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04章 七载耕耘铸繁华,城头极目望新程

英烈传奇 第204章 七载耕耘铸繁华,城头极目望新程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开武二十六年的深秋,睢阳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透过疏朗的梧桐叶,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龙天策一身便服,独自登上了睢阳的城楼。

脚下的城墙,经过数次修缮,早已不复七年前的破败。青灰色的砖墙上,爬满了倔强的爬山虎,叶片在秋风中微微颤动,像是在诉说着这座城池的变迁。

极目远眺,睢阳的繁华尽收眼底。

城南的运河码头,商船鳞次栉比,搬运货物的脚夫喊着号子,声音洪亮而有力;城中的商业街,店铺林立,幌子在风中招展,绸缎铺、瓷器行、铁器坊……品类之丰富,堪比神都的西市;城北的六艺传习所,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整齐的操练声,少年们的朝气穿透了城墙,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

最让他心头温暖的,是街巷间百姓的状态——挑着担子的货郎,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坐在门口纳鞋底的妇人,与邻里说着家常,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甚至连在路边玩耍的孩童,眼神里都透着安定与活泼。

这一切,都与七年前他初到睢阳时,截然不同。

那时的睢阳,是另一番景象。

开武十九年,他刚满二十五岁,带着秦正阳的期许和一身锐气,来到这座被称为“大唐百年贫困”的城市。记忆中的睢阳,城墙斑驳,街道泥泞,百姓们面有菜色,眼神里满是麻木和疲惫。

运河码头萧条,商船寥寥;城中商铺凋敝,十户九空;更别提那些盘踞一方的乡绅恶霸,像刁光斗之流,垄断资源,欺压百姓,把睢阳当成了自家的囊中之物。

他还记得,第一次在街头看到百姓因为买不起盐而痛哭,第一次看到佃农被地主逼得卖儿鬻女,第一次在府衙的库房里,看到空荡荡的粮仓……那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让他彻夜难眠。

“必须改变。” 那时的他,站在同样的城楼上,望着破败的睢阳,在心里立下誓言。

七年,整整七年。

从最初扳倒刁光斗的惊心动魄,到推行摊丁入亩时的阻力重重;从让书生下田劳作引发的轩然大波,到盐铁国有、耕者有其田带来的滔天巨浪;从用大白话写公文被斥为“粗鄙”,到组织乞丐唱快板宣传新政被骂“斯文扫地”……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争议和阻力。

有过彻夜不眠的焦虑——当世家联合施压,当神都传来质疑的声音,当新政推行遇到瓶颈,他也曾站在这城楼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急了,是不是太刚了。

有过力排众议的坚定——当读书人为“君子远庖厨”而哭闹,当乡绅为失去特权而反扑,当身边的人劝他“适可而止”,他始终记得初见睢阳时百姓的苦难,记得自己立下的誓言。

有过如释重负的欣慰——当第一个女子夜校开课,当第一批书生扛着锄头下田,当三十税一的政策让百姓手里有了余粮,当新修的道路迎来第一支商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这双手,曾握过刀枪,如今却布满了茧子——那是批阅公文、丈量土地、甚至亲自参与修路时留下的痕迹。七年的时光,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刻的轮廓,褪去了些许青涩,多了几分沉稳和锐利,但那双金眸里的光芒,却比七年前更加明亮。

“龙太守!” 城墙下传来熟悉的声音,是赵胜。

如今的赵胜,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纨绔少年,他跟着玉倾城学管理,跟着龙天策学军事,如今已是睢阳商会的副会长,也是城防军的一名校尉,英气勃勃,稳重干练。

“赵胜啊。” 龙天策笑着招手。

赵胜快步登上城楼,手里拿着一本账册:“太守,这是今年秋收的统计。咱们睢阳的粮食产量,比七年前翻了一倍还多!民用铺的储备,足够支撑全城百姓吃两年!”

他顿了顿,看着龙天策,眼中满是敬佩:“您刚来的时候,谁能想到,睢阳能有今天?”

龙天策接过账册,翻开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那不是冰冷的字符,而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底气。他合上账册,递给赵胜,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他轻声道,“是玉倾城的智慧,是花蓉的通透,是赵大陆的支持,是夜凌的忠诚,更是睢阳百姓的努力……没有他们,我龙天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干不成这些事。”

他想起玉倾城为了女子夜校四处奔走的身影,想起花蓉用白发紫眸洞察人心的智慧,想起赵大陆散尽家财支持新政的魄力,想起夜凌带领亲卫一次次化解危机的忠诚,更想起无数百姓,从最初的观望、怀疑,到后来的支持、参与,用他们的双手,共同铸就了睢阳的今天。

“是啊。” 赵胜感慨道,“现在谁还敢说咱们睢阳是‘百年贫困’?上个月,连淮南节度使都派人来取经,想学着咱们搞民用铺和六艺传习呢!”

龙天策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的笑容。

七年前,他来睢阳,带着的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

七年后,他站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份答卷,一份回报。

他没有辜负秦正阳的信任,更没有辜负睢阳百姓的期望。

“赵胜,” 龙天策转过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路还长着呢。粮食够了,就要想着怎么让百姓吃得更好;商路通了,就要想着怎么让货物卖得更远;孩子们读书了,就要想着怎么让他们有更大的出息……”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咱们睢阳的好日子,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赵胜用力点头:“是!属下明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睢阳城,将城楼、街道、百姓的身影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远处传来了晚归的钟声,悠扬而绵长,像是在为这七年的奋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又像是在为新的征程奏响序曲。

龙天策站在城楼上,迎着猎猎的秋风,心中一片澄澈。

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二岁,人生中最宝贵的七年,他献给了睢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里的每一个变化,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他知道,未来的路,依旧不会平坦。神都的世家不会善罢甘休,天下的变革不会一蹴而就,但他不再畏惧。

因为他站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身后是日益强大的睢阳,是信任他的百姓,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属于睢阳的新篇章,已经翻开了辉煌的一页。

而属于龙天策的新篇章,属于大靖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清香,泥土的芬芳,还有繁华都市特有的、充满生机的气息。他挺直脊梁,目光望向更远的地方——那是神都的方向,是天下的方向。

新的征程,已然在脚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