伍依旧简单:一辆宽敞舒适的马车,载着龙天策和玉倾城;几辆随从马车,装着简单的行李和药品;夜凌骑着一匹老马,跟在车旁;龙问天特意从京城赶来护送的长子龙承宇,带着几名精干的护卫,前后照应。

一百零五岁的老人远行,非同小可。龙承宇早已沿途安排好驿站,备好名医,确保万无一失。

马车里,铺着厚厚的毡垫,放着暖炉。龙天策靠在软枕上,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思绪也跟着飘远。

他想起第一次进神都,还是个十三岁的少年,跟着祖父,参加太宗皇帝的庆功宴,那时的神都,还带着开国的锐气;

他想起年轻时,在朱雀大街上纵马驰骋,意气风发,以为天下事,不过尔尔;

他想起辅佐秦武时,在太极殿上据理力争,为了一项新政,与群臣争得面红耳赤;

他想起秦烈登基时,那个瘦小的少年,跪在灵前,哭得撕心裂肺……

“想什么呢?” 玉倾城递给他一杯温热的参茶。

“想神都的路,真长啊。” 龙天策接过茶,呷了一口,“走了一辈子,还在走。”

“路长,才有意思。” 玉倾城笑着说,“每一段路,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沿途的百姓,听说“百岁秦王爷”要回神都,纷纷自发地在路边跪拜。他们或许不知道龙天策的具体功绩,却都听过他的传说——那个打过大胜仗、治过好地方、活到一百多岁的老神仙。

“龙王爷千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带着质朴的敬意。

龙天策掀开窗帘,对着百姓们,微微颔首。他的笑容,温和而慈祥,像秋日的阳光,暖人心田。

他知道,百姓们敬的,不仅是他的年纪,更是他这一辈子,为这片土地、这群百姓,所做的那些实实在在的事。

神都旧影:物是人非心未老

行至第十日,神都洛阳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宫阙,在秋日的阳光下,依旧气势恢宏。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比五年前,更添了几分繁华。

龙天策的马车驶入城门,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想一睹这位百岁老王爷的风采。

“那就是秦王爷?真的一百多岁了?”

“看着精神头真好!不愧是老神仙!”

“听说他当年可厉害了,一个人能打十个!”

议论声、惊叹声,不绝于耳。

龙天策坐在车里,听着这些声音,心中百感交集。他曾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之一,在这里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如今,他只是一个归来的老者,一个被围观的“传奇”。

马车没有直接去皇宫,而是先回了位于城东的秦王府。

府第依旧,只是更显古朴。门前的石狮子,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依旧威严。守府的老仆,看到龙天策下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王爷!您可回来了!”

走进府里,庭院里的那棵海棠树,是他年轻时亲手栽的,如今已亭亭如盖,枝繁叶茂。

“这树,长得比我还高了。” 龙天策笑着说。

“它可盼着您回来呢。” 老仆哽咽道。

稍作休整,龙天策便换上一身得体的常服,前往皇宫。

太极殿的广场上,十六岁的秦烈,带着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在那里。

看到龙天策走来,秦烈快步上前,亲自搀扶住他:“秦爷爷!您可算回来了!朕等您好久了!”

十六岁的少年,已经长成了半大的青年,眉宇间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帝王的沉稳,眼神却依旧清澈。

“陛下长大了。” 龙天策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

“都是秦爷爷教得好。” 秦烈恭敬地说,亲自扶着他,走进太极殿。

御书房夜话:帝王家的寻常絮语

当晚,秦烈在御书房设了家宴,没有召集群臣,只有他和龙天策、玉倾城,还有龙问天(此时已任丞相)一家三口。

桌上的菜,都是家常口味:红烧肉、清蒸鱼、炒时蔬、小米粥……没有山珍海味,却透着一股温馨的暖意。

“秦爷爷,尝尝这个红烧肉,是御膳房新请的厨子做的,据说跟您当年府里的味道很像。” 秦烈给龙天策夹了一块肉。

龙天策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点了点头:“嗯,不错,有当年的影子。”

他看向秦烈,笑着说:“陛下有心了。”

“应该的。” 秦烈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孺慕之情,“朕小时候,总听父皇说,秦爷爷做的红烧肉,是天下第一美味。可惜那时年纪小,没福气尝一尝。”

“以后有机会,让你玉奶奶给你做。” 龙天策说。

“真的?” 秦烈眼睛一亮,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御书房里的气氛,轻松而融洽,没有君臣的拘谨,只有祖孙般的温情。

他们聊的,也不是朝堂大事,而是些家常话。

秦烈问起大别山的生活:“山里的日子,苦不苦?”

