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08章 群英毕至聚汴州,新幕初开待风起

英烈传奇 第208章 群英毕至聚汴州,新幕初开待风起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大唐开武二十六年深秋,汴州的空气里已带着明显的凉意,运河水面上甚至泛起了薄薄的晨雾。龙天策微服私访三日,对汴州的盘根错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世家势力比睢阳更深,官场习气比睢阳更重,推行新政的阻力,远超预期。

这日傍晚,他回到临时下榻的驿馆,屏退左右,只留下玉倾城和夜凌。驿馆的烛火摇曳,映着他沉思的脸庞。

“汴州不比睢阳。” 龙天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这里的水太深,单靠我们几个人,怕是难以撼动。”

玉倾城递过一杯热茶:“你想调人?”

“嗯。” 龙天策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新政要在河南道铺开,必须有自己的班底。那些盘根错节的本地官员靠不住,我们需要绝对可靠、能打硬仗的人。”

夜凌抱拳道:“大人想调谁?属下即刻去办。”

“不急,需得请旨。” 龙天策走到案前,铺开宣纸,提笔蘸墨,“我要调的人,不少都在幽州任职,没有陛下的旨意,动不了。”

他沉吟片刻,笔尖在纸上落下一个个名字,每写一个,都停顿片刻,仿佛在回忆那人的模样与能耐。

“文有三杰:邓铿、房衍、杜哲。”

邓铿,曾是他在幽州时的长史,沉稳干练,最擅处理繁杂政务,尤其擅长调和各方矛盾,当年幽州各族能和睦相处,邓铿功不可没。

房衍,谋士出身,心思缜密,善于谋划长远,往往能在看似无解的困局中,找到破局的关键,是龙天策在淮南平叛时的“智囊”。

杜哲,精通钱粮、漕运,曾在幽州主持军需,将混乱的军饷打理得井井有条,算账之精,堪比账房先生,却又有全局视野。

“武有七将:风影、鲁大胜、鲁元达、云澈、黄强、林冲、吴天狼。”

风影,人如其名,来去如风,擅长侦查、渗透,麾下有一支“影子”小队,能在无声无息中获取情报,是龙天策最锋利的“暗刃”。

鲁大胜、鲁元达兄弟,是军中有名的猛将,鲁大胜力能扛鼎,使一对重锤;鲁元达看似粗犷,却擅长防御,人称“铁壁”,兄弟俩配合默契,是攻坚拔寨的好手。

云澈,箭术通神,能百步穿杨,更擅长训练弓箭手,当年幽州军的神射手营,便是他一手打造。

黄强,出身农家,熟悉各种地形,尤其擅长山地作战,性格坚韧,越是艰险越向前。

林冲,善使长槊,枪法(槊法)精湛,曾是禁军教头,因得罪权贵被贬幽州,得龙天策赏识重用,为人沉稳,治军极严。

吴天狼,生有一双异瞳,一白一黑,透着一股野性,使一柄九环大金刀,勇猛无匹,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是冲锋陷阵的先锋猛将,但平日里却极重义气。

“再加上我们身边的……” 龙天策的笔尖顿在纸上,笑意渐浓,“夜凌,你自不必说;刘晔先生深谋远虑,是坐镇中枢的良才;花蓉心思细腻,擅长情报分析与人心洞察;赵胜熟悉商路民生,能通有无、聚财货。”

他将笔一搁,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这些人在,何愁新政不成?何愁河南道不平?”

玉倾城看着名单,亦点头道:“这些人,或是与你共过生死,或是经你亲手提拔,忠诚可靠,各有所长,确实是推行新政的最佳人选。”

“好!” 龙天策拿起写好的名单,“夜凌,即刻将这份奏折送往神都,务必亲手交到陛下手中。”

“是!” 夜凌接过奏折,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三日后,神都紫宸殿。

秦正阳看着龙天策的奏折,越看眉头越舒展,最后竟抚掌大笑:“好一个龙天策!调兵遣将,竟把主意打到幽州去了!不过……他这眼光,确实独到!”

