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八十八回 不打自招

鞘中霜色 第八十八回 不打自招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司徒蛟、方彦杰、方俊杰三人虽心里不安,但布政使大人已然发话,哪里还敢争辩?连忙唯唯诺诺叩头告退。出了府衙,三人恨恨地互相瞪了一眼,转身分道扬镳。

按下方家兄弟不表,单说司徒蛟会齐等候在府衙不远处的狐朋狗友、家丁喽啰后,一言不发,径直走上那条回家的大路。

此时已是金乌西坠,这些狐朋狗友、家丁喽啰在衙门外相候大半日,早已是喉焦唇干、饥肠辘辘。原指望司徒蛟出来后带他们胡吃海喝一番,现如今见他毫无此意,而且脸色难看至极,只道他输了官司心情不好,没人好意思上前与他搭话,只好忍饥挨饿跟着他默默上路。

司徒蛟的心情的确不好,而且自从与钟离岚废除定亲契约以后,心情从来就没有真正舒畅过。这倒不是因为钟离岚貌美如花难以忘怀,而是钟离岚背约逃婚令他“颜面尽失”。而这一切,全拜方家兄弟和陈文祺所赐,因此司徒蛟发誓要挽回颜面。他先从最“恨”的陈文祺开始,纠集了几个上不了台面的文人骚客、并攀附上“岭南八凶”之一的单雪,准备在陈家贺宴上大闹一番,让陈文祺当众出丑。不料当日在陈家庄,“文”斗不过小小的书僮,“武”又被耄耋老人一招吓退,落得个铩羽而归。所幸进京后意外得知姑父是当今“国丈”,通过姑母司徒燕软语相求,姑父张峦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春风得意的陈文祺投进诏狱,总算帮他出了一口恶气。但钟离岚终归投入别人的怀抱,仍然令他耿耿于怀,他决心仰仗姑父这个大靠山来它个倒转乾坤。

虽然在杜平那里碰了壁,但由县丞娄子通牵线与知府莫仁兴搭上关系,“倒转乾坤”计划正在一步步展开,若不是方家武力抗官,小美人钟离岚早已是温香软玉抱在怀了。为了不惊动湖广布政使司和湖广都司,在莫仁兴的策划下,给方家安了四大“罪名”,八百里加急送到寿宁侯府,请国丈张峦设法调集兵马,前来捉拿“暴民”方浩钰父子。但人算不如天算,朝廷的兵马来倒是来了,可领兵的竟是死对头陈文祺。这还不算,今日公堂上不仅来了王府的世子,更来了知府大人的顶头上司——布政使陶鲁,久不视事的杜平也重新履职,如此一来,这“乾坤”只怕倒转不来。

想到此,司徒蛟禁不住顿足捶胸,将陈文祺、钟离岚、方家父子乃至莫仁兴等人逐个骂了一遍。骂着骂着,忽然停了下来,右手在胸前捏了捏,接着伸入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笺纸,哈哈笑道:“铁证在本公子手中,别说是布政使,就是当今皇上,也得认账。小贱人哪小贱人,过几天看少爷我怎么收拾你!”瞥眼看见一干狐朋狗友、家丁喽啰们惊愕地望着自己,似乎醒悟般地说道:“哦,各位想是饿了吧?走,找地方喝酒去。”

众人一听此言,顿时欢呼一声,足底生风,向不远处的一家酒楼奔去。

酒过三巡,见司徒蛟心情向好,身旁一人小心翼翼地问道:“司徒兄,您与嫂夫人的案子结了吗?”

司徒蛟将杯中酒往口里一倒,“咕噜”一声咽下去,这才答道:“没有,不过——快了。”

“为何今日未断?该不会生出什么变故吧?”那人又问道。

司徒蛟白了那人一眼,“乌鸦嘴!证据就在本公子手中,能生什么变故?今日是发现了两年前偷盗楚王府库银的线索,官府要挨家挨户搜查赃银,故此没工夫审理本公子的诉状。”

“挨家挨户搜查?噢,哪家没有几两银子,他能分的清谁是赃银谁不是赃银?”又一人质疑道。

“你道官府和你一样傻?”司徒蛟瞪了那人一眼,“那库银底部有印记的。”

“印记?什么印记?”