“不苦,比宫里自在。” 龙天策说,“每天种种地,喝喝茶,跟邻居唠唠嗑,日子过得踏实。”

他说起归田居的柿子树,说起李家坳的孩子们,说起夜凌下棋总耍赖……那些琐碎的、平凡的日常,从他嘴里说出来,却充满了乐趣。

秦烈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听着真有意思,朕都想去大别山住几天了。”

“等陛下把国家治理好了,有的是时间去。” 龙天策看着他,眼神里带着期许,“现在啊,你最重要的事,是当好你的皇帝,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朕记住了。” 秦烈郑重地点头,“秦爷爷,您这几年,有没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关于治国,关于民生。”

龙天策放下筷子,看着他,认真地说:“陛下这几年做得不错,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任用贤能,百姓们的日子,比以前好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治理国家,就像种庄稼,不能急,要慢慢来。要多听听百姓的声音,他们过得好不好,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要慎用刑罚,多施仁政,百姓安了,国家才能安;还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永远不要忘了,你是百姓的皇帝,不是百姓的主子。”

这些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都是他一辈子的经验之谈。

秦烈听得格外认真,不时点头,还拿起笔,在纸上记着什么。

“朕都记下了,秦爷爷。” 他看着龙天策,眼神坚定,“朕一定努力,做一个像太祖、像父皇、像秦爷爷您一样,让百姓爱戴的好皇帝。”

龙天策笑了,眼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个少年皇帝,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担当。属于秦烈的“新篇章”,正在他的手中,缓缓展开,并且,开了个好头。

云游之约:天地为庐任逍遥

在神都住了半月,龙天策便提出了告辞。

他说:“神都虽好,终究不是我的归宿。大别山的风,还等着我回去呢。”

秦烈苦苦挽留:“秦爷爷,再多住些日子吧,朕还有好多话想跟您说。”

“以后有的是机会。” 龙天策拍了拍他的肩膀,“朕这把老骨头,还能再活几年,说不定明年,又来看你了。”

他拒绝了秦烈赏赐的金银珠宝,只带走了几盒上好的茶叶,和秦烈亲手画的一幅《秋山图》。

离开神都的那天,秦烈亲自送到城门口。

“秦爷爷,一路保重。” 少年皇帝的眼中,有不舍,也有祝福。

“陛下也要保重身体,勤于政务,莫负百姓。” 龙天策嘱咐道。

马车缓缓驶离神都,龙天策再次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宫阙,那繁华的街道,然后,笑着转过头,对玉倾城说:“走,我们云游去。”

他早已不是那个只想着归田的老者。神都一行,让他觉得,这天下之大,还有许多风景,值得一看;还有许多故事,值得一听。

他没有直接回大别山,而是带着玉倾城、夜凌,还有愿意同行的儿孙,一路向南,开始了真正的“云游”。

他们走走停停,遇山登山,遇水泛舟。

在江南,看小桥流水人家,听吴侬软语;

在岭南,尝新鲜的荔枝,感受热带的风情;

在蜀地,看险峻的栈道,听川江号子……

没有固定的目的地,没有严格的行程,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歇脚。

有时住在百姓家,吃一碗家常饭,听主人讲当地的传说;

有时住在古寺里,和老和尚聊聊天,悟悟禅理;

有时就在野外露营,看星星,听风声,喝着自己带的米酒。

一百零五岁的龙天策,像个顽童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会指着南方的椰树,问“这果子能吃吗”;他会跟着当地的老人,学唱听不懂的歌谣;他会在沙滩上,和孙辈们一起,捡贝壳,堆沙堡。

夜凌常常笑话他:“一把年纪了,还这么不安分。”

龙天策总是笑着回敬:“活着,不就是为了看看吗?”

玉倾城则默默地陪在他身边,为他准备合身的衣裳,为他调理饮食,看着他笑,陪着他闹,眼神里的温柔,一如初见。

新篇无垠:天地之间任我游

永熙五年的冬天,他们走到了南海之滨。

温暖的阳光,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与大别山的凛冽,截然不同。

龙天策坐在沙滩上,看着海浪一次次拍打着岸边,卷起白色的浪花,听着海鸥在天空中自由地鸣叫。

他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他这一生,从北疆的沙场,到江南的水乡,从朝堂的争斗,到田园的宁静,如今,又来到这海天相接的地方。

他辅佐过四位帝王,打过无数胜仗,治理过数处地方,见过繁华,也见过破败,吃过山珍海味,也啃过树皮草根。

而现在,他只想做一个普通的老者,在天地之间,走走看看,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和安宁。

“你看这海,多大啊。” 他对身边的夜凌说。

“是啊,比咱们见过的任何地方,都大。” 夜凌感慨道。

“我们的故事,就像这海,” 龙天策轻声说,“有风浪,有平静,有起,有伏,但终究,是广阔的,是包容的。”

夜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龙天策说的,不仅是他们的故事,更是这漫长的人生,这宏大的世界。

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在金色的沙滩上,与海浪、与鸥鸟、与远方的帆影,融为一体。

属于龙天策的“新篇章”,不再局限于某一处田园,某一座城池,而是这无垠的天地,这自由的云游,这与亲友相伴的、随性而往的每一天。

这篇章,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波澜壮阔的伟业,却有着最动人的底色——对生命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对身边人的珍惜。

它告诉我们,无论年纪多大,无论经历过什么,都可以开始新的旅程,都可以续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的篇章。

而这篇章的尽头,是星辰大海,是岁月静好,是无怨无悔的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