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09章 汴州烟月迷虎眼,醉翁之意不在酒

英烈传奇 第209章 汴州烟月迷虎眼,醉翁之意不在酒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大唐开武二十六年深秋,汴州的菊花正开得热烈,满城烟霞般的黄,遮掩着这座中原重镇下涌动的暗流。龙天策的新幕僚集团尚未完全到齐,他本人却已在汴州城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风波”——只不过,这风波并非来自新政的雷霆手段,而是源于他那看似“不务正业”的行径。

自微服私访三日后,龙天策正式入驻汴州都督府。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在睢阳以铁腕着称的新上司,会立刻烧起“三把火”,整顿吏治,清查积弊,毕竟那些堆在城门口的农书,已隐隐透出他的锋芒。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却让所有等着看“雷霆手段”的人,大跌眼镜。

龙天策没有召集官员训话,没有核查府库账目,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新政推广”的只言片语。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让人备了一艘画舫,沿着汴河,游赏两岸风光。

画舫上,置着美酒佳肴,龙天策与玉倾城相对而坐,时而指点两岸的秋景,时而品茗对弈,竟真有几分“寄情山水”的闲逸。

消息传到汴州长史王晏耳中时,他正在府中与心腹商议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清查”,听闻此事,手中的茶杯顿了顿:“游河?龙大人这是……何意?”

心腹摇着头:“谁知道呢?或许是睢阳七年太过辛劳,想来汴州松快松快?”

“不像。” 王晏皱着眉,“此人绝非贪图安逸之辈。睢阳初定时,他尚在田埂间查看农情,如今到了汴州,怎会突然转了性子?”

而此时,在汴水县令王二狗的府中,气氛却截然不同。

王二狗,本名王苟,因出身微末,靠着巴结费无极的门生才爬上县令之位,为人贪婪而短视,最是看不起“武夫出身”的官员。听闻龙天策整日游山玩水,他当即嗤笑出声:“我就说嘛,一个只会在睢阳摆弄锄头的武夫,到了汴州这等繁华地,还能沉得住气?我看呐,他是被汴州的烟月迷了眼,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

身边的师爷连忙附和:“大人说得是!那睢阳不过是穷乡僻壤,哪比得汴州的富庶?龙大人怕是这辈子没见过这等景致,自然要好好享受享受。”

“享受?” 王二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享受也得有个分寸!身为河南道观察使,整日流连风月,置军政要务于不顾,我看他是浪得虚名!”

话虽如此,王二狗骨子里却带着几分警惕。他久在官场,深知“故弄玄虚”的套路,生怕这是龙天策的“欲擒故纵”,因此暗中吩咐手下,密切关注都督府的动向,不敢有丝毫懈怠。

接下来的日子,龙天策的“闲逸”,更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他不再局限于游河,开始“寄情山水”。今日去城外的相国寺烧香,与方丈谈禅论道,一坐便是半日;明日去西郊的汴水亭垂钓,渔获寥寥,却乐得自在;后日又带着玉倾城,逛遍了汴州城的老字号绸缎铺、瓷器行,仿佛一对寻常的富贵夫妻,专事风雅。

更让王二狗等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新上司,竟还“染”上了两样“嗜好”——喝酒,逛青楼。

汴州最有名的酒楼“醉仙楼”,成了龙天策的常去之地。他不请官员作陪,只偶尔带上夜凌,或是独自前往,点几样小菜,一壶烈酒,自斟自饮,有时会与邻桌的贩夫走卒闲聊几句,听些市井传闻,喝到兴起,甚至会拍着桌子,跟人猜拳行令,全无半点封疆大吏的架子。

至于青楼,他去的是汴州最有名的“烟雨楼”。但他从不留宿,也不点名妓作陪,只是坐在楼下的大堂,听着歌姬唱曲,品着茶,偶尔与老鸨闲聊几句,问问生意如何,姑娘们来自何方,活脱脱一个“风雅闲人”的做派。

这些消息传到王晏耳中,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派人去醉仙楼、烟雨楼打探,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龙大人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就是……好像对公务不太上心。”

王晏心中疑窦丛生,却又抓不到任何把柄。他甚至旁敲侧击地在一次偶遇中,提及“河南道漕运滞涩,需大人定夺”,龙天策却只是笑着摆手:“不急,秋收刚过,让百姓先喘口气。漕运的事,王长史经验丰富,先看着办便是。”

这番“放权”,让王晏愈发看不懂。

而王二狗,在最初的警惕之后,见龙天策日复一日地“不务正业”,连漕运、税赋等核心事务都懒得过问,心中的戒备,渐渐松动了。

他亲眼看到,龙天策在醉仙楼与一个卖菜的老汉拼酒,笑得像个孩子;他听说,龙天策在烟雨楼听曲,被一个跑堂的撞翻了茶杯,也只是笑笑了事,连追责都没有。

“看来,是我想多了。” 王二狗在一次宴席上,对着几个交好的官员笑道,“这龙天策,怕是真没什么大本事。在睢阳能成事,不过是运气好,遇上了一群好糊弄的乡巴佬。到了汴州,面对这盘根错节的局面,他是没辙了,只能借酒消愁,流连风月罢了!”