“铸有‘王示’二字。”

“‘王示’?什么意思?”那人追问道。

“你的名字叫霍狗娃,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个记号嘛。”司徒蛟卖弄地说道。

话音刚落,与司徒蛟对面而坐的那人朝桌上“啪”的一掌,失声叫道:“哎呀不好。”

“怎么?你家银子上有这两个字?”众人齐齐盯着他问道。

那人面色一红,赧颜说道:“非也。可库银失窃了两年,那盗贼只怕早已将赃银转手了。如果盗贼是本府本县人,那银子几经转手,说不定我等手中就有带‘王示’二字的银两哩。”

经他一说,众人顿时紧张起来,若然如此,被官府搜出自家带有印记的银两,那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于是不约而同放下手中的碗筷,急于回家检视银两。

司徒蛟心里也在打鼓。是啊,这银两出出进进的,万一自家真有那种带有“王示”印记的银两,那可是百口莫辩了。见众人眼巴巴地望着自己不敢走,便将手中的筷子往桌上一扔,说道:“回家。”众人如蒙大赦,一阵鼓噪,各自择路而奔。

司徒蛟遣散家丁,独自回到卧房,将家中成锭的银两统统端到桌上,一一检视。没有发现什么印记,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下地。他将银锭收藏好,正准备上床歇息,忽然想起两年前钟离岚归还的二十两银两,它们会不会有印记?随后立即否定,那可是爹爹多年前送给钟离岚家的定金,哪会是失窃的库银?及至躺在床上,又有些不托底。于是翻身起来,自那隐密处取出那包银锭,顾不得拂去灰尘,急不可耐地解开包袱,将十只灰中泛黄、毫无光泽的银锭摊在桌上。

司徒蛟抓起一只银锭,翻转到底部一看,顿时“嗡”的一声,面色随之大变:“王示”二字,赫然刻在银锭底部!

他将手中的银锭一扔,又抓起一只银锭,同样有“王示”的印记。他不死心,将剩余八只银锭逐个查看,依然如前,每只银锭的底部都刻有相同的字样。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司徒蛟一屁股跌坐在椅上,脑内如万马奔腾、轰鸣不已。若是被官府发现,那可是百口莫辩,一旦定罪,就是死路一条。怎么办?

他怔怔地望着桌面,那些元宝仿佛变成一只只斑斓猛虎,张着血盆大口向自己扑来。他打了个激灵,下意识地找来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锹,挪开床榻,挥锹便挖。床底泥土早已硬化,锹头又已锈蚀,司徒蛟更是终日游手好闲,根本不知铁锹如何使用,因此一锹下去,只有一道白印。情急之下,他挥锹一阵乱斩,不大一会儿功夫,头上便冒出腾腾热气,双手也已血迹斑斑。

忽然,他“哐”的一声扔掉铁锹,仰天狂笑起来,口中自言自语道:“这原本是钟离岚的银两,我为何要藏?待我将它送至官府,让小贱人去对官府说吧。”说着抢到桌前,将元宝拢入包袱,提了便走。刚要跨出门槛,念头一转,“……不对,若小贱人一口咬定这不是她归还的银两,这盗贼之名岂不是着落在自己的头上了?万万不可鲁莽,再仔细想想。对,不能让官府知道此事,一者这银两究竟是归谁所有难以分辨,搞不好引火烧身;再者即便坐实了小贱人是盗贼,官府一刀把她给砍了,本公子没机会亲手**她,总是出不了心中的闷气。”

主意打定,他又走回房内,弯腰拾起铁锹,望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了不到一寸深的土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何不将银两埋到后山去?这样就算官府他日发现,也不至于赖到我的头上。

司徒蛟将床挪回原处,一手提着银两,一手握着铁锹,趁黑向后山摸去。他有意多走几步,选了一处离自己家较远、土质松软的地方,不顾手掌伤痛,急急挖了一个尺余深的土坑,将银两连同包袱丢进坑中。

正要铲土填埋,忽然眼前一亮,土坑周围霎时亮如白昼。

司徒蛟抬头一看,顿时魂飞魄散。十余个公门中人,手持火把,将自己团团围住。

“你是何人?在此掩埋什么东西?”当头一个公人,语气严厉地问道。

“没……没什么,家里……养的狗狗得……伤寒死了,怕……染上人,就趁黑埋了。”司徒蛟心念电转,情急之中信口编了个谎言。

“狗子死了?打开看看。”公人似乎不信。

司徒蛟故作害怕,危言说道:“官爷,不能打开,人若染上就没救了。”

那公人“嘿嘿”一笑,说道:“是吗?本官爷偏就不信邪。”说罢,探手提起坑中的包袱,用力一抖,十锭元宝散落在地上。

又一个公人俯身捡起一只银锭,略略一瞄之后,送到当头那个公人面前,“班头,您瞧。”

班头将包袱往那公人手中一塞,说了句“包起来”,然后面对司徒蛟问道:“这就是你家死去的狗狗?”

