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98章 永熙四年夏,归田居前话当年

英烈传奇 第398章 永熙四年夏,归田居前话当年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大别山的夏天,总是带着一股热烈的生命力。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在归田居门前的空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地碎金。空地上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这片土地投下一片清凉。

每日午后,当阳光变得不那么灼人时,归田居门前,总会准时聚集起一群“小客人”——李家坳的孩子们。

他们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小的才五六岁,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赤着脚丫,手里拿着刚摘的野果、捉来的蚂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围着归田居的大门,眼巴巴地望着里面。

孩童围聚:最动听的“催更”声

“龙爷爷!龙爷爷!该讲故事啦!”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踮着脚尖,扒着门框往里喊。他是李木匠的小儿子,叫狗蛋,是这群孩子里最“胆大妄为”的一个。

“是啊是啊,龙爷爷,昨天讲到您在凉州,快追上突厥王子了!”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也跟着喊。她是张寡妇的女儿,叫丫丫,最爱听龙天策讲“英雄救美”的桥段(虽然龙天策讲的多半是打仗,被她自动脑补成了英雄故事)。

孩子们的喊声,像一串清脆的铃铛,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正在书房里看农书的龙天策,听到声音,放下书,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知道,他的“小听众们”又来了。

“来了来了。” 他慢悠悠地走出房门,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

看到龙天策出来,孩子们立刻围了上去,像一群小蜜蜂围着花蜜,瞬间把他团团围住。

“龙爷爷,您今天讲什么呀?”

“讲您当年杀了多少个坏人好不好?”

“讲您怎么当上大英雄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龙天策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下,笑着摆摆手:“别急,一个个来。今天啊,给你们讲个‘空城计’的故事,不是诸葛亮的,是我当年在泽州,用三十个人,吓退了一千敌军的故事。”

“哇!三十个人打一千个?!” 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眼睛瞪得溜圆,乖乖地在他面前坐下,连最调皮的狗蛋,也屏住了呼吸。

故事开讲:岁月里的英雄气

龙天策拿起蒲扇,轻轻扇着风,思绪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

“那年我才二十五岁,奉命驻守泽州。泽州城小,兵也少,满打满算,也就三百人。”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却充满了感染力。

“有一天,探子来报,说有一股叛军,大概一千多人,正往泽州赶来,看样子是想抢了泽州的粮草。”

“三百对一千,这怎么打啊?” 丫丫忍不住问道,小脸上满是担忧。

“是啊,当时我手下的副将,都吓慌了,说要不就弃城逃跑吧。” 龙天策笑了笑,“但我想,泽州城里还有几百百姓呢,我们跑了,他们怎么办?叛军入城,还不得烧杀抢掠?”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我就想,硬拼肯定不行,得想个巧办法。”

“什么办法?什么办法?” 孩子们急不可耐地追问。

“我让所有人,都藏起来,城楼上,只留三十个士兵,穿着最整齐的铠甲,站得笔直,手里拿着旌旗,来回走动。” 龙天策的声音,带着一丝狡黠,“然后,我打开城门,让几个老百姓,在城门口扫地,该干嘛干嘛,就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

“叛军到了城下,看到城门大开,城楼上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城里安安静静的,一点都不像要打仗的样子,就犯嘀咕了。”

“他们的头领,是个粗人,想进城,又怕有埋伏;想退兵,又觉得不甘心。就在城下来回打转。”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紧张地攥紧了拳头,有的忍不住小声议论:“他们会上当吗?”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我让城楼上的士兵,把旌旗一挥,大喊一声‘放箭!’” 龙天策猛地提高了声音,吓得几个小孩子一哆嗦,随即又咯咯笑起来。

“其实我们根本没放箭,就是吓唬他们。结果你猜怎么着?” 龙天策故意卖了个关子。

“他们吓跑了?” 狗蛋抢着说。

“对!” 龙天策哈哈大笑,“那叛军头领,以为我们有埋伏,吓得大喊一声‘撤!’,带着人就跑了,跑的时候,连粮草都扔了不少。”

“我们就这样,用三十个人,吓退了一千多叛军,保住了泽州城。”

孩子们爆发出一阵欢呼:“龙爷爷真棒!” “太厉害了!”

你来我往:故事里的传承

讲完一个故事,龙天策喝了口茶,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他喜欢这些孩子。他们像大别山的野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们的眼睛,像山涧的清泉,清澈、纯净,没有一丝杂质。在他们面前,他不需要是那个叱咤风云的秦王爷,不需要是那个辅佐四朝的老臣,他只是一个爱讲故事的老爷爷。

“龙爷爷,您再讲一个!讲您跟夜爷爷一起打仗的故事!” 孩子们不依不饶,又围了上来。

夜凌正好从外面回来,听到孩子们的喊声,笑着走过来:“你们又缠着你龙爷爷讲他的‘光辉历史’啊?”