奏折上,龙天策不仅列出了拟调人员名单,还详细说明了每个人的特长、功绩,以及在河南道新政中能发挥的作用,字里行间,透着对这些人的信任与倚重,也透着他推行新政的决心。

“陛下,” 杨皇后凑过来看了名单,笑道,“这些人,皆是龙天策的心腹旧部,能力出众,他调他们来河南道,显然是要大展拳脚了。”

“是啊。” 秦正阳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汴州乃中原重镇,河南道是大唐的粮仓,非有得力人手,难以推行新政。龙天策此举,是深思熟虑后的决断。”

他想起邓铿的沉稳,房衍的智谋,想起风影的迅捷,吴天狼的勇猛……这些人,他也略有耳闻,确实都是难得的人才。

“只是,” 杨皇后轻声道,“将幽州的得力干将调走,会不会影响幽州的防务?毕竟契丹、奚族虽暂时安分,却也不能掉以轻心。”

“无妨。” 秦正阳摆手,“幽州如今根基稳固,留下的将领足以镇守。再说,河南道的稳定,关乎大唐的气运,比幽州的一时防务更重要。龙天策要做大事,朕岂能不支持?”

他拿起朱笔,在奏折上重重批下两个字:“准奏!”

又对李德全道:“传朕旨意,命邓铿、房衍等即刻启程,前往汴州,听候龙天策调遣,不得延误!凡沿途州县,需提供便利,确保他们顺利抵达!”

“奴才遵旨!” 李德全躬身应道。

皇帝爽快批准的消息,很快传回汴州。

龙天策收到旨意时,正在与刘晔商议如何逐步推行“三十税一”。听闻消息,他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难得的兴奋笑容:“陛下准了!”

刘晔也抚须而笑:“陛下圣明!有这些人到来,我等如虎添翼!”

消息传开,汴州官场震动。

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见皇帝如此支持龙天策,甚至不惜从幽州调遣心腹,心中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看来,这位新上司,绝非临时过客,而是要在河南道长期扎根,干一番大事业的。

王晏、王显等与世家关联密切的官员,得知消息后,脸色却有些难看。他们知道,龙天策的“自己人”来了,意味着接下来的新政推行,只会更加凌厉,更加难以阻挠。

“看来,这汴州的天,是真的要变了。” 王晏望着北方,幽幽地叹了口气。

而远在幽州的邓铿、房衍、吴天狼等人,接到调令后,皆是又惊又喜。

邓铿正在处理公文,听闻调令,当即放下笔:“走!去汴州,助大人一臂之力!”

房衍则对着地图,喃喃道:“河南道……那里的水,可比幽州深多了,有意思,真有意思!”

吴天狼接到调令时,正在校场练刀,听闻要去汴州追随龙天策,当即大笑三声,挥起九环大金刀,刀光霍霍:“好!又能跟着大人打仗了!这次,是打那些盘剥百姓的蛀虫!”

风影的“影子”小队,早已悄然启程,先行一步,前往汴州搜集情报。

鲁家兄弟、云澈、黄强、林冲等人,也纷纷收拾行装,带着自己的亲兵,向着汴州进发。

花蓉得知自己也在“新幕僚集团”之列,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她本是江湖人,却因龙天策的新政,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归宿,如今能与这些英雄豪杰共事,更觉荣幸。

赵胜则兴奋地开始筹备——新团队到来,衣食住行、物资供应,都需要他来打理,这正是他擅长的。

汴州的驿馆,渐渐热闹起来。

先是刘晔、夜凌、花蓉、赵胜等人已在中枢协调;

接着,邓铿、房衍、杜哲三位谋士抵达,立刻投入到分析汴州政务、规划新政步骤的工作中;

随后,风影带着初步的情报归来,为龙天策提供了汴州世家、官场的详细内幕;

鲁大胜、鲁元达、云澈、黄强、林冲、吴天狼等武将抵达后,迅速接管了汴州部分城防与治安,军纪严明,与之前的松散形成鲜明对比。

一时间,原本盘根错节、暮气沉沉的汴州官场,因为这一群外来者的加入,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

这日,龙天策在临时都督府召开了第一次“新幕僚集团”会议。

堂上,济济一堂。

文官谋士沉稳端坐,武将悍卒英气逼人,花蓉的聪慧,赵胜的干练,与众人相得益彰。

龙天策站在首位,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或新识的面孔,心中豪情万丈。

“诸位,” 他声音洪亮,目光扫过众人,“从今日起,我们便是河南道新政的核心!汴州是起点,河南道是战场,百姓的福祉是我们的目标!前路必然充满荆棘,必然有无数阻挠,但我相信,有诸位在,定能劈开迷雾,开创河南道的新篇章!”

“愿随大人,共襄盛举!”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震得屋顶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窗外,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都督府的匾额上,金光闪闪。

属于汴州的“新篇章”,因为这一群英雄豪杰的到来,终于掀开了最关键的一页。这一页,写满了壮志豪情,写满了团结协作,也预示着一场席卷河南道的变革风暴,即将正式拉开序幕。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汴州,正是以龙天策为核心的,这个汇聚了各方英才的新幕僚集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