“官爷,不是……”仓促之中,司徒蛟欲要申辩又不知从何说起,没等他支支吾吾地说完,班头低喝一声:“本官爷只负责搜查赃银,你若有话,明天公堂上说去吧。”说完扭头吩咐手下:“将人绑了,回衙交差。”

众人携了“赃银”、簇拥着司徒蛟下了山梁,转上大道,星夜向黄州城赶去,不到五鼓,便已到了黄州府衙。

司徒蛟又来到了知府衙门的公堂上,距昨日离开府衙不到六个时辰。

陶鲁轻击一下惊堂木,沉声喝道:“司徒蛟,果然是你偷了王府的库银。其余二千九百八十两库银何在,还不快快招来?”

司徒蛟颤声答道:“大人,草民冤枉。草民从未去过楚王府,这银两不是草民偷盗的,请大人明察。”

“没有去过楚王府?那这银两从何而来?”

“回大人,这二十两纹银是钟离岚还给草民的,您若要知道库银的下落,请审问钟离岚便是。”

“什么?”陶鲁微感诧异,“这些银锭是钟离岚给你的?她为何给你许多银两?你从实讲来。”

“这……”

“啪——”陶鲁一拍惊堂木,喝道:“什么这这那那的,快讲!”

“恳请大人恕罪,其实……其实杜大人确曾断过草民与钟离岚的定亲契约案。杜大人讲,只要草民同意废除定亲契约,他便让钟离岚退还我爹爹当年的订亲彩礼。于是,钟离岚就……就将这些银两还给了草民。”

不料陶鲁听罢勃然大怒,申斥道:“大胆司徒蛟,公堂之上岂能容你信口雌黄!昨日你矢口否认黄冈县断过此案,不过一天的功夫,现又自承是杜大人劝你收了钟离岚二十两纹银。莫非是见盗窃库银之事败露,想嫁祸于人?”说着语气一转,“看来,你是不想说实话了,来呀,大刑侍候。”

司徒蛟双手连摇,大呼道:“冤枉啊大人。草民所说句句属实,杜大人可以作证。”司徒蛟转向杜平叩头道:“杜大人,求您为草民作证,这二十两纹银的确是钟离岚还给草民的。”

杜平淡淡地说道:“司徒蛟,你不是病急乱投医吧?本县怎知这银两是谁的?”

司徒蛟急道:“杜大人,那日在县衙公堂上,您亲眼看见钟离岚将这包银两还给草民的。”

“在县衙的公堂上?”杜平似乎要找回昨日的面子,装作不明白的样子,“没事你们跑到县衙的公堂去干嘛?”

“大人,昨日……昨日是草民混账,您大人不计小人过。”

杜平摇摇头,悠悠地说道:“司徒蛟,就算本县作证,这银两也是你爹爹送给人家的呀。”

司徒蛟早已有数,立即说道:“大人,我爹爹送她银子时王府的库银尚未失盗哩,这显然不是我爹爹原来的银两。”

杜平沉思了一会儿,点头说道:“言之有理。”然后站起身朝陶鲁施了一礼,说道:“陶大人,司徒蛟说的没错,当初他与钟离岚在县衙公堂,为那定亲契约纠缠不休,卑职见钟离岚执意不愿下嫁司徒蛟,便说服司徒蛟收回他爹爹当年所赠订亲彩礼,废除定亲契约。在得到司徒蛟同意之后,钟离岚便将这些银两退还给司徒蛟。这一切是卑职亲眼所见,决无虚言。”

司徒蛟闻听心里一松,连声说道:“确是如此,确是如此。”

谁知陶鲁面色一沉,对杜平斥责道:“杜平,枉你为朝廷命官。本藩问你,你既断过定亲契约案,可有质证记录?那判词又在何处?定亲契约为何还在司徒蛟手中?问案讲究真凭实证,你难道不知‘孤证不立’的道理?”