“夜爷爷!” 孩子们又像发现了新大陆,围向夜凌,“您也讲一个!讲您怎么一刀斩了叛军头领的!”

夜凌左眼的疤痕,在阳光下格外清晰,他故意板起脸:“我讲的故事,可是会吓哭你们的。”

“我们才不怕!” 孩子们齐声喊道。

夜凌看向龙天策,两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默契。

“那我就讲一个,我跟你们龙爷爷,在雪地里追兔子的故事。” 夜凌故意逗他们。

“啊?不是打仗的故事吗?” 孩子们失望地说。

“想听打仗的?” 夜凌挑眉,“那得先让你们龙爷爷,多喝几杯茶,润润嗓子。”

龙天策笑着摇头:“你啊,还是这么爱捉弄孩子。”

他清了清嗓子,又开始讲:“那是在凉州,冬天,雪下得有三尺厚……”

玉倾城和安澜、安雅,站在门内,看着这热闹的一幕,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

玉倾城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孩子们做虎头鞋,她轻声对安澜说:“你看他们,活像一群小饿狼,天天就等着听故事。”

“王爷也乐意讲,” 安澜笑着说,“每次讲完,都高兴好几天。”

她们知道,这些故事,对龙天策来说,不仅仅是回忆,更是一种传承。他想把那些关于勇气、智慧、正义、担当的故事,讲给这些孩子听,希望他们能从中汲取力量,长成正直、勇敢的人。

新篇之趣:平凡日子里的欢乐

日子一天天过去,归田居门前的“故事会”,成了李家坳一道独特的风景。

龙天策的故事,像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有他少年时调皮,被父亲罚站的糗事;有他第一次上战场,吓得腿肚子发软的窘迫;有他和夜凌,在沙漠里找不到水,差点渴死的惊险;也有他辅佐秦武,推行新政,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

他的故事,从不刻意美化自己,也不回避失败和恐惧,真实得就像发生在昨天。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常常忘了回家吃饭,直到父母来喊,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临走前还不忘叮嘱:“龙爷爷,明天讲您怎么治理渤海的故事!”

“龙爷爷,后天讲您跟安澜奶奶怎么认识的!” 有个调皮的孩子喊道,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安澜脸一红,轻轻拍了那孩子一下:“小机灵鬼,就你话多。”

龙天策也不恼,笑着答应:“好,好,只要你们想听,爷爷就讲。”

他甚至开始“布置作业”:“今天讲的泽州空城计,你们说,要是叛军头领,再聪明一点,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们便会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挖陷阱”,有的说“假装投降,然后偷袭”,有的说“找救兵”,一个个小脑袋,转得比谁都快。

龙天策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落在了孩子们的心里,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岁月流转:故事里的新篇章

永熙四年的秋天,孩子们要上学了。

李家坳新办了一所学堂,就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开学那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裳,背着书包,特意来向龙天策告别。

“龙爷爷,我们要上学了,以后可能不能天天来听您讲故事了。” 丫丫的眼睛红红的。

“上学是好事啊。” 龙天策笑着,从屋里拿出一些他亲手种的核桃、板栗,分给孩子们,“多读书,才能懂更多道理,才能像故事里的英雄一样,有本事,有担当。”

“我们会把您讲的故事,讲给学堂里的同学听!” 狗蛋大声说。

“对!我们还要把您的故事,写下来,以后讲给我们的孩子听!”

孩子们走了,归田居门前,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龙天策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他们的笑声、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夜凌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舍不得了?”

“是啊,” 龙天策感慨道,“这群孩子,真让人喜欢。”

“他们会回来的。” 夜凌说,“等放假了,肯定还会缠着你讲故事。”

龙天策笑了,他知道,夜凌说得对。

他的“新篇章”,没有了金戈铁马的壮阔,没有了运筹帷幄的智慧,却因为这些孩子,因为这些故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

这篇章里,有老槐树的浓荫,有孩子们的笑声,有故事里的英雄气,更有平凡日子里的温暖和欢乐。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归田居的屋顶上,也洒在龙天策布满皱纹的脸上。他拿起蒲扇,轻轻扇着,仿佛还在等那群叽叽喳喳的孩子,来听他讲下一个故事。

而那些故事,就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已经落在了大别山的土地上,落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开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崭新的花朵。这,或许就是“续写新篇章”最美好的模样——在平凡中传承,在欢乐中延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