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游戏 >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 第5章 。李泌与李亨

寒水孤舟:李泌的七朝孤臣之路

长安城的晨雾裹挟着霜粒,将大明宫含元殿的鸱吻浸染成青灰色。

代宗皇帝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李泌的手腕,如同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指尖传来的凉意比殿外呼啸的朔风更彻骨。

这位四朝老臣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中微微颤动,像极了开元二十八年那个雪夜,玄宗皇帝亲手赐给他的那盏冰裂纹琉璃灯,剔透晶莹却又脆弱得不堪一击。

一、终南鹤唳 惊破白云

天宝十载的终南山,紫云观的铜铃在山风中叮咚作响。十七岁的李泌正用松烟墨在素绢上勾勒二十八宿星图,忽闻山道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道观朱漆大门被推开时,晨光恰好穿透云层,为高力士雪白的貂裘镀上金边。\"陛下闻先生七岁能赋,特召入宫论道。\"老宦官的声音带着长安特有的绵软,却让李泌握着狼毫的手微微发颤。

勤政楼内沉香袅袅,玄宗皇帝斜倚在嵌玉龙榻上,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眉目清朗的少年。\"朕闻《易》有太极,先生以为太极何物?\"

李泌垂眸思索片刻,袍角在青砖上拖出蜿蜒水痕:\"太极者,阴阳未分,混沌初开。正如陛下治世,调和万物而归于一。\"满

殿哗然间,宰相张说抚掌大笑,连素来严苛的张九龄也不禁轻抚长髯,眼中掠过赞许。

此后每个朔望,东宫书房都会传出吟诗论道之声。

春日曲江畔,李泌与太子李亨共折柳枝,看着柳絮纷飞落入碧水:\"太子殿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长安城里的暗流,比曲江的水更深。\"

李亨望着水中游鱼,将柳枝抛向涟漪深处,溅起的水花沾湿了玄色衣角,却不知命运的涟漪已悄然荡开。

二、灵武筹谋 烽火燃星

天宝十五载的马嵬坡,白绫绞断了盛世繁华。当肃宗李亨在灵武城头匆匆即位时,李泌正披着蓑衣在衡山溪畔采药。

密使穿越叛军封锁带来的不仅是征召诏书,还有沾满血渍的太子印玺。

深夜的山道上,李泌望着北方天际的火光,想起与李亨共折的那枝柳条——如今曲江的柳树,怕是早已在战火中焦黑了吧。

灵武行营的牛皮帐篷里,李泌展开泛黄的舆图,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羊皮上,恍若上古神只。

\"叛军虽盛,但不过乌合之众。\"他用朱砂笔在地图上划出弧线,\"请陛下令李光弼出井陉,郭子仪下河东,臣自领一军直捣范阳。叛军巢穴被袭,必首尾难顾。\"

肃宗握着他的手,眼中的血丝与烛火交织:\"先生此计,真乃扭转乾坤之策!\"

然而宫闱深处的暗流比叛军更凶险。张良娣在肃宗枕边日夜泣诉,将李泌比作\"挟功自傲的前朝霍光\"。

某个寒夜,李泌望着案头堆积的弹劾奏章,忽闻更夫敲过三更。

他取下墙上玄宗御赐的玉笛,吹奏起终南山的樵歌,曲终时,笛声化作一声叹息消散在帐外风雪中。

三、长安棋局 进退皆险

衡山云雾缭绕的道观里,李泌每日与仙鹤为伴,却总在午夜梦回时看见灵武城头的烽火。

代宗即位后的第三道诏书终于打破了这份宁静,宣政殿的蟠龙柱上,新帝亲手为他披上紫袍:\"朕需要先生的智慧。\"

此时的朝堂,元载在政事堂翻云覆雨,鱼朝恩统率神策军把持宫禁。

朱雀大街的某个清晨,李泌的青布马车与鱼朝恩的朱轮华盖狭路相逢。\"先生还是离长安远些好。\"

鱼朝恩的马鞭擦着他耳畔掠过,惊得马匹长嘶。李泌整理好被风吹乱的冠带,望着飞扬跋扈的仪仗渐行渐远,袖中的手却悄然握紧了玄宗御赐的玉佩——那上面的螭龙纹,此刻硌得他掌心生疼。

在与元载的交锋中,李泌展现出惊人的谋略。当元载以\"修缮道观\"为由贪污库银时,他不动声色地收集证据,在早朝时呈上各地工匠的联名状;面对鱼朝恩在军饷上的刁难,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各州税赋明细倒背如流,连小数点后的数字都分毫不差。鱼朝恩额角青筋暴起,却只能将怒火咽回腹中。

四、奉天烽火 老骥伏枥

德宗建中四年的深秋,泾原兵变的消息如惊雷炸响。

叛军的铁蹄踏碎长安城的宁静时,李泌正在洛阳巡察漕运。

他单骑北上,穿越叛军封锁,在漫天飞雪中见到了形容憔悴的德宗。\"先生,朕悔不听卿言。\"德宗握着他的手,泪水滴在李泌染血的衣袖上,洇开一朵朵暗红的花。

奉天保卫战的日夜里,六十岁的李泌睡在潮湿的城墙上,披着破旧的铠甲,与士兵们分食冷硬的麦饼。

他用蜂蜡制作密信,巧妙离间叛军将领;在城头架设望楼,利用天象变化预测敌军动向。

当浑瑊率领援军赶到时,李泌望着天边初升的朝阳,恍惚间又回到了灵武行营的那个清晨——原来三十载光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惊鸿一瞥。

五、贞元残烛 魂归太虚

贞元三年的长安城,樱花纷飞如雪。李泌坐在中书省的庭院里,看着年轻官员们往来奔走。

他已七十八岁,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辅佐过七任皇帝。\"先生,吐蕃又犯边境。\"属下来报。李泌望着飘落的花瓣,轻声说:\"告诉陛下,用'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之策,吐蕃必不敢轻动。\"

这是他为大唐献上的最后一计。同年冬夜,李泌在府中安然离世。

临终前,他让家人将玄宗赐的琉璃灯摆在床头,跳动的烛火中,他仿佛又看见勤政楼里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曲江畔与太子折柳的春日,还有灵武城头的漫天烽火。

窗外北风呼啸,恍惚间竟似易水寒波,将他的一生卷入历史的长河。

长安百姓自发为他送行,纸钱纷飞如雪。多年后,当人们谈起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总会想起那个在朝堂上谈笑间退敌的白衣书生,那个在战火中力挽狂澜的智者,那个在权力漩涡中始终坚守本心的孤臣。

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李泌的故事,永远镌刻在大唐的历史长卷中,闪耀着智慧与忠诚的光芒,而他那盏冰裂纹琉璃灯,依然在岁月深处,映照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沉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