“这个……”杜平顿时语塞,站立当场尴尬无比。

司徒蛟见杜平的证词没有作用,一时大急,脱口说道:“大人,那质证记录和判词在……”

话没说完,莫仁兴截口喝道:“司徒蛟,你不要无中生有、百般抵赖,若是痛快承认了盗窃库银之事,说不定王爷侯爷们一高兴,便脱了你偷盗之罪;若是信口胡说,落个构陷的罪名,只怕没人救得了你。”说罢正好与司徒蛟四目相对,忙眨了眨眼睛。

陶鲁乜斜了莫仁兴一眼,语带双关地说道:“莫大人,你别着急。他若敢胡言乱语,那可是直接与皇家作对。论辈分,别说楚王爷他老人家,就是世子,也是当今万岁爷的皇叔,他的话连皇上都得听几分,有哪个不要命的臣子敢置喙?”

司徒蛟岂不知两人话中有话?姑丈张峦虽然贵为国丈、侯爷,但未必就压得住王爷。若是坐实了偷盗库银之罪,说不定没等姑丈张峦知晓,自己的人头就被砍下。他不敢拿小命开玩笑,当下说道:

“大人,草民不敢胡说。那质证记录和判词就在莫大人的书房里。”

此言一出,公堂上下一阵骚动。

“啪——”

“肃静!”陶鲁不怒而威,眼睛盯住莫仁兴,沉声问道:“莫大人,他说的可是事实?”

莫仁兴“噗通”一声跪在公堂,呐呐地说道:“卑职一时糊涂,误听娄子通的谗言,恳请大人从轻发落。”

陶鲁命人至莫仁兴的书房取来案卷,又命衙役将娄子通拘传到堂。

娄子通还待狡辩,一见陶鲁亮出定亲契约案的案卷,情知事已败露,当下面如死灰。

经过讯问,莫仁兴、司徒蛟、娄子通三人对串通帮助司徒蛟翻案之事供认不讳,方家寨强抢**案自然也无须究诘。

陶鲁与朱荣㳦、陈文祺交换了一下眼神,便唤当班衙役:“传方俊杰、方彦杰兄弟到堂。”

“草民方俊杰(方彦杰)叩见各位大人。”

“免了,起来吧。”

“谢大人。”

陶鲁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经查,司徒蛟与钟离岚之定亲契约,已于弘治二年经黄冈县判定废除,有质证记录和判词为证,当事人司徒蛟亦无异议。本藩裁定:原告对方彦杰、方俊杰强抢**的指控不实,现予撤销。”

方氏兄弟一听,顿时欣喜万分,急忙匍匐在地,叩头谢恩:“草民方俊杰、方彦杰叩谢青天大人。”

陶鲁抬手示意他俩站起来,接着说道:“原告司徒蛟,明知定亲契约已经官府废除,仍贿买朝廷命官、状告他人强抢**,犯诬告罪、贿赂罪,依律二罪并处,枷号两月、流三千里、加役三年。”

话音刚落,两名衙役奔至司徒蛟身后,为他戴上五十斤重的枷锁,连扯带拽地向衙门外走去。

“什么青天大人?如此断案,我不服!”司徒蛟便挣扎便厉呼道。

“回来。”陶鲁看着回过身的司徒蛟,说道:“本藩为官数十载,断过的大小案件不计其数,还从未有过‘不服’之人。你贿买官家、诬告他人,罪证确凿,本藩依律而判,你且说说,为何不服?”

司徒蛟一梗脖子,说道:“司徒某人因罪获刑另当别论,缘何盗窃库银的重犯却逍遥法外?”

“哦?你是说这个?”陶鲁与朱荣㳦相视一笑,“也罢,本藩便给你一个交待:所谓王府失窃库银,不过是子虚乌有之事。”

此言一出,不仅司徒蛟,堂上莫仁兴以及众多衙役均是大吃一惊。

“子虚乌有之事?莫非你们偏袒钟离岚那小……小……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成?”司徒蛟愤然说道。

这时朱荣㳦笑道:“王府谨遵祖训,并未从事四民之业,只凭岁供禄米以供王府上下生活所需,何来偌多库银?”

“既然如此,为何谎称库银失窃?”司徒蛟哪里肯信?