“王县令说得是!” 一个官员谄媚道,“您看他带的那些人,除了夜凌看着还有几分煞气,其余的……听说还在半路,这办事效率,也可见一斑了!”

“哼,一群乌合之众!” 王二狗冷哼,“想在汴州推行什么新政?我看他连自己都快忘了新政是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二狗等人的警惕,彻底被轻视取代。他们见龙天策“沉迷”风月,对政务“撒手不管”,便渐渐放下心来,甚至开始暗中嘲笑他的“无能”。

行事,也愈发张狂起来。

王二狗借着“秋收征粮”的名义,暗中提高了汴水县的税率,将多收的粮食偷偷卖给粮商,中饱私囊;与他勾结的几个乡绅,也仗着“新上司无能”,开始抢占城郊的良田,逼得几家农户流离失所。

汴州城里的世家子弟,更是横行无忌。河东王氏的一个子侄,在街头纵马伤人,被巡城兵拦下,他竟直接亮出身份:“我叔父是别驾王显!龙大人都不管我,你们算什么东西?”

这些事,或多或少传到了龙天策耳中。有时他在醉仙楼喝酒,听到邻桌百姓抱怨“今年的粮税又重了”,只是默默倒酒,不多言语;有时他在相国寺遇到哭诉“田地被占”的老农,也只是让随从给些银两,安抚几句,并未表态。

这副“不作为”的模样,让王二狗等人彻底放了心。

“看吧,我就说他不敢管!” 王二狗得意洋洋地对师爷道,“他要是敢动我,或是动王家、李家,我就让人把他在醉仙楼拼酒、在烟雨楼听曲的‘英姿’,画下来传遍神都,看他这观察使还怎么当!”

师爷连忙恭维:“大人高见!这龙天策,就是个银样镴枪头,看着吓人,实则外强中干!”

此时的汴州官场,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新上司看似醉生梦死,旧势力则趁机兴风作浪,唯有少数几个清醒的官员,看着龙天策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隐隐觉得不安,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这日傍晚,龙天策从醉仙楼出来,带着几分酒意,沿着汴河漫步。夜凌跟在身后,低声道:“大人,王二狗征粮舞弊,已查实;王家子侄伤人,受害者已找到;城郊良田被占,证据也已收集完毕……”

龙天策脚步未停,望着汴河上渐渐升起的暮色,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知道了。他们现在……是不是觉得,我就是个只会喝酒逛青楼的毛头小子?”

“是。” 夜凌道,“王二狗等人,行事愈发张狂,已无人能制。”

“好。” 龙天策停下脚步,转身望向都督府的方向,眼中的醉意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锐利的清明,“张狂好啊。张狂,才会露出破绽;张狂,才会激起民愤;张狂,才让我们的‘新篇’,写得更顺理成章。”

他拍了拍夜凌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带着力量:“通知邓铿、房衍,让他们加快速度。等我们的人到齐,这汴州的‘好戏’,也该开场了。”

夜凌躬身应道:“是!”

晚风拂过汴河,带着水汽的微凉,吹散了龙天策身上的酒气,却吹不散他眼底那深藏的锋芒。那些看似“寄情山水”的日子,那些在醉仙楼、烟雨楼的流连,从来都不是“不务正业”——他在听市井的声音,在看百姓的疾苦,在等一个最佳的时机,也在不动声色地,让对手在轻视与张狂中,一步步走向他布下的局。

汴州的烟月,迷了王二狗等人的眼,却从未迷乱龙天策的心。他的“醉翁之意”,从来不在酒,不在风月,而在那即将到来的、席卷河南道的新政风暴。

当王二狗等人还在为“新上司无能”而窃喜时,一场针对他们的无形大网,已在龙天策的“闲逸”与“纵容”下,悄然收紧。汴州的“新篇章”,尚未落笔,却已在这看似平静的烟月之下,积蓄着足以改天换地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