“若非如此,你怎会承认定亲契约被废之事?”陶鲁亦笑着说道。

“诓我?”司徒蛟瞪着两眼气呼呼地说道:“你们竟使这种阴毒的招式诱供?”

陶鲁面色一沉,说道:“古人云,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若不以此法逼你道出真相,方氏一家以及钟离姑娘岂不是冤沉难雪?这就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还不服么?”

“不服,我还是不服。”司徒蛟不甘心这样的结局,“那银锭底部,明明镌有‘王示’的印记,若非王府的库银,寻常百姓家焉能称之为‘王’?”

陶鲁一意要让司徒蛟心服口服,不厌其烦地说道: “‘王示’并非‘王’府。本藩教你明白:此去往东清淮门外十里铺,有一爿小店,名曰‘瑞祥典当行’,每隔一段时间,那当铺便将平日所赚碎银熔铸成银锭,并取‘瑞祥’二字的偏旁镌于锭底,以作印记。这便是‘王示’银锭的来历,至于当铺为何取名‘瑞祥’,那就要请教陈将军了。”

“又是你?”司徒蛟这才明白又是陈文祺暗中搞鬼,哪里还有心思管它当铺取名?只是切齿恨道:“姓陈的,咱俩没完。”

陈文祺朗笑一声,答道:“‘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司徒蛟,你怙恩恃宠、恃强凌弱,终究要遭报应。就算没有我,你同样会是如此下场。奉劝你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别为你姑母招来不测之祸。”

陶鲁一拍惊堂木,喝道:“司徒蛟,你竟敢威胁朝廷命官?信不信本藩再赏你几十大板?”说罢手一挥,命令两个衙役:“愣着干什么?把他押下去。”

押走司徒蛟,陶鲁对方俊杰兄弟说道:“方俊杰、方彦杰,你们给令尊带句话,虽然此次官府处置失当,陈将军也奉旨劝得你们罢兵休战,但武力抗官总是不妥。若非当今皇上爱民如子,你方家寨只怕不能独善其身。往后遇有此类事情,可诉至官府排解,万不可私用武力、斗狠地方。”

“草民谨记大人训诲。”方家兄弟连连答应。

“好了,你们下去吧。”

“谢大人。”

方家兄弟一走,莫仁兴、娄子通顿时惴惴不安,不知陶鲁如何发落。见陶鲁将目光移向自己,双双跪倒在地。

陶鲁轻“哼”一声,说道:“尔等身为朝廷命官,如何与司徒蛟沆瀣一气、诬陷良善?”

莫仁兴用手抹了抹额上的汗珠,俯首说道:“大人,卑职一时糊涂,受了娄子通的蛊惑,他说只须毁去黄冈县的定亲契约案卷,定了方彦杰强抢**之罪,将钟离岚判还司徒蛟,司徒蛟便可请他姑父为卑职请旨升职,布政使司的三品官位任卑职挑选。卑职没禁住诱惑,犯下大错,请大人责罚。”

“布政使司三品官职任凭你选?哈哈哈——”陶鲁怒极反笑,又向娄子通问道;“娄子通,你如此不遗余力地为司徒蛟说话,又帮他抽出卷宗,所为何来?”

娄子通亦是冷汗涔涔,嗫嗫嚅嚅地说道:“大人,小的知罪。那日司徒蛟找到杜大人,许以五品之职请其为他翻案,不料被杜大人怒斥赶出县衙。小的一时官迷心窍,便与司徒蛟言道,若能让小的升职五品,小的可帮他劝说知府大人促成此事。司徒蛟大喜,拍着胸脯答应了小的,于是……”

“于是尔等三人狼狈为奸,罗织罪名、欺压良善、挟私妄奏、蒙蔽皇上?”

两人匍匐在地,战战兢兢,不敢申辩。

陶鲁望了杜平一眼,继续说道:“还有,尔等竟敢私囚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莫仁兴急忙说道:“杜大人的确有恙在身,卑职出于关心,才让他离职治病的,并非是囚禁杜大人,请大人明察。”

“关心?杜大人所患何病,为何让他离职一年有余?而且还不许他离开后院?”

“这个……,杜大人的病一直不见好转,卑职没法让他视事。”莫仁兴辩解道。

陶鲁嘲讽道:“杜大人的病久治不愈,其中原因恐怕只有你与娄子通知道吧?”

“卑职委实不知。”

陶鲁拍案而起,戟指道:“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陈将军,将那东西拿出来让他瞧瞧。”

陈文祺从袖中取出自县衙后院洋凼中捡到的那片药材,送到莫仁兴的眼前:“莫大人,这个东西你可认识?”

莫仁兴看了看,摇头答道:“不认识。”

陈文祺又送到娄子通的眼前,问道:“娄大人,你总该认识吧?”

娄子通脸上掠过一丝慌乱的神色,低头说道:“不……不认识。”

陈文祺直起身,不再说话。

“来呀,传林耀上堂。”

“草民林耀叩见大人。”

陈文祺走到林耀身边,手举那片药材问道:“林掌柜,你仔细瞧瞧,那人可在这公堂之上?”

林耀将公堂上的人逐个看了看,然后指着娄子通说道:“他,就是他。从去年起,他前后来小店四次,所以草民印象很深。”

“大人,我说,我说。”不等陶鲁发问,娄子通急忙说道:“都是……是莫大人让小的这么做的。”

“娄子通,你别血口喷人,本府什么时候让你在杜大人药中加这乌头的?你有证据吗?”莫仁兴怒道。

“莫仁兴,你……”娄子通大急,但确实拿不出任何证据。

陈文祺笑道:“莫大人,你怎知这东西是‘乌头’?而且是在杜大人的药罐里找出来的?你这可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哩。”

莫仁兴这才发觉自己情急之下说漏了嘴,当下面色惨白。

杜平起身走到陈文祺身边,接过他手中的药片,疑惑地问道:“我这一年多身体不适,难道与它有关?”

陈文祺点点头,说道:“此乌头专治阴疽疮漏、沉寒痼冷之疾,医家视之为回阳救逆第一品。但它毒性极强,稍不注意,极易引起中毒。故而用此药时必先行炮制,而且须将此药单独煎炼一段时间,再与其他药材共煎,才能去除毒性。那日在下与你把脉时,发现脉象沉微细弱,大人又诉‘精神不及从前,口、舌、手脚时有麻木之感’,便怀疑大人有中毒之嫌,于是暗中查看了洋凼的药渣,发现了这片几乎完整的乌头。从药材煎炼的形状看,这乌头不仅事先没有炮制,而且还后于其他药材煎炼,因此毒性尚存,大人日服三次,自然出现了慢性中毒的症状。”

杜平一把抓住娄子通的衣领,咬牙骂道:“你这贼子,我与你无冤无仇,平日待你也不薄,为何反要害我性命?”

娄子通说道:“杜大人,小的只是奉命延缓大人复出视事,决无相害之意呀。否则,就不是如此剂量了。”

杜平欲待不信,瞧见陈文祺微微点头,知他所言不假,便松了他的衣领,恨恨地回归原坐。

陶鲁见两人供认不讳,便大喝一声:“来人,撤去他二人的乌纱、官服,押入大牢,待本藩奏明皇上之后,移送有司衙门议处。”

押走了莫仁兴、娄子通,陶鲁薄责了杜平几句,命他仍回黄冈县照常视事;又命随行的布政使司右参议吴仁思留下暂时署理黄州府事务。最后走下公案,欠身向世子朱荣㳦说道:

“下官俗务在身,打算便即返回武昌。世子是在此盘桓几日还是……”

不待陶鲁说完,朱荣㳦长身而起,笑道:“在下完成了使命,也要回府向父王交差了,你我还是结伴而行吧。”

陈文祺见两人要走,恭敬且真诚地说道:“世子纡尊降贵,滞留此地多日,在下深感不安;陶大人应机立断、法不阿贵,在下更是敬佩。在此,文祺谢过世子、陶大人。”

“呵呵,此案圆满得结,主要靠你陈将军行针步线,我等不过照计而为罢了。” 朱荣㳦谦虚地说。

陶鲁拍了拍陈文祺的肩膀,笑道:“陈将军不必客套,咱们都是为朝廷做事,应该如此。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完偕同朱荣㳦向停在衙门外的官轿走去。

强抢**案尘埃落定,沈灵珊的一颦一笑马上浮现在陈文祺的眼前。他决定先回一趟陈家庄,再去大崎山拜望一下师父师娘,然后不惜踏遍千山万水,也要把沈灵珊找回。

正行走间,忽听身后有人喊道:“陈兄,